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啸

作品数:19 被引量:540H指数:11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污染
  • 7篇重金
  • 7篇重金属
  • 6篇地表灰尘
  • 5篇重金属污染
  • 5篇金属污染
  • 4篇影响因素
  • 4篇长江口
  • 3篇生物硅
  • 3篇土壤
  • 3篇沉积物
  • 3篇城市地表
  • 3篇城市地表灰尘
  • 2篇生态危害
  • 2篇生物有效
  • 2篇生物有效性
  • 2篇湿地
  • 2篇潜在生态危害
  • 2篇现状及评价
  • 2篇

机构

  • 18篇华东师范大学
  • 5篇上海大学
  • 1篇宿州学院
  • 1篇安徽省水利厅

作者

  • 18篇林啸
  • 11篇侯立军
  • 8篇常静
  • 7篇刘敏
  • 6篇许世远
  • 5篇高磊
  • 5篇王丽丽
  • 5篇李先华
  • 4篇刘敏
  • 3篇欧冬妮
  • 2篇余婕
  • 2篇陆敏
  • 2篇李勇
  • 2篇闫惠敏
  • 2篇刘敏
  • 2篇刘敏
  • 1篇陈晖
  • 1篇史志刚
  • 1篇汪青
  • 1篇聂明华

传媒

  • 4篇中国环境科学
  • 4篇环境科学
  • 3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稻麦轮作农田系统中氮素渗漏流失的研究被引量:71
2007年
通过埋设土壤溶液抽滤器采集渗漏水样,对上海郊区大田条件下稻麦轮作系统中土壤氮素(N)的渗漏流失情况进行了观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稻季渗漏水中总氮(TN)浓度随时间呈下降趋势,其中,硝态氮(NO3--N)由泡田初期的10mg.L-1以上迅速下降至2mg.L-1以下,铵态氮(NH4+-N)则始终低于1.3mg.L-1.施肥能引起渗漏水N素增加;稻田淹水过程也通过改变土壤氧化还原环境控制着N素形态的转换.麦季施肥小区渗漏水中N素形态以NO3--N为主,且施肥后迅速上升到平均7.11mg.L-1;NH4+-N浓度在施肥和不施肥处理中均很低,分别为0.38mg.L-1和0.36mg.L-1.在稻季施肥2.50×104kg.km-2和麦季施肥2.14×104kg.km-2(以N计)的情况下,N素淋失负荷分别为6.08×102kg.km-2和7.42×102kg.km-2,分别占施肥量的2.4%和3.5%;施肥条件下两季总的N素淋失负荷比不施肥处理高出108.7%.
黄明蔚刘敏陆敏侯立军欧冬妮林啸
关键词:渗漏稻麦轮作
上海城市地表灰尘重金属污染累积过程与影响因素被引量:22
2008年
选择上海中心城区典型样点开展地表灰尘重金属累积过程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交通区地表灰尘负荷平均值为12.4g/m,范围为5.04--23.2 g/m;文教区道路灰尘负荷为6.1 g/m,范围为3.8--10.0 g/m.持续时间长、强度较大的降雨对颗粒物负荷有明显的削减作用,而小雨则会使其总量有所增加,土地利用类型和道路交通行为是影响地表灰尘大气环境"源-汇"效应的重要因素.在干期累积过程中,随着无雨天数的增加,地表灰尘负荷随之升高,同时颗粒物粒径逐渐增大.在交通流量较高的地区,灰尘重金属浓度呈现降低趋势,表现出对大气悬浮颗粒物的"源"效应,而交通流量相对较低的区域灰尘重金属浓度则有所升高,显示出其对大气悬浮物的"汇"效应.干期累积过程中,污染物负荷变化取决于灰尘负荷和污染物浓度两者的共同作用,呈现出S型增长趋势,降雨过后10 d内,污染负荷增长缓慢,10--15 d迅速增加,15 d后,污染负荷增长速率减小,颗粒物与大气悬浮物交换保持平衡状态.
常静刘敏李先华余婕林啸王丽丽高磊
关键词:城市地表灰尘重金属
上海城市土壤和地表灰尘重金属污染现状及评价被引量:80
2007年
应用空间插值方法研究了上海城市土壤和地表灰尘中重金属污染的含量水平和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样品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上海城市土壤和地表灰尘中的重金属均极显著地超过上海土壤背景值,其中土壤和灰尘中的铅分别是背景值的37倍和174倍.城市土壤和地表灰尘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分别为244.69和1004.03,分别达到中等生态危害和很强生态危害.
林啸刘敏侯立军许世远常静
关键词: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空间插值城市土壤地表灰尘
城市地表灰尘-降雨径流系统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研究被引量:26
2009年
以上海中心城区为例,定点采集地表灰尘、径流悬浮物、雨水口和河流沉积物,探讨重金属在地表灰尘-降雨径流系统中的环境行为及其生物有效性变化.研究表明,研究区域地表灰尘重金属浓度高于上海土壤背景值,其中Zn、Pb、Cd和Cu高出5-7倍,Cr和Ni高出2倍,径流非点源污染Pb、Cr和Ni贡献较大,Cd、Cu和Zn污染程度较轻.多介质赋存形态研究表明,重金属生物有效性依次为Zn〉Ni〉Cd〉Cu〉Pb〉Cr.其中Cr、Zn和Cu在4种介质中分别以残渣态、碳酸盐态和有机态为主;Ni地表灰尘以残渣态为主,其它3种介质以碳酸盐态为主;Cd地表灰尘以有机态为主,径流悬浮物以非稳定形态为主;Pb在迁移过程中主导形态由铁锰结合态变为有机态.非稳定形态(F1+F2)在径流悬浮物组分中占有最高比例,6种重金属迁移比率平均值为1.74,说明从地表灰尘到径流颗粒物,重金属生物有效性明显升高,径流水体毒性和潜在生态效应值得关注;雨水口和河流沉积物残渣态含量较高,成为重金属在城市地表环境迁移的蓄积库.
常静刘敏李先华林啸王丽丽高磊
关键词:重金属多介质环境生物有效性
城市路面径流重金属固液分配系数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4
2009年
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探讨路面径流重金属在颗粒物一水相间的分配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路面径流cr的25%分位数浓度值,以及Zn、Pb、cd的90%分位数浓度值超出地表V类水标准,cu和Ni污染程度较轻。径流重金属Pb、zn、cu及cd总量浓度与悬浮颗粒物(1胬)含量呈现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M与TSS浓度相关性不显著。径流冲刷过程中cu和Ni溶解态含量比例平均值为35%;Zn和cr平均值为19%~22%;Cd和Pb溶解态比例最低,平均值为4%~8%。应用扣除残渣态后的颗粒物重金属含量计算固液分配系数依次为Pb〉Cd〉Zn〉Ni〉Cu〉Cr。径流中悬浮颗粒物浓度与固液分配系数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呈现明显的“颗粒物浓度效应”,径流pH值在6.4~7.2区间时对固液分配系数影响相对较小。
常静刘敏李先华余婕林啸王丽丽高磊
关键词:路面径流重金属影响因素
城市地表灰尘的概念、污染特征与环境效应被引量:123
2007年
城市地表灰尘是重要的非点源污染之一,20世纪70年代就引起了国外学者的注意,研究成果颇丰,国内近年来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一直未能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本文从非点源污染研究的角度出发,对城市地表灰尘的概念提出了新的认识,并对国内外地表灰尘污染研究的发展阶段、研究现状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与总结,提出了相应的研究重点及方向.城市地表灰尘是环境中污染物质的“源”、“汇”载体,包含特定的环境信息,对区域环境状况具有良好的指示作用.地表灰尘污染的研究应该成为我国城市生态环境研究的一个新的切入点,对城市生态和非点源污染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常静刘敏侯立军许世远林啸Ballo Siaka
关键词:城市地表灰尘非点源污染污染特征环境效应
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特征
<正>温室气体排放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中的重要方面,也是全球碳氮平衡研究的重要内容。长江口潮滩湿地温空气体排放研究有着重要意义。首先, 河口潮滩湿地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汇;其次,
林啸刘敏侯立军汪青程书波
关键词:长江口温室气体
文献传递
上海城市降雨径流污染时空分布与初始冲刷效应
<正>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使不透水地面迅速增加,形成了不同于自然地表的“城市第二自然格局”,对地表水文过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雨季特别是暴雨时期,降雨在不透水地面上迅速转化为径流,冲刷和挟带大量污染物进入地表水体,形成典型的...
常静刘敏许世远侯立军林啸Ballo Siaka
文献传递
崇明东滩海三棱藨草生物硅分布及季节变化被引量:5
2009年
利用Na2CO3连续提取法,分析了崇明东滩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体内生物硅(BSi)含量与分布特征.结果表明,BSi在海三棱藨草体内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差异,在生物体中连续积累是BSi的一个主要特征.地上部分BSi含量变化范围为0.26%-0.93%,地下部分为0.31%-0.92%,果实中则为0.24%-0.43%.地上部分含量明显高于其他部分,说明BSi主要沉积在蒸发强烈的叶片中,植株个体生长阶段是决定地上部分BSi含量的主要因素.统计分析显示,根际沉积物BSi和植物各器官BSi相关性均显著,说明海三棱藨草依从主动吸硅机制,从根际沉积物获取所需的Si.地上、地下部分BSi含量与有机氮(ON)、C/N、土壤温度、植株高度也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陈晖刘敏侯立军许世远闫惠敏林啸
关键词:生物硅海三棱藨草
上海城市地表灰尘重金属污染粒级效应与生物有效性被引量:49
2008年
以上海中心城区为例,在分析地表灰尘重金属污染粒级效应基础上,研究重金属赋存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地表灰尘平均中值粒径为132μm,低于75μm粒径级别颗粒物占有最大的体积含量.重金属污染显示出明显的粒级效应,随着粒径降低,重金属含量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150μm和75μm是主要级别,其中<75μm颗粒物污染物含量依次为Cr>Pb>Cd>Zn>Ni>Cu.对地表灰尘重金属赋存形态研究表明,Zn以碳酸盐态为主;Ni以残渣态为主;Pb主要为铁锰结合态存在,Cu和Cd则以有机态为主;Cr主要以残渣态存在.重金属活性形态比例依次为Zn>Pb>Ni>Cd>Cu>Cr.与国外城市相比,上海城市地表灰尘Zn、Pb和Ni生物活性比例较大,而Cu和Cd活性比例相对较低,Cr活性水平与其它城市相当,环境危害相对最小.
常静刘敏李先华林啸王丽丽高磊
关键词:城市地表灰尘重金属生物有效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