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再喜
- 作品数:47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 杜牧的“韩柳”并称论与柳宗元的文学接受被引量:3
- 2008年
- 晚唐五代是柳宗元接受史上最寂寞的一页,可谓知音寥寥,星火日稀.然而,星星之火毕竟没有熄灭,知音依然存在,杜牧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接受者:他的"韩柳"并称论成为柳宗元接受史上一个新的起点.……
- 杨再喜
- 关键词:杜牧文学接受
- 同官尽才俊,偏善柳宗元——析论韩愈在柳宗元接受史上的奠基作用
- 2010年
- 韩愈同柳宗元心气相通,在长期交往的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韩愈是柳宗元接受史上的奠基者,主要表现在:一,对其人品道德的推崇,奠定了接受的基础;二,对其文学成就的肯定,确立了应有的地位;三,对其文学作品的效仿,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四,对其政治作为的矛盾态度,导致了后世持续不已的争论。上述四个方面是柳宗元接受史上的主要内容,后世读者大都在此范围内进行深化和拓展。
- 杨再喜
- 关键词:奠基者
- 苏轼对柳宗元诗歌的大规模接受及其后世影响--再论苏轼的“第一读者”地位和作用
- 2009年
- 在对柳宗元诗歌传播接受的研究中,人们往往注意到苏轼在理论阐释上的突出贡献,并由此把他作为柳诗的"第一读者"。事实上,苏轼居于柳诗"第一读者"的地位,其作用还表现在:其一,他作为一个具有崇高地位的诗人,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开始全方位地学习模仿柳诗,给后世读者树立了榜样,开启了大规模接受柳诗的风气;其二,他高超的接受艺术常给后人以启迪,使后世读者在接受柳诗时,又能够从苏诗那里吸收丰富的艺术营养。因此,我们应该较全面地理解苏轼的"第一读者"地位,他是柳诗接受史上第一位重要理论的阐释者、大规模接受风气的开启者和成功的接受艺术的启迪者。
- 杨再喜
- 关键词:柳诗
- 欧阳修与柳宗元的文学关联及其思想差异被引量:1
- 2013年
- 作为"唐宋八大家"重要成员的欧阳修和柳宗元,在文学上的关联,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其一,两人同为"穷而后工"论的践行者;其二,文艺思想多有共鸣之处;其三,在文学创作风格上呈现出一定的趋同性。但欧阳修坚守儒家的"道统论"与柳宗元"统合儒释"的哲学思想有着明显的差异。关联性体现了两人相似的人生范式、文学价值观和审美情趣,这也是古代文化、古代文人的某些共性。由于两人在对待儒、释、道态度上的差异,导致了欧阳修对柳宗元文学地位的贬损,这也说明文学中的接受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包含着一些复杂的因素。
- 杨再喜
- 柳宗元接受史上的重要传承者黄庭坚
- 2007年
- 黄庭坚承传了柳开、苏轼等关于柳宗元与韩愈、陶渊明同流的观点,进一部巩固了柳宗元的地位;他在“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等理论的指导下,表现出对柳宗元诗歌的全面接受;儒学复兴和文学复古的时代大环境及其相似的人生经历和平淡的审美趣味是黄庭坚接受柳宗元的主要原因。
- 杨再喜
- 关键词:接受史黄庭坚
- 晚唐五代时对柳宗元的接受及其影响
- 2010年
- 晚唐、五代是柳宗元接受史上最寂寞的一页。此时的柳宗元作为一个平常的已故文人已逐渐淡出公众视野,可谓知音寥寥。杜牧、司空图的观点和以刘?《旧唐书》为代表的官方史书的复杂态度,均对后世读者对柳宗元的接受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 杨再喜
- 关键词:晚唐五代接受史
- 论唐宋古文体系中“文道观”的传承与转关
- 2011年
- 在唐宋古文理论中,"文道观"居于核心地位,对于道之含义的理解,一方面以儒家的圣人之道为基础,另一方面对儒、释、道各家的态度明显不同。两宋时,唐代"文道观"的基本思想显现出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回归,使唐宋古文运动成为一个整体并取得了最后的成功;但由于接受语境的变化,历经演进,原有的"文道观"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和转折。
- 杨再喜
- 关键词:唐宋古文理论承传
- 唐宋柳宗元接受之比较被引量:1
- 2008年
- 相对于中唐、晚唐和唐五代而言,柳宗元在两宋时的接受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点。主要表现在:在接受态势上,由"寂寞"走向了"热闹",迎来了接受史上的第一次高潮;在接受态度上,由"毁誉参半"到拥有了众多的同情者和支持者,为其"永贞革新"事件平反昭雪,出现了接受史上的一个"拐点";在接受方式上,把晚唐时散文领域的"韩柳"并称之法扩展为"韩、柳、欧、苏"之说,同时把散文领域的同流并提之法引入诗歌批评,由"陶柳"、"韦柳"并称之法推演成"韦、柳、王、孟"之说,此外,还开创了"删诗"之法。上述三个方面的变化,基本奠定了柳宗元在宋代接受的格局。
- 杨再喜
- 关键词:唐宋
- 柳宗元由何处改贬永州辨
- 2006年
- 杨再喜
- 关键词:著名学者文化名人州刺史
- 析论史学尺度对古代小说创作的得与失
- 2010年
- 中国古代小说的萌芽、形成和发展与史学密切相关,小说家往往以史学的要求作为衡量的尺度,把是否具有史学的社会效果、史家的实录精神和史体的结构艺术作为评价小说优劣的重要标准。在史学尺度的长期影响下,我国的古代小说自觉担当起史学的翊扬道德教化的社会功能,秉承着实录求真的写作方法,甚至在结构形式上也追求与史传的相似性,这对古代小说的创作产生了得失相间的社会和艺术效果。
- 杨再喜
- 关键词:中国古代小说史学家社会责任感小说家史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