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秀娟

作品数:32 被引量:132H指数:6
供职机构:江门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学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学

主题

  • 19篇细胞
  • 8篇基因
  • 7篇强直
  • 7篇强直性
  • 7篇脊柱
  • 7篇脊柱炎
  • 6篇强直性脊柱炎
  • 6篇淋巴
  • 6篇淋巴细胞
  • 6篇白细胞介素
  • 5篇外周
  • 5篇外周血
  • 5篇流式细胞
  • 4篇地中海贫血
  • 4篇银屑
  • 4篇银屑病
  • 4篇贫血
  • 4篇流式细胞术
  • 4篇基因型
  • 4篇白细胞

机构

  • 21篇江门市中心医...
  • 13篇中山大学
  • 2篇暨南大学附属...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江门市结核病...
  • 2篇江门市新会区...
  • 1篇广东医学院附...
  • 1篇广州市第八人...
  • 1篇汕头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大连大学附属...
  • 1篇江门市人民医...
  • 1篇暨南大学第一...

作者

  • 32篇李秀娟
  • 8篇黄胜起
  • 8篇李时英
  • 6篇伍金华
  • 6篇郭晓兰
  • 6篇杨文彪
  • 5篇牛映红
  • 5篇李健雄
  • 4篇韦峰
  • 3篇甄沛林
  • 3篇陈晓华
  • 3篇陈建勇
  • 3篇黄芳仪
  • 3篇丁佩佩
  • 3篇王阿妮
  • 3篇何纲
  • 2篇卢珠明
  • 2篇邓列华
  • 2篇叶敏
  • 2篇李仲笑

传媒

  • 4篇实用医技杂志
  • 4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皮肤病与性病
  • 2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皮肤性病诊疗...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1篇2015
  • 7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耐药与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变化被引量:28
2013年
目的对非耐药(DS)及耐多药(MDR)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变化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对某医院及某结核病防治所2011年7月—2012年7月住院的肺结核患者(其中DS肺结核患者20例,MDR肺结核患者15例)以及医院同期2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的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同时检测外周血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0,对3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DS肺结核组、MDR肺结核组及对照组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CD3+、CD4+、CD8+T淋巴细胞绝对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CD3+[(1 426±485)/μL]、CD4+[(825±306)/μL]、CD8+T淋巴细胞[(516±213)/μL]绝对值最高,MDR肺结核组最低[分别为(746±358)/μL、(461±204)/μL、(213±101)/μL]。3组间IFN-γ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浓度[(65.04±36.31)pg/mL]最高,MDR肺结核组[(23.32±14.04)pg/mL]最低。3组间IL-10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类痰菌阳性肺结核及MDR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绝对值及血清IFN-γ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下降可能促进了结核病情进展,且可能为耐药肺结核形成的原因之一。
何纲丁佩佩甄沛林李秀娟伍金华汤志强胡长征吴兴柳陈晓华
关键词:T淋巴细胞亚群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10
广东五邑地区中国型~Gγ(~Aγδβ)~0地中海贫血发病及红细胞相关参数变化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广东五邑地区人群中国型~Gγ(~Aγδβ)~0地中海贫血的检出率及相关红细胞参数的改变。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就诊的8 103例患者的血液样本,采用GapPCR法、反向斑点杂交法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对其分布状况及细胞学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在8 103例样本中共检测出中国型~Gγ(~Aγδβ)~0地中海贫血杂合子12例;中国型~Gγ(~Aγδβ)~0地中海贫血纯合子1例,总检出率0.16%;与对照组比较,中国型~Gγ(~Aγδβ)~0地中海贫血患者血液学结果显示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及红细胞平均Hb含量(MCH)均降低,HbF升高,HbA2无差别。结论广东五邑地区中国型~Gγ(~Aγδβ)~0发病率不容忽视,其杂合子临床症状较轻,但当是纯合子时表现为重型地中海贫血。在遗传咨询中临床医生需提高警惕。
李秀娟王阿妮陈卫光牛映红伍金华区泳怡
关键词: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胎儿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
白细胞介素-23及其受体基因rs1120903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的相关性分析
2016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3(IL-23)、IL-23受体(IL-23R)基因rs1120903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AS)的关系。方法选取五邑地区汉族人群AS患者132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102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23的表达水平,采用TaqMan探针对IL-23R基因rs11209032位点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型。结果 AS患者外周血IL-2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五邑地区汉族人群中,AA,AG, GG基因型频率在AS中分别为5.3%,91.7%,3.0%,与对照组分布(20.6%,65.7%,13.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63,P<0.05),AS患者和对照组中rs11209032位点A等位基因频率(51.1%,53.4%)和G等位基因频率(48.5%,46.6%)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3,P>0.05);其各个基因型组的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23R单核苷酸多态性rs11209032与本地人群AS发病有一定的相关性。
李秀娟孙川李时英黄胜起梁惠强陈建勇陈卫光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类
特应性皮炎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22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检测特应性皮炎(AD)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22(Th22)的表达,探讨其在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评估患者病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6例AD患者和28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Th22(IL-22)细胞,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22、IFN-1、IL-4水平。结果AD患者外周血Th22细胞(2.35±0.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94±0.43)%(P〈0.01);Th22细胞与血清中IL-22呈正相关(r=0.48,P〈0.05),而与IFN-γ、IL-4无相关(r=-0.105,P〉0.05;r=-0.267,P〉0.05),Th22细胞与疾病的EASI评分呈正相关(r=0.53,P〈0.05)。结论Th22细胞有可能作为监测AD严重程度或病情波动的指标。
郭晓兰李秀娟杨文彪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外周血
IL-23R基因多态性与五邑地区汉族人群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中国五邑地区汉族人群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3R基因多态位点与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地区汉族人群AS患者50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70名,采用Sequenom MassArray基因分型方法检测IL-23R基因多态位点,计算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rs10489629位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χ2=11.392,P=0.003;χ2=13.435,P=0.000),携带IL-23R基因rs2275913位点AA基因型与GG基因型比较,显著增加AS的罹患风险(OR=7.161,95%CI=1.488-34.462,P=0.014);而rs10489629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AS组和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中国南方五邑地区汉族人群中,IL-23R基因rs10489629多态性与AS的易感性相关,其中携带A基因增加AS的罹患风险。
李秀娟孙川陈卫光黄胜起许蓓妮陈建勇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多态性
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患者外周血CD3^+CD16^+CD56^+自然杀伤T细胞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探讨自然杀伤T细胞(natural killer T cell,NKT)在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有URSA史患者50例,其中未孕者20例为URSA非孕组,难免流产者30例为UESA难免流产组,52例正常体检者中正常未生育者20例为正常未育组,正常妊娠孕妇20例为正常妊娠组,有正常生育史12例为正常生育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周血中CD3+CD16+CD56+NKT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外周血CD3+CD16+CD56+NKT细胞百分率正常未生育组[(4.62±1.38)%]与正常生育组[(4.90±3.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RSA非孕组外周血CD3+CD16+CD56+NKT细胞百分率[(2.42±1.52)%]低于正常生育组(P<0.05),URSA难免流产组[(4.18±2.77)%]低于正常妊娠组[(14.40±2.27)%](P<0.05);正常妊娠组外周血中NKT细胞百分率是正常生育组的3倍,而URSA难免流产组是URSA非孕组的2倍。结论 URSA患者外周血NKT细胞表达水平降低,NKT细胞可能参与了URSA的发生。
陈卫光李秀娟牛映红李健雄黎淑贞
关键词:习惯性流产自然杀伤T细胞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索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中重度痤疮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的方法将78例中重度痤疮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给予ALA-PDT治疗,采用波长632.8nm的红光照射,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3次;对照组39例,口服维胺脂治疗,每次50mg,3次/d,连续服用6周。在治疗2、4、6周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判断和比较,同时记录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经过3次治疗,总有效率94.9%;对照组于6周总有效率69.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副作用表现为红斑、肿胀,部分患者出现轻微渗出及暂时性色素沉着,所有病例均未出现溃疡和瘢痕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ALA-PDT治疗中重度寻常性痤疮的疗效明显优于口服维胺脂,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中重度痤疮的新方法。
郭晓兰杨文彪李秀娟黄芳仪欧阳志彬
关键词: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痤疮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CD4^+ CD25^+ high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及其与传统指标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CD4+ CD25+ high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cells,Treg)表达特点,探讨CD4+ CD25+ high调节性T细胞在A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AS和20例健康人外周血CD4+ CD25+ high调节性T细胞及HLA-B27,同时检测与AS相关的传统指标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等,并分析CD4+ CD25+ high调节性T细胞与AS活动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S患者外周血CD4+ CD25+ high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及CD4+ CD25+ high/CD4+比率显著升高(P<0.05),AS患者外周血CD4+ CD25+ high调节性T细胞表达与HLA-B27平均荧光强度呈正相关(r=0.623,P=0.027),而与HLA-B27的百分数及ESR、CRP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AS患者外周血CD4+ CD25+ high调节性T细胞表达数量增加,但其功能有可能是存在异常,AS患者体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
李秀娟黄胜起李时英李仲笑韦峰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调节性T细胞流式细胞仪
CD_(154)与CD_4^+CD_(25)^+FoxP_3^+调节性T细胞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_(154)及CD_4^+CD_(25)^+FoxP_3^+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cells,Treg)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30例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上CD_(154)、CD_4^+CD_(25)^+FoxP_3^+调节性T细胞,并分析CD_(154)的表达水平与CD_4^+CD_(25)^+FoxP_3^+调节性T细胞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1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_(154)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4.13±0.47)%vs(1.84±.0.09)%(P﹤0.05)],CD_4^+CD_(25)^+FoxP_3^+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3.81±0.30)%vs(6.28±0.35)%(P﹤0.05)]。2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_(154)表达水平与CD_4^+CD_(25)^+FoxP_3^+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341,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外周血CD_(154)、CD_4^+CD_(25)^+FoxP_3^+调节性T细胞表达异常,CD_(154)、CD_4^+CD_(25)^+FoxP_3^+调节性T细胞可能共同参与了银屑病的免疫发病过程。
郭晓兰邓列华杨文彪李秀娟
关键词:CD154调节性T细胞银屑病
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辅助性T17细胞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 检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17(Th17)细胞的表达,探讨其在A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As患者和15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Th17[白细胞介素(IL)-17]、Th1[干扰素(IFN)-r]、Th2(IL-4)细胞及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同时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等,并分析Th17细胞与Th1、Th2、HLA-B27及AS活动性指标的相关性。采用t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As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2.6±0.8)%]高于对照组[(1.1±0.4)%](P〈O.01);Th1(IFN-r)细胞[(3.9±0.8)%]低于对照组[(5.1±1.3)%](P〈0.05);Th2(IL-4)细胞[(4.1±1.6)%]比对照组[(3.1±1.4)%]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h17细胞与HLA-B27百分数及与HLA-B27平均荧光强度、ESR、CRP无相关性(P〉O.05);但是,Th17细胞表达水平有随HLA-B27百分数及HLA-B27平均荧光强度增加升高的趋势。结论 AS患者外周血Th1细胞减少,而Th17细胞增加,AS患者体内存在Th细胞的失衡,Th17比例变化是反映AS整个复杂免疫反应异常的一个重要环节。
李秀娟黄胜起郑辉陈卫光李时英李仲笑韦峰
关键词:脊柱炎强直性T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