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琼
- 作品数:8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血压辨证分型与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及T174M多态性关系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及T174M多态性关系。方法:采用中医辨证分型,将81例原发性高血压分为肝火亢盛型和非肝火亢盛型两组,应用基因测序技术分析AGT基因M235T及T174M位点基因多态性,并与34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研究结果表明AGT基因M235T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有显著相关性(P<0.01),肝火亢盛型其M235T突变频率明显增加,T/T纯合子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T174M多态性在原发性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中差异没有显著性。
- 王伟李芳琼李亚平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血管紧张素原基因中医辨证分型
- miR-21miR-205联合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液中microRNA-205(miR-205)和microRNA-21(miR-21)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清,并收集29例健康志愿者血清作为对照。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以上标本中miR-205和miR-2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评估miR.205和miR-21联合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血清中miR-205和miR.21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P〈0.05),其中2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血清中miR-205的表达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术前与术后miR-21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前血浆中miR-205和miR-2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存在相关性(P〈0.05)。miR-205和miR-21的受试者(ROC)曲线下面积为0.968,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健康人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3%和89.7%。结论血清miR-205和miR-21作为新的生物学指标,两者联合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和预后监测有-定价值。
- 陈弘磊王伟李芳琼刘琴赵桂枝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MIR-21
- 基于qRT-PCR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miR-205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建立一种定量检测血浆miR-205的qRT-PCR检测方法,并探讨其在NSCLC早期诊断及预后监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针对miR-205的序列,构建qRT-PCR扩增体系。收集27例NSCLC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血浆以及29例健康人血浆进行miR-205测定,并对受试者行ROC分析。结果本研究建立的qRT-PCR法检测miR-205的灵敏度为1.53×10^-9μmol/L,精密度实验CV值均〈5%。NSCLC患者手术前血浆中miR-205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一周血浆中miR-205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205所得ROC曲线下面积为0.765(95%CI:0.63-0.899),区别NSCLC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敏感度为77.8%,特异度为69.2%。结论 NSCLC患者血浆中miR-205的表达情况,可作为NSCLC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本实验建立的血浆miR-205 qRT-PCR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灵敏度,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有效辅助NSCLC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方法。
- 李芳琼王伟张捷孟冠敏刘琴赵桂芝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 直接测序法和qPCR-HRM法检测NSCLC组织EGFR突变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比较直接测序法和实时聚合酶链反应-高分辨率融解曲线技术(q PCR-HRM)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差异,探讨适用于临床检测EGFR基因突变的方法,为NSCLC患者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共收集NSCLC患者组织标本52例,分别采用q PCR-HRM法和直接测序法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采用χ2检验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52例NSCLC患者组织标本中,直接测序法检测的EGFR基因突变率为30.8%(16/52),q PCR-HRM法检测的EGFR基因突变率为32.7%(17/52),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P>0.05)。结论与直接测序法相比较,q PCR-HRM法是一种操作简便、费用低、速度快、灵敏度高的检测方法,对于临床筛选适合EGFR-TKI治疗的NSCLC患者亚群,预测EGFR-TKI疗效都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王海李芳琼杨悦崔大伟
- 实时荧光PCR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PCR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方法:根据乙肝病毒基因序列选取保守区域设计引物,结合不同基因型的差异设计各型的特异荧光探针检测乙型肝炎基因B、C型。结果:200例HBV感染者中基因B型70例占35%,基因C型120例占60%,基因B,C混合型10例占5%,未捡出基因型A、D、E、F,分别取B、C型基因标本10例进行测序结果一致。结论:实时荧光PCR检测乙型肝炎基因型操作简单、快速、适合临床常规检测。
- 奚伟星施新萍李芳琼
- 关键词:实时荧光PCR乙型肝炎病毒聚合酶链反应
- 检测单纯疱疹病毒2型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的建立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方法根据基因库信息,以HSV-2的gG基因区为靶基因,设计合成引物和荧光探针。采用重组质粒构建标准品,优化反应体系进行方法学评价,同时对350例临床诊断HSV-2感染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的分泌物进行检测。结果成功建立了TaqMan技术的real-time PCR方法。通过反应体系优化重复性良好,批内变异系数CV=2.56%,批间CV=5.15%。特异性高,对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及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阳性标本进行检测无特异性扩增,灵敏度达到500拷贝。从350例临床诊断HSV-2感染者的分泌物中,检出HSV-2DNA 288例,检出率82.29%;50例健康体检者分泌物中未检出HSV-2DNA。结论 real-time PCR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出HSV-2DNA,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临床诊断HSV-2感染。
- 张永乐潘克女王海李芳琼施新萍王伟
-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生殖器疱疹疱疹病毒2型
- 低浓度雷公藤甲素联合顺铂对肝癌细胞HepG2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低浓度雷公藤甲素与顺铂联合用药对人肝癌细胞HepG2活性的影响,及其逆转顺铂耐药的可能机制。方法将人肝癌细胞HepG2分为顺铂单用组和雷公藤甲素加顺铂联合用药组。顺铂单用组分别用浓度为0、2.5、5、10、20、40μg/m L的顺铂处理,联合用药组同时联合低浓度雷公藤甲素(12.5ng/m L)处理HepG2。CCK-8法检测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内P糖蛋白的表达。结果顺铂单用组各浓度(0、2.5、5、10、20、40μg/m L)对肝癌细胞HepG2细胞活力24h的抑制率分别为0、(4.0±1.0)%、(9.7±1.1)%、(29.4±2.4)%、(47.5±2.5)%、(62.9±1.2)%,联合用药组24h抑制率分别为(4.7±1.0)%、(37.1±3.1)%、(44.1±3.5)%、(57.9±3.0)%、(66.9±2.0)%、(74.9±2.0)%,两组比较,细胞活力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后发现,顺铂单用组(0、5、10、40μg/m L)诱导HepG2肝癌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4.3±0.3)%、(8.4±0.3)%、(9.6±0.3)%、(32.3±2.0)%,而联合用药组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增加至(9.6±0.4)%、(16.2±0.2)%、(23.2±0.5)%、(53.0±3.6%),两组比较,细胞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单染检测P糖蛋白后发现,顺铂单用组(0、5、10、40μg/m L)细胞内P糖蛋白表达率分别为(37.3±0.4)%、(34.2±0.5)%、(30.1±1.1)%、(34.2±2.3)%,无明显变化,而联合用药组P糖蛋白的表达率分别降低至(25.0±1.8)%、(18.6±0.7)%、(8.9±0.3)%、(1.8±0.1)%,两组P糖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雷公藤甲素与顺铂联合用药可以显著抑制人肝癌HepG2的增殖并诱导凋亡,同时调节HepG2的顺铂耐药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糖蛋白下调相关,从而对肝癌细胞HepG2发挥抗肿瘤作用。
- 赵东晓陈弘磊孟冠敏李芳琼王伟
- 关键词:肝癌细胞HEPG2雷公藤甲素顺铂P糖蛋白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高脂血症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32名高脂血症患者和130名血脂正常者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对两组人群血脂谱主要指标以及叶酸和维生素B12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循环酶法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结果高脂血症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平均值分别为(16.80±3.41)μmol/L和(10.90±2.10)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脂血症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TC,LDL-C水平呈正相关(r=0.50,0.37;均P<0.01)。高脂血症组外周血叶酸与维生素B12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可能与高脂血症相关,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对高脂血症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病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 李芳琼王伟孟冠敏陈宏磊
- 关键词:高脂血症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