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茹

作品数:25 被引量:186H指数:9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染色
  • 15篇染色体
  • 14篇微阵列
  • 14篇微阵列分析
  • 11篇产前
  • 11篇产前诊断
  • 9篇拷贝数
  • 9篇拷贝数变异
  • 8篇胎儿
  • 5篇先天
  • 5篇基因
  • 4篇微缺失
  • 4篇先天性
  • 4篇畸形
  • 4篇核型
  • 3篇异常胎儿
  • 3篇熔解曲线
  • 3篇突变
  • 3篇分析技术
  • 2篇地中海贫血

机构

  • 20篇广州医科大学
  • 5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河南大学
  • 1篇上海市肺科医...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江门市中心医...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作者

  • 25篇李茹
  • 21篇廖灿
  • 15篇符芳
  • 14篇杨昕
  • 12篇韩瑾
  • 11篇潘敏
  • 11篇甄理
  • 11篇张永玲
  • 8篇李东至
  • 3篇王丹
  • 3篇郭乔丽
  • 2篇魏明
  • 2篇黎凡
  • 2篇谢闺娥
  • 2篇陈斐斐
  • 2篇李坚
  • 2篇王洪涛
  • 1篇李卫凯
  • 1篇李焱
  • 1篇江剑辉

传媒

  • 12篇中华医学遗传...
  • 4篇中华妇产科杂...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产前诊断...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产前诊断致病性拷贝数变异的56例家系分析
2022年
目的通过对产前诊断致病性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的病例进行遗传背景及妊娠结局分析,探讨致病性CNV的产前处理方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并采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e microarray analysis,CMA)技术进行检测的病例,收集CMA结果提示为致病性CNV并经夫妇验证的病例,对其产前诊断指征、致病性片段的染色体分布、片段大小等进行分析,并对所有产妇进行电话随访及病历追踪。采用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期间,共有56例产前诊断为致病性CNV且夫妇双方均进行验证的病例,其中13例(23.2%)致病性CNV遗传自夫妇之一,遗传自母亲8例、父亲5例;余43例均为新发突变。13例遗传性的致病性片段分别定位于22号(3/13)、17号(3/11)、16号(2/7)、1号(2/4)及X染色体(3/6),且所有片段大小均<3 Mb。遗传自父母的CNV片段小于新发突变病例[1.69 Mb(1.36~2.22 Mb)与7.54 Mb(2.11~12.30 Mb),t=3.47,P=0.001]。43例新发突变病例中,7例(16.3%)失访,1例孕37周提示16p11.2微重复,大小0.58 Mb,孕39周阴道分娩,新生儿出生体重2900 g,至今已8月龄,电话随访未诉异常,余35例(97.2%)均放弃妊娠。13例遗传自父母的病例中,2例失访,6例放弃妊娠,5例继续妊娠分娩后,随访中位年龄为13个月(4~15个月),均未见异常。结论在产前诊断中,致病性CNV不能作为放弃妊娠的唯一依据。
杨昕李茹黎福成景象一黄锐斌李东至廖灿
关键词:产前诊断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在室间隔缺损胎儿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应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e microarray analysis,CMA)探讨胎儿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的病因。方法选取248例产前超声提示为VSD伴或不伴其他结构畸形的胎儿,将其分为单纯VSD组、VSD合并其他心内异常组、VSD合并心外异常组(包括其他畸形和超声软指标异常)以及VSD合并心内外异常组。对所有胎儿进行常规染色体分析,对6例核型为异常者以及部分核型为正常者进一步进行CMA检测,随访所有胎儿的妊娠结局,对新生儿随访至1岁。结果在248例胎儿中,共发现60例核型异常(包括50例数目异常、7例结构异常、3例嵌合体),检出率为24.2%。CMA检测明确了6例核型异常者衍生染色体的来源和性质,其中2例的缺失区段包含Wolf-Hirschhorn综合征的关键区域,其中包含的WHSCl、LBXl、LDB3、BBS10等可能是先天性心脏病的候选致病基因。在143例核型正常的胎儿中,CMA在11例中发现了致病性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nts,CNVs),检出率为7.70A(11/143),其长度介于0.33~4.53Mb,其中9例为已知的微缺失或微重复综合征,包括22qli.2微缺失综合征、17p11.2微缺失综合征(Smith-Magenis综合征)、17p13.3微缺失综合征(Miller-Dieker综合征)、1p36微缺失综合征、lq21.1微重复综合征和4q缺失综合征。其致病性CNVs所包含的可能与VSD相关的致病基因包括TBX1、LZTR1、FAT1、AKAP10、SKI、PRDM26、GJA5、ERCC4以及YWHAE。在CMA结果正常的新生儿中,48.4%的VSD在出生后1年内自然闭合。结论CMA技术可将胎儿VSD的遗传学病因检出率提高7.7%,但不同组别的VSD胎儿之间致病性CNVs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对于染色体核型正常的VSD胎儿,建议进一步行CMA分析。
邓琼符芳李茹景象一雷婷缨杨昕潘敏甄理韩瑾廖灿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染色体核型分析产前诊断
对传统产前诊断阴性的先天性发育异常胎儿家系应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的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评估全外显子测序技术(WES)在产前临床应用于传统产前诊断阴性的异常胎儿的价值。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行侵入性产前诊断[包括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或)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检测],结果为阴性的1152例先天性发育异常(包括先天性结构畸形及超声软指标异常)胎儿进行核心家系WES检测。根据WES检测的时间节点与妊娠终止的关系,分为回顾组(妊娠已终止)及前瞻组(妊娠未终止)。根据胎儿畸形的具体发生部位区分各器官畸形亚组,并根据家族史情况分亚组。随访所有入选胎儿的临床预后,并统计WES检测结果对妊娠决策及临床干预的影响。根据随访结果,对初次WES检测未获得阳性诊断但孕晚期或出生后有新增表型胎儿的数据进行重分析。结果接受WES检测的1152个家系中有5例检出非胎儿生物学父母而被剔除,其余1147例中共152例胎儿获得阳性诊断(13.3%,152/1147),包括回顾组74例(16.1%,74/460),前瞻组78例(11.4%,78/687)。对未获得阳性诊断但孕晚期或出生后出现新增表型的胎儿进行WES检测数据的重分析,阳性诊断率为4.9%(8/163)。共34例(21.3%,34/160)受检者的妊娠结局及临床干预直接受对应的WES阳性诊断影响。在诊断性变异为4级的68例活产儿中,29例(42.7%,29/68)通过快速回顾WES结果获得了适当的医学干预。结论WES对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或)CMA阴性的异常胎儿可额外提高13.3%的检出率。产前WES可指导妊娠决策及早期临床干预。重视妊娠晚期及胎儿出生后的专科随访并进行WES数据重分析是提高检出率的有效策略。
符芳黎璐珊杜坤李茹喻秋霞王丹雷婷缨邓琼聂志强张雯雯杨昕韩瑾甄理潘敏张丽娜黎福成张永玲景象一李东至廖灿
关键词:先天畸形产前诊断系谱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技术在快速产前诊断β地中海贫血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β地中海贫血(β地贫)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单基因疾病之一,是由β珠蛋白(hemoglobin beta,HBB)基因突变导致HBB合成障碍而引起的一种溶血性贫血,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廖灿李茹魏明李东至李坚
关键词:Β地中海贫血熔解曲线分析产前诊断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单基因疾病溶血性贫血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对于胎儿十二指肠梗阻的检测价值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e microarray analysis,CMA)对于胎儿十二指肠梗阻(duodenal obstruction,DO)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51例超声提示存在DO的胎儿,将其分为单纯组和合并其他异常组。对其进行CMA检测,并随访所有病例的妊娠结局。结果在51例胎儿中共发现8例异常,检出率为15.7%,包括3例染色体数目异常,5例致病性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分别为17q12微重复综合征、13q21.33q31.1微缺失、13q21.32q22.3缺失、13q21.2q31.1缺失和1q43q44重复。13q的EDNRB及17q12的HNF1B为胎儿DO的候选基因。单纯DO组于合并其他结构异常组致病性CNVs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vs.11.1%,P>0.05)。39例活产,1例死胎,引产的11例中包括8例CMA结果异常者。结论DO与基因组拷贝数异常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须进行产前诊断。CMA不仅可以检测微缺失/微重复变异,同时具有发现可疑致病基因的能力,可为DO胎儿的产前诊断、咨询以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张雯雯杜坤符芳李茹张永玲景象一杨昕潘敏甄理韩瑾廖灿
关键词:十二指肠梗阻拷贝数变异产前诊断
染色体微阵列技术在分析胎儿侧脑室扩张病因方面的应用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全基因组高分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e microarrayanalysis,CMA)技术在产前超声或磁共振提示侧脑室扩张(ventriculomegaly,VM)且染色体核型为正常的胎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6年6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341例产前超声或磁共振提示胎儿为VM的孕妇病例,按VM的程度、是否合并其他异常、VM为单侧还是双侧以及孕妇是否高龄等因素进行多维度分组。对所有胎儿样本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对染色体核型正常的胎儿样本进行CMA分析,并对全部病例进行临床随访,了解妊娠结局和新生儿预后。结果(1)341例胎儿样本中,21例为染色体核型异常,异常核型发生率为6.2%(21/341)。320例染色体核型正常,其中有179例(55.9%,179/320)胎儿样本进一步接受全基因组高分辨CMA检测,结果提示12例(6.7%,12/179)胎儿存在致病性拷贝数变异(copynumbervariations,CNVs)。致病性CNVs大小范围在198kb~8.71Mb之间,分别为1q21.3q23.1微缺失、2q37.3微缺失、3p14.1p13微缺失、6q25.3微缺失、8q11.23微重复、10q21.1微缺失、15q11.2微缺失、16p13.11p12.3微重复、22q13.33微重复、22q11.21微重复(22q11微重复综合征)以及Xp21.1微缺失(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2)将VM胎儿的致病性CNVs检出率进行分组比较,轻度VM组和重度VM组分别为7.5%73S.3.1%(P=0.615);孤立性VM组和非孤立性VM组分别为6.1%vs.7.4%(P=0.732);单侧VM组和双侧VM组致病性CNVs检出率分别为5.6%vs.7.9%(P=0.511);高龄组和非高龄组分别为6.7%vs.6.7%(P=1.000)。结论VM胎儿中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为6.2%。在染色体核型正常的VM胎儿中,CMA能额外提高6.7%的致病性检出率,且不同组别的VM与致病性CNVs之间的相关性无统计
李周洲符芳雷婷缨李茹景象一杨昕韩瑾潘敏甄理廖灿
关键词:侧脑室扩张脑积水拷贝数变异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在815例早孕期颈项透明层增厚胎儿中的应用被引量:16
2020年
目的:探讨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增厚胎儿的遗传学病因及预后。方法:收集产前超声提示NT增厚(≥3.0 mm)的胎儿815例,根据NT的厚度将其分为3.0~3.4 mm组、3.5~4.4 mm组、4.5~5.4 mm组、5.5~6.4 mm组以及≥6.5 mm组,又根据是否合并其他结构异常分为单纯NT增厚组和合并其他结构异常组。应用染色体微阵列(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对其进行分析,并追踪妊娠的结局。结果:CMA检测共发现178例胎儿携带致病性CNVs,总体检出率为21.8%。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138例,占77.5%;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14例,占7.9%;其余26例(14.6%)携带非综合征性致病性CNVs。614例成功随访,排除CMA检测阳性以及结构异常后,不良妊娠结局者仅占2.7%。不同NT厚度组胎儿致病性CNVs检出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7.329,P=0.000);合并与未合并其他结构异常组致病性CNVs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22,P=0.005);不同NT厚度组总体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146,P=0.000)。结论:CMA可作为一线检测技术应用于早孕期NT增厚的胎儿,致病性CNVs的总体检出率高达21.8%,可为产前遗传咨询提供依据。NT厚度与合并超声结构异常、致病性CNVs以及胎儿不良妊娠结局相关,尤以NT≥4.5 mm者为甚。胎儿NT增厚合并其他结构异常时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增加。
杨丹杨昕雷婷缨符芳李茹李东至廖灿
关键词:颈项透明层增厚拷贝数变异产前诊断
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在先天性结构异常胎儿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在先天性结构异常胎儿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排除了染色体病及基因组不平衡的1147个先天性结构异常胎儿家系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根据随访结果,对初次测序分析并未明确诊断但孕晚期或出生后有新增表型胎儿的数据进行重新分析。根据累及器官的数目及部位分组。采用STRING数据库以及Cytoscape软件绘制所有的致病性/可能致病性变异的基因调控网络图。应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对各组致病基因诊断率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共有160例胎儿获得了阳性诊断,其中包含数据重分析检出的8例(4.9%,8/163),共涉及125个致病基因的178个变异位点,总体阳性诊断率为13.9%。诊断率最高和最低的分别为骨骼畸形组(31.5%,39/124)以及胸部畸形组(0,0/32)。胎儿水肿及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致病基因簇均独立分布,且与主要结构畸形的致病基因无关。每对父母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变异的概率为0.03(39/1146),有阳性家族史者为0.08(4/53)。结论对传统遗传学检测为阴性的先天性结构异常胎儿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可额外检出13.9%与表型相关的致病性/可能致病性基因变异,其对于产前诊断的价值因受累器官不同而存在差异。通过随访,对孕晚期或出生后出现新增表型的病例进行测序数据重分析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率。可针对特定病种深入研究,进一步探讨相关的遗传学机制。
黎璐珊符芳李茹喻秋霞王丹雷婷缨邓琼张雯雯杜坤杨昕韩瑾甄理潘敏张丽娜黎福成张永玲景象一李东至廖灿
关键词:产前诊断单基因遗传病
低氧预处理人胎盘绒毛膜间充质干细胞环状RNA筛选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环状RNA在人胎盘绒毛膜间充质干细胞低氧预处理和常氧培养中表达谱的差异。方法利用芯片技术检测3例低氧预处理人胎盘绒毛膜间充质干细胞及其相应对照的常氧培养细胞的环状RNA表达,分析两者差异表达的环状RNA及其结合mi RNA。结果在检测的13 617条环状RNA中,有分析结果的环状RNA12 114条,低氧和常氧培养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差异表达环状RNA共102条,其中低氧中表达上调的85条,下调的17条(倍数变化>1.5倍且P<0.05),而表达差异倍数变化大于2倍以上的环状RNA有27条,且均为上调表达。每个环状RNA预测到5个结合mi RNA。结论低氧预处理使得人胎盘绒毛膜间充质干细胞的环状RNA表达谱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环状RNA可能和低氧预处理有关。
孙逊沙吴洁莹吴洁莹陈劲松陈劲松李茹陆琰李焱李茹
关键词:低氧表达谱
应用高分辨熔解曲线分析法检测FGFR3基因p.R248C突变
2010年
目的探讨高分辨熔解曲线分析法用于FGFR3基因p.R248C突变检测的可行性。方法选用经直接测序确诊基因型为p.R248C的致死性软骨发育不良Ⅰ型(type 1 thanatophoric dysplasia,TDⅠ)样本10例和30例正常对照样本,PCR扩增FGFR3基因第七外显子中包含c.742C>T(p.R248C)位点的区域。应用LightScanner 96(Idaho Technology)对PCR扩增产物进行高分辨熔解曲线分析。结果应用高分辨熔解曲线分析法成功检测出10例FGFR3基因p.R248C杂合突变。结论高分辨熔解曲线分析法是1种具有简单、高效、廉价和高通量等优点的新的分子遗传学分析法,能对FGFR3基因的p.R248C突变进行快速基因诊断。
刘颖娜李茹李东至
关键词:FGFR3基因基因筛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