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志法

作品数:227 被引量:2,022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7篇期刊文章
  • 52篇会议论文
  • 4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6篇天文地球
  • 63篇建筑科学
  • 18篇交通运输工程
  • 16篇矿业工程
  • 8篇水利工程
  • 6篇理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历史地理
  • 2篇艺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0篇地质
  • 47篇边坡
  • 29篇洞室
  • 28篇工程地质
  • 18篇反分析
  • 17篇岩石力学
  • 16篇岩体
  • 16篇公路
  • 14篇地质灾害
  • 14篇洞室群
  • 13篇地下洞室
  • 13篇川藏公路
  • 12篇滚石
  • 11篇岩土
  • 11篇风化
  • 11篇边坡工程
  • 10篇位移反分析
  • 10篇滑坡
  • 10篇工程地质条件
  • 8篇龙游石窟

机构

  • 174篇中国科学院
  • 42篇中国科学院地...
  • 19篇衢州学院
  • 13篇西安科技大学
  • 6篇河海大学
  • 6篇山东建筑大学
  • 6篇有色金属矿产...
  • 6篇中南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西安矿业学院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中国地质科学...
  • 3篇香港大学
  • 3篇中国水电工程...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山东科技大学
  • 2篇中国测绘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227篇杨志法
  • 82篇张路青
  • 54篇尚彦军
  • 37篇李丽慧
  • 30篇祝介旺
  • 24篇张中俭
  • 18篇曾庆利
  • 16篇刘英
  • 15篇丁继新
  • 13篇刘大安
  • 13篇刘英
  • 12篇高丙丽
  • 11篇袁广祥
  • 10篇王芝银
  • 10篇孙亚丽
  • 9篇王学良
  • 9篇李晓
  • 9篇王思敬
  • 8篇廖小辉
  • 8篇方建平

传媒

  • 42篇工程地质学报
  • 27篇岩石力学与工...
  • 8篇岩土力学
  • 6篇水文地质工程...
  • 5篇工程勘察
  • 4篇中国地质灾害...
  • 3篇地质灾害与环...
  • 3篇岩土工程学报
  • 3篇自然灾害学报
  • 3篇湖南科技大学...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河海大学学报...
  • 2篇高科技与产业...
  • 2篇中国科学(D...
  • 2篇2017年山...
  • 1篇价值工程
  • 1篇力学与实践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年份

  • 3篇2022
  • 4篇2020
  • 7篇2019
  • 5篇2018
  • 9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12篇2009
  • 19篇2008
  • 19篇2007
  • 12篇2006
  • 21篇2005
  • 19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2
2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可用于边坡工程和地下工程排水的一种新技术被引量:3
2007年
岩土工程中广泛采用的普通排水孔技术常常会出现泥砂堵孔现象,相应的排水孔随之也失去应有的排水功能。为此,作者提出了一种具有长期排水效果的新技术,即纤维束导渗排水孔技术。通过对比试验可以发现:即使发生泥砂堵孔的现象,利用该项新技术也可以实现长期有效排水的目的。与普通排水孔相比,新型排水孔的造价也不高,可望在岩土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张路青杨志法刘大安尚彦军
关键词:边坡工程排水
鹙窝梁隧道初次支护评价的新方法被引量:4
2008年
隧道施工过程中,沿着洞轴方向进行分区,通过专家经验对隧道各个分区的围岩地质条件、隧道开挖规模进行评价、赋值,以各个分区的不同时段内收敛监测作为评价客观标准,在此基础上计算动态的隧道加固支护需求度。根据隧道不同区段、不同时段内隧道加固支护需求度大小来动态地评价隧道一次支护的效果。在鹙窝梁隧道的应用中,根据加固需求度评价了鹙窝梁隧道一次支护后各个区段在不同时段内支护稳定情况,为隧道安全施工提供判断依据。
宋成辉杨志法李晓
关键词:围岩一次支护
龙游大型古地下洞室群工程地质条件及病害研究被引量:24
2004年
龙游大型古地下洞室群虽然已保持了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完整,但是现场调查发现,这些洞室存在着许多病害现象.为了更进一步保护这一人类文化瑰宝,作者从工程地质调查入手,对龙游石窟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洞室群的病害类型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支顶为主的观赏式保护措施.图7,参14.
李丽慧牟会宠杨志法陆民徐建宏郑舰
关键词:地下洞室群工程地质条件水害
古人利用节理面开凿遂昌唐代金矿巷道的发现及论证被引量:2
2014年
在对遂昌金矿唐代古金矿4号古洞的考察中,发现分布在矿中的巷道两侧的围岩都是坚硬的变质岩。通过现场研究,作者有4点发现:(1)发现发育于围岩中的节理面具有密度大、倾角陡和间距小的特点;(2)古巷道轴线的走向与节理面的走向基本一致;(3)古巷道的横截面被古人"设计"成高宽比很大的洞形;(4)巷道的走向都被"设计"成某种弧形。据此,可以作出以下判断: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古人很可能已发现这些发育于围岩中的陡倾角节理面之间的结合力很低,使用铁凿就可撬下来,并据此来开挖古巷道的。这也表明唐代的古人已经掌握了相当多的地质知识,并能够将之成功地应用于工程实践中。
张中俭陈少华杨志法李丽慧张路青
关键词:唐代开挖方式矿脉
弯曲结构面几何条件的图解方法及其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分析岩体和山体稳定性的主问题也就是确定结构面及临空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及组合方式。坐标投影作图法是一种以正投影为基础,以分析岩石工程中结构面的几何关系及由其切割出来的块体的稳定性为目的的图解方法。对于弯曲结构面,采用"以直代曲"的原理,将其简化为有限个小平面的集合体进行分析。以蛇蟠岛国际旅游度假村清风洞室群1号洞为例,采用坐标投影作图法对弯曲结构面进行分析,来解决弯曲结构面几何条件的描述和确定问题。
袁广祥张路青杨志法
一种立式拦石网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立式拦石网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边坡防护的强度和范围,并确定施工条件;在边坡上设立拦石网支撑结构;安装废旧轮胎网片;以及填补废旧轮胎网片的空隙。本发明不仅可达到滚石灾害防灾和减灾的目的,而且还通过大量...
张路青杨志法张中俭王学良
文献传递
基于多因素相互作用关系矩阵的边坡稳定性定量评价被引量:14
2006年
边坡失稳发生滑坡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地质现象,涉及到了多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耦合,常规方法难以对其进行定量评价。本文采用多因素相互作用关系矩阵方法,综合考虑了系统中每个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整个系统的影响,不仅可以定量地计算出每种影响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作用,而且可以对边坡的整体稳定性进行定量评价。102滑坡稳定性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解决这类复杂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丁继新周圣华陈梦熊尚彦军杨志法
关键词:相互作用关系矩阵边坡稳定性
溢流式连通管倾斜仪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地质测量仪器,用于地面沉降变形或建筑物倾斜变形量测,以及在地质灾害、边坡的失稳与巷道洞体破坏的预测和预报。它是由连通管把测量筒与溢流筒连接起来,使内部的液体始终保持在溢流口下沿水平面上;测量筒与溢流筒分...
董万里刘英杨志法李伯昌尤蓬仕
文献传递
一种利用废旧轮胎制作滚石防护棚缓冲垫层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废旧轮胎制作滚石防护棚缓冲垫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滚石防护棚的主体结构和防护要求来设计缓冲垫层的规格和柔度,并确定施工条件;在滚石防护棚的棚顶施作隔水层、棚顶内侧墙、棚顶外侧墙、棚顶端墙、排水盲沟、...
张路青马凤山胡瑞林王学良周剑杨志法张中俭
文献传递
边坡监测与快速反馈分析被引量:70
1999年
讨论了边坡监测系统建立的目的、设计原则及关键技术问题,总结了边坡监测信息的常规分析方法,研究了用于边坡监测信息快速反馈分析的信息获取技术、信息管理技术、快速分析技术和快速反馈技术.介绍了其在五强溪水电站左岸船闸边坡的应用.
吕建红袁宝远杨志法刘文亮
关键词:边坡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