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学祥

作品数:166 被引量:312H指数:1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央高校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3篇期刊文章
  • 6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2篇天文地球
  • 23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经济管理
  • 4篇水利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军事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41篇潮汐
  • 38篇灾害
  • 36篇地震
  • 35篇厄尔尼诺
  • 29篇地球
  • 18篇地壳
  • 18篇拉尼娜
  • 17篇气候
  • 16篇自转
  • 15篇涛动
  • 15篇厄尔尼诺事件
  • 14篇地球自转
  • 14篇太平洋十年涛...
  • 13篇强震
  • 13篇火山
  • 12篇灾害链
  • 12篇强潮汐
  • 10篇灾害预测
  • 9篇气候变化
  • 9篇周期

机构

  • 139篇吉林大学
  • 28篇中国科学院国...
  • 15篇长春地质学院
  • 7篇长春科技大学
  • 2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江苏工业学院
  • 1篇武汉大学
  • 1篇石家庄经济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吉林建筑工程...
  • 1篇水利部松辽水...
  • 1篇河北地质大学

作者

  • 166篇杨学祥
  • 62篇杨冬红
  • 29篇陈殿友
  • 9篇宋秀环
  • 7篇陈震
  • 4篇陈震
  • 4篇刘伟
  • 3篇刘淑琴
  • 2篇刘淑琴
  • 2篇刘财
  • 2篇乔淇源
  • 2篇王莉
  • 2篇郑文瑞
  • 2篇杨孝英
  • 2篇张启文
  • 2篇王瑞庭
  • 2篇杨德彬
  • 2篇宋秀环
  • 1篇刘书芬
  • 1篇林玎

传媒

  • 17篇地壳形变与地...
  • 10篇西北地震学报
  • 8篇地球物理学进...
  • 6篇世界地质
  • 6篇自然杂志
  • 5篇长春地质学院...
  • 4篇吉林大学学报...
  • 4篇地学前缘
  • 3篇地球物理学报
  • 3篇科技潮
  • 3篇沙漠与绿洲气...
  • 3篇防灾减灾学报
  • 3篇2011年全...
  • 3篇中国首届灾害...
  • 3篇中国地球物理...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东北地震研究
  • 2篇海洋预报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新知客

年份

  • 4篇2019
  • 3篇2017
  • 10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8篇2007
  • 10篇2006
  • 11篇2005
  • 6篇2004
  • 17篇2003
  • 5篇2002
  • 9篇2001
  • 6篇2000
  • 11篇1999
1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球流体运移动力与自然灾害
<正>地球内核相对地壳地幔快速旋转和地核非绝热状态的发现,为太阳斥力控制核幔角动量交换,形成天文周期与地质旋回一一对应关系提供了可靠的力学机制,也为杜乐天(1996)提出的自然灾害深部流体肇因提供了能量来源.地球内部热能...
杨学祥陈殿友宋秀环
文献传递
预测重大灾害的天文学方法与能量放大器
长期的国内外研究表明,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能量可能被某种反馈机制所放大,引起极端气候的剧烈动荡.冰雪光反射效应、温室效应、地磁层和臭氧洞漏能效应、强潮汐和火山活动的短期致冷和长期致热效应、海洋锅炉效应、海底藏冷效应(包括冷...
杨学祥
文献传递
地幔对流中的科里奥利力被引量:3
1996年
马宗晋认为,岩石圈的西向漂移和地幔东向运动的定向性显示了地球自转变化的导向作用[1]。本文证明,地球自转中的一种惯性力──科里奥利力是产生地球各圈层差异旋转的原因。
杨学祥陈殿友
关键词:地球自转科里奥利力地幔对流
对冰期和小冰期气候变化因素的探讨被引量:3
2000年
本文综述了影响冰期和小冰期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不同观点争论的焦点和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全球变暖问题作进一步讨论.科学的研究方法不仅需要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而且需要相关机制的能量计算.海洋锅炉效应、地磁层漏能效应和臭氧洞漏能效应比温室效应有更显著的增温效果.历史记录表明,全球变冷导致干旱、沙漠化、瘟疫、粮食减产、民族大迁移和战争动乱,人类必须作好防范气候变冷的准备.
杨学祥
关键词:冰期小冰期气候变化全球变暖
旱涝周期和海震调温假说的新证据被引量:1
2005年
杨学祥杨冬红
关键词:旱涝灾害潮汐太平洋十年涛动强震
火山活动与天文周期被引量:10
1999年
火山活动主要受地球内部能量间歇性释放所控制。对作差异旋转的内核而言,银河年周期可以改变太阳辐射量和太阳系速度,影响核幔的角动量交换和壳幔能量交换,造成热幔柱喷发和岩浆活动,控制了核幔边界到地表的能量交换过程。地球减速运动将释放出巨大能量。这是天文周期与火山旋回一一对应的原因。通过天文周期可预测未来火山活动。
杨学祥陈殿友
关键词:火山旋回地幔柱臭氧层
球面方模板地形改正公式及其应用被引量:1
1992年
在给出球面圆盘重力公式的基础上,导出了便于使用高程数据库和电子计算机的球面方盘重力公式,通过实际算例,证明了该公式高精度和可用性.
杨学祥陈震
关键词:地形球面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
气候潮汐循环说和海震调温说,阐明了冷气候、强潮汐和强震相互对应的物理机制,对2000年地球进入拉马德雷冷相位后的气候预测有重大科学意义。中国连续18年暖冬的终结是2000年地球进入拉马德雷冷相位和印度尼西亚发生地震海啸的...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关键词:海啸太平洋十年涛动
文献传递
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2
2011年
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潮汐调温说"和"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根据"潮汐调温说"和"深海巨震降温说"理论,2005年以后全球气温将因为地震海啸和强潮汐南北震荡而降低.2009年11月至2010年1月低温暴雪袭击北半球,西方科学家也承认2000~2010年气候的自然变化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效应这一客观事实.潮汐震荡可以解释全球气温的准60 a变化,海洋及其边缘的强震能够将深海冷水翻上表面,使全球气候变冷.潮汐和太阳黑子活动不仅有相同的变化周期,而且都和气温变化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研究表明,在太平洋十年涛动冷位相时期,强震与低温冻害频繁发生.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
关键词:地震厄尔尼诺拉尼娜潮汐太平洋十年涛动
2013年中国雾霾高发的气象原因初探被引量:1
2014年
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2013年12月25日报道盘点了2013年全球各地在气候和能源领域的五大话题事件,中国雾霾排第一。  2013年1月以来全国平均雾霾日为4.7天,较常年同期(2.4天)偏多2.3天,为1961年以来最多。2013年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苏、重庆、天津十三省市,雾霾日数均为历史同期之最。辽宁雾霾天数已经破了历史纪录。2013年雾霾高发的原因是什么?偶然还是必然?
杨学祥杨冬红
关键词:海洋潮汐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