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自珍

作品数:160 被引量:1,802H指数:24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理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9篇生物学
  • 46篇农业科学
  • 21篇理学
  • 18篇经济管理
  • 10篇社会学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天文地球
  • 3篇水利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3篇植物
  • 16篇干旱
  • 14篇半干旱
  • 13篇干旱区
  • 12篇数值模拟
  • 12篇半干旱区
  • 12篇值模拟
  • 11篇种群
  • 11篇旱区
  • 11篇放牧
  • 10篇沙区
  • 10篇水分
  • 10篇作物
  • 10篇稳定性
  • 10篇小麦
  • 9篇荒漠
  • 8篇草地
  • 7篇生态位构建
  • 7篇生态系统
  • 7篇数学模型

机构

  • 153篇兰州大学
  • 14篇中国科学院
  • 7篇甘肃农业大学
  • 7篇西北民族大学
  • 6篇首都师范大学
  • 6篇中国气象局
  • 3篇国家海洋局第...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兰州医学院
  • 2篇兰州商学院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西北师范大学
  • 2篇绍兴文理学院
  • 2篇西安外事学院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160篇李自珍
  • 35篇李文龙
  • 14篇韩晓卓
  • 12篇惠苍
  • 10篇王刚
  • 9篇马智慧
  • 9篇徐彩琳
  • 9篇施维林
  • 8篇杜国祯
  • 7篇苏敏
  • 7篇张彦宇
  • 6篇张钛仁
  • 6篇王万雄
  • 6篇赵松岭
  • 6篇陆凡
  • 6篇王文婷
  • 5篇李维德
  • 5篇岳东霞
  • 5篇刘华
  • 5篇柴秀梅

传媒

  • 52篇兰州大学学报...
  • 31篇西北植物学报
  • 8篇兰州大学学报...
  • 7篇草业学报
  • 6篇中国沙漠
  • 5篇数学的实践与...
  • 4篇科学.经济....
  • 3篇植物生态学报
  • 3篇高原气象
  • 3篇应用数学和力...
  • 3篇生物数学学报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世界环境
  • 1篇甘肃科学学报
  • 1篇兰州学刊
  • 1篇科学管理研究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9篇2010
  • 9篇2009
  • 15篇2008
  • 12篇2007
  • 7篇2006
  • 4篇2005
  • 28篇2004
  • 14篇2003
  • 13篇2002
  • 7篇2001
  • 2篇2000
  • 5篇1999
  • 4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 3篇1995
1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存在周期制约作用的草原放牧系统管理的最优控制模型及其应用被引量:1
2006年
应用生物控制论的有关理论与方法,提出了存在周期制约作用的草原放牧系统管理的最优控制模型,并以祁连山东段山间荒漠草原放牧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例计算.提出的最优控制模型和对策为草地放牧系统的管理提供了新的理论模式和定量依据.
张彦宇李文龙韩晓卓李自珍
关键词:荒漠草原
区域生态系统风险管理的EVR模型及其应用研究被引量:9
2004年
系统探讨了生态风险的成因、内涵 ;结合当前国际上流行的 Va R风险管理模型 ,在生态风险理论有关研究的基础上 ,建立了一类新颖而实用的区域生态系统风险管理模型 - EVR.并对模型的特点、性质、建模思想、参数选取的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工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最后 ,以干旱风险为例 ,对
石洪华李自珍李维德
关键词:生态系统风险管理
生态风险分析在农田肥力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4年
生态风险分析属于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探讨了生态风险的内涵 ,定义了生态系统的风险 :生态系统的风险是其生态因子所导致的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的严重程度 .研究了农田生态系统产生的生态风险——土壤肥力退化风险 ,将生态风险的理论引进农田生态系统的风险评价中 ,建立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了土壤肥力风险评价的实用数学模型 ,给出了一种度量土壤肥力风险的简单、合理的科学方法 ,并就具体实例进行了分析研究 .计算结果表明 ,在评价地区所选的 2 4个样区中 ,生态风险很大者占样区总数的 12 .5 % ,生态风险较大的占 33.3% ,生态风险一般的占 37.5 % ,风险较小的占 16 .7% .其中风险很大和较大的一些样区 ,应是所论样区中土壤改良治理的重点样区 .就各样区不同土壤肥力因子存在的风险也给出了定量结果 .以上风险分析结果 。
李维德李自珍石洪华
关键词:农田生态系统土壤肥力生态风险
固沙植物油蒿、柠条水分竞争模型的稳定性分析被引量:9
2002年
以沙坡头人工固沙植物油蒿和柠条为研究对象 ,针对水分是沙坡头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的现实 ,对混播油蒿、柠条种间竞争模型平衡点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对于优化防护林的布置格局 ,建立相对稳定的防风固沙人工群落 ,具有现实意义 ;对充分有效地利用水资源 ,合理规划设计防护林 ,稳定人工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在理论与实践上具有重要意义 .
陆凡李自珍
关键词:固沙植物油蒿柠条稳定性
集合种群的理论框架与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04年
集合种群的研究是当今国际生态学的重要前沿与热点 .随着全球范围的生境破坏和破碎化 ,集合种群的研究方法已成为数学生态学、理论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的重要手段 .由于其迅速的发展 ,集合种群的概念与理论得到迅速扩展与丰富 .为了能总观集合种群进展的全局并开展进一步的工作 ,首先对集合种群的已有概念、理论和模型做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 ;其次对集合种群的发展和概念进行了探讨 ,以集合种群模型的中心框架 :L evins的斑块占据模型为基础 ,展开对其它原理、效应和机制的探讨 ;主要包括了 L evins原理 ,即当生境遭到破坏时 ,空斑块比例在集合种群灭绝前保持不变 ,然后还分析了 Allee效应 集合种群的 Allee效应主要是由于建群困难和扩散损失造成的 ;第三 ,分析了援救效应 :迁入个体可以降低斑块中现有局域种群的灭绝风险 ,援救效应会增强集合种群的生存力 ,使空斑块比例下降 .第四 ,探讨了两竞争集合种群的共存机制 ,即竞争 -侵占妥协 ,其共存机制为空间生境中物种共存提供了有力的理论解释 .最后 ,对集合种群群落中的灭绝债务进行了讨论 ,并给出了
惠苍李自珍韩晓卓张锋
关键词:集合种群生境破坏妥协ALLEE效应
物种生态位构建理论与双点位基因模型应用被引量:22
2004年
物种生态位构建与其进化关系的研究属于生态位理论的新进展 .本文就生态位构建理论做出全面的介绍 ,分别论述了该理论中最基本的定义 什么是生态位构建 ,其进化意义 对双点位种群基因模型的分析结果 及生态位构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主要结果有 :1物种的生态位构建机制 ,从进化尺度上具体描述了其通过新陈代谢、活动和选择来确定自身的生态位 包括部分的创建 ,毁灭 ;2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具有进化方向异向性 ,生态位构建可能导致进化惯量与进化动量不同的变化规律 ;3生态位构建能导致有害的等位基因的修复 ,能支持或消除稳定的多态现象 ,引起不平衡等 .据此 ,提出对未来工作的 3点展望 :1由于人类的生态位构建除了所有物种都具有的特性外 ,文化是其重要的进化源 ,因此可将该理论应用到人类社会学科中探讨人类的发展进程 ;2最初提出生态位构建是基于种群水平的 ,也可将其作用机制放大或缩小至各种不同的尺度研究具体问题 ;3由于生态位构建中两种进化方向的异向性 ,所以在现实的生态环境中特别突出人工选择的作用 ,可为品种选育和人工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
韩晓卓李自珍惠苍岳东霞
关键词:生态位构建正反馈
生态位构建通过修复破坏生境对集合种群动态的影响(英文)被引量:1
2006年
基于具有生境破碎作用下的集合种群模型,建立了在均匀场假设下的微分方程模型,充分探讨了具有生态位构建效应的有机体活动对破碎斑块修复产生的生态结果.通过稳定性分析与元胞自动机方法模拟表明:集合种群的续存条件不仅依赖于侵占力与灭绝率之间的平衡,而且也包括集合种群的生态位构建能力与生境自然消耗率之间的平衡;当灭绝率大于侵占率时,集合种群也可以在低水平上续存,并且在该过程中集合种群依赖于两个阈值条件,分别是生态位构建能力和集合种群的初始状态.集合种群的大小与其生态位构建能力成正比,即构建能力强者,集合种群数量相应增加.因此,对环境具有较强的正效应的有机体或种群在维护生境的有效性中起重要作用.
韩晓卓李自珍张彦宇张锋
关键词:集合种群动态生态位构建生境破坏阈值
人类活动对我国西北地区沙质荒漠化影响与对策研究被引量:20
2010年
荒漠化是人类面临的诸多生态和环境问题中,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的灾难。它不但是个环境问题,还是重要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已有的诸多研究结论,人为因素是我国荒漠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通过一系列数据和实例,着重从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不当使用改变了西北地区水资源系统,破坏了脆弱的生态平衡;人类活动中的滥垦、滥牧、滥采和滥伐等行为,破坏西北地区的地表植被;人类盲目和过度使用土地和工农业建设,导致该地区土壤结构发生变化以及人们生产、生活中不断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致使气候变暖等4个方面分析了人类活动对我国西北地区沙质荒漠化的主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和防治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宏观措施。
张钛仁张玉峰柴秀梅李自珍
关键词:荒漠化
半干旱地区作物生产潜力估算及环境因子影响程度的定量分析被引量:2
1990年
前言定西半干旱区光能资源比较丰富,年光照平均为2263小时,其变辐在2057—2389小时之间,全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41.4千卡/cm^2,比同纬度以东地区偏多(平凉为139.1千卡/cm^2候马为124.1千卡/cm^2、安阳为114.0千卡/cm^2),各类作物生育期的太阳总辐射量为56.6—73.6千卡/cm^2,可见该区光能资源是长线,其热量资源基本上也能满足需要,关键是水分和肥力条件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从农田生态学的角度看,光、热、水、肥等生态因子都可视作广义的“资源”。而光、热、水等资源因子的不同组合,实际上决定着一个地区的种植方式和农作物的种类。对固定地区而言。
李自珍
关键词:春小麦半干旱地区环境因子光合生产潜力作物生产潜力
具有脉冲免疫接种的SEIRS传染病模型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研究具有一般Logistic死亡率和标准传染率的SEIRS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行为.利用Floquet乘子理论和脉冲微分系统比较定理,证明了无病周期解的存在性和全局渐近稳定性,获得临界值τ0,θ0;并通过Matlab数值模拟的方法发现当τ>τ0或θ<θ0时会形成地方病.
郭中凯王文婷李自珍
关键词:全局渐近稳定数值模拟传染病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