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仲刚

作品数:13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心率
  • 4篇心率变异
  • 4篇心率变异性
  • 4篇信号
  • 3篇睡眠
  • 3篇睡眠期
  • 3篇睡眠期间
  • 3篇健康人
  • 2篇电图
  • 2篇心电
  • 2篇信号采集
  • 2篇信号预处理
  • 2篇身份识别
  • 2篇身份识别系统
  • 2篇失重模拟
  • 2篇维数
  • 2篇分形
  • 2篇分形维数
  • 2篇变换域
  • 2篇表象

机构

  • 9篇中国航天员科...
  • 4篇航天医学工程...
  • 1篇晋中学院
  • 1篇西安卫星测控...

作者

  • 13篇梁仲刚
  • 8篇严洪
  • 4篇宋晋忠
  • 3篇姚宇华
  • 3篇李延军
  • 3篇严洪
  • 3篇许志
  • 2篇杨辉
  • 2篇任兆瑞
  • 2篇陈章煌
  • 2篇匡鸿
  • 2篇轩永
  • 2篇杨向林
  • 2篇张琳
  • 2篇陈华
  • 2篇张煜
  • 1篇孙京霞
  • 1篇曹中平
  • 1篇吴萍
  • 1篇吴斌

传媒

  • 9篇航天医学与医...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健康人睡眠期间心电图波形变化探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究健康人在睡眠期间心电图波形(electrocardiogram,ECG)的变化规律。方法通过对ISRUC数据库中健康受试者睡眠期间心电信号进行处理,首次提出基于稳定信号的数据分段与特征标准化方法,得到32个波形特征(包括7个本文新提出的特征),并对睡眠期间心电图波形变化进行归纳。结果数据分段与特征标准化方法可以消除卧位的影响;随着受试者睡眠加深,大部分间期特征显著增加(P<0.001);受试者入睡后,R波升高,T波峰值显著降低且终点变浅,RT峰值电势差显著增加(P<0.001)。结论健康受试者入睡后心室除极强度增加、复极强度减弱,本文新提出的七个特征更有效地反映了这些变化。
潘弘泽许志潘立公张煜梁仲刚高癑陈章煌严洪
关键词:睡眠心电图波形
健康人睡眠期间的呼吸情况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究不同睡眠阶段下健康人的呼吸模式变化,为睡眠呼吸生理评价提供新的定量评价指标,同时为睡眠呼吸疾病的检测及诊断提供对照数据。方法从时域、频域、非线性特征三方面,对9位健康受试者整晚睡眠呼吸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探究各特征在不同睡眠阶段的变化趋势。结果伴随睡眠程度的加深,呼吸波幅度以及呼吸间期的变异性显著降低,呼吸活动的可预测性提高,但各睡眠阶段的呼吸率却未表现出显著的变化趋势。结论伴随睡眠程度的加深,呼吸活动变得越来越平稳、规则;同时本文提出的多项指标在自动睡眠分期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高玥许志严洪潘弘泽梁仲刚
关键词:睡眠
身份识别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身份识别系统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身份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心电(ECG)信号进行身份识别,包括如下步骤:(a)ECG信号采集;(b)ECG信号预处理,其中对采集的ECG信号进行滤波;(c)特征提取,其中提取ECG信号的特征,以此构建身份识...
杨向林严洪任兆瑞宋晋忠轩永姚宇华梁仲刚李延军杨辉
舱外服地面综合监测系统应用软件适应性和一致性设计
2010年
目的设计具有良好适应性和一致性的舱外服地面综合监测系统应用软件,满足舱外服地面测试和出舱活动验证试验等多现场地面监控任务的需求。方法从软件系统设计的顶层将适应性和一致性的设计目标分解到各个软件配置项(CSCI),各软件配置项根据要求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和实现,从而达到系统的总体设计目标。结果项目组开发完成的软件成功应用于各阶段的舱外服研制、测试、人舱服试验和出舱活动训练中,为舱外服系统提供了统一、稳定、可靠的综合性测试平台。结论该系统所遵循的适应性和一致性的设计思想,各软件模块使用的各种技术实现手段,对于今后类似地面监控系统的应用软件设计和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史志明梁仲刚袁淼李琳李文波匡鸿张琳张爱民孙京霞严洪
关键词:应用软件适应性一致性
心率变异性频谱分析的信号分解及频段划分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RR间期序列平稳分量分解与高低频带划分模式对心率变异性(HRV)频域分析结果的影响。方法采集10位受试者运动前(bW)3min与运动后(pW)3min的心电与呼吸波数据。分别计算RR间期序列(RR)与RR平稳分量序列(RRd)的AR功率谱分布(PSD)。分别用传统的固定频带法、基于呼吸基频的浮动频带法、基于频带波峰位置的固定频带法进行LF与HF频带边界的划分。使用呼吸波的PSD计算呼吸基频FRF,并与HF频带波峰位置的频率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较之RR,RRd的PSD更好地反映了LF的频带波峰。HF频带波峰位置的频率值取决于呼吸频率。传统固定频带法分析结果的一致性更强;基于呼吸基频的浮动频带法、基于频带波峰位置的固定频带法的敏感性更强,能够筛选出"奇异"样本。结论 RR平稳分量序列比RR间期序列更适于计算HRV的PSD。较之传统固定频带法,基于呼吸基频或基于频带波峰位置的频带划分,能从HRV信号中较好地区别交感与迷走分支,更适于评价自主神经系统活动。
李延军严洪梁仲刚陈华
关键词:心率变异性频谱分析频段划分
利用小波变换进行心率变异信号分形维数的短时估算
2006年
提出了一种利用功率谱短时估算心率变异信号分形维数的新方法。该方法基于小波变换和滤波器组,算法的实现过程是:首先利用小波变换的正交分解分离出心率变异信号中的分形成分;其次用自回归模型对分离出的分形成分进行功率谱估计,并用最小二乘法对分形成分的双对数坐标功率谱图进行直线拟合,估计出斜率γ;最后根据公式D=2-(-γ1)/2估算出心率变异信号的分形维数。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算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采用分数布朗运动仿真24例分形维数值为1.6的分形信号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算法应用于心率变异信号分形维数的估算切实可行。
梁仲刚严洪
关键词:心率变异性分形维数小波变换
身份识别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身份识别系统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身份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心电(ECG)信号进行身份识别,包括如下步骤:(a)ECG信号采集;(b)ECG信号预处理,其中对采集的ECG信号进行滤波;(c)特征提取,其中提取ECG信号的特征,以此构建身份识...
杨向林严洪任兆瑞宋晋忠轩永姚宇华梁仲刚李延军杨辉
文献传递
一种电极性能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极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测控机构、皮肤仿真模块和运动机构,测控机构与待测件信号连接;皮肤仿真模块的侧壁上设置有仿真皮肤膜;运动机构具有安装所述待测件的至少一个运动端,所述待测件设...
宋晋忠张煜张葵余新明梁仲刚陈华杨宜婧于闯张琳曹中平匡鸿于童
文献传递
心肌细胞微管图像的灰度特征分析(英文)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利用图像灰度的统计特征参数量化微重力条件下大鼠心肌细胞微管图像的形态变化 ,并研究在不同条件下这种变化的特点。方法对模拟微重力条件下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 (回转组 )和正常条件下培养的心肌细胞 (对照组 )细胞骨架的微管图像提取灰度统计特征 ,利用灰度方差、偏度及峰度等参数量化细胞骨架的灰度特征。结果在对 2 4幅图像进行特征分析后 ,发现所选的参数对量化微管的灰度特征有不同程度的统计意义。利用灰度方差、偏度和峰度进行多元判决 ,发现这些参数可以很好地区分模拟微重力条件下培养的心肌细胞图像和正常条件下培养的心肌细胞图像 ,总的错误判决率达到1 6.7%。结论在微重力条件下心肌细胞骨架微管的形态变得弥散 ,利用灰度特征参数方差。
姚宇华熊江辉梁仲刚严洪李莹辉
关键词:失重模拟细胞骨架微管心肌
航天飞行中心电信号去噪方法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寻找适合载人航天需要的心电信号去噪方法。方法通过研究载人航天过程中心电信号的噪声特性,提出将小波变换和形态滤波级联的去噪方法。结果通过实际应用和仿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将小波变换和形态滤波级联的方法,能有效地去除载人航天过程中心电信号的噪声。结论将小波变换级联形态滤波的去噪方法应用到载人航天过程中是可行的。
梁仲刚王勤严洪
关键词:心电信号去噪形态滤波载人航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