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燕金

作品数:19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东莞市厚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东莞市医疗卫生单位科技计划项目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颅脑
  • 7篇重型
  • 7篇重型颅脑
  • 7篇重型颅脑损伤
  • 7篇颅脑损伤
  • 7篇脑损伤
  • 6篇液体管理
  • 5篇PICCO技...
  • 4篇PICCO
  • 3篇心静脉压
  • 3篇中心静脉
  • 3篇中心静脉压
  • 3篇静脉
  • 3篇静脉压
  • 2篇伤患者
  • 2篇中心静脉压监...
  • 2篇骤停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颅脑损伤患者

机构

  • 12篇东莞市厚街医...
  • 5篇广东医学院

作者

  • 17篇林燕金
  • 12篇陈甘海
  • 11篇李金庭
  • 10篇丁燕晶
  • 6篇莫海军
  • 5篇黄文平
  • 5篇王智钧
  • 2篇熊素春
  • 2篇李笑盈
  • 1篇何军
  • 1篇姜椿法
  • 1篇陈以初
  • 1篇韩全国
  • 1篇黄庆萍
  • 1篇杜秀珍
  • 1篇刘永宏
  • 1篇李忠

传媒

  • 3篇国际医药卫生...
  • 3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新疆医学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白求恩军医学...
  • 1篇辽宁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药物经济...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08
  • 1篇200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ICCO技术在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PICCO技术(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对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2月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8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9例,患者不同程度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糖尿病、高血压病、营养不良等慢性疾病。对照组给予CVP监测补液,研究组应用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液体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GCS评分、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急性肺水肿发生率和死亡率及治疗1个月后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1周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急性肺水肿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的恢复良好率6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液体管理能改善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值得临床上推广。
林燕金陈甘海李金庭丁燕晶黄文平
关键词:PICCO重型颅脑损伤
颅内压监测在弥漫性脑肿胀治疗中的指导作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颅内压(ICP)监测在救治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病人中的指导作用。方法:98例因外伤导致的弥漫性脑肿胀患者,根据是否采用颅内压监测分为监测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GOS评分和死亡率。结果:监测组患者GO S分级:I级6例、Ⅱ级9例、Ⅲ级8例、IV级12例、V级14例,死亡率为12.24%低于对照组死亡率为22.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救治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病人中即时行颅内压(ICP)监测对临床治疗方法指导意义显著,根据颅内压值选择适当治疗方法,可明显降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死亡率。
林燕金王智钧
关键词:颅内压弥漫性脑肿胀
卡维地络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2008年
目的观察卡维地络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CHF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两组均予强心、利尿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组加卡维地络12.5~50mg/d。两组治疗6个月定期门诊随访观察治疗心功能状况。结果卡维地络使CHF患者心率减慢、Crackes评定标准评分降低,心功能分级数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提高,舒张末期内径和收缩末期内径缩小。结论卡维地络治疗CHF能明显改善心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熊素春陈以初林燕金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卡维地络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6、S100B蛋白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通过探讨重型颅脑损伤(TBI)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6、S100B蛋白的水平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并判断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17年5月于广东省东莞市厚街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成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资料10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52例,女48例。同时收集该院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女各50例。对入选对象的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S100B蛋白等水平进行测定,所有患者住院期间每日进行GCS评分,同时动态观察瞳孔、CT等情况。结果对照组体检者HMGB1为(1.59±0.98)μg/ml,S100B蛋白为(2.11±0.18)ng/ml,IL-1为(0.51±0.48)ng/ml,IL-6为(0.19±0.19)ng/ml;与观察组患者第1天各项指标含量比较,各时点均有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各时点HMGB1、IL-1、IL-6、S100B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后第1天比较,观察组各时点GCS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各项血清学指标与GC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HMGB1、IL-1、IL-6、S100B蛋白的检测能够有效反映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颅脑损伤程度,可有效协助临床医师进行患者颅脑情况的判定,将有可能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少死亡率,改善预后。
丁燕晶叶嘉辉莫海军李金庭林燕金陈甘海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血清学指标
以CI、ITBVI、EVLWI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老年患者重大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以心指数(C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为目标导向的液体管理策略对老年重大手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急诊行重大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ASA评分3~4级。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监测CVP(中央静脉压)指导补液。研究组进行中心静脉置管+股动脉置管+Pi CCO模块连接,应用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测定CVP、CI、ITBVI、EVLWI,准确评估患者容量状况,以CI 3.0~5.0 L/min/m2,ITBVI 800~1000 m L/m2,EVLWI 3.0~7.0 m L/kg为参考值,进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术中根据CI、ITBVI、EVLWI动态变化调整补液,监测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尿量、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 O2)、乳酸、肾功能等指标。观察患者术后休克改善情况及呼吸机撤除时间,以及急性肺水肿发生率、急性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死亡率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组织灌注改善,休克改善明显好转,尿量明显增加(P〈0.05),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明显增加(P〈0.05),血乳酸浓度明显降低(P〈0.05),急性肺水肿、急性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CI、ITBVI、EVLWI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能有效优化老年重大手术患者的心脏前负荷,提高心输出量,保证微循环灌注,维持机体氧供需平衡,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
林燕金韩全国刘永宏王智钧杜秀珍叶嘉辉
关键词:心指数胸腔内血容量指数血管外肺水指数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老年患者手术
乌司他丁联合依达拉奉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探讨乌司他丁联合依达拉奉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CAS)的疗效影响。方法:96例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予心肺脑复苏后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GCS评分变化、机械通气时间、住ICU天数及28d生存率。结果:治疗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28d生存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依达拉奉能明显提高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抢救成功率。
李金庭陈甘海林燕金莫海军
关键词:乌司他丁依达拉奉心脏骤停后综合征
成功抢救枕骨大孔疝致呼吸心跳骤停一例
2007年
患者女,41岁。因“车祸致伤头部疼痛1h,呼吸心跳骤停约5min”入院。患者人急诊科时神清,头颅CT示右颅后窝硬膜外血肿,约16ml,枕骨骨折,脑肿胀。入ICU前约5min发生呼吸心跳骤停,即予心肺复苏术同时送ICU。复苏过程中,患者反复室速和室颤,予利多卡因及胺碘酮反复静注及电除颤,约27min后恢复窦性心律,自主呼吸微弱,GCS评3分。即在床旁采用YT-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钻孔引流临时减压,
林燕金王智钧陈甘海李忠
关键词:呼吸心跳骤停枕骨大孔疝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抢救心肺复苏术头颅CT
PICCO在重型颅脑损伤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救治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研究PICCO(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指导重型颅脑损伤并失血性休克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4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使用神经科常规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监测CVP指导补液.治疗组应用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液体管理.对两组患者液体复苏效果、GCS评分、撤机时间、外伤性脑梗死发生率以及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1周后,治疗组失血性休克纠正优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撤机时间早于对照组,外伤性脑梗死发生率、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O监测能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改善预后.
林燕金陈甘海李金庭丁燕晶莫海军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失血性休克
重症医学科93例革兰阴性菌的分析及抗生素治疗选择
2013年
目的对于本院在重症医学科检验出的93例革兰阴性菌的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对于抗生素的治疗进行选择。方法我院重症医学科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感染的例数一共有168例。将发生感染的病患的各类分泌物或者排泄物进行检验分析,得出病原菌的分类以及耐药性的情况。结果根据检测结果显示,一共有93例患者于送检样品中发现革兰阴性菌。其中舒普深和亚胺培南以及美罗培南的耐药性相对于其他药物而言,耐药性比较低。结论重症医学科内的患者发生感染的情况较为普遍,临床医务工作者特别是重症医学科的工作人员应当及时了解感染状况,合理选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
林燕金王智钧
关键词:革兰阴性菌抗生素
PICCO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液体管理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PICCO)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液体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入住ICU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通过检测中心静脉压(CVP)指导液体管理,观察组通过PICCO技术分析指导液体管理。观察两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神经源性肺水肿发生率、病死率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2周后,两组GC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h(P<0.01),且观察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神经源性肺水肿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O通过对胸腔内血容量指数等指标的检测,能准确、可靠地评估患者血容量状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液体管理具有重要价值,能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改善预后,减少医疗费用。
陈甘海李金庭林燕金黄文平丁燕晶莫海军姜椿法何军黄庆萍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PICCO技术中心静脉压液体管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