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浩

作品数:33 被引量:175H指数:8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1篇脑梗
  • 11篇脑梗死
  • 11篇梗死
  • 10篇血管
  • 9篇急性
  • 7篇多发
  • 7篇多发性
  • 7篇多发性硬化
  • 7篇急性脑梗死
  • 6篇内注射
  • 6篇鞘内
  • 6篇鞘内注射
  • 6篇注射
  • 6篇超声
  • 5篇脑梗死患者
  • 4篇动脉
  • 4篇血管性痴呆
  • 4篇未闭
  • 4篇卵圆孔
  • 4篇卵圆孔未闭

机构

  • 33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33篇梁浩
  • 21篇李吕力
  • 16篇李瑶宣
  • 15篇董艳玲
  • 10篇滕晓茗
  • 9篇肖继东
  • 8篇蔺心敬
  • 8篇钟维章
  • 8篇张德敏
  • 5篇李晓峰
  • 5篇王荣桂
  • 5篇周礼圆
  • 4篇张丽香
  • 3篇马隆佰
  • 3篇王小燕
  • 3篇赵毅兰
  • 2篇林慧琼
  • 2篇伍广伟
  • 2篇罗永坚
  • 2篇陈渊

传媒

  • 4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山东医药
  • 3篇临床神经病学...
  • 2篇广西医学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江苏医药
  • 1篇新医学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微创医学
  • 1篇第九次全国神...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脑梗死干预效果预测因子的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通过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寻找脑梗死急性期干预效果预测因子。方法收集3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首先通过χ2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筛选临床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然后将上述具有显著差异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建立脑梗死急性期干预效果预测方程。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25个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表明仅高血压(OR=4.102,P=0.005)、糖尿病(OR=2.675,P=0.023)、心房颤动(OR=5.125,P=0.001)、肺部感染(OR=3.563,P=0.015)、收缩压(OR=2.346,P=0.032),Hs-CRP(OR=4.042,P=0.013)、Hcy(OR=1.403,P=0.034)、UA(OR=3.821,P=0.017)、D2(OR=2.137,P=0.026)、Lpα(OR=1.235,P=0.041)为脑梗死急性期干预效果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肺部感染及收缩压和生化指标Hs-CRP、Hcy、UA、D2和Lpα是脑梗死急性期干预效果的独立预测危险因素和因子。
王荣桂张德敏董艳玲李瑶宣蔺心敬梁浩
关键词:脑梗死
急性脑梗死患者首次发病时的血管造影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首次发病时的脑血管狭窄病变比例、分布及其侧支循环状态。方法对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内动脉系统首次发病时行主动脉弓、高选择性颈部和颅内血管造影,使用血管直径判断血管狭窄程度,使用侧支循环分级判断其侧支灌注,分析血管狭窄病变的比例、分布及其早期侧支循环状态。结果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正常1例,异常15例。共发现33处病变,平均每例患者约2处。10例(10/15)脑梗死发生后颅内侧支循环开放良好,患者症状较轻、恢复快;4例早期颅内侧支循环未开放,其中2例患者症状较重。结论DSA可明确脑梗死病变的性质、判断预后,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依据。
钟维章马隆佰李吕力王小燕李晓峰梁浩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侧支循环脑血管造影
脑卒中所致的抑郁与血管性痴呆的分析——附84例报告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探讨脑卒中所致抑郁、血管性痴呆的发生率及其与临床类型、病情程度、脑卒中发作次数的关系。方法: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Hachinski缺血计分、神经功能测试量表对84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为44%,痴呆发生率为23%,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者共患率为17%。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抑郁、血管性痴呆的发生率就越高均为P<0.05;多发性脑梗死组的血管性痴呆发生率高于其他脑梗死组均为P<0.05。复发性脑卒中患者的抑郁与血管性痴呆发生率显著高于初发者均为P<0.01。结论:抑郁和血管性痴呆在脑卒中患者中较常见,其发生率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类型、脑卒中反复发作有关,抑郁的发生率比血管性痴呆高,两者有较高的共患性。应加强两者的早期的甄别,以便有效地预防和治疗。
赵玮琳朱敏嘉吴京平梁浩
关键词:抑郁痴呆脑卒中抑郁自评量表
酒精中毒对小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表达GFAP及学习记忆的影响
2009年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酒精组小鼠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用不同剂量的酒精(12.5%、25%和50%)灌喂8周龄雌性小鼠,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星形胶质细胞表达GFAP的状态。结果:高、中剂量组小鼠游泳轨迹为随机性,潜伏期延长;高、中剂量组海马GFAP表达增强,星形胶质细胞数目增多及面密度升高。结论:GFAP表达增强、胶质细胞增生可能与酒精中毒引起的学习记忆减退有关。
檀松董艳玲梁浩韦力
关键词:MORRIS水迷宫海马
家族性扭转痉挛2例被引量:1
2007年
梁浩万喻
关键词:扭转痉挛家族性面部痉挛痉挛性斜颈肌张力增高足月顺产
应用对比经颅多谱勒超声诊断卵圆孔未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对比经颅多谱勒超声(cTCD)诊断卵圆孔未闭(PFO)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及安全性。方法对4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自肘前静脉注射激活盐水作为造影剂,并结合Valsalva动作,进行cTCD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检查或心脏介入检查,诊断PFO。结果 18例(40%)患者cTCD检查PFO阳性,27例阴性;对其中8例cTCD检查PFO阳性患者进行了TEE检查,7例TEE检查阳性,1例阴性,对该例阴性患者进行心脏介入检查,提示存在PFO;对其中2例cTCD检查PFO阴性者进行了TEE检查,2例TEE检查阴性。与TEE和心脏介入检查比较,cTCD诊断PFO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100%,准确度为100%。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cTCD检测PFO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安全性较高。
李瑶宣周礼圆梁浩赵毅兰李吕力
关键词:卵圆孔未闭缺血性脑血管病
血管性痴呆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探讨事件相关电位 P30 0对血管性痴呆 (vascular dementia,Va D)患者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用简易智能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考核 Va D组和非 Va D组患者的智能状况 ,并进行 P30 0检测。结果 :P30 0潜伏期延长率 ,在 Va D组和非 Va D组间存在明显差异 ,同时 P30 0潜伏期与患者 MMSE得分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P30 0潜伏期可以作为 Va
李吕力蔺心敬梁浩肖继东张丽香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P300简易智能量表
不同体位对对比增强经颅多谱勒超声检测卵圆孔未闭右向左分流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对对比增强经颅多谱勒超声(c TCD)检测卵圆孔未闭(PFO)右向左分流(RLS)的影响。方法对20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平静呼吸时和Valsalva动作后坐位和平卧位下进行c TCD检测。根据微泡数量对RLS分流程度进行分级。Ⅰ级及Ⅰ级以上者为RLS阳性。对RLS阳性者均行对比增强经胸超声心动图(c TTE)、对比增强经食道超声心动图(c TEE)或右心导管检查,验证PFO。结果本组RLS阳性者共86例(41.7%),经c TTE、c TEE或右心导管检查均证实为PFO。平静呼吸时坐位、平卧位的RLS检出率分别为6.8%、6.3%,Valsava动作后坐位、平卧位的RLS检出率分别为38.8%、29.1%。Valsava动作后的RLS检出率显著高于平静呼吸时(均P<0.01)。Valsava动作后坐位的RLS检出率显著高于平卧位时(P<0.05)。结论应用c TCD检测RLS时,坐位结合Valsalva动作有助于提高RLS的检出率。
李瑶宣周礼圆梁浩董艳玲李吕力
关键词:卵圆孔未闭右向左分流体位缺血性脑血管病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预测因子分析被引量:20
2011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 I)患者的临床预测因子,提供AC I预测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收集302例AC I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有统计学差异的危险因素和生化指标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肾病、肺部感染、白细胞、粒细胞比率、血红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空腹血糖、尿酸(UA)、D-二聚体(D-D)、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a[Lp(a)]为AC I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或<0.01)。结论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房颤、肺部感染,以及收缩压、UA、D-D、hs-CRP、Hcy、Lp(a)变化,是AC I患者的危险因素和独立预测因子。
王荣桂李瑶宣蔺心敬张德敏梁浩董艳玲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3例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梁浩梁漱溟梁华忠
关键词:髓鞘溶解症神经系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