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查丁胜

作品数:19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科技厅社会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细胞
  • 6篇骨细胞
  • 5篇骨质
  • 5篇骨质疏松
  • 4篇成骨
  • 3篇乳酸
  • 3篇消旋聚乳酸
  • 3篇聚乳酸
  • 3篇骨组织
  • 3篇骨组织工程
  • 3篇成骨细胞
  • 2篇代谢
  • 2篇低强度
  • 2篇胸椎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影像学研究
  • 2篇增殖
  • 2篇韧带
  • 2篇软骨

机构

  • 16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井冈山大学
  • 2篇四川省骨科医...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19篇查丁胜
  • 16篇陈建庭
  • 6篇李涛
  • 5篇许子星
  • 5篇钟招明
  • 5篇朱青安
  • 4篇巫松辉
  • 4篇邓轩赓
  • 3篇肖文德
  • 3篇王建钧
  • 3篇金大地
  • 3篇刘富强
  • 3篇姜晓锐
  • 3篇张鑫鑫
  • 2篇张宇
  • 2篇张亘瑷
  • 2篇赵成毅
  • 2篇郑锦畅
  • 2篇徐俊昌
  • 2篇冯鹰

传媒

  • 3篇中国骨质疏松...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国运动医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骨科临床...

年份

  • 8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合振动仪治疗骨质疏松对骨代谢影响6个月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复合振动仪治疗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70例骨质疏松志愿者随机分成复合振动组(whole body compound vibration training group)35例和对照组(control group)35例,复合振动组采用自行研制的复合振动仪进行全身振动治疗,振动频率45~55Hz,振动强度0.5~0.8g,30min/次,1次/隔天,连续6个月,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于试验第0、1、3、6个月分别检测复合振动组和对照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骨钙素(osteocalcin,OC)、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ce acid phosphatase,TRAP)、钙磷乘积(calcium-phosphorus product,[Ca]×[P])的变化。结果第3、6个月,ALP、OC、TRAP、[Ca]×[P]的P分别为0.003、0.686;0.768、0.618;0.817、0.855;0.077、0.001。ALP早期呈上升的趋势,到第3个月形成一个峰值,然后呈下降趋势,[Ca]×[P]呈不断上升的趋势,OC、TRAP无明显变化趋势。结论复合振动可促进骨组织钙化、促进钙和磷以骨盐形式沉积于骨组织;连续治疗可能使人体产生耐受,降低复合振动的治疗效应,采取短时、间断的加载方式可能更有利于促进复合振动的成骨效果。
郑锦畅陈建庭裴卫卫查丁胜庞广兴
关键词:骨质疏松碱性磷酸酶骨钙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钙磷乘积
复合振动预防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观察低强度复合振动对去势SD雌性大鼠生长期骨密度的影响。方法:4月龄SD雌性未育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去势对照组以及4个去势振动组,每组8只。两对照组不作振动干预,4个振动组分别接振不同参数振动,干预时间13周。比较大鼠体重,腰椎、股骨骨密度,骨转换标志物(血清骨钙素、碱性磷酸酶、非前列腺酸性磷酸酶、Ⅰ型胶原C端肽)值。结果:实验开始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体重均明显增加。各组股骨骨密度均增加,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振动3、4组与正常对照组较去势对照组腰椎骨密度显著性增加。骨转换标志物各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一定的复合振动可以增加去势SD大鼠腰椎骨密度,具有潜在的预防骨质疏松作用。
邓轩赓陈建庭冯鹰查丁胜张亘瑷黄曹王建钧金大地
关键词:骨质疏松
新型活性修饰对聚乳酸组织工程骨支架上种子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2011年
目的探讨氨等离子体改性、酰胺键接枝甘氨酸-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GRGDS)短肽的活性修饰方法对消旋聚乳酸(PDLLA)组织工程骨上慢病毒转染红色荧光蛋白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制备圆片状直径8 mm、厚1 mm的PDLLA三维多孔支架,分为3组:表面氨基化PDLLA(A组),接枝肽A/PDLLA(PA组),以未经处理的PDLLA(P组)作为对照组。CyQuant NF和AlamarBlue分别检测支架上细胞的增殖和代谢活性;钙黄绿素进行矿化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支架上钙盐沉积以及RFP-BMSCs的贴附与增殖;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的贴附。结果接种细胞后各时间点,3组材料上细胞均能增殖,组间细胞数量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A组>A组>P组。除第10天(P=0.077)和第12天(P=0.491)PA组和A组间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时间点,PA组数量均明显高于A组。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间细胞数量逐渐接近。细胞代谢活性检测与增殖检测结果近似,骨支架上细胞增殖程度越高,其代谢越活跃。荧光显微镜观察,A组和PA组材料上RFP-BMSCs较P组增殖活跃;钙盐沉积荧光染色显示,第14天和第21天,绿色荧光强度PA组>A组>P组。扫描电镜显示,PA组材料能获得较A组更好的细胞贴附,P组细胞较稀疏。结论氨等离子体改性接枝GRGDS肽的新型活性修饰PDLLA骨支架,能明显促进RFP-BMSCs为种子细胞的贴附、增殖、代谢与矿化。
许子星陈建庭李涛查丁胜张鑫鑫姜晓锐肖文德朱青安
关键词:消旋聚乳酸仿生材料骨组织工程细胞生物学
成骨细胞对振动应力作用的早期应答及力学信号转导机制的初步研究
研究背景: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观结构退化,致使骨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系统疾病。OP的主要危害是其并发症-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是危害中老年人...
查丁胜
关键词:成骨细胞振动应力力学信号信号转导转导机制
文献传递
低强度复合振动治疗去卵巢老龄大鼠骨质疏松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低强度复合振动对去卵巢老龄大鼠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方法:13月龄SD雌性经产大鼠16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卵巢摘除法骨质疏松造模,3个月后检查骨密度(BMD)下降后实验组接受低强度复合振动(振动频率45 Hz~55 Hz,振动强度0.12 g~0.21 g,g=9.8 m/s2,20分钟/次/天,5天/周),对照组不进行振动治疗。13周复合振动实验结束后分别活体测量两组大鼠腰椎、股骨骨密度(Lorland XR-46),胫骨标本骨微结构扫描分析(SCANCO u-CT),测试腰椎、股骨标本力学性能(858 mini bionix)及酶法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非前列腺酸性磷酸酶,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骨钙素和I型胶原C端交联肽。结果:复合振动实验结束后实验组腰椎和股骨BMD较实验前显著增加(分别增加0.0110±0.0048 g/cm2,P=0.000和0.0056±0.0065 g/cm2,P=0.004),而对照组显著下降(分别下降0.0071±0.0042 g/cm2和0.0073±0.0063 g/cm2)。相较对照组,骨微结构参数Tb.N显著增加(P=0.002)、Tb.Sp显著降低(P=0.005)以及BV/TV显著增加(P=0.048),腰椎、股骨强度极限也显著增加(P=0.038,P=0.014),但血清骨钙素、碱性磷酸酶、I型胶原C端交联肽、非前列腺酸性磷酸酶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低强度复合振动可以减轻去卵巢老龄大鼠骨质疏松程度,提高骨质疏松大鼠骨质量。
邓轩赓陈建庭查丁胜
关键词:骨质疏松
全身振动对老年人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
目的:研究全身振动对老年人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筛选53例老年人(年龄65至93岁),随机分为振动组及对照组。振动组采用低强度、高频率全身振动干预,对照组不予振动。在试验的0、3、6个月,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
陈建庭查丁胜裴卫卫郑锦畅
黄韧带增生肥厚的影像学研究及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为MR的T1轴位加权像精确定位测量腰椎管狭窄患者增生肥厚黄韧带提供解剖学依据,探讨年龄、椎体节段因素与增生肥厚黄韧带关系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1)分析我院收治的58例因黄韧带增生肥厚导致腰椎管狭窄产生下腰痛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在MR的T1轴位加权像经关节突平面,于L3-4,L4-5和L5S1椎体节段精确测量增生肥厚黄韧带厚度,分析黄韧带厚度与年龄、椎体节段的相关性;(2)在腰椎手术中,收集腰椎管狭窄(LSS)患者不同厚度增生肥厚黄韧带10例,行Masson染色对比,探讨黄韧带增生肥厚的临床特征和病理特征。结果(1)经关节突平面可最佳测量黄韧带厚度值,随患者年龄增大黄韧带厚度增加;(2)L4-5椎体节段黄韧带厚度明显高于其他椎体节段;(3)Masson染色后增生肥厚黄韧带内部表现为弹性纤维减少,胶原表达增多;(4)增生肥厚黄韧带纤维化程度与黄韧带厚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腰椎管狭窄患者增生肥厚黄韧带病理特征表现为内部弹性纤维减少、胶原增加所致的纤维化。年龄增长导致黄韧带厚度增加、纤维化程度加重,L4-5节段黄韧带厚度明显高于其他脊柱节段。
张宇陈建庭钟招明查丁胜李涛徐子星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MRMASSON染色纤维化
浅谈对教学医院研究生培养和管理模式的探索被引量:3
2010年
在研究生管理模式改革的背景下,分析教学医院研究生培养和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认为当前教学医院的研究生创新意识薄弱,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亟需改革,提出通过鼓励研究生培养自我管理能力、重视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积极创新研究生党团活动载体等多种措施来不断完善教育改革新形式下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体制,从而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作出有益的探索。
罗花南查丁胜刘嘉丽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大鼠椎体生长板软骨细胞的改良培养及传代特征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建立体外培养及鉴定大鼠椎体生长板软骨细胞的方法,观察软骨细胞的传代特征。[方法]采用改良胰酶和Ⅱ型胶原酶序贯消化法对4只1周龄SD大鼠椎体生长板软骨细胞进行体外分离、培养。原代细胞传代后采用细胞HE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对软骨细胞进行鉴定,采用MTT比色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将细胞传代至第6代,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各代软骨细胞的形态,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各代软骨细胞Ⅱ型胶原的表达。[结果]MTT比色法显示,传3代以前的软骨细胞的生长曲线近似"S"形,从第4 d开始细胞呈对数生长,第9 d达平台期,至第11 d开始出现生长抑制。体外培养的软骨细胞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细胞形态由原代的多角形逐渐变为长梭形。传3代以前的软骨细胞Ⅱ型胶原免疫细胞化学呈强阳性。[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软骨细胞分离和培养方法,能在短时间内获得高纯度的软骨细胞,传3代及以前的细胞具有软骨细胞的特征性表型,增殖较快,这一方法为更深入地从细胞水平研究椎体的纵向生长奠定了基础。
李涛陈建庭朱青安许子星查丁胜刘富强巫松辉吴骞肖文德
关键词:软骨细胞细胞培养
不同年龄大鼠胸椎椎体生长板的组织学观察及增殖能力测定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大鼠胸椎椎体生长板的组织学差异并对不同年龄大鼠椎体生长板软骨细胞的增殖能力进行测定。方法采用番红O-固绿染色法对1 d及1、4、8、16、28周龄大鼠胸椎椎体生长板进行染色鉴定,测定生长板软骨肥大区、增殖区、静止区的高度。采用改良的胰酶和Ⅱ型胶原酶序贯消化法对以上年龄阶段大鼠胸椎椎体生长板软骨细胞进行原代培养。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不同年龄大鼠胸椎椎体生长板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基因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不同年龄大鼠胸椎椎体生长板体外培养软骨细胞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 1 d及1周大鼠肥大区和增殖区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1);4周大鼠增殖区高于28周大鼠(P<0.05);1 d及1周大鼠静止区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4周大鼠静止区高于16周、28周大鼠(P<0.05)。16周大鼠椎体生长板静止区内开始出现骨化现象,28周龄大鼠椎体生长板静止区大部分出现骨化现象。PCNA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随年龄增加而降低。结论 1 d及1周大鼠椎体生长板各区的高度明显高于年龄较大的大鼠。16周大鼠椎体生长板静止区内开始有骨长入,28周龄大鼠椎体生长板静止区大部分出现骨化现象。随年龄增加椎体生长板软骨细胞的增殖能力逐渐下降。
李涛陈建庭朱青安许子星查丁胜刘富强巫松辉吴骞肖文德
关键词:生长板软骨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