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竹

作品数:215 被引量:2,199H指数:2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育健康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1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96篇医药卫生
  • 14篇生物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60篇畸形
  • 48篇神经管
  • 46篇神经管畸形
  • 37篇叶酸
  • 26篇儿童
  • 25篇妇女
  • 20篇流行病
  • 20篇流行病学
  • 19篇患病
  • 19篇患病率
  • 17篇新生儿
  • 17篇基因
  • 17篇半胱氨酸
  • 16篇同型半胱氨酸
  • 16篇氨酸
  • 16篇保健
  • 15篇出生体重
  • 14篇妊娠
  • 14篇脑性
  • 12篇小儿

机构

  • 143篇北京大学
  • 72篇北京医科大学
  • 20篇苏州市妇幼保...
  • 14篇北京大学第三...
  • 14篇北京大学第一...
  • 12篇无锡市妇幼保...
  • 11篇太仓市妇幼保...
  • 9篇嘉兴市妇幼保...
  • 8篇北京医科大学...
  • 8篇海宁市妇幼保...
  • 6篇太原市妇幼保...
  • 6篇苏州市卫生局
  • 6篇昆山市妇幼保...
  • 6篇嘉兴市卫生局
  • 6篇海盐县妇幼保...
  • 5篇山西省卫生厅
  • 4篇青海大学
  • 4篇北京医科大学...
  • 4篇慈溪市妇幼保...
  • 4篇嘉兴市秀洲区...

作者

  • 214篇李竹
  • 53篇李松
  • 52篇任爱国
  • 40篇郑俊池
  • 38篇刘建蒙
  • 33篇洪世欣
  • 32篇叶荣伟
  • 29篇赵平
  • 25篇李智文
  • 22篇郝玲
  • 19篇李勇
  • 18篇裴丽君
  • 18篇陈新
  • 18篇陈星
  • 16篇呼和牧人
  • 15篇朱慧萍
  • 15篇唐仪
  • 15篇季成叶
  • 14篇姜梅芳
  • 14篇张乐

传媒

  • 35篇中国生育健康...
  • 30篇中华流行病学...
  • 19篇中国优生优育...
  • 13篇中华预防医学...
  • 10篇卫生研究
  • 9篇中国公共卫生
  • 8篇中国妇幼保健
  • 6篇中华围产医学...
  • 6篇中华儿科杂志
  • 5篇北京大学学报...
  • 5篇中级医刊
  • 5篇遗传
  • 5篇上海预防医学
  • 4篇中国儿童保健...
  • 4篇北京医科大学...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营养学报
  • 3篇中华医学科研...
  • 2篇国外医学(妇...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年份

  • 2篇2010
  • 11篇2009
  • 9篇2008
  • 11篇2007
  • 27篇2006
  • 19篇2005
  • 13篇2004
  • 15篇2003
  • 11篇2002
  • 14篇2001
  • 15篇2000
  • 23篇1999
  • 20篇1998
  • 4篇1997
  • 9篇1996
  • 4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2
  • 2篇1990
2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叶酸补充快问快答
2010年
为什么怀孕前就要补充叶酸,孕中期以后还要补充吗?仅通过食补够吗?补充过量会有哪些危害……关于叶酸补充.我们搜集了网上提问频率最高的9个问题,请专家来详细解答。
心怡李竹
关键词:叶酸营养学孕妇怀孕
定位转HCY-2基因诱发鸡胚神经管畸形的时间-效应关系研究被引量:4
1999年
本文旨在研究定位转新基因(HCY-2)与神经管畸形发生的时间-效应关系及可能的作用机理。采用脂质体介导基因转移技术将已构建的含有全长HCY-2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定位转入不同发育时期的鸡胚(Hamburger-Hamilton1、6和12期),培养后再用RT-PCR、免疫组化、扫描和透射电镜及光镜等技术探讨HCY-2基因在4天龄鸡胚中的表达、分布和致畸作用。结果在3个不同时期定位导入HCY-2基因后,均可诱导胚胎发生神经管畸形,以1天龄头侧微注射的胚胎最为敏感,神经管畸形发生率高达35.3%,呈明显时间-效应关系,其表现型是:脑膨出、无脑、脊柱裂和小头。转基因组胚胎能够表达HCY-2mRNA和相应编码蛋白,主要分布于胚胎脑组织中。扫描和透射电镜下发现HCY-2基因能损伤细胞表面和内部的超微结构;在畸形部位还观察到大量的凋亡细胞。结论是,HYC-2基因可能是一种新的基因毒性因子,它在胚胎早期神经管畸形发生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李勇李竹张晨晖陈星孟昭亨刘虹赵智榕李松
关键词:神经管畸形胚胎
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的基因组结构分析被引量:13
1998年
目的:了解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组外显子/内含子结构,为进一步的研究MTHFR基因及寻找突变奠定基础。方法:根据报道的人肝MTHFRmRNA序列设计引物,分段扩增基因组DNA,进行双向测序,确定基因组序列。结果与结论:MTHFR基因包括11个外显子和10个内含子,外显子的长度分别为99~252bp,内含子长度分别为192~981bp。
朱慧萍李竹李燕
关键词: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组基因扩增
砷、氟、硒联合对大鼠全胚胎的发育毒性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用体外全胚胎培养(wholeembryoculture,WEC)探讨硒、氟和砷三者以不同配比浓度对旋转培养48h的大鼠胚胎所产生的联合作用。3×3×3析因分析结果表明硒、氟、砷联合对发育呈协同毒性作用;随着三种化学物剂量的配比变化,发育毒性效应亦不同,7个低剂量联合组的协同作用主要表现为致畸性,而高剂量联合组〔(2.0μg硒+10.0μg氟+1.0μg砷)/ml培养基〕的协同作用以致死性为主。结果还提示卵黄囊胎盘结构与功能紊乱是硒、氟、砷联合致畸的重要机制之一。
李勇孙棉龄吴德生吴德生陈星
关键词:全胚胎培养
孕期贫血与新生儿体格及营养状况的关系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孕期贫血与新生儿体格发育及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1993年~1996年浙江、江苏、河北27个县市的孕产妇及其生育的新生儿,共535137例。将新生儿按性别和胎龄分层,分析母亲不同程度的贫血与新生儿体格发育及营养不良发生率的关系。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影响新生儿体格发育的相关因素。结果孕期不同程度的贫血均与新生儿ZLI(张路指数)有关,轻、中度贫血组的差异不显著,重度贫血组新生儿ZLI最低;孕早、中期贫血与早产儿ZLI有关,孕中、晚期贫血与过熟儿ZLI有关,妊娠各期贫血均与足月儿ZLI及营养不良有关,孕晚期贫血与早产儿及过熟儿营养不良有关;所有影响因素中母亲孕早期体重对ZLI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胎龄和母亲孕期增重程度;孕中期Hb值与ZLI呈正相关。结论孕期贫血与新生儿体格发育有关。
陈英任爱国叶荣伟郑俊池李松刘建蒙郝玲李竹
关键词:孕期贫血新生儿营养不良体格发育
中国南北方人群还原叶酸载体基因多态性分布研究被引量:14
2004年
目的 描述中国人群还原叶酸载体(RFC1)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在南北方、不同性别人群中的分布。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720份正常人外周血片DNA进行RFC1第80位SNP检测。结果 北方人群RFC1(A80G)基因的AA、GG和G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2.28%、31.09%和46.63%,南方人群RFC1(A80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8.56%、22.75%和58.68%,南北方基因型频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南北方人群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2.10%和54.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RFC1(A80G)基因的AA、GG和G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4.88%、25.85%和49.27%,女性分别为18.83%、27.77%和53.40%,不同性别人群RFC1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别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0.49%和54.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步认为RFC1基因型分布与北方神经管畸形率高于南方的分布特点一致。人群RFC1基因型分布研究可为RFC1基因突变与叶酸代谢相关疾病病因研究假设提供遗传学数据。
裴丽君任爱国朱慧萍郝玲赵文睿李竹侯广旺张伯兰蒋琰瑛吴立民潘玉娟张梦兰
关键词:还原叶酸载体基因多态性等位基因基因频率
孕早期感冒或发热与常见体表出生缺陷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25
2006年
目的 探讨母亲孕早期感冒发热与我国北方地区三类常见体表出生缺陷(神经管畸形、唇腭裂和四肢畸形)的关系。方法 资料来源于山西省平定、昔阳、太谷和泽州4县以人群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为2003年1月到2005年6月间在4县监测到的447例3类单发出生缺陷病例(神经管畸形326例、唇腭裂63例、四肢畸形58例)及同地区同期收集的505例无任何体表可见出生缺陷的正常对照。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混杂因素。结果 与孕早期未患感冒发热的母亲相比,孕早期有过感冒发热的母亲生育NTDs、唇腭裂和四肢畸形的危险性(OR)分别为4.09(95%CI=2.64~6.32),3.04(95%CI=1.48~6.26)和1.37(95%CI=0.57~3.32)倍。结论 母亲孕早期感冒发热可显著增加子代发生神经管畸形和唇腭裂的危险性,而与四肢畸形的发生无显著关联。
李智文任爱国刘建蒙张乐裴丽君郭湛英金永生李竹
关键词:神经管畸形唇腭裂四肢畸形感冒发热病例对照研究
河北省5个县1993~1996年唇腭裂的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描述河北省5个县1993-1996年先天性唇腭裂的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利用1992年建立的“中美预防神经管畸形合作项目”出生缺陷监测的常规报告资料,研究河北省5个县1993-1996年孕满20周的总出生人群中唇腭裂(包括单纯腭裂、唇裂伴或不伴腭裂)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不同性别的患病率。 结果 1993-1996年河北省5个县唇腭裂患病率为2.08‰(144/69 131),其中单纯腭裂患病率为0.30‰(21/69 131),唇裂伴或不伴腭裂(唇裂+/-腭裂)患病率为1.78‰(123/69 131);唇腭裂患病率元氏县最高(3.35‰),香河县最低(1.66‰),1993年最高(2.70‰),1995年最低(1.68‰),2月、4月、8月、10月、12月份相对较高,没有明显的季节波动;男性唇腭裂患病率为2.30‰,女性为1.82‰,男女性比为1.38;男性和女性唇裂+/-腭裂患病率分别为2.08‰和1.43‰,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14,P<0.05)。 结论 1993-1996年河北省5个县的唇腭裂患病率持续较高,并在出生人群中存在性别差异。提示本地区可能存在持续的环境危险因素暴露以及唇腭裂遗传性在性别上的差异。
叶荣伟李松洪世欣郑俊池王红肖岚王丽娜侯广旺张伯兰刘育红杜宝芝魏子耿李竹
关键词:唇裂腭裂流行病学
苏嘉地区生殖健康服务机构病人流量及服务时间分析
2002年
了解苏嘉地区现有生殖健康服务机构病人流量及服务时间。方法 分层抽样抽取苏州、嘉兴地区各级各类生殖健康服务机构 85所 ,对其生殖健康医务人员进行三个工作日的病人流量分析。结果 不同级别 /类别生殖健康服务机构病人流量、人均每日接诊人次和平均服务时间不同。研究提示 ,不同机构应根据自身病人流量特点对服务内容、人员配置进行适当调整 ,并要将人均每日接诊人次与服务内容、服务时间等指标结合起来 ,对工作绩效进行综合评价。
刘民李竹刘芃周永兰童巧玲
关键词:生殖健康病人
石家庄等四城市小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患病率研究被引量:24
1999年
先天性心脏病(CHD,简称先心病)是胚胎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造成的一组出生缺陷病。它是人类发生率最高的一组出生缺陷。我国通过监测对先心病患病率的研究较少,保守估计每年有10万名先心病患儿出生[1]。同时有研究表明,71%的先心病患儿可存活到生育年龄以...
李松洪世欣赵平张泽峰张泽峰陈雅芬李继芬郭佩佩季成叶马郁文季成叶李竹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婴儿发病率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