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书武 作品数:25 被引量:1,137 H指数:11 供职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语言文字 更多>>
隐喻的一个具体运用——《语言的隐喻基础》评述 被引量:44 1996年 我们写过几篇关于现代隐喻研究的评介文章(林书武1994,1995a,b),这里要讨论的书,将把我们带到远古时代。E.Morgan Kelley 1992年的《语言的隐喻基础》(The Metaphorical Basis of Language—A Study in Cross-Cultural Linguistics or the LeftHanded Hummingbird, The Edwin Mellen Press, pp.ⅰ-ⅹⅲ+377)。 林书武关键词:美洲语言 语言比较 比较词汇学 同源词 印欧语系 国际音标的一些主要特征 被引量:1 1990年 国际音标快满百岁了。毫无疑问,对这套音标进行修改,使之跟当代语言学思想合拍,看来是适当的。但遗憾的是这个任务并不简单,因为需要考虑两项互相冲突的要求。一方面,保留国际音标符号的实用性似乎是可取的。这些符号的实用性,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以下事实:这些符号的基础,是人们所熟悉的罗马字母。任何破坏这一点的根本修改,都会使这些作为帮助记忆手段的符号实用性减少。另一方面,如果要考虑过去百年左右在语音学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则要求作相当大规模的修改。 Peter Ladefoged Morris Halle 林书武关键词:国际音标 发音器官 辅音 元音 树形图 “愤怒”的概念隐喻——英语、汉语语料 被引量:182 1998年 “愤怒”的概念隐喻———英语、汉语语料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林书武概念隐喻是当代隐喻研究的重要概念。关于概念隐喻的内容、特点及意义,见Lakof&Johnson(1980)、林书武(将发表);概念隐喻这一概念的发展,见Lakof&Turner(1989... 林书武关键词:概念隐喻 隐喻表达式 英语例句 语言表达式 隐喻研究 日常语言 《隐喻与象似性》简介 被引量:51 1995年 1992年8月,在加拿大魁北克拉瓦勒大学(Université Laval.Québec)召开的第15届语言学家国际会议,下设“隐喻与象似性”讨论组。当时提交7篇论文供讨论。1994年7月出版的《语用学杂志》(Journal of Pragmatics)第22卷第1期为Masako K.Hiraga和Joanna Radwanska-Williams主编的专号“隐喻与象似性”,收录了这7篇论文,文前还有后者撰写的“导言”。 林书武关键词:象似性 普遍语法 语法隐喻 句法象似性 编码过程 语言范畴 希伯来语成为以色列民族通用语的原因 被引量:14 2001年 本文从政治、民族归同感、宗教、历史四个方面论述以色列民族通用语的成因 ;指出这是一个特例 ,有别于汉、英、法、意民族共同语的成因。 林书武关键词:希伯来语 死海古卷 《隐喻:其认知力与语言结构》评介 被引量:73 1994年 隐喻(metaphor)有时也泛指比喻,如果从亚里士多德算起,迄今对它进行研究的学者已有不少,可谓历史悠久。近年来学者注意到了隐喻问题的复杂性,着重从语用学、认知论的角度对它进行研究。E.F.Kittay的这本书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尝试。 本书除“导论”外,有8章:1.透视观刍议;2.隐喻的确定;3.关于语境的插曲: 林书武关键词:语言结构 认知力 语义场理论 认知语法 METAPHOR 语义特点 《现代语义学》评介 2001年 林书武关键词:图式理论 多义词 一种新的语言理论:构块式语法 被引量:76 2002年 本文简介构块式语法的基本内容,并以汉语(i)包含反身代词“自己”的句式,(ii)时间构块的初步分析为例,进一步说明构块式语法最重要的特点。 纪云霞 林书武关键词:语言理论 英语 认知语言学:基本分野与工作假设 被引量:26 1999年 “认知语言学”(CognitiveLinguistics)是个新词,我国不少语言学工具书还没有收,也没有解说。例如,上海辞书出版社的《语言学百科词典》(1989),《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以及台湾陈新雄等人编的《语言学词典》(1989)中都没... 林书武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象似性 学术思想 心理表征 认知语义学 颜色词 话语的结构(上) 被引量:6 1992年 本文从相关性的角度探讨话语的结构。作者认为:结构合格话语中的话是由篇章的连贯关系连在一起的。连贯关系,有时用语言形式明确地表示出来,有时却是暗含的,这时听话人从已知的合适的语境信息出发,结合说话人的话的语言形式,还原说话人的话的意思,补充这种连贯性。作者接着说明何谓话语的相关性;相关性是命题而不是话语的特点。要点是不管命题是否故意表达出来,它都可能是相关的。以相关性为基础的理论,可以说明处于语义学和语用学交界处的许许多多现象,而且能对语法在组织话语过程中的作用做出有意义的解释。 Diane Blakemore 林书武关键词:话语理解 听话人 连贯关系 说话人 语言特征 非语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