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小幸

作品数:29 被引量:290H指数:9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碳青霉烯
  • 17篇青霉烯
  • 16篇耐药
  • 10篇肺炎克雷伯
  • 9篇碳青霉烯酶
  • 9篇克雷伯菌
  • 9篇肺炎克雷伯菌
  • 9篇杆菌
  • 6篇质粒介导
  • 6篇碳青霉烯类
  • 6篇青霉烯类
  • 6篇肠杆菌
  • 5篇细菌
  • 4篇耐药性
  • 3篇电泳
  • 3篇阴沟
  • 3篇阴沟肠杆菌
  • 3篇脉冲场
  • 3篇脉冲场凝胶电...
  • 3篇基因

机构

  • 17篇浙江大学医学...
  • 12篇浙江大学医学...
  • 3篇浙江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上海市肺科医...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卫生部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南大学
  • 1篇辽宁省人民医...
  • 1篇深圳市第三人...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杭州医学院

作者

  • 29篇杜小幸
  • 23篇俞云松
  • 14篇李兰娟
  • 8篇陈亚岗
  • 6篇杨青
  • 3篇沈萍
  • 3篇周志慧
  • 3篇蒋琰
  • 2篇周华
  • 2篇张幸国
  • 2篇傅鹰
  • 2篇张嵘
  • 2篇魏泽庆
  • 2篇俞红娣
  • 2篇王燕飞
  • 2篇马亦林
  • 1篇吴安华
  • 1篇李六亿
  • 1篇瞿婷婷
  • 1篇赵锋

传媒

  • 4篇中华临床感染...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中国感染与化...
  • 2篇全国检验医学...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国抗感染化...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浙江检验医学
  • 1篇第二届全国细...
  • 1篇2012年中...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6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氨基苷类高水平耐药肠球菌的耐药性及修饰酶基因分布被引量:17
2006年
目的明确临床分离的氨基苷类高水平耐药肠球菌(HLAR)耐药性及修饰酶基因类型。方法用琼脂筛选法筛选出HLAR、庆大霉素高水平耐药肠球菌(HLGR)及链霉素高水平耐药肠球菌(HLSR);采用K-B法测定粪肠球菌及屎肠球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PCR及序列分析法检测7种氨基苷类修饰酶基因。结果肠球菌中HLAR为73.6%。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对HLAR的抗菌作用最好,未检出耐药株。屎肠球菌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株以及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株明显高于粪肠球菌。所有的屎肠球菌氨基苷类高耐株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及环丙沙星均耐药。aac(6')-Ie-aph(2")-Ia基因是HLGR的主要耐药基因,占HLGR的92.6%;3株HLGR存在与aph(2")-Id高同源性的基因。而6-'ant、3"-ant及str基因在HLSR中的检出率低。结论HLAR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耐药菌。HLGR主要通过aac(6')-Ie-aph(2")-Ia基因编码的修饰酶造成对庆大霉素高度耐药。
瞿婷婷杜小幸陈亚岗俞云松李兰娟
关键词:肠球菌
新的质粒介导的碳青霉烯酶IMI-3传播机制研究
目的明确新的质粒介导的碳青霉烯酶IMI-3传播机制.方法采用Etest测定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C),接合试验、酶切克隆筛选及鸟枪法测序对编码基因IMI-3传播机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阳性克隆茵E.coli pT103...
杜小幸俞红娣俞云松陈亚岗李兰娟
关键词:质粒介导碳青霉烯酶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治疗初探
目的:探讨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KlebsiellapneumoniaeCRKP)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
慕心力杜小幸俞云松
关键词:碳青霉烯类耐药死亡率
文献传递
IMI-2碳青霉烯酶的克隆表达、纯化及其活性分析
目的:构建表达IMI-2碳青霉烯酶的重组质粒,并在E.coli中表达获得基因重组蛋白,纯化重组蛋白并对其活性作初步研究。方法:设计四对引物,采用PCR法获得带有Ndel和Xhol酶切位点的IMI -2碳青霉烯酶基因片段,...
沈萍周林福杜小幸俞云松李兰娟
文献传递
新的质粒介导的碳青霉烯酶IMI-3传播机制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明确新的质粒介导的碳青霉烯酶IMI-3传播机制。方法采用E试验测定抗菌药物MIC,接合试验、酶切克隆筛选及鸟枪法测序对编码基因IMI-3传播机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阳性克隆菌E.colipT103有5个开放读码框(ORF)。在编码基因IMI-3的两侧各有一相同的插入序列,氨基酸序列与IS903有71%的同源性。鸟枪法测序显示IMI-3与染色体介导的IMI-1有99%的同源性。结论IMI-3编码基因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IMI-1经点突变通过转座酶Tn903转移至可接合性质粒上。
俞红娣俞云松杜小幸陈亚岗李兰娟
关键词:质粒介导碳青霉烯酶
15例肝移植患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败血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 分析15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败血症患者的临床因素及菌株同源性.方法 收集2006年9至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移植病房的15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败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浓度梯度法(etest)测定15株细菌对10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通过whonet5软件对菌株进行抗生素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同源性.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机械通气史和长期使用广谱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史,15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体外对米诺环素、复方磺胺甲恶唑和环丙沙星敏感性最好.抗生素型和pfge分析提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败血症为局部流行,在不同时间段有克隆a(9株)和克隆b(6株)两个克隆株流行.结论 机械通气可能与肝移植患者发生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败血症有关.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ed clinical factors and homology of strains in 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s. maltophilia) infections in 15 patients with liver transplantation. methods fifteen patients with s. maltophilia infection from september to december 2006 were enrolled and their clinical data were collected.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mics) of 10 antimierobial agents against s. maltophilia were determined by etest strips. antibiogram was carried out by resistance analysis assembly with whonet 5 software. the genomic dna of all the isolates was digested with xbal and subjected to pulse-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 results all patients receiv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during the treatment and had a history of long-term use of 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 and quinolones. mics of 10 antimicrobial agents indicated that s. maltophilia were susceptible to several antimicrobial agents including compound sulfamethoxazole and ciprofloxacin, but the best active agent against these resistant isolates was minocycline in vitro. the results of all 15 s. maltophilia antibiograms were accordance with pfge patterns. all 15
胡苏球杨青杜小幸俞云松李兰娟
关键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败血症同源性
发现一株产生KPC-2型质粒介导的肺炎克雷伯菌
肺炎克雷伯菌是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其耐药的主要原因是细菌产生质粒介导的β内酰胺酶,主要是超广谱酶和AmpC酶,有时这两种β内酰胺酶同时存在,造成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1,2].由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超广谱酶和AmpC酶高...
张幸国杜小幸张嵘魏泽庆俞云松陈亚岗李兰娟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质粒介导细菌耐药医院感染
文献传递
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同源性及碳青霉烯酶研究被引量:52
2006年
目的明确我院临床分离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同源性及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8月-2004年12月分离的95株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琼脂稀释法和E试验法测定15种抗菌药物的MIC值;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的同源性;PCR扩增及克隆测序分析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接合试验、质粒抽提及Southern杂交完成亚胺培南耐药基因定位。结果95株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两个含舒巴坦制剂耐药率分别为67.9%、30.2%,对多黏菌素E耐药率最低,为17%,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90%以上。95株鲍曼不动杆菌分离自10个临床科室,均产OXA-23碳青霉烯酶,PFGE分型共分为6型,以A、B型为主。碱裂解法反复抽提均未得到质粒,多次接合试验未成功。Southern杂交证实A、B克隆的oxa-23耐药基因位于细菌染色体约220 kb、200 kb大小的Apal酶切片段上。结论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我院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在我院多个科室播散,且以A、B克隆为主。oxa-23耐药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杜小幸张幸国周华俞云松陈亚岗李兰娟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脉冲场凝胶电泳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研究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了解浙江部分地区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Gs)耐药情况,揭示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及耐药菌株分子流行病学规律。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浙江省4家医院分离的CRKP菌株104株,包括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简称S医院)56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简称z医院)22株,义乌市中医医院(简称Y医院)13株和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简称F医院)13株。采用VITEK2Compact法和K—B纸片法检测菌株对常用药物及3种AGs(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进行药敏分析。通过PCR及测序技术筛查常见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rmtA、rmtB和armA)及氨基糖苷修饰酶耐药基因[aac(6’)Ib],并分析耐药性与耐药基因携带状态的关系。采用PFGE对rmtB阳性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解析各医院菌株流行播散规律。结果104株CRKP菌株均为多重耐药菌,对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中的环丙沙星和左旋氧氟沙星及呋喃妥因均具有极高的耐药率,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73.1%(76/104)、64.4%(67/104)和56.7%(59/104);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的携带率分别为rmtB56.7%(59/104)、aac(6’)Ib17.3%(18/104)、armA1.9%(2/104),未检到rmtA,未携带筛选基因的菌株有37株。阿米卡星耐药株同时对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耐药,且均为rmtB阳性菌株。PFGE分型结果显示,104株菌分为11个克隆群,每家医院均存在散在分布的非流行克隆。携带rmtB基因菌株有7个主要流行克隆群(Ⅰ~Ⅶ),其中Ⅰ型、Ⅲ型和Ⅴ型流行于S医院,Ⅱ型、Ⅵ型和Ⅶ型流行于Z医院,Y医院的菌株呈克隆散在分布,F医院有Ⅳ型克隆型别(3株)。结论AGs对CRKP菌株仍有一定敏感性,菌株对AGs耐药产生的主要
陈金云李珺傅鹰杜小幸宋铁军蒋琰赵锋杨青余悦能
关键词: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
重症胰腺炎合并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一例被引量:7
2016年
患者,男,54岁,农民,因“中上腹胀痛半天”于2015年9月18日入院。入院查体:体温(口)37.6℃,脉搏103次/min,呼吸23次/min,血压122/76 mmHg(1 mmHg=0.133 kPa);疼痛评分为3分;神清,精神软,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全身体表淋巴结未及明显肿大,心肺无殊,腹膨隆,腹肌紧张,中上腹有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缘下未及, Murphy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四肢肌力5级,四肢无水肿,巴氏征阴性。血脂全套:三酰甘油84.41 mmol/L,总胆固醇13.59 mmol/L,血淀粉酶544 IU/L,脂肪酶416 U/L。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6.2×109/L,血红蛋白17.7 g/dL,中性粒细胞比例0.936,腹部增强CT:(1)急性胰腺炎伴周围渗出积液,邻近十二指肠水肿;(2)脂肪肝,胆囊胆汁淤积,胆囊壁毛糙(图1)。既往史:2008年至今有3次急性胰腺炎病史,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饮酒史10余年。根据病史与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急性胰腺炎(重症、高脂血症性),收住重症监护病房( ICU )。入ICU后予以禁食,胃肠减压,抑酸及抑制胰酶分泌,纠正酸碱、水电解质失衡,补充白蛋白,灌肠通便,预防应激性溃疡,化痰,镇痛等对症治疗,亚胺培南抗感染,并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CRRT)。10月7日开始患者体温明显上升,最高为39.5℃,考虑不能排除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多次血培养提示棒状杆菌属,予加用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患者入院后持续发热,10月13日经多学科讨论后行腹腔内坏死组织清除+持续冲洗引流术。一直予以亚胺培南(0.5 g,静脉滴注,1次/6 h),后期联合万古霉素(1 g,静脉滴注,1次/12 h)治疗(9月18日至11月2日),但患者仍然发热,体温在38~39℃之间波动。11月2日查腹水常规为白细胞420/μL,中性粒细胞44%,淋巴细胞56%,腹腔引流液培
杜小幸俞云松
关键词:碳青霉烯耐药血流感染医院获得性感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