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营养
  • 7篇农村
  • 6篇人口
  • 6篇农村人
  • 6篇农村人口
  • 5篇学生营养
  • 4篇儿童
  • 3篇饮食
  • 3篇乳母
  • 2篇学龄
  • 2篇饮料
  • 2篇饮食习惯
  • 2篇营养改善
  • 2篇营养素
  • 2篇早餐
  • 2篇乳制品
  • 2篇软饮料
  • 2篇膳食
  • 2篇摄入
  • 2篇小学生

机构

  • 9篇中国疾病预防...
  • 8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内蒙古蒙牛乳...

作者

  • 16篇杨媞媞
  • 9篇张倩
  • 9篇胡小琪
  • 8篇潘慧
  • 8篇甘倩
  • 7篇李荔
  • 7篇徐培培
  • 6篇王培玉
  • 6篇张玉梅
  • 5篇曹薇
  • 3篇薛勇
  • 3篇邵祥龙
  • 3篇马德福
  • 3篇王婷婷
  • 2篇杨晓光
  • 2篇尤莉莉
  • 2篇赵艾
  • 2篇陈竞
  • 1篇卢佳希
  • 1篇生庆海

传媒

  • 7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食物与营...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营养学报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实用乡村...
  • 1篇首都公共卫生

年份

  • 4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校食堂建设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了解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的学校食堂建设情况,为更好地开展农村学生营养改善提供基础数据,为国家进一步推进保证学校供餐质量提供政策建议。方法从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699个试点县中,每个县按照学校食堂供餐、企业(单位)供餐和家庭(个人)托餐3种供餐模式各随机抽取20%~30%的小学和初中。当某种供餐模式不足2所小学或2所初中时,则抽取该供餐模式下所有学校作为调查学校。结果共收集15 763所学校的完整数据,有食堂的学校占60.8%,初中学校有食堂比例(87.3%)高于小学学校(54.2%),西部地区(74.5%)高于中部地区(4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几乎所有食堂供餐和混合供餐的学校都有食堂,仅25.7%的企业供餐学校有食堂。有42.2%的学校的食堂配备餐厅,初中学校(77.8%)高于小学学校(33.3%),西部地区(48.0%)高于中部地区(3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1.7%学校的食堂同时有餐厅和桌椅。有28.4%的学校有小卖部。仅有11.7%的学校使用学生电子营养师(农村版)配餐软件。结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的学校的食堂建设仍待加强,尤其是农村小学,学校设有小卖部现象较为普遍,学校营养配餐软件使用率偏低。
徐培培李荔潘慧杨媞媞甘倩曹薇胡小琪张倩
关键词:营养改善食堂建设
不同分娩方式的健康乳母产后膳食情况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了解不同分娩方式的健康乳母产后膳食概况,比较剖宫产与顺产乳母产后膳食的差异。方法:采用“面对面”询问式问卷调查的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苏州、广州等三地551例分娩后8个月以内健康乳母的基本情况,采用24h膳食回顾了解乳母能量和营养素的摄入情况,并使用t检验或者非参数检验分析剖宫产乳母与顺产乳母能量和营养素摄人量的差异。结果:除矿物质Na和维生素E外,剖宫产和顺产乳母在产后8个月内能量和其他营养素摄入量均低于RNIs/AIs的推荐值。产后0-4天,与顺产乳母比较,剖宫产乳母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钙(ca)、钾(K)、锌(Zn)摄入量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pro=0.033、Pfat=0.027、Pvit-A=0.002、Pvit-B2=0.018、Pvit-c=0.009、PEa=0.001、PK=0.032、PZn:0.042)。产后0-4天,剖宫产乳母碳水化合物供能比高于顺产乳母碳水化合物供能比(58.22%VS48.01%,P=0.008),脂肪供能比低于顺产乳母脂肪供能比(27.90%VS35.94%,P=0.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乳母能量及营养素摄入不足,尤其是在产后0-4天能量及营养素的摄入更低,建议加强产后乳母营养膳食指导和护理,促进产后乳母合理膳食。
邵祥龙赵艾薛勇杨媞媞张玉梅王培玉李文军
关键词:营养素
中国3城市乳母营养素摄入情况调查被引量:9
2014年
哺乳期的妇女为婴儿的生长发育提供必需的营养成分,同时也进行自身恢复、补偿妊娠和分娩所消耗的营养储备。因此这一阶段妇女膳食的全面、均衡至关重要。过去20年的营养调查显示,我国乳母营养素摄入量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
杨媞媞张玉梅马德福李文军杨晓光王培玉
关键词:乳母营养素摄入膳食调查
2010-2012年我国6~17岁儿童鱼禽畜肉摄入频率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了解我国不同地区儿童鱼禽畜肉摄入情况。方法利用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数据,分析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性别、6~17岁儿童畜肉、禽肉和水产等肉类食物的摄入频率。结果我国6~17岁儿童肉类摄入以猪肉为主,32.0%调查对象猪肉摄入频率达到每天1次及以上;而鱼虾类、牛羊肉和禽肉摄入频率依次降低。猪肉、牛羊肉、禽肉和鱼虾类的摄入频率均呈现从大城市、中小城市、普通农村到贫困农村逐渐降低的趋势。男、女生和不同年龄组的猪肉、牛羊肉、禽肉的摄入频率存在一定差异,而鱼虾类摄入频率差别不大。结论我国儿童鱼禽畜肉摄入存在明显差异,建议加强宣传教育,促进儿童合理安排鱼禽畜肉的摄入。
张倩徐培培甘倩李荔杨媞媞曹薇潘慧胡小琪
关键词:摄入儿童
社会因素对健康乳母分娩方式的影响及其对策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了解社会因素对健康乳母分娩方式的影响,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采用"面对面"询问式问卷调查的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苏州、广州等三地588例分娩后8个月以内健康乳母的基本情况和分娩相关信息,并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分娩方式的社会因素。结果北京、苏州、广州三地的剖宫产率分别为57.8%、52.6%、42.9%。在单因素分析中,孕妇的年龄、孕前体质指数(BMI)、文化程度、孕期增重对分娩方式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孕妇的年龄、孕前体质指数(BMI)、孕期增重是影响分娩方式的主要因素。结论社会因素对剖宫产率的增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转变人们的妊娠、分娩观念有利于降低剖宫产率。
邵祥龙薛勇宁一冰赵艾杨媞媞马德福杨晓光李文军王军宽张玉梅王培玉
关键词:社会因素分娩方式剖宫产
我国9地区小学生液体乳制品与软饮料的消费现状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了解目前我国城市和农村小学生的饮料消费模式,为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全国9个地区共814名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和比较城市、农村小学生乳制品和软饮料的摄入频率及摄入量。结果城市小学生经常喝(≥4次/周)牛奶及其制品(66.5%)的比例高于农村学生(22.2%)(χ2=,P<0.05);57%的农村小学生基本不喝(<1次/周)牛奶及其制品,高于城市儿童的16.7%(P<0.05);城市小学生乳制品(液体牛奶、酸奶)每日摄入量中位数为206 m L,明显高于农村学生的44 m L(P<0.01)。城市小学生"经常喝"和"基本不喝"软饮料的比例分别为47.8%,23.8%,均高于农村学生的43.4%,19.1%(P<0.05)。小学生消费最频繁的饮料是配置型乳饮料(33.4%),其次为碳酸饮料(24.6%)、茶饮料(24.2%)。城市小学生总的软饮料消费量中位数为962 m L/周,高于农村学生的650 m L/周(P<0.01)。结论小学生乳制品的摄入未达到推荐量,农村小学生乳制品的摄入尤为不足。应加强对小学生的健康教育和干预,提高学生乳制品的摄入,并引导学生正确选择健康饮品。
尤莉莉杨媞媞白瑛陈云张玉梅王培玉
关键词:乳制品饮料筹资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2013年学校营养改善措施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分析2013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营养改善措施,为更好地推广农村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699个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国家试点县均为常规监测县,从中分片抽取50个县(每个试点省1-3个县)作为重点监测县;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每个县分别从学校食堂供餐、企业(单位)供餐和混合供餐等3种供餐模式抽取20%-30%的小学和初中作为监测学校。采用"县基本情况调查表"和"学校调查表"收集县和学校的基本信息、补助金额、经费使用方式以及执行"营养改善计划"过程中存的困难等。结果2013年"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供餐模式以学校食堂供餐(45.1%)和企业供餐(48.8%)为主,学校食堂供餐多采用"免费提供一顿饭"的方式(68.5%),企业供餐多采用"课间加餐"(99.9%)的方式。食品安全(70.6%)和学校食堂建设(68.5%)是"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各监测县面临的主要问题。除"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外,有12.1%的监测学校开展了地方营养改善,主要形式为"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87.7%)。结论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主要为"免费供餐"或"课间加餐";试点县面临存在食品安全、食堂建设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对试点县科学合理供餐指导。
张倩王婷婷甘倩杨媞媞邢青斌潘慧胡小琪
关键词:农村人口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2013年学生维生素A营养状况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了解"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学生血清维生素A营养状况,为进一步改善我国贫困农村地区儿童营养健康状况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在"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的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新疆建设兵团)50个重点监测县,每县随机抽取小学和初中各2所,再从各年级抽取1-2个班的学生,达到每个年级40人左右。采集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血清维生素A(视黄醇)。结果共测定6-19岁学生11 245名,血清维生素A平均水平为(36.6±12.7)μg/L。血清维生素A缺乏率(〈0.7μmol/L)为3.2%,维生素A亚临床缺乏率(0.7-1.05μmol/L)为29.7%,合计为32.9%。小学生维生素A缺乏率(3.9%)高于初中生(1.8%)(χ^2=39.16,P〈0.01),西部(3.7%)高于中部(2.4%)(χ^2=14.83,P=0.00),而男生(3.2%)与女生(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P〉0.05)。结论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学生依然存在一定的维生素A缺乏及亚临床缺乏。应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学生维生素A营养状况。
甘倩陈竞李荔徐培培杨媞媞潘慧胡小琪张倩
关键词:维生素A营养状况农村人口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2013年学生食物摄入情况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分析"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2013年学生的食物摄入情况,为进一步改善我国农村地区学生营养状况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按照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从50个重点监测县中,按照学校食堂供餐、企业(单位)供餐和家庭(个人)托餐等3种供餐模式抽取小学、初中各2所,再从中抽取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学生,每个年级抽取1-2个班,每个年级学生40名左右,采用统一编制的调查表收集学生主要食物的摄入情况。共调查学生29 317名,其中小学生16 730名(57.1%),初中生12 587名(42.9%)。结果学生每周5 d及以上吃肉类、蛋类、奶类、豆类的分别仅占17.8%,14.1%,17.0%,5.6%,新鲜蔬菜的摄入以每天2种为主(36.8%)。初中生和小学生的肉类、蛋类、奶类的摄入频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初中生豆类的摄入频次低于小学生(Z=5.09,P〈0.01),新鲜蔬菜的频次高于小学生(Z=-3.65,P〈0.01)。结论我国贫困农村学生膳食结构有待改善。要加强对学生的营养膳食指导,提高优质蛋白的摄入是增加新鲜蔬菜的种类和数量。
王婷婷张倩潘慧甘倩李荔杨媞媞邢青斌胡小琪
关键词:食品供应营养调查农村人口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2013年学生贫血患病状况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了解中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2013年学生贫血状况,为进一步推进农村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从实施的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新疆建设兵团)的50个重点监测县中,按照食堂供餐、企业(单位)供餐和家庭(个人)托餐3种供餐模式各随机抽取小学和初中各2所,再从每年级抽取1-2个班约40名学生。共纳入分析43 665名学生,采集空腹静脉血或指血,用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经海拔高度调整后计算出贫血率。结果学生血红蛋白平均水平为(136.2±16.4)g/L,贫血率为14.8%,女生(15.3%)高于男生(14.4%),初中生(17.0%)高于小学生(13.7%),西部(16.8%)高于中部(11.7%),食堂供餐(16.6%)高于企业供餐(13.1%)和混合供餐(1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9,82.0,214.8,100.6,P值均〈0.01)。结论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中小学生贫血率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相比仍然较高,需进一步加强学生营养改善工作。
甘倩卢佳希陈竞杨媞媞李荔徐培培潘慧张倩胡小琪
关键词:贫血患病率血红蛋白类农村人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