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松

作品数:8 被引量:95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聚氨酯
  • 3篇海藻酸
  • 3篇海藻酸钠
  • 2篇PH敏感
  • 2篇PH敏感性
  • 1篇胆碱
  • 1篇性能研究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性痴呆
  • 1篇血管性痴呆大...
  • 1篇乙酰
  • 1篇乙酰胆碱
  • 1篇乙酰胆碱酯酶
  • 1篇整性
  • 1篇制备及性能
  • 1篇溶胀
  • 1篇溶胀性
  • 1篇水凝胶
  • 1篇四物
  • 1篇四物汤

机构

  • 8篇西南交通大学

作者

  • 8篇林松
  • 7篇张志斌
  • 7篇魏靖明
  • 3篇单连海
  • 3篇张琨
  • 2篇冯华
  • 2篇刘胜攀
  • 2篇邓阳全
  • 1篇赵焕英
  • 1篇喻凯
  • 1篇富晓楠
  • 1篇李子清
  • 1篇周宁

传媒

  • 3篇化工新型材料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功能材料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国际药学研究...

年份

  • 1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智能药物释放体系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8年
智能药物释放体系能按病灶信号实现药物释放的开-关控制,由高分子包囊药物所构筑。智能型聚合物在环境发生变化时,其微结构发生可逆变化,即从亲水状态转变成疏水状态,据此可构筑响应不同刺激信号的药物释放体系。本文概述了智能药物释放体系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林松张志斌张琨魏靖明
聚氨酯微胶囊的合成、结构及形态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首先合成了聚氨酯(PU)水溶液,再采用凝聚相分离法合成了PU微胶囊。研究了二异氰酸酯单体种类、聚乙二醇分子量、单体摩尔比、总单体含量、CaCl2浓度对PU微胶囊的影响,通过FTIR和SEM表征了微胶囊的化学结构和形态结构。实验结果表明,选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与分子量为200的聚已二醇以摩尔比6∶2反应,总单体含量为45%,CaCl2浓度>4%可以制得球形度好的PU微胶囊。FTIR表明合成的微胶囊为PU;SEM照片显示微胶囊为较光滑的圆球形,表面有孔隙,直径为3mm左右,内有空腔,空腔直径为2mm左右。
魏靖明林松邓阳全单连海张志斌
关键词:聚氨酯微胶囊
SA/PU共混水凝胶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得到性能良好的SA/PU共混微球以用于药物缓控释;方法:利用预聚-扩链-中和-分散法合成阴离子型PU水溶液;将SA水溶液与PU水溶液按质量比为1∶1,1∶2,1∶3,1∶4,1∶5混合,用滴制法制备共混微球;测定了微球的凝胶化、圆整性及溶胀性能。结果表明:用TDI与PEG-6000和PEG-4000反应才能制备出PU水溶液,而只有水溶液才能和海藻酸钠水溶液混合完全得到理想的共混溶液;SA/PU共混微球28h后凝胶化完全,SA微球48h后可凝胶化完全。PEG-6000合成的PU与海藻酸钠共混得到的微球圆整性要好于PEG-4000合成的PU与海藻酸钠共混得到的微球。且随着复合微球中PU的含量增大,微球的圆整性变好;SA/PU复合微球在蒸馏水(pH7)和盐酸(pH1)中均不溶胀,在磷酸缓冲溶液(pH6.86)中快速溶胀,在4~5h后开始崩解。结论:SA/PU复合微球在胃液中保持原状,在肠液中溶胀,可作为药物的缓释载体。
魏靖明冯华林松刘胜攀张志斌
关键词:海藻酸钠溶胀性
pH敏感聚甲基丙烯酸水凝胶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智能"高分子水凝胶是一类对于外界环境微小的物理和化学刺激(如:温度、pH等),其自身性质会发生明显改变的聚合物,具有传感、处理和执行功能,以及在医药与生物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通过本实验,本文对PMMA凝胶的纯化,以及引发剂、交联剂用量对于凝胶的溶胀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单连海张志斌魏靖明林松刘胜攀
关键词:聚甲基丙烯酸PH敏感性
智能聚氨酯水凝胶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以聚乙二醇(PEG-200、400、600)、二羟甲基丙酸(DMPA)、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及N,N’-二乙基丙烯酰胺(DEAAm)等为原料合成了3种对pH值、温度、离子强度等敏感的智能聚氨酯水凝胶,研究了智能聚氨酯水凝胶溶胀率(SR)受pH值、温度、离子强度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聚氨酯水凝胶具有良好的pH、温度、离子强度敏感性,并具有良好的溶胀-退胀可逆性。
林松魏靖明张琨张志斌
关键词:水凝胶聚氨酯PH敏感性温度敏感性
海藻酸钠作为药物载体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8
2007年
综述海藻酸钠作为药物载体材料的研究进展;依据国内外的文献报道来阐述海藻酸盐凝胶材料、海藻酸钠共混材料、海藻酸钠化学改性材料作为药物载体材料的研究进展;海藻酸钠作为药物载体材料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魏靖明张志斌冯华林松张琨
关键词:海藻酸钠壳聚糖
四物汤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认知功能及脑组织中AchE、SOD、GSH-Px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0
2007年
目的:研究四物汤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认知功能及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Ach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方法:反复夹闭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结合腹腔注射硝普钠降低血压的方法制备拟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观察四物汤对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中AchE、SOD和GSH-Px活性的影响。结果:四物汤能提高血管性痴呆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同时可提高SOD和GHS-Px活性,降低AchE的活性。结论:改善胆碱能神经功能、减轻自由基损伤可能是四物汤改善血管性痴呆的机制之一。
李子清喻凯赵焕英富晓楠周宁林松
关键词:四物汤血管性痴呆乙酰胆碱酯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海藻酸钠/聚氨酯共混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先合成了聚氨酯水溶液,然后将聚氨酯水溶液与海藻酸钠水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采用凝聚相分离法制备了海藻酸钠/聚氨酯共混微球.研究了共混微球的成球情况、含水率及溶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U质量百分含量为10%、30%、50%的共混溶液均可制备出形态较好的微球;随着PU在共混溶液中质量分数的增大,微球的含水量变小;共混微球在磷酸缓冲溶液(pH 6.86)中溶胀速率比SA水溶液制得的微球缓慢.
魏靖明邓阳全单连海林松张志斌
关键词:聚氨酯海藻酸钠微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