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虎
- 作品数:40 被引量:118H指数:6
- 供职机构:重庆三峡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 论川渝地区的坝坝舞及其社会文化功能被引量:5
- 2013年
- 坝坝舞是川渝地区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展演形式,其产生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且同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社会人文环境有关,更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作为一种地方性的舞蹈形式,坝坝舞呈现出其自身的独特性和发挥着相应的社会文化功能,以适应不同身份的参与者,体现地方性、民族性的文化与知识。
- 李虎李袁圆
- 关键词:社会文化功能
- 人往低处迁:武陵山区土家族自愿搬迁移民的理性选择——基于重庆石柱县汪龙村的调查被引量:3
- 2015年
- 自愿搬迁是没有列入政府计划,没有享受政府财政补助的农户,为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机会而自愿实施的迁徙。居住在武陵山区海拔较高的土家族人,因自然地理环境与道路交通状况的限制,在经济、教育、择偶、就医、养老等方面面临困境,部分民众自愿选择从山上向山下搬迁。这一搬迁实践是迁移者基于"经济理性""生存理性"和"社会理性"综合考量的结果。当然,自愿搬迁后出现的某些问题,如迁出地的发展与规划、搬迁者的户籍及搬迁后的生存发展问题不容忽视,需要政府从政策的宣传和实施多元等方面进行介入、引导和帮扶,以达到迁出地和迁入地科学发展,及搬迁户生活水平提高的综合效果。
- 田阡李虎
- 关键词:土家族
- 城市空巢老人社区服务体系的构建--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
- 近年来老年人社区服务问题逐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学术界对此展开大量研究,如在社区居家养老、老龄服务供给模式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对于城市空巢老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也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但针对构建空巢老人社区服务体系的探...
- 王九林李虎
- 关键词:空巢老人
- 三江流域水土界面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及丰度研究
- 为了探讨无机盐分、养分及有机质矿化作用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功能微生物丰度影响,河流水土界面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碳、氮、硫循环功能微生物种群的演替规律,本论文以九龙江、闽江和瓯江三江流域作为研究区域,并增加温室培养实验,...
- 李虎
- 关键词:群落结构多样性水土界面沉积物
- 重庆三峡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及特征被引量:5
- 2009年
- 重庆三峡库区不仅具有璀璨悠久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存在着大量风采卓异、内涵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分类标准对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归类整理,并充分把握其呈现出的民族性、区域性、草根性和脆弱性等特征,是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加强保护与开发的重要前提。
- 李虎
- 关键词:三峡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 论研讨式教学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中的应用——以重庆三峡学院为例
- 2016年
- 研讨式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具有诸多优点,其在高校本科生课程中的实践和应用,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工作者探索新教学方式的最主要话题之一.研讨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一般需要经历选题分组、独立探索、小组交流、大班讲评和总结提高等阶段,这一过程对学生和任课教师的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教师的课前准备、课间调度、课后总结点评的水平和技巧.
- 李虎
-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课程
- 清初壮族地区的改土归流及其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壮族土司制度起源于汉、唐时期的羁縻制度。壮族土司制度在历史上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发展到明朝中期已经日益腐朽没落,改土归流政策势在必行。清初的改土归流对壮族的政治、经济、文化都造成极大的影响。研究清政府对壮族地区的改土归流政策及其对壮族人民的影响,有利于对壮族的历史和现在的发展有更好地认识,还可以以史为鉴,为当代的民族政策服务。
- 李虎
- 关键词:土司制度改土归流清代壮族
- Pt/Al2O3和Ir/SiO2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的同位素示踪研究
- 本论文的主要目的是探究Pt/Al2O3和Ir/SiO2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POM)制合成气反应的机理。在论文的第一部分工作中,采用低温N2吸附、O2化学吸附、H2-O2滴定和H2-TPR等实验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
- 李虎
- 关键词:甲烷部分氧化反应机理同位素示踪
- 拼音壮文推广的困境与反思被引量:4
- 2011年
- 拼音壮文的创制与推广工作历经50余载,至今却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这不仅与拼音壮文自身的缺陷有关,也有相关的历史与现实的因素。拼音壮文的推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从重点到局部,再到全部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由于缺乏各种必要条件,当前并不是拼音壮文实现全面推广的最佳时期,而是在争取政府政策保障的基础上实现由重点到局部突破的关键期。
- 李虎
- 关键词:壮族方块壮字民族文字
- 论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2018年
-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文简称“非遗”)是反映少数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人文遗迹、遗物和传统知识及其表达,③是少数民族民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创造、创新发展和传承的重要财富,是少数民族宝贵的历史遗产和中华民族非遗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非遗研究热潮的持续发酵,少数民族非遗保护同样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现有成果主要讨论少数民族非遗保护的必要性、价值、意义、特点,保护的原则和措施,存在的问题、建议与对策等.其中,少数民族非遗保护措施是研究的热点,具体涉及法律保护、数字化保护、学校教育保护、旅游开发保护、生态试验区保护、传承人保护,及博物馆、文化馆、档案馆保护等方面.④可见,在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旅游学、法学等诸多学科学者的共同参与下,我国少数民族非遗保护的研究已较为全面和成熟,但从研究视角来看,将少数民族非遗保护置于人口流动背景下进行专门探讨者不多.这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民族地区人口流动频繁、流动人口数量众多等现实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带来的影响事实不相符.因此,本文拟基于当前我国民族地区人口流动的社会常态,探讨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对非遗保护的影响,以及少数民族非遗保护政策实施对人口流动发生的作用,最终提出人口流动背景下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中值得注意的举措.
- 李虎
- 关键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数字化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