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文飞

作品数:179 被引量:443H指数:12
供职机构: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江苏省环洪泽湖生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4篇期刊文章
  • 64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3篇农业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7篇小麦
  • 37篇水稻
  • 18篇调节剂
  • 17篇土壤
  • 15篇调理剂
  • 15篇抗倒
  • 14篇性状
  • 14篇玉米
  • 14篇植物
  • 14篇生长调节剂
  • 13篇栽培
  • 13篇植物生长
  • 13篇植物生长调节
  • 13篇植物生长调节...
  • 12篇倒伏
  • 11篇黄瓜
  • 10篇温室
  • 10篇轮作
  • 9篇栽培技术
  • 9篇增产

机构

  • 140篇江苏徐淮地区...
  • 31篇淮安市农业科...
  • 10篇淮阴师范学院
  • 10篇洪泽县农业局
  • 7篇淮安市农科院
  • 4篇扬州大学
  • 3篇淮阴工学院
  • 2篇安徽省农业科...
  • 2篇河南省农业科...
  • 2篇淮安市科学技...
  • 2篇江苏省环洪泽...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安徽省农作物...
  • 1篇南京神州种业...
  • 1篇淮安市楚州区...
  • 1篇江苏省农业委...
  • 1篇淮安市农科所
  • 1篇淮安工学院
  • 1篇江苏省宝应湖...

作者

  • 179篇杨文飞
  • 151篇顾大路
  • 138篇杜小凤
  • 121篇王伟中
  • 87篇吴传万
  • 82篇文廷刚
  • 47篇钱新民
  • 41篇贾艳艳
  • 29篇朱云林
  • 25篇吴雪芬
  • 10篇诸俊
  • 10篇王红军
  • 10篇曹凯歌
  • 7篇彭杰
  • 5篇徐建明
  • 5篇杨威
  • 4篇仲秀娟
  • 3篇汪国莲
  • 3篇徐建明
  • 3篇章安康

传媒

  • 18篇江苏农业科学
  • 14篇江西农业学报
  • 11篇江苏农业学报
  • 9篇广西农学报
  • 8篇安徽农学通报
  • 8篇中国农学通报
  • 7篇农业科技通讯
  • 6篇金陵科技学院...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上海农业科技
  • 4篇南方农业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耕作与栽培
  • 1篇中国果树
  • 1篇作物杂志

年份

  • 2篇2024
  • 18篇2023
  • 5篇2022
  • 14篇2021
  • 18篇2020
  • 19篇2019
  • 9篇2018
  • 8篇2017
  • 18篇2016
  • 12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12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7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1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防止土壤板结的草菇培养料的沤制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土壤板结的草菇培养料的沤制材料,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经混合沤泡而成:晒干的稻草70-90%,草木灰和氢氧化钾的混合物10-30%,共同浸泡于水中,浸泡过程中,浸泡液的pH值不低于12,浸泡1-3天后...
顾大路王伟中杨文飞吴传万杜小凤曹凯歌
文献传递
叶面喷施二氢卟吩铁提高小麦苗期耐寒性效果初探
2023年
为探究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缓解低温冷害的作用机理,以苗期淮麦12581为试验材料,研究了0.075 g·L^(-1)、0.150 g·L^(-1)、0.225 g·L^(-1)、0.300 g·L^(-1)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对低温胁迫下二叶一心期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以喷施蒸馏水为对照。结果表明: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对低温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株高、地上部生物量均高于对照,根系得到伸长和生长,其中0.225 g·L^(-1)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效果最好,综合性应用价值最高,对小麦生产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李可杨文飞杜小凤文廷刚顾大路杨威徐永刚
关键词:小麦苗期低温胁迫农艺性状
适合水旱轮作的日光温室的新型墙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适合水旱轮作的日光温室的新型墙体结构,包括温室的三面墙体,其中的后墙墙体的上下两端为实心墙,中部墙体设有夹腔,夹腔内填有保温材料。三面墙体的底部设有地基板(防水层),所述地基板的宽度是墙体厚度的1.5倍以...
杨文飞顾大路王伟中吴传万杜小凤文廷刚
文献传递
农用生化制剂根茎唯他对莴笋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研究了农用生化制剂根茎唯他对莴笋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根茎唯他可以降低莴笋的株高,抑制莴笋徒长,一般降低株高0.7~3.7 cm,增加茎粗0.06~0.25 cm,单茎商品质量增加21.3~47.4 g;还可以使莴笋的NO3-含量下降,Vc、氨基酸、粗蛋白的含量增加,莴笋品质得到提高;根茎唯他的产投比高。
顾大路杨文飞吴传万杜小凤王伟中
关键词:莴笋
接种AM真菌和施氮对还田稻秆氮素释放和小麦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稻-麦两熟制中接种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与不同施氮量(250、260和270 kg/hm^2)对还田稻秆氮素的释放量、土壤酶活性、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显著增加了250 kg/hm^2和260 kg/hm^2施氮量下土壤蛋白酶和脲酶的活性、小麦全生育期稻秆的总氮素释放量以及小麦的氮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接种AM真菌对260 kg/hm^2与270 kg/hm^2施氮量下小麦的千粒重和产量无显著影响,但均显著高于250 kg/hm^2施氮量和空白对照下的。因此,在秸秆还田条件下,260 kg/hm^2施氮量+接种摩西球囊霉菌剂为本试验的最佳处理组合。
贾艳艳杨文飞杜小凤王伟中文廷刚孙爱侠诸俊顾大路
关键词:小麦
不同种子处理剂对晚播稻套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以淮麦33为试验材料,通过药剂对小麦种子进行拌种,研究不同种子处理剂对晚播稻套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拌种剂1号、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使出苗率分别增加4.78、3.64百分点,使基本苗数分别增加9.31%、4.59%;至拔节期,拌种剂1号、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处理使小麦带蘖数分别增加2.17个、2.13个,使小麦单穗粒数分别增加3.12、2.55粒,使穗数分别增加39.6万株/hm^2,使千粒质量分别增加2.23、0.84 g,从而使小麦产量分别增加6.50%、5.76%。说明,通过使用合理的小麦种子处理剂可以提高小麦出苗率,促进晚播稻套麦的生长发育,改善小麦穗粒结构和产量性状,增加小麦的产量。
顾大路杜小凤杨文飞钱新民孙爱侠施洪泉高怀中王伟中
关键词:种子处理剂晚播
不同种植密度对夏季日光温室空心菜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为研究在夏季空闲日光温室内不同种植密度对空心菜产量、品质的影响,试验设4个种植密度,分别为20 cm×15 cm、20 cm×10 cm、15 cm×15 cm、15 cm×10 cm,研究空心菜的生长量、产量及品质在不同种植密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夏季日光温室内种植空心菜,不同种植密度对空心菜产量及品质都有一定的影响,以20 cm×10 cm的种植密度最好,其生长量最高,产量最高,且可以降低硝酸盐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Vc、干物质的含量,使品质达到最好。说明在日光温室内种植空心菜并不是密度越大或是越小,空心菜的生长量和产量越高、品质越好,只有在适宜的种植密度情况下,才能同时获得较高的生长量、最高的产量和最好的品质。
顾大路孙爱侠杨文飞朱云林王伟中
关键词:种植密度日光温室空心菜
乙烯利在水稻中后期应用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6
2003年
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在粳稻天津 2 18上的应用效果 ,设置了以水稻生长中后期为主的 3个使用时期 ,并分别设置了 5个使用浓度梯度 ,同时设置了一个空白对照。结果表明 ,不同使用浓度的乙烯利对水稻的株高降低均有显著效果 ,使用时期越早 ,矮化效果越好 ,且主要以缩短倒一节、倒二节的节长为主 ;在水稻始穗期应用低浓度的乙烯利可以使水稻的千粒重得到提高。
顾大路王伟中王红军杨文飞朱云林钱新民
关键词:乙烯利水稻矮化效果
丛枝菌根真菌对还田麦秆分解及玉米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通过盆栽试验探索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对麦秆分解速率、土壤微生物量、分解酶活性和玉米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90d,F.mosseae能与玉米根系形成共生系统,定殖率超过63%,秸秆还田同时接种F.mosseae菌剂显著提高了玉米根系干物质质量。与单独秸秆还田(对照)相比,接种F.mosseae菌剂并进行秸秆还田处理显著促进了麦秆的分解。培养90d,接种F.mosseae菌剂并进行秸秆还田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以及与碳、氮、磷元素矿化相关的土壤纤维素酶活性、土壤蛋白酶活性和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说明,接种F.mosseae菌剂并进行秸秆还田处理可以通过提高土壤微生物量和分解酶的活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小麦秸秆的矿化过程,正向调节农田土壤生态系统中有机质的养分循环。
贾艳艳顾大路杨文飞吴传万孙爱侠诸俊王伟中杜小凤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秸秆分解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量
诱导小麦抗赤霉病的诱抗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诱抗小麦抗赤霉病的诱抗剂,该小麦抗赤霉病的诱抗剂的组分中包括硝普钠、水杨酸、壳寡糖、碘化钾,每100ml诱抗剂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质量浓度99.5%硝普钠0.75g~1.5g,质量浓度99.5%水杨酸3...
王伟中杜小凤顾大路吴传万杨文飞孙爱侠钱新民文廷刚贾艳艳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