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迎春

作品数:10 被引量:254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地震局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地震
  • 4篇震源
  • 3篇震源机制
  • 3篇发震
  • 2篇地震序列
  • 2篇地震应急
  • 2篇发震构造
  • 1篇低点位移
  • 1篇地磁
  • 1篇地磁垂直分量
  • 1篇地磁低点位移
  • 1篇地震活动
  • 1篇地震空区
  • 1篇地震前
  • 1篇地震情况
  • 1篇地震条带
  • 1篇调制地震
  • 1篇动力模式
  • 1篇动力系统
  • 1篇断裂带

机构

  • 8篇江苏省地震局
  • 5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中国地震台网...
  • 1篇福建省地震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陕西省地震局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9篇李迎春
  • 3篇王俊菲
  • 3篇李锋
  • 3篇冯志生
  • 2篇蒋长胜
  • 2篇孙业君
  • 2篇李鸿宇
  • 1篇杨云
  • 1篇马宏生
  • 1篇倪四道
  • 1篇闫伟
  • 1篇邵志刚
  • 1篇周龙泉
  • 1篇吴忠良
  • 1篇左玉玲
  • 1篇张晓勇
  • 1篇晏锐
  • 1篇居海华
  • 1篇郑勇
  • 1篇徐桂明

传媒

  • 4篇国际地震动态
  • 2篇地震学报
  • 2篇中国地震
  • 1篇中国科学(D...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汶川地震强余震(M_s≥5.6)的震源机制解及其与发震构造的关系被引量:233
2009年
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之后,发生了数十个M>5,数百个M>4以及更多的M>3的余震,固定和流动地震台站对这些地震进行了较完整的监测.通过利用P波到时数据对M>3的余震进行重新定位,发现余震分布有两个明显的趋势,绝大部分的余震都分布在沿龙门山断裂带的北东向上,但在汶川地震的震中附近有一个北西向的余震分布区.利用中国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和区域地震台网的波形记录,采用"裁剪-粘贴"法,获得了较大余震的震源机制解(Ms≥5.6).从震源机制解来看,尽管多数较强余震显示出逆冲的性质,但在断裂带的北部余震仍有一部分显示出明显的走滑性质.震源机制解显示北川-映秀断裂(BYF)的南部发生的余震主要为逆冲型地震,和主震的滑移状态一致;在BYF断层的北部余震同样以逆冲状态为主,这和主震在该区域的破裂性质有很大差异.在青川-平武断裂附近,震源机制以右旋走滑为主,且震源深度比较深(~18km).由此猜测主震在北部可能发生在北川断裂和青川断裂两个断裂上,而不是只发生在中央断层上.这种复杂的余震机制显示出龙门山断裂带断层系统的复杂性.
郑勇马宏生吕坚倪四道李迎春韦生吉
关键词:震源机制发震构造汶川地震
临界转换的早期预警信号被引量:2
2009年
从生态系统到金融市场和气候在内的很多复杂动力系统,都会有临界点,在这样的点上系统可能会发生突变,从而演变到一个对立的动力模式上。在这样的临界点到达之前对其进行预测极为困难,但是现在,不同科学领域的研究工作表明,普遍性的早期预警信号有迹可循。对一系列不同类型的系统来说,这些信号会指示是否正在趋近一个临界阈值。
Marten SchefferJordi BascompteWilliam A. BrockVictor BrovkinStephen R. CarpenterVasilis DakosHermann HeldEgbert H. van NesMax RietkerkGeorge Sugihara李迎春闫伟蒋长胜左玉玲
关键词:预警信号动力系统金融市场生态系统动力模式
2019年黄海ML4.6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和发震构造
2020年
2019年黄海ML4.6地震序列发生在NW向苏北—滨海断裂带附近,历史上该断裂带附近曾多次发生破坏性地震。为了判断此次地震序列的发生是否与苏北—滨海断裂带活动有关,本文基于黄海ML4.6地震震中附近400 km范围内的测震台站记录,采用CAP方法计算了此次黄海地震序列中ML4.6和ML4.1地震的深度和震源机制解参数,并使用双差定位方法对该地震序列进行了重新定位。研究结果显示:2019年12月8日黄海ML4.6和12日黄海ML4.1地震的震源深度分别为20 km和21 km,位于发震区域的脆韧转换带内;黄海ML4.6地震震源机制解节面Ⅰ的走向、倾角、滑动角分别为123°,74°和61°,节面Ⅱ的走向、倾角、滑动角分别为6°,33°和149°;黄海ML4.1地震震源机制解节面Ⅰ的走向、倾角、滑动角分别为135°,77°和32°,节面Ⅱ的走向、倾角、滑动角分别为37°,59°和165°。两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节面参数与苏北—滨海断裂带的几何参数并不一致,表明此次黄海地震序列的发生与苏北—滨海断裂带的主断裂活动没有直接关系。黄海地震序列震中的重新定位结果显示该地震序列呈NW向分布。由上述反演所获的两次黄海地震的震源机制和地震序列的重新定位结果推测,黄海ML4.6和ML4.1地震的破裂方向可能为NW向,黄海ML4.6地震序列可能是发生在区域壳内脆韧转换带的左旋走滑地震事件。
李迎春李锋王俊菲许田王金艳
关键词:震源机制
真实地震情况下人群疏散特征与模拟演练的差异:2008年汶川地震监控录像的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真实地震情况下人群疏散特征与模拟演练的差异是应急疏散的统计物理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通过互联网收集和分析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中一些记录到地震时人群疏散的监控录像。这些监控录像不仅为真实地震情况下人员疏散行为的研究提供了目前仍十分稀缺的实例,而且可用于约束紧急情况下人群疏散的统计物理模型。对条件相似的真实地震情况下和模拟演练情况下的疏散人数-疏散时间进行研究,发现出口处的疏散人数和疏散时间呈显著的非线性关系,这与通过模拟演练所得出的线性关系具有明显的差异。
杨小林吴忠良李迎春
关键词:人员疏散地震应急
对地磁低点位移异常机理的一些新的认识
2008年
“地磁低点位移异常”现象指的是一个大区域的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极小值出现时间(简称低点时间),明显地与另一个大区域的低点时间不同,而每个大区域内部低点时间又基本一致,两个区域之间有明显的突变分界线(简称低点位移线),并且两个区域之间的低点时间相差在两小时以上。根据80次5.8级以上地震统计表明,85%以上地震发震时间在异常日后的第27天或41天的前后4天;
冯志生李琪李鸿宇居海华李迎春
关键词:地磁低点位移发震时间地磁垂直分量大区域极小值日变化
2016年10月20日射阳M_S4.4地震的震源机制与地震序列的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5
2017年
基于江苏地区测震台网记录,采用CAP方法反演了2016年10月20日射阳M_S4.4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利用HypoDD方法对射阳地震序列中M_L≥1.5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结果显示:射阳M_S4.4地震的震源机制参数分别为节面Ⅰ:走向304°,倾角53°,滑动角0°;节面Ⅱ:走向214°,倾角90°,滑动角143°,震源深度约为14km.双差定位结果显示:此次射阳地震序列分布于洪泽—沟墩断裂与盐城—南洋岸断裂之间,在水平空间内,其震中分布的优势方向为NW60°,由SE向NW迁移;地震序列深度分布在6—23km范围内.根据所反演的震源机制参数和地震序列精定位结果,本文推测射阳M_S4.4地震的断层面解为震源机制解的节面Ⅰ,该地震可能是在区域背景应力场的作用下,沿NW向剪切破裂产生的左旋走滑地震事件.
李锋李迎春李强冯志生王俊菲
关键词:震源机制双差定位
关于震源附近流体、热和能量分配问题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1年
作为地震学的基本问题,地震发生过程中震源附近流体、热与能量的分配问题一直是地震学家关注的前沿课题。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震源附近存在流体,且流体在地震的孕育、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对深部流体的来源尚存较大争议。对于震源区的热问题,自应力热流佯谬提出以来,不同的模型被用于解释热流佯谬相关问题,其中动态弱化被认为可能是解决热流佯谬的关键。摩擦产生的热能与能量分配问题直接相关,大地震发生后,立即进行深钻现场测量对认识地震发生过程中震源附近的流体、摩擦热能及能量分配问题具有时效性和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回顾了国际上有关震源附近流体、热及能量分配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这些问题的研究将对认识地震的孕育和发生过程带来重要启示。
晏锐蒋长胜邵志刚周龙泉李迎春
关键词:流体
2016年10月20日江苏射阳4.4级地震前的地震活动异常特征被引量:1
2018年
分析2016年10月射阳4.4级地震前出现的地震活动图像异常,将此次地震前与1987年2月射阳5.1级地震前出现的地震活动图像异常进行对比,得到其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还对2016年10月射阳地震前安徽怀宁至南黄海地震条带内的地震进行了调制比分析。
李迎春李锋王俊菲孙业君杨云冯志生
关键词:地震活动地震条带地震空区调制地震
江苏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建设的启示被引量:4
2007年
江苏省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建设项目于2006年5月全面铺开,经过半年紧张有序的工作,数据资料收集和数据库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2006年12月中国地震局组织的全国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项目阶段检查中成绩显著,在应急基础数据库建设中取得的一些经验和启示在今后工作中值得借鉴。
郑江蓉邓民宪张晓勇李迎春徐桂明李鸿宇孙业君
关键词:地震应急数据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