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宇征

作品数:129 被引量:692H指数:15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24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8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81篇针刺
  • 47篇血压
  • 42篇高血压
  • 27篇刺法
  • 24篇针刺法
  • 24篇针刺治疗
  • 21篇针灸
  • 17篇针刺疗
  • 17篇针刺疗法
  • 17篇高血压病
  • 17篇刺疗法
  • 16篇卒中
  • 15篇原发性
  • 14篇原发性高血压
  • 13篇醒脑
  • 13篇醒脑开窍
  • 13篇卒中后
  • 13篇开窍
  • 11篇综合征
  • 9篇人迎

机构

  • 129篇天津中医药大...
  • 3篇莱芜市人民医...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峨眉山市中医...

作者

  • 129篇杜宇征
  • 30篇赵琦
  • 28篇张丽丽
  • 21篇孟祥刚
  • 17篇谷文龙
  • 11篇王舒
  • 9篇王增荣
  • 8篇马芬
  • 7篇金珊珊
  • 7篇陆妍
  • 7篇陈爱霞
  • 6篇班海鹏
  • 6篇郭治波
  • 6篇廖超
  • 5篇张春红
  • 5篇高新新
  • 4篇石学敏
  • 4篇褚芹
  • 4篇韩力
  • 4篇范晶

传媒

  • 19篇中国针灸
  • 14篇辽宁中医杂志
  • 11篇中华针灸电子...
  • 6篇针灸临床杂志
  • 6篇中医药学报
  • 6篇上海针灸杂志
  • 5篇吉林中医药
  • 5篇中华中医药杂...
  • 5篇辽宁中医药大...
  • 4篇湖南中医杂志
  • 3篇中医杂志
  • 3篇西部中医药
  • 2篇河北中医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国中医急症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天津中医药
  • 1篇World ...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20篇2023
  • 6篇2022
  • 14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12篇2017
  • 13篇2016
  • 11篇2015
  • 9篇2014
  • 9篇2013
  • 9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1
  • 1篇2000
1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针刺镇痛对抗抑郁的研究
2018年
该文立足于疼痛与抑郁可能的共同机制,通过检索并挑选出近10年内有关针刺治疗疼痛与抑郁的相关基础及临床研究报道,阐明针刺可以从多方面抑制疼痛从而改善抑郁情绪,期望针刺能成为一种绿色、安全的替代疗法,减少药物的毒副反应,可以推广并应用在临床治疗中。
王程婷赵琦李琛陈晓鸥杜宇征
关键词:针刺疼痛抑郁针刺镇痛
针灸治疗疑似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1例被引量:1
2012年
1病例介绍 韩某,男,61岁。2011年5月31日初诊。言语不清、行走困难一年半余。患者于2009年10月初无明显诱因相继出现双下肢无力、言语不清,表现为行走数十米后双下肢无力,步履蹒跚,上下楼困难,言语如口中含物样,当时无吞咽障碍及饮水呛咳,无意识障碍及二便障碍。
周敏杜宇征
关键词:副肿瘤综合征针刺疗法验案
内皮依赖性超极化因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9年
内皮依赖性超极化因子是由内皮细胞释放并作用于平滑肌细胞的非一氧化氮、非前列环素途径的血管舒张因子,其作用机制复杂,可通过钙激活钾通道开放、缝隙连接传递电化学信号以及内皮释放等方式作用于平滑肌细胞,最终导致血管舒张。高血压、糖尿病等血管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可能与内皮依赖性超极化因子相关,其有望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新靶点。
杨永可杜宇征史慧妍
关键词:内皮血管舒张
针刺人迎穴为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疗效Meta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通过Meta分析定量系统评价针刺人迎穴为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逐一检索相关医学文献数据库,包括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科技信息数据库、中国医院知识总库(CHKD),英文库包括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筛选纳入自建库至2016年1月有关针刺人迎穴为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追溯相关参考文献。由2名评价者独立筛选评估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个研究,共588例受试者。Meta分析显示:针刺人迎穴单穴或组方具有协同西药降压疗效,且优于西药单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RR=1.26,95%CI(1.13,1.41),P<0.000 1]、疗程后收缩压指标[MD=-9.98,95%CI(-15.87,-4.08),P=0.000 9]、疗程后舒张压指标[MD=-6.06,95%CI(-9.61,-2.51),P=0.000 8]及针刺即刻降压效应指标和疗程后随访长期降压效应指标等。结论:针刺人迎穴单穴或组方具有协同西药降压疗效,且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上述论点尚需多中心、大样本的高品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的进一步证实。
陈宥伊翟静波石涛李中正吕建明杜宇征张春红
关键词:针刺人迎穴原发性高血压病META分析
活血散风针刺法对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干预效果的真实世界研究被引量:10
2022年
背景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病,是心脑血管疾病及血管事件的主要高危因素,既往研究发现针刺具有降压作用,但目前缺乏真实世界研究的针刺降压证据。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活血散风针刺法对脑梗死合并高血压住院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至2020年4月期间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病房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10781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使用活血散风针刺法分为基础治疗组(n=10424)和活血散风组(n=357),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得到组间协变量均衡的新样本,通过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比较新样本活血散风组与基础治疗组患者住院的日均血压和清晨血压,以评价活血散风针刺法控制血压的效果。结果PSM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是否有冠心病、是否有糖尿病、是否有心房颤动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肌酐(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治疗组高密度脂蛋白(HDL)、尿素(Ur)水平高于活血散风组(P<0.05)。PSM后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是否有冠心病、是否有糖尿病、是否有心房颤动及HCY、TC、TG、HDL、LDL、Cr、U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结果显示,活血散风组平均收缩压低于基础治疗组(P=0.002);活血散风组舒张压平均水平与基础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3);治疗方式与入院时间之间无交互作用(P=0.532,P=0.775)。混合效应模型结果显示,活血散风组清晨收缩压低于基础治疗组(P=0.012);活血散风组清晨舒张压与基础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9);治疗方式与入院时间之间无交互作用(P=0.974,P=0.985)。结论活血散风针刺法可进一步控制脑梗死合并高血压住院患者的日均收缩压及清晨收缩压水平。
贺秋霞杜宇征孟祥刚孟祥刚
关键词:高血压脑梗死收缩压舒张压
基于“心-脑-肾轴”探讨卒中后认知障碍病机及针刺取穴思路被引量:8
2021年
以督脉为枢机的心-脑-肾轴理论是基于心、脑、肾三者血脉相通、神明共主、经络相关的生理特点而形成的。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病位在脑,与心肾关系密切。以心-脑-肾轴理论阐释PSCI的发病机制,认为PSCI是脑器质性病变,痰瘀阻窍为发病的直接原因,心神失用为发病之关键,肾虚髓减为发病之根本。在心-脑-肾轴理论指导下,针对PSCI心脑肾共患的病机特点,提出心脑肾同治取主穴,治脑取百会、四神聪、神庭,调心取内关、神门,补肾取太溪、三阴交,同时再结合患者病情,根据症状辨证论治选取配穴。
安成飞赵琦杜宇征
关键词:卒中后认知障碍针刺取穴
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11年
对近3年来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中操作规范、疗效确切的临床研究进行概述,主要有毫针刺、灸法、耳尖放血、头针、电针及综合疗法。研究发现针灸疗法疗效确切、独具优势,但缺乏高质量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远期疗效随访少、中医症候分型不一、主穴不明、选穴较多等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周敏郭治波杜宇征
关键词:针灸原发性高血压病
血压昼夜节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药的指导被引量:2
2014年
24 h 动态血压监测(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 ABPM )是指使用动态血压记录仪测定人体昼夜24 h内每间隔30~60 min 的血压值,它包括24 h平均血压、白天及夜间平均血压、血压昼夜节律、血压负荷、晨峰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等等,它在预测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也为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开阔了新的领域和前景。兹从血压昼夜节律方面阐述其对原发性高血压用药的指导作用。
岳聪聪王权杜宇征张丽丽王舒
关键词:血压昼夜节律高血压
中医外治法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研究述评
2023年
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PSCI)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早期的轻度认知损害易进展为痴呆,严重影响预后。本文梳理针刺、灸法、耳穴、井穴和穴位埋线等中医外治法治疗PSCI的研究,发现通过改善脑血液循环、保护脑组织结构、促进神经生物因子分泌、增加脑区功能连接等作用,中医外治法在改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精神行为症状、睡眠障碍和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目前,此类研究存在诊断不明确、方法学欠严谨、缺少核心处方、缺乏客观评价指标和发表欠规范等问题,未来有必要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研究,提高中医外治法的证据等级,并应用代谢组学、功能影像等技术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
南茜杜宇征刘巍孟祥刚孟祥刚
关键词:脑卒中卒中后认知障碍外治法针灸
中医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研究现状被引量:3
2021年
中风与便秘关系紧密,互相影响,中医治疗中风后便秘具有独特的优势。本研究通过查阅近三年的文献,从针灸、中药、穴位按摩、穴位贴敷等方面概述中医治疗中风后便秘的总体情况,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一定的参考。
谷文龙吴梦晗王增荣杜宇征
关键词:中风便秘中医治疗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