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春敏

作品数:69 被引量:376H指数:11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2篇磁共振
  • 15篇帕金森
  • 15篇帕金森病
  • 13篇波谱
  • 11篇成像
  • 11篇磁共振波谱
  • 10篇质子磁共振
  • 10篇MRI
  • 8篇PET/C
  • 8篇PET/CT
  • 8篇波谱研究
  • 7篇质子磁共振波...
  • 7篇磁共振成像
  • 6篇纹状体
  • 5篇正常人
  • 5篇肿瘤
  • 5篇白质
  • 5篇常人
  • 4篇信号
  • 4篇血管

机构

  • 31篇第四军医大学...
  • 26篇成都军区总医...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成都军区成都...

作者

  • 56篇杨春敏
  • 34篇黄海东
  • 21篇赵海涛
  • 19篇葛雅丽
  • 16篇宦怡
  • 15篇赵凯
  • 15篇顾建文
  • 14篇常英娟
  • 10篇邓敬兰
  • 9篇张劲松
  • 8篇张辉
  • 7篇夏勋
  • 7篇杨勤
  • 6篇周克
  • 6篇舒林
  • 6篇杜渭清
  • 5篇杨涛
  • 5篇汪静
  • 4篇杨文涛
  • 4篇贺伟旗

传媒

  • 7篇第四军医大学...
  • 5篇中国临床康复
  • 4篇中国现代医学...
  • 4篇四川医学
  • 3篇中华放射学杂...
  • 3篇放射学实践
  • 3篇临床放射学杂...
  • 3篇神经疾病与精...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临床神经病学...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医疗卫生装备
  • 2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心脏杂志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8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 15篇2004
  • 6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聚明胶肽联合尼莫地平防治破裂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总结应用聚明胶肽联合尼莫地平防治破裂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CVS)的疗效。方法将破裂动脉瘤栓塞术后68例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36例给予聚明胶肽联合尼莫地平,对照组32例给予尼莫地平,观察两组CVS和脑梗死的发生情况及出院时GOS评分,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出现无症状性CVS 11例(30.56%)、症状性CVS 1例(2.78%)、无脑梗死发生,对照组出现无症状性CVS 12例(37.50%)、症状性CVS 3例(9.38%)、脑梗死2例(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 GOS 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聚明胶肽尼莫地平是防治破裂动脉瘤栓塞术后CVS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其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尼莫地平。
黄海东杨春敏顾建文赵凯匡永勤林龙贺伟旗杨涛树海峰张辉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痉挛栓塞聚明胶肽尼莫地平
梯度回波化学位移MRI诊断脂肪肝的价值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评价梯度回波化学位移MRI对脂肪肝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脂肪肝患者(轻、中度弥漫性脂肪肝16例,局限性脂肪肝12例)均行常规SE序列、梯度回波同相(in-phase,IP)和反相(out-of-phase,OP)序列扫描,对比观察这些病灶在常规SET1WI、IP和OP像上的显示情况。结果:全部的脂肪肝在OP像上信号强度比IP像有明显下降,而在常规SET1WI上信号强度无明显变化。结论:梯度回波化学位移MRI对于诊断脂肪肝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杨春敏黄之杰黄海东顾明胡朝芬
关键词:MRI脂肪肝
运用质子磁共振波谱研究培补肝肾中药治疗帕金森病疗效机制被引量:2
2004年
陈建宗黄海东邓敬兰汪静杨春敏杜渭清
关键词:帕金森病纹状体
正常人半卵圆中心质子磁共振波谱研究
2008年
目的运用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研究年龄对正常人半卵圆中心脑组织代谢物浓度的影响。方法对80例健康成人双侧半卵圆中心进行1H-MRS检测,对比分析不同年龄组的半卵圆中心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肌酸复合物(Cr)和含胆碱化合物(Cho)/Cr比值的变化。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在≤50岁年龄段半卵圆中心的NAA/Cr和Cho/Cr比值无明显改变,但在>50岁年龄段半卵圆中心的NAA/Cr比值逐渐降低、Cho/Cr比值逐渐增高。结论1H-MRS是可以为正常人半卵圆中心与年龄相关的代谢物浓度的改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的一种无创技术。
黄海东顾建文杨春敏赵凯夏勋杨文涛
关键词:正常人质子磁共振波谱
^(18)F-FDG PET延迟显像技术在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延迟显像对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肺癌患者和2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分别进行18F-FDG PET早期头部至盆腔显像和注射后3h胸部延迟显像,测定两次显像病灶的标准摄取值(SUV),并计算18F-FDG的储留指数(RI)。结果肺癌组延迟显像SUV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P<0.01),肺癌组的RI也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P<0.01);对于早期显像SUV>2.5的肺部结节,以RI>20%为阈值,延迟显像对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0.0%、80.0%和86.7%。结论18F-FDG PET延迟显像有助于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结合应用SUV及RI两项指标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杨春敏黄海东周克陈志明舒林杨勤向艳孙伟张郭正奎
关键词:肺肿瘤PET延迟显像脱氧葡萄糖
磁共振测量黑质致密带宽度在帕金森病和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鉴别诊断上的应用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 探讨在常规磁共振 (MRI)上测量黑质致密带 (SNc)宽度及其与中脑直径的比值对帕金森病 (PD)和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VP)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 6 0例PD患者 (Hoehn Yahr分级为Ⅰ~Ⅱ级 38例、Ⅲ级 14例、Ⅳ级 8例 )、6 0例VP患者 (Hoehn Yahr分级为Ⅰ~Ⅱ级 2 6例、Ⅲ级 2 0例、Ⅳ级 14例 )和6 0名正常老年人对照组进行MRI常规轴位T2 WI上测量SNc宽度和中脑直径以及计算两者的比值 ,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D患者比VP患者和正常对照组SNc宽度明显变窄 ,SNc宽度和中脑直径的比值明显降低 (P <0 0 5 ) ,而VP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并且PD患者在早期 (Ⅰ~Ⅱ级 )其SNc宽度已经变窄 ,SNc宽度与中脑直径的比值已经降低 ,随病情加重其SNc宽度更加变窄 (P <0 0 5 )、SNc宽度与中脑直径的比值更加降低 ;而VP患者在早中期 (Ⅰ~Ⅲ级 )其SNc宽度以及SNc宽度和中脑直径的比值无明显改变 ,仅在后期 (Ⅳ级 )其SNc宽度有轻度变窄、SNc宽度与中脑直径的比值有轻度降低 (P <0 0 5 )。结论 在常规MRI上测量SNc宽度以及SNc宽度与中脑直径的比值对PD和VP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黄海东邓敬兰宦怡杨春敏葛雅丽赵海涛
关键词:磁共振帕金森病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脑萎缩
MR全脊柱相控阵线圈的临床应用及扫描技术被引量:13
2004年
目的 :介绍和探讨全脊柱相控阵线圈的应用及扫描技术。方法 :使用PhilipsGyroscanIntera 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及其配置的全脊柱相控阵线圈 ,对 10 0例疑有脊柱及脊髓病变患者进行全脊柱扫描 ,探讨其临床实用价值和扫描技巧。结果 :10 0例均获得满意的全脊柱影像。结论 :相控阵全脊柱线圈的应用为全面整体地显示脊柱及脊髓病变提供了可能 ,也为局部病变的定位提供了更准确的影像依据 。
常英娟张劲松赵海涛魏光全葛雅丽郑敏文刘艳丽杨春敏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相控阵线圈脊髓病变脊柱病变
荷人肝细胞肝癌裸鼠模型的建立及其MRI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建立一种裸鼠移植性人肝细胞肝癌模型 ,观察其MRI表现。材料与方法 将对数生长期人肝细胞肝癌FHCC 98制成细胞悬液 (1× 10 7/ml ) ,取 0 .2ml分别注射于裸鼠胁部皮下 ,建立裸鼠肝癌动物模型。应用MR平扫及静脉注射钆 喷替葡甲胺 (Gd DTPA)后增强扫描T1WI观察其生长及影像学表现。扫描后处死裸鼠 ,对应扫描切面取肿瘤标本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裸鼠模型于 1周左右生长出可触及的肿瘤 ,3周左右肿瘤生长直径可达 0 .5~ 0 .8cm。 10例裸鼠移植性人肝细胞肝癌模型成瘤率为 10 0 % (10 / 10 )。MRI上表现为长T1长T2 信号 ,边缘较清晰 ,有轻微~中等强化。病理学检查示裸鼠移植性人肝细胞肝癌与人体肝细胞肝癌肿瘤标本所见相似。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裸鼠移植性人肝细胞肝癌模型成瘤率高 ,移植瘤生长良好 ,便于MRI观察 ,是一种适合于分子影像学研究的动物模型。
魏光全宦怡赵海涛刘燕丽常英娟吴怀玉杨春敏葛雅丽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裸鼠模型MRI
Care Dose 4D技术对PET/CT图像质量和病灶检出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Care Dose 4D技术(动态曝光剂量调节技术)对PET/CT图像质量和病灶栓出能力的影响。方法:20例接受PE优T全身检查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CT扫描和使用Care Dose 4D技术CT扫描。由2位有经验的医师共同阅片确定每位患者病变的位置和数目,图像质量由2位医师独立判断。结果:分析共得到的40帧图像。常规CT扫描图像上共检出直径0.6~8.0cm的病灶102个,所有病灶均能被使用Care Dose 4D技术CT扫描图像识别,即2种扫描方法对病灶检出能力无明显影响。2种扫描方法对图像质量的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使用Care Dose 4D技术扫描的辐射剂量较常规扫描明显降低。结论:在PET/CT全身检查中,Care Dose 4D技术在不影响病灶检出能力和图像质量的同时.可以较常规CT扫描减少受检者的辐射剂量。
杨春敏黄海东周克舒林杨勤
关键词:PET/CTCAREDOSE
正常人颞叶质子磁共振波谱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运用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研究年龄对正常人颞叶脑组织代谢物浓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健康人分为4个不同年龄组并对双侧颞叶进行1H-MRS检测,对比分析不同年龄组的颞叶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肌/酸复合物(Cr)和含胆碱化合物(Cho)/Cr比值的变化。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在≤50岁年龄段颞叶的NAA/Cr和Cho/Cr比值无明显改变(P>0.05),但在>50岁年龄段颞叶的NAA/Cr比值逐渐降低(P<0.05)、Cho/Cr比值逐渐增高(P<0.05)。结论1H-MRS是一种可以为正常人颞叶与年龄相关的代谢物浓度改变提供有价值信息的无创技术。
黄海东顾建文杨春敏赵凯夏勋杨文涛
关键词:正常人质子磁共振波谱颞叶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