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素丽

作品数:84 被引量:232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农业科学
  • 20篇生物学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文化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1篇甘蔗
  • 14篇细胞
  • 13篇人工湿地
  • 10篇原生质
  • 10篇原生质体
  • 10篇植物
  • 10篇质体
  • 9篇污水
  • 6篇蔗茎
  • 6篇薏米
  • 6篇茎尖
  • 6篇甘蔗品种
  • 6篇
  • 5篇生活污水
  • 5篇土壤
  • 5篇酶活性
  • 5篇甘蔗茎尖
  • 4篇有丝分裂
  • 4篇有丝分裂过程
  • 4篇杂交

机构

  • 84篇广西大学
  • 17篇广西农业科学...
  • 4篇南宁市环境保...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广西建设职业...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广西亚热带生...
  • 1篇广西作物遗传...

作者

  • 84篇李素丽
  • 59篇李志刚
  • 20篇杨丽涛
  • 15篇李杨瑞
  • 12篇李正文
  • 9篇韩世健
  • 9篇龙安四
  • 8篇林鉴钊
  • 6篇王爱勤
  • 5篇黄海连
  • 5篇陶春娘
  • 5篇梁和
  • 5篇何冰
  • 5篇陈伟刚
  • 4篇韦本辉
  • 4篇王瑞
  • 4篇黄金玲
  • 4篇李琼
  • 4篇杨平飞
  • 4篇彭姿

传媒

  • 13篇广西植物
  • 6篇大众科技
  • 4篇广西农业科学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农业环境科学...
  • 3篇南方农业学报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广西农业生物...
  • 2篇热带作物学报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植物学通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年份

  • 6篇2023
  • 2篇2022
  • 9篇2021
  • 2篇2020
  • 9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11篇2009
  • 8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坏血酸对甘蔗原生质体生理生化及抗氧化和再生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被引量:4
2020年
为减少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体细胞培养和融合过程中原生质体的氧化褐变,本研究以‘新台糖22号’(ROC22)为材料,研究在KM8P液体培养基中添加抗坏血酸(L-ascorbic acid,ASA)对甘蔗原生质体活力的影响和机理。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浓度的ASA(0.5、1.5 mmol·L^-1)均可提高原生质体活力,降低丙二醛(MDA)含量,促进细胞壁再生,同时提高抗氧化相关酶基因(Cu/Zn SOD、CAT)和细胞壁基因(GAUT)、细胞周期基因(Cyclin A、Cyclin B和PSK)的表达水平。其中,添加0.5 mmol·L^-1的ASA时可获得最高活力的原生质体,更有利于细胞壁再生和抑制膜脂过氧化,激活抗氧化系统,同时促进细胞周期运转。
李志刚赖沛衡李素丽刘芳君王令强王爱勤龙安四韩世健
关键词:抗坏血酸抗氧化酶
甘蔗茎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微管骨架的变化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研究单子叶植物茎尖有丝分裂细胞的微管动态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冰冻切片法结合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及DAPI染色,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甘蔗茎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微管列阵的排列、转换及与染色体运动的关系。[结果]当周质微管形成时,细胞核保持完整;有丝分裂前期,周质微管转变为早前期微管带;当纺锤体微管形成时,细胞核膜破裂,染色体排列在细胞板位置;之后纺锤体微管向成膜体微管转换,纺锤体微管逐渐缩短而细胞板两侧微管逐渐增加,在这个过程中姊妹染色体被微管从细胞板处分离并牵引至两极,从而形成成膜体微管;之后两个子细胞的细胞核形成,并最终分裂,细胞数量增加。[结论]从细胞微管各时期的排列就可以判断出细胞分裂方向,了解其生长情况,为甘蔗增粗机理的研究提供例证。
李志刚赵洪波李素丽杨丽涛李杨瑞
关键词:甘蔗微管骨架有丝分裂
低浓度重金属Cr^(6+)对紫狼尾草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6
2009年
为探讨污水中Cr6+对紫狼尾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将其幼苗置于含不同浓度Cr6(+0、1、10、20、30、40、50 mg/L K2Cr2O7)生活污水中培养。分别在不同时期测定植株叶片Pro、MDA、可溶性糖、SOD、POD活性及植株总铬含量。结果表明:经不同时期处理后,叶片Pro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OD活性均随Cr6+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先上升后下降;SOD活性没有受到明显的抑制;MDA含量随着铬处理浓度的升高、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20mg/L Cr6+处理14d后植株生长速率最快,1~40mg/L Cr6+能有效促进紫狼尾草对铬的吸收与积累;而50mg/L Cr6+则对根系有毒害效应,抑制植株生长。这些结果显示,低浓度Cr6+能有效促进紫狼尾草生长,从而使其在受Cr6+污染环境中的植物修复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李志刚梅利民万雪芹李素丽梁和李正文
关键词:生理生化MDAPOD
薏米对含铬污水的净化作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铬胁迫下薏米对含铬污水的净化作用及铬胁迫对薏米生理生化的影响,为人工湿地净化含铬污水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开展桶栽模拟人工湿地试验,以薏米为材料,定期浇灌不同浓度的Cr(Ⅵ)生活污水(0、5、20、40、60 mg/L K2Cr2O7),定期测定进出水的化学需氧量(COD)和总磷(TP),并检测薏米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指标。【结果】薏米对含铬污水中COD的去除率随Cr(Ⅵ)浓度增大而降低,5mg/L的Cr(Ⅵ)处理在对总磷的去除率在90%以上,并随Cr(Ⅵ)浓度的升高而下降;薏米叶中的MDA含量随Cr(Ⅵ)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叶片SOD、POD活性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论】薏米能耐受一定浓度的Cr(Ⅵ)胁迫,且对水质净化有较好的作用。
康亮李素丽李琼李志刚何冰李正文陈竑陈伟刚顾明华彭姿
关键词:薏米水质净化MDAPOD
大豆黄浆水醋酸菌种选育及其发酵试验初探被引量:7
2009年
为了更好地实现优质,高产,低耗产品,把生产豆腐时产出的废水充分回收利用生产食醋,对适合黄浆水发酵的醋酸菌种进行分离筛选并进行醋酸发酵试验,结果表明:优良分离株在发酵温度为30℃,黄浆水浓度为40%,酒精浓度为5℃组合条件下,酒精转化高达86.4%,酒精产率达5.63%,物料衡算为86.40%,是黄浆水产醋酸的最佳组合。
李素丽李志刚马光庭候显龙杨丽涛
关键词:醋酸发酵温度酒精
美人蕉(Canna indica Linn.)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 L.)人工湿地对含铬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及植物的生理生态变化被引量:24
2011年
选取美人蕉(CannaindicaLinn.)、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L.)为植物材料,以不同浓度K2Cr2O(7分别含0、1、20、50mg.L-1Cr6+)的生活污水作为Cr6+污染源,研究了不同浓度Cr6+及处理时间下两种湿地对污水净化效果、植物体Cr6+积累量及根系活力(TTC)、叶片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净光合速率(Pn)和丙二醛(MDA)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试验的初期30d内,随处理时间的延长,两种人工湿地COD、氨氮去除率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30d后,随着Cr6+处理时间的延长及Cr6+浓度的逐渐升高,两种湿地系统对COD、氨氮去除率均逐渐下降。在20、50mg.L-1Cr6+处理条件下,两种湿地对COD、氨氮的净化效果显著低于对照及1mg.L-1Cr6+处理,对照与1mg.L-1Cr6+处理条件下差异不显著。(2)在不同Cr6+浓度处理下,两种人工湿地对TP净化效果的能力较为稳定,同时随处理时间的延长,美人蕉、芦苇体内Cr6+积累量逐渐加大。(3)1mg.L-1Cr6+处理可提高美人蕉和芦苇的TTC、叶片的SOD、POD、Pn,而20、50mg.L-1Cr6+处理对以上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抑制效果与处理浓度、时间呈正相关。(4)MDA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和浓度升高呈逐渐增加趋势。可见,低浓度Cr6+能有效促进美人蕉、芦苇生长,使之能够维持正常的净化功能,因此,利用它们作为人工湿地植物来修复Cr6+污染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李志刚李素丽梅利民万雪芹梁和陈伟刚陈竑周宙兴
关键词:人工湿地污水净化
菊科4种植物生长盛期土壤酶活性的动态研究
2009年
土壤酶是"植物-土壤酶-土壤养分"系统的联系纽带,是土壤养分变化的重要参与者,了解入侵植物对土壤酶的影响,对研究外来种的入侵机制及管理外来种和修复入侵地的生态系统有着深远的意义。文章从土壤酶活性入手,对比研究外来入侵种飞机草、紫茎泽兰和土著种泽兰、佩兰在生长盛期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飞机草和紫茎泽兰能显著甚至极显著提高蔗糖酶和脲酶的活性,使其始终维持较高水平,其中蔗糖酶分别为16.19mg/g/d、15.29mg/g/d,脲酶分别为3.21mg/g/d、3.20mg/g/d,飞机草还能显著提高淀粉酶酶活,这促进了土壤中碳氮素的分解和转化,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有利于其生长、扩张和入侵。
李素丽孙倩杨丽涛
关键词:生物入侵飞机草紫茎泽兰土壤酶活性
一种利用甘蔗副产品制备的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甘蔗副产品制备的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物质制成:甘蔗渣38‑45份、甘蔗滤泥45‑55份、酒精废液40‑50份、尿素15‑20份、钙镁磷肥12‑18份、氯化...
李素丽李志刚刘显富谭凯文
文献传递
薏米人工湿地根系分解及其铬元素的释放和化学形态变化被引量:1
2015年
利用湿生植物薏米构建垂直流人工湿地,研究了不同浓度Cr6+(0、20、40 mg·L-1)处理对湿地植物薏米根系分解及铬元素含量和形态分布的影响,以期为研究根系中Cr的累积、形态转变及人工湿地高效处理含铬废水技术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薏米根系前30 d分解快速,之后分解缓慢;20、40 mg·L-1Cr6+处理与对照相比,根系的分解速率分别降低了40.63%、55.56%.分解前期(0~45 d)根残体对Cr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分解后期(45~60 d)根残体吸附能力减弱,根残体的Cr含量为先升高后降低,分解60 d后根残体释放出Cr.分解过程中重金属活性较强的乙醇提取态(F1)和去离子水结合态(F2)的含量均显著降低;在分解60 d后,Cr6+胁迫下根残留体内Cr以醋酸提取态(F4)含量最高,其他形态次之;不处理Cr6+根残体内Cr以残渣态(F6)为主要优势,百分比高达76.76%.本研究表明,分解过程中根内Cr含量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Cr6+胁迫下降低了根系分解率,但没有提高Cr的生物活性.
彭姿李志刚何冰李素丽杨平飞李正文梁和
关键词:人工湿地
甘蔗悬浮单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及再生成植株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提供甘蔗悬浮单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及再生成植株的方法。甘蔗悬浮单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包括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继代培养;胚性悬浮细胞的获取和悬浮单细胞的获取;再生成植株的方法包括将胚性悬浮单细胞在MS培养基...
李素丽张德梅王瑞袁帅李馨竹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