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凤丽

作品数:26 被引量:361H指数:11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天文地球
  • 10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8篇油气
  • 5篇油田
  • 5篇砂体
  • 5篇储集
  • 4篇盆地
  • 4篇埕岛油田
  • 4篇测井
  • 4篇成藏
  • 4篇成藏模式
  • 4篇储集层
  • 3篇地震
  • 3篇声波
  • 3篇声波测井
  • 3篇裂变径迹
  • 3篇勘探
  • 3篇构造应力
  • 3篇构造应力场
  • 3篇合成声波测井
  • 3篇储层
  • 2篇弹塑性

机构

  • 26篇同济大学
  • 12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石油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化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26篇杨凤丽
  • 18篇周祖翼
  • 6篇张善文
  • 3篇傅强
  • 3篇才巨宏
  • 3篇印兴耀
  • 3篇高月华
  • 2篇许长海
  • 2篇吴国忱
  • 2篇廖宗廷
  • 1篇林玉祥
  • 1篇郭汝泰
  • 1篇马永生
  • 1篇孙连浦
  • 1篇王永诗
  • 1篇于开平
  • 1篇刘金连
  • 1篇廖永胜
  • 1篇李家彪
  • 1篇王秋霞

传媒

  • 4篇同济大学学报...
  • 3篇石油实验地质
  • 3篇海相油气地质
  • 2篇高校地质学报
  • 2篇海洋石油
  • 2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石油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新疆地质
  • 1篇勘探家(石油...
  • 1篇上海地质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2001年全...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05
  • 1篇2004
  • 5篇2003
  • 4篇2002
  • 5篇2001
  • 3篇2000
  • 5篇1999
  • 1篇1998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场信息预测基岩潜山裂缝性油气储层——CB潜山应用实例被引量:7
2001年
针对海相碳酸盐岩和花岗片麻岩基岩潜山裂缝性油气储层在横向上变化大、非均质性强的特点 ,本文探讨使用构造应力场模拟技术、地震相干分析技术和合成声波测井技术来提取不同场源、从不同侧面反映海相基岩潜山裂缝性油气储层的特征和信息 ,联合对油气储集体做出预测和描述。在勘探生产中应用后证实 ,此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对预测目标的多解性 ,显著地减少偏差 ,从而为提高油气勘探开发成功率提供较准确的地质依据。
杨凤丽张善文
关键词:构造应力场合成声波测井储层预测油气勘探
大别山天堂寨地区晚白垩世以来剥露历史的(U-Th)/He和裂变径迹分析证据被引量:33
2003年
对采自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地区高差约1.4 km的垂直剖面内不同高程上的6个样品进行了锆石/磷灰石的(U-Th)/He和裂变径迹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天堂寨地区在晚白垩世~早第三纪期间仍处在冷却剥露过程之中. 垂直剖面上各样品的各个测年体系的年龄-高程关系表明, 在距今110 Ma时存在一个快速的冷却剥露时期; 从距今90 Ma开始, 各样品的年龄随着高程的降低而减少, 可以进一步识别出两个具有不同平均视剥露剥蚀速率的时期. 43.4~22.5 Ma间的平均视剥露剥蚀速率为0.062 km/Ma, 76.4~47.4 Ma间的平均视剥露剥蚀速率为0.039 km/Ma.
周祖翼许长海P.W.Reiners杨凤丽R.A.Donelick
关键词:晚白垩世裂变径迹分析碰撞造山作用年代学
利用地震方法预测潜山裂缝性油气储层——以渤海湾南部为例被引量:11
1999年
以3 D 地震数据体为基础,使用相干分析技术和合成声波测井技术对发育在渤海湾盆地南部浅海海域中的古生界碳酸盐岩和太古界花岗片麻岩中的潜山裂缝性储层进行了横向预测,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有利部位。预测结果得到了实际钻探的证实。
杨凤丽周祖翼张善文欧阳永林
关键词:地震法油气储层
垦东高凸起油气成藏机制研究被引量:13
2003年
针对垦东高凸起本身没有生烃能力 ,油气来源于周围的凹陷区 ,具有油源多、距离远 (5~ 4 5km)的特点 ,在对垦东地区油气成藏的基本条件烃源岩、储盖组合、圈闭类型及保存条件分析的基础上 ,重点对油气成藏的机制 ,包括生排烃过程、二次运移过程、有效运聚成藏系统进行了分析解剖 .指出油气聚集的最有利部位是高凸起潜山披覆构造带的相对低部位 ,具有储层厚度大、近油源、圈闭发育、油藏规模较大、丰度较高的特点 .并将垦东高凸起的成藏模式概括归纳为
刘金连杨凤丽
关键词:成藏机制成藏模式
埕岛油田成烃特征与油气分异作用被引量:1
2001年
埕岛油田的烃类在含油时代和空间位置上均具有分布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来自不同油气源的烃类的初始分异作用造成了原油的成熟度、有机质性质和原始母质沉积环境的差异;油气在运聚过程中的分异作用使斜坡带前第三系存在逆向差异聚集现象;热动力作用造成原油密度和粘度从凹陷中心至凸起部位逐渐增大;油气聚集后的分异作用使研究区上第三系馆陶组上段原油普遍遭受到Ⅱ级轻度生物降解的破坏作用,造成馆陶组上段的原油以稠油为主。
杨凤丽周祖翼张春荣
关键词:埕岛油田油气形成油气分布生物降解
川东北地区普光气田长兴—飞仙关气藏成藏模式与成藏过程被引量:131
2005年
四川盆地川东北地区随着普光1井、2井在二叠系长兴组和三叠系飞仙关组储层中喷出高产工业天然气流,发现了四川盆地有史以来储量最大的天然气田———普光气田。研究表明,普光气田主要以二叠系长兴组台地边缘形成的礁滩和白云岩组合以及三叠系飞仙关组浅海开阔台地相沉积的粒屑滩、鲕粒滩为储层,后期埋藏溶蚀孔为主要储集空间。天然气主要来自中下寒武统、下二叠统、上二叠统烃源岩。印支、燕山及喜马拉雅运动都对普光古圈闭及油气藏的形成有重大影响。普光气藏属于构造—岩性复合孔隙型气藏,其成藏模式与成藏过程经历了原生油藏阶段、气藏阶段和改造定型阶段。普光气田的成藏模式与成藏过程对广大川东北地区勘探类似天然气藏具有借鉴与指导意义。
马永生傅强郭彤楼杨凤丽周祖翼
关键词:成藏模式长兴组飞仙关组普光气田
裂缝性油气储层的地震预测方法研究进展及实例
2000年
简要介绍了六种裂缝性油气储层的地震预测方法。对渤海湾南部浅海区域的 B 潜山油气藏采用相干分析和合成声波测井两种方法进行了裂缝性储层的预测。在综合分析这两种方法所预测的有利储层发育带的基础上,选择部署了探井,实际钻探所得的古生界、太古宇储层厚度与所预测的相应储层厚度,其误差平均为15%,并且在这两个储层发育段内皆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联合使用相干分析和合成声波测井方法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杨凤丽周祖翼张善文
关键词:裂缝性储集层地震地层解释相干分析合成声波测井渤海湾盆地
利用非线性弹塑性有限元进行构造应力场模拟
<正> 地应力研究是石油地质领域最前沿的研究内容之一。构造应力一方面在促进有机质向烃类转化的过程中提供了能量;另一方面也是油气运移、聚集的驱动力。现今地应力的研究主要有水力压裂法(Haimson,Zobock,1997)...
高月华杨凤丽周祖翼
文献传递
埕岛复杂油气田的油气运聚系统分析被引量:12
2001年
利用油气藏地球化学参数和指标 ,对埕岛复杂油气田的油气聚集、运移系统进行了研究 .按油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储集空间的差异性将其划分为埕北断裂及主体带、斜坡带和CB30潜山带三大类油气聚集系统 ;按油气源、运移途径等的不同将其划分为三种油气运移系统 ,即埕北凹陷 -埕北断裂及主体带、沙南 (渤中 )凹陷 -斜坡带和渤中、桩东凹陷 -GB30构造带 ;最终归纳出单凹陷 -它源 -断裂带式、单凹陷 -它源 (自源 ) -斜坡带式和双凹陷 -它源
杨凤丽周祖翼廖永胜
关键词:油气藏油气勘探油气地球化学
埕岛复式含油气系统研究及评价被引量:5
2002年
针对渤海湾南部埕岛地区的油气成藏特征和较高勘探程度的特点 ,对埕岛复式含油气系统 (compositepetroleumsystem)、含油气系统、亚油气系统和子系统进行了四个不同勘探级次的划分、描述、以及各含油气系统之间相互关系的讨论。从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保存和破坏有机联系的四个方面 18种要素 ,对不同级次的系统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方法 ,进行了综合定量评价 ,并在此基础上优选出下一步的有利勘探目标。
杨凤丽周祖翼张善文
关键词:含油气系统子系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