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果果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电离层
  • 3篇耀斑
  • 3篇TEC
  • 3篇测高
  • 3篇测高数据
  • 3篇测高仪
  • 2篇电离层闪烁
  • 2篇太阳
  • 1篇电离层TEC
  • 1篇电子含量
  • 1篇电子总含量
  • 1篇通信
  • 1篇统计分析
  • 1篇统计特征
  • 1篇统计特征分析
  • 1篇气象
  • 1篇气象卫星
  • 1篇总电子含量
  • 1篇卫星
  • 1篇卫星通信

机构

  • 8篇华南理工大学
  • 6篇广州气象卫星...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作者

  • 8篇林果果
  • 7篇邓柏昌
  • 6篇黄江
  • 4篇孔德宝
  • 4篇徐杰
  • 2篇全宏俊
  • 2篇蔡超军
  • 1篇黄林峰
  • 1篇刘伟峰

传媒

  • 2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空间科学学报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华北地震科学
  • 1篇2013年环...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电离层测高数据对太阳耀斑响应的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利用子午工程布设在武汉、海南站电离层测高仪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的电离图图形和SAO数据,分析M5.0级以上太阳耀斑对电离层的影响。结果表明:(1)2011年2月15日X2.2级耀斑爆发后,武汉、海南站电离层测高仪电离图图形均出现电离图描迹消失现象;电离层测高仪起测频率fmin在耀斑爆发期间比平静日同时段高。(2)除了耀斑的X射线最大辐射通量,耀斑持续时间也是影响电子浓度增量大小的一个重要参数,一个X射线最大辐射通量较小但其持续时间较长的耀斑对电离层的影响可能会强烈于X射线最大辐射通量较大但其持续时间较短的耀斑。(3)电子浓度增量的大小与耀斑爆发地方时有直接关系,中午时段比晚间更大。
黄江林果果邓柏昌徐杰孔德宝
关键词:电离层耀斑测高仪
2011和2012年华南地区TEC耗空统计特征分析
2015年
利用赤道异常北驼峰区深圳站2011年1月到2012年12月监测到的GPS-TEC数据,统计分析了华南地区电离层TEC耗空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TEC耗空随时间、地理经纬度位置等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前半夜和在赤道异常北驼峰区域,深度在20 TECU左右的耗空明显和强闪烁(S4≥0.5)相关,在后半夜或在赤道异常北驼峰外边缘区域,存在一些深度小于10 TECU的耗空对应着无闪烁现象发生.统计结果还表明:TEC耗空呈现出季节变化规律,2011和2012年TEC耗空主要出现在春秋分期间,TEC耗空深度主要分布为1~20TECU,持续时间集中在16~30 min,出现的时间主要集中在12:30-15:30UT(20:30-23:30LT),午夜之后TEC耗空活动呈逐渐减弱趋势.
孔德宝黄江邓柏昌徐杰万德焕林果果全宏俊
关键词:统计分析
基于IGS的TEC赤道异常南-北不对称性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利用IGS提供的太阳活动第23-24周期间200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的GPS TEC数据,分析了东南亚地区经度110°E区域在不同的太阳活动情况下白天电离层赤道异常(EIA)各参数的南-北不对称性变化,以及不对称性随太阳活动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太阳活动的强弱与赤道异常双峰强度和双峰差异大小的关系明显,赤道异常双峰在驼峰强度、纬度位置和出现的时间等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且有比较明显的南-北不对称性。在太阳活动高时,EIA双峰强度差异明显比太阳活动低时要大,各季节的峰值强度均值表现为北驼峰比南驼峰强,6-8月份北驼峰峰值出现的时间平均比南驼峰出现时间晚约1 h。在太阳活动低时,夏季和秋季节时北驼峰比南驼峰强,秋冬季节南驼峰比北驼峰强,且冬季北驼峰出现的时间要比南驼峰早约1 h,在5-9月份期间北驼峰出现的时间要比南驼峰晚约2 h。随着太阳活动的逐渐升高,冬至期间不对称性指数Ia均值增大的趋势非常明显。
黄江邓柏昌黄林峰林果果蔡超军
关键词:电离层赤道异常
基于IRI-2012模型广州地区f_0F_2实测与预测的对比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利用广州台站(23.2°N,113.3°E)的实测数据和IRI-2012模型提供的预测数据,对比分析了2013年广州地区f_0F2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IRI-2012模型能够较好预测该地区f_0F_2的变化趋势,并且CCIR参数得到的预测值比URSI参数更接近实测值;预测值与实测值存在系统偏差,在11:00 LT-06:00 LT时段,观测值均比预测值大,其他时段则相反.在日落后至午夜前时段,预测值与实测值有较大差距.绝对偏差的极值点通常出现在20:00 LT左右,最大超过4 MHz.相对偏差变化比较明显的时段是午夜后至凌晨;在02:00 LT或04:00 LT及06:00 LT附近,可能会出现双误差峰值点,最大超过0.4;但在σ变化很大的20:00 LT附近,相对偏差却变化不大.夜间增强现象会使得偏差增大,导致预测值不能很好反映实测f_0F2的变化.
万德焕黄江邓柏昌徐杰孔德宝林果果
华南地区TEC耗尽及增强与电离层闪烁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3年
利用"子午工程"布设在赤道异常区深圳站的监测仪获得的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的电离层闪烁和总电子含量(TEC)观测数据,分析了华南地区夜间TEC耗尽事件与电离层闪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华南地区晚间多次观测到TEC耗尽和电离层闪烁同时发生的现象,强闪烁(振幅闪烁指数S4>0.6)和TEC耗尽同时发生的比例高于弱闪烁(0.2
全宏俊林果果邓柏昌黄江
关键词:电离层总电子含量
电离层闪烁对静止气象卫星通信影响的初步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利用广州站监测到的GPS卫星和FY-2D静止气象卫星电离层闪烁数据,统计分析了广州地区电离层闪烁特征,并与静止卫星信号测距异常现象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初步探讨了电离层闪烁对静止卫星通信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广州地区电离层闪烁具有较强的季节依赖性,主要发生在春秋季节,约占全年90%左右,大多集中在夜间20:00-01:00LT,且持续时间长,空间分布广;电离层闪烁事件与测距异常现象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在发生时间和平均时间上,相关系数分别为0.9876和0.9966,在空间分布上,FY-2D和FY-2E的穿刺点经度不同,结合引起电离层闪烁的不规则体的漂移理论,理论计算由D星漂移到E星的时间与实际两星发生测距异常的时间差相符,进一步说明了电离层闪烁是引起FY-2D静止卫星测距异常,从而影响静止卫星星地通信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且受影响的程度随着闪烁强度的增强而增加.
黄江蔡超军邓柏昌徐杰刘伟峰林果果
关键词:电离层闪烁静止气象卫星卫星通信
华南地区电离层TEC耗尽与闪烁相关性分析及测高数据应用研究
本文利用“子午工程”布设在赤道异常区华南地区深圳的GPS观测站(22.59°N,113.97°E)电离层TEC(总电子含量)和闪烁数据,对TEC耗尽进行了统计分析,重点分析了电离层TEC耗尽与闪烁的相关性,对TEC增强也...
林果果
关键词:电离层电子总含量耀斑测高仪
文献传递
电离层测高数据对太阳耀斑响应的研究
利用子午工程布设在武汉、海南站电离层测高仪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的电离图图形和SAO数据,分析M5.0级以上太阳耀斑对电离层的影响.结果表明..(1)2011年2月15日X2.2级耀斑爆发后,武汉、海南站电离层测...
黄江林果果邓柏昌徐杰孔德宝
关键词:电离层耀斑测高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