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艾滋病
  • 2篇感染者
  • 2篇HIV感染
  • 2篇HIV感染者
  • 2篇病毒
  • 1篇性病
  • 1篇性病门诊
  • 1篇药物
  • 1篇乙肝
  • 1篇乙肝病毒
  • 1篇乙肝病毒感染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诊疗分析
  • 1篇治疗慢性乙型...
  • 1篇死亡率
  • 1篇死因
  • 1篇死因顺位
  • 1篇女性

机构

  • 10篇普洱市疾病预...
  • 3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云南省疾病预...
  • 1篇孟连县疾病预...
  • 1篇云南省思茅市...

作者

  • 11篇段义军
  • 3篇王春
  • 3篇唐颖
  • 3篇欧阳文婷
  • 2篇杨玉华
  • 2篇谢兵
  • 2篇李会兰
  • 1篇董成琳
  • 1篇刀志宏
  • 1篇邓建强
  • 1篇吴琼珍
  • 1篇张勇
  • 1篇詹琼芳
  • 1篇祁德忠
  • 1篇何震
  • 1篇李云德
  • 1篇黄凤娟
  • 1篇肖义泽
  • 1篇苏红梅
  • 1篇杨爱坤

传媒

  • 3篇卫生软科学
  • 2篇中国健康教育
  • 2篇云南医药
  • 1篇哈尔滨医药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应用预防医学

年份

  • 3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孟连县跨国务工回归妇女HIV监测结果分析
2010年
[目的]了解普洱市孟连县边境地区跨国务工回归妇女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7年~2008年跨国务工回归妇女采集静脉血进行HIV检测,同时收集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和开展的艾滋病预防行为干预情况。[结果]235名跨国务工回归妇女年龄最小16岁,最大46岁,平均年龄为27.91岁。调查对象文化程度以初中以下文化为主,占99.15%,已婚占67.66%,未婚占31.06%。235名调查对象中检出HIV感染13例,阳性检出率为5.53%,检出的HIV阳性者中35岁以下11人,占84.62%。[结论]跨国务工回归妇女从事的职业多为性服务,HIV感染危险因素大,应加大对该人群出入境前后的行为干预,探索符合当地的跨国务工女性的管理模式。
段义军黄凤娟王春杨玉华祁德忠
关键词:HIV
依托性病门诊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了解自愿咨询检测(VCT)情况,为求询者提供干预措施,降低感染危险,完善VCT服务质量。[方法]对2004年~2007年到思茅市疾控中心性病门诊寻求自愿咨询检测个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咨询2102人次,男性占58.56%;女性871人,占41.44%,年龄以20岁~30岁青壮年为主,占76.4%,曾患过性病的有655人,咨询后进行HIV抗体检测1104人,发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和病人(AIDS)93例,阳性率8.42%,咨询内容以艾滋病传播途径、预防知识、检测方法、心理诉求为主。[结论]在性病门诊开展VCT服务,高危人群易接受咨询检测,能及早发现艾滋病毒感染。VCT是艾滋病健康教育、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安全套促进、预防与关怀的切入点。
段义军王春杨玉华董成琳张勇李会兰邓建强何震
关键词:性病门诊艾滋病
58例恙虫病的临床诊疗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我中心2012年6月-2015年5月确诊的恙虫病患者。58例来自农村,1例来自市区。男性32例,女性25例,年龄,18~6l岁,以中青年居多,所有患者发病前5d~3周均有草地或田间活动史,均在当地乡村医师或乡镇卫生院抗感染治疗3—7d。
唐颖吴琼珍段义军刘仕会
关键词:恙虫病临床诊疗
干扰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分析
2015年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学资料分析,我国目前约有1.2亿人口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其中约10%发展发展为慢性肝炎,25%反复发作最终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因此,控制慢性乙肝的反复发作,延缓病情的进展是临床治疗的关键,而抗病毒治疗是目前公认为治疗慢性乙肝最有效治疗措施之一[1]。我们在临床上采用干扰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肝,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将治疗结果分析如下。
唐颖谢兵段义军刘仕会
关键词:乙型肝炎干扰素复方甘草酸苷
2014年普洱市思茅区居民死亡原因和潜在寿命损失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居民死因分布特点和潜在寿命损失情况,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和我国居民病伤死亡原因统计分类标准(卫统29-2报表)对云南省思茅区2014年死因监测资料进行根本死因编码和死因分类,通过死亡率、构成比、潜在减寿年数(PYLL)、减寿率(PYLLR)、期望寿命等指标分析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结果 2014年思茅区报告死亡总数1 911例,粗死亡率为640.89/10万,标化死亡率为633.76/10万,男性(689.94/10万)高于女性(491.83/10万);前5位死因顺位依次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占全死因的73.89%(1 412/1 911);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为72.99岁,去除前5位死因的影响,居民期望寿命可提高20.93岁。去心脏病、去恶性肿瘤、去脑血管病、去呼吸系统疾病、去损伤和中毒死因后居民期望寿命分别提高2.67、2.38、1.89、1.16和1.37岁。主要死因减寿顺位依次为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减寿率分别为17.32‰、16.00‰、9.76‰、7.49‰和3.80‰,男性减寿顺位与全人群一致,女性首位减寿死因是恶性肿瘤。结论思茅区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应根据思茅区居民死因特点制定有效防控干预措施。
段义军欧阳文婷金丽
关键词:潜在减寿年数减寿率
2014年思茅区居民死因监测分析及期望寿命
2015年
目的了解思茅区居民死亡水平及期望寿命,发现主要卫生问题,为制定有效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死亡率、构成比等指标对思茅区2014年死因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4年思茅区居民总死亡人数1 911例,死亡率为640.89/10万,标化死亡率为633.76/10万,期望寿命为72.99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为550.14/10万,占死亡总数的85.84%;传染病,母婴和营养缺乏性疾病死亡率为30.47/10万,占死亡总数的4.75%;伤害死亡率为55.58/10万,占死亡总数的8.67%。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和消化系统疾病。结论慢性病和伤害是思茅区居民的主要死因,应把慢性病防治工作放在疾病控制的重要位置。
段义军欧阳文婷金丽
关键词:死亡率死因顺位
HIV感染者转变为AIDS病人的时间间隔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了解普洱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从检出至转为艾滋病病人的时间间隔和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在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中下载普洱市1991-2011年12月31日的历史卡片,保留传染病报告卡中初始疾病状态为HIV的3248例HIV染者的相关信息,筛选出截止2011年12月31日已转为AIDS的739名HIV感染者,计算出每例HIV感染者转为AIDS病人的时间间隔(天),进行HIV感染者转为AIDS病人的时间间隔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1991-2011年上报的3248例HIV感染者,有739例转为了AIDS,转化率为22.75%;高年龄组高于低年龄组,少数民族高于汉族,女性高于男性,母婴传播高于其它传播途径,医疗机构就诊者高于其它人群。从首次检出HIV到转为AIDS的时间间隔平均为915 d,不同的样本来源检出的HIV感染者转为AIDS病人的时间间隔相差较大,羁押人员感染者转为AIDS病人的时间最长,医疗机构就诊者和HIV阳性者配偶或性伴检测检出的HIV感染者转为AIDS病人的时间最短,高年龄组大于低年龄组,汉族大于少数民族,吸毒传播大于其它的传播途径。[结论]HIV感染者早发现并保持良好的随访依从性能延缓病程发展,HIV感染者转为AIDS病人的时间间隔与样本来源、社会人口学特征、当时疾病模式和常规诊疗水平等因素有关,提示应加强艾滋病宣传干预的力度和扩大HIV检测的覆盖面,尽可能早地发现HIV感染者和对其开展随访干预、抗病毒治疗和关怀救助等管理服务,减少二代传播和提高HIV感染者的生存质量。
段义军李会兰
关键词:影响因素
云南省思茅市高危女性行为调查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了解思茅市高危女性艾滋病/性病危险行为现状,分析其在艾滋病/性病防治方面的需求,为更好地在高危女性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按中英项目艾滋病/性病防治需求评估实施方案,在思茅市160家娱乐场所中按随机抽样80家,对高危女性采取一对一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思茅市高危女性普遍存在商业性服务,性交易频率高,缺乏艾滋病/性病知识,需求更多的艾滋病/性病知识及卫生知识、优质低价的安全套可获场所和与顾客协商使用安全套的技巧及性病治疗服务。结论高危女性存在潜在艾滋病/性病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及早对该人群开展艾滋病/性病综合干预,促进安全性行为是艾滋病干预工作的重点。
王春杨玉华赵和丽段义军刀志宏
关键词:高危女性艾滋病
抗结核药物对乙肝病毒感染肺结核患者发生肝损害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抗结核药物对乙肝病毒感染的肺结核患者发生肝损害的临床情况。方法 61例乙肝病毒标记物阳性的肺结核患者(观察组)和64例乙肝病毒标记物阴性的肺结核患者(对照组)均采取相同抗结核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变化和肝功能损害出现时间及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肝功能损害出现时间较早,而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晚(P<0.05)。结论抗结核药物对乙肝病毒感染的肺结核患者造成明显的肝损害,所以抗结核药物治疗前应检查乙肝病毒标记物,治疗过程中应用保肝药物,并要经常检查肝功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肺结核的治愈率。
唐颖段义军刘仕会谢兵
关键词:抗结核药物肺结核乙肝病毒肝损害
中国≥60岁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meta分析被引量:40
2016年
目的 探讨中国≥60岁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现状,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老年人保健政策和有针对性地开展老年人卫生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数据库(VIP)和Pub Med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和文献追溯法收集2003年2月—2014年12月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的相关文献;应用Stata 12.0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4篇中文文献,累计研究对象39 000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60岁老年人两周患病率为35.8%(95%CI=30.2%~41.4%),慢性病患病率为52.7%(95%CI=41.9%~63.4%);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和农村≥60岁老年人两周患病率分别为30.8%(95%CI=22.5%~39.1%)和43.8%(95%CI=35.6%~52.1%),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53.3%(95%CI=26.4%~80.3%)和53.3%(95%CI=45.8%~60.8%);东部、中部、西部地区≥60岁老年人两周患病率分别为34.2%(95%CI=21.9%~46.5%)、30.3%(95%CI=16.7%~43.9%)和37.9%(95%CI=34.3%~41.5%),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61.9%(95%CI=43.0%~80.7%)、41.7%(95%CI=7.5%~76.0%)、51.1%(95%CI=44.5%~57.7%);Egger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本次纳入meta分析的文献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 中国老年人卫生服务的需求较高,大力加强慢性病的防治应列为老年保健的中心任务。
欧阳文婷肖义泽段义军
关键词:卫生服务需求老年人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META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