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甲

作品数:14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1篇弥漫
  • 10篇轴索
  • 10篇弥漫性轴索
  • 9篇轴索损伤
  • 9篇弥漫性轴索损...
  • 6篇磁共振
  • 4篇质子磁共振
  • 4篇波谱
  • 3篇代谢
  • 3篇张量成像
  • 3篇弥散
  • 3篇弥散张量
  • 3篇弥散张量成像
  • 3篇记忆障碍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波谱
  • 2篇学习记忆
  • 2篇学习记忆障碍
  • 2篇预后
  • 2篇质子磁共振波...

机构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14篇李甲
  • 12篇冯东福
  • 9篇李雪元
  • 4篇顾磊
  • 3篇王博成
  • 3篇朱志安
  • 2篇李梅
  • 2篇楚胜华
  • 2篇顾磊
  • 1篇滕皋军
  • 1篇陈李骏
  • 1篇渠兴乾
  • 1篇李建奇
  • 1篇陈二涛
  • 1篇罗伟
  • 1篇沈伯雄

传媒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神...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弥漫性轴索损伤后微结构损伤、葡萄糖代谢紊乱与学习记忆障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大鼠易损区微结构损伤、葡萄糖代谢紊乱与学习记忆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   方法:①使用自主研制的可同时产生瞬间角加速和线加速运动的实验装置(专利号:ZL200920067463.4)建立DAI 大...
李甲
关键词:轴索损伤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文献传递
大鼠创伤性轴索损伤后脑代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使用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研究大鼠创伤性轴索损伤(traumatic axonal injury,TAI)后组织代谢改变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方法使大鼠头颅发生线加速和角加速运动制作TAI模型。于伤前和伤后24h采用多体素MRS方法检测大鼠脑内多个部位的组织代谢状态,分析伤后N-乙酰门冬氨酸(NAA)/总肌酸(Cr)、NAA/胆碱类化合物(Cho)和Cho/Cr值变化及NAA/Cr值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免疫组化标记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p—APP)观察轴索损伤情况。结果与伤前相比,伤后24h时NAA/Cr、NAA/Cho值显著下降(P〈0.05),Cho/Cr值轻度升高(P〉0.05);NAA/Cr值出现较大降低幅度的部位依次为脑干、海马、内囊、胼胝体和丘脑。病理学检查示这些部位出现轴索损伤。结论TAI后脑组织出现严重代谢紊乱,以脑干、海马等部位变化最为显著。
李雪元李建奇冯东福李甲范明霞裴孟超顾磊门卫伟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磁共振波谱代谢
弥漫性轴索损伤大鼠易损区微结构损伤的定量研究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大鼠脑组织微结构损伤的空间分布特征,定量评估易损区轴索损伤程度。方法使用7.0TMRI对DAI组(n=20)和对照组(n=15)大鼠进行扫描,合成DTI参数图并计算各易损区的参数值。
冯东福李甲顾磊李雪元朱志安
弥漫性轴索损伤大鼠易损区微结构损伤7.0TMRI定量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大鼠脑组织微结构损伤的空间分布特征,定量评估易损区轴索损伤的程度。方法使用7.0TMRI对DAI组(20只)和假损伤对照组(15只)大鼠进行扫描,合成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参数图并计算各易损区的参数值。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易损区B—APP的表达情况,使用IPP软件定量评估轴索损伤的严重程度。结果与对照组大鼠比较,DAI大鼠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轴向弥散系数(axial diffusivity,AD)图可见胼胝体局部信号缺损或减低;脑干、胼胝体FA值和AD值显著性降低(P〈0.05);各易损区免疫组化染色的累积吸光度(IOD)值均显著性增高(P〈0.01),最高为脑干(P〈0.05);各易损区标化后FA、AD、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与IOD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DTI能够检测DAI易损区微结构的非可视病变,活体、定量地早期评估轴索损伤程度。
李甲李雪元滕皋军冯东福顾磊陈二涛朱志安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弥散张量成像免疫组织化学感兴趣区
弥漫性轴索损伤后易损区葡萄糖代谢与学习记忆障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DAI大鼠易损区葡萄糖代谢紊乱的时空特征,探讨DAI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发生发展过程。方法使用microPET/CT扫描仪对损伤前后的大鼠进行扫描,使用3.0 T核磁共振扫描仪对大鼠脑组织进行扫描,使用SPM及Im...
冯东福李甲孙兆良顾磊朱志安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代谢
文献传递
350t自航起重臂建造工艺与设计优化研究
21世纪以来,江苏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这个时期内进入了大规模的调整与发展,期间总产量约占全国的1/3、世界大概为1/10。起重船的起吊臂主要承担大结构的调运、运输以及翻转等重要环节的工...
李甲
关键词:起重船模糊综合评判有限元模型
小型猪脑外伤急性颅内高压并失血性休克模型的建立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建立小型猪脑外伤急性颅内高压并失血性休克模型,模拟多发伤失血性休克合并脑外伤急性硬膜外血肿,分析其形态学改变。方法对16只实验用小型猪,采用简易脑皮层气击装置致伤一侧脑额叶,硬膜外球囊法致急性颅内高压,改良Wigger氏休克模型法致失血性休克。观察模型制备前(T01)及放血完成后即刻(T0)、15min(T15)、30min(T30)、60min(T60)五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颅内压(ICP)和脑灌注压(CPP);于T01和T60两个时间点测颈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随机选取2只动物,于模型制备前和制备后6h分别行头颅冠状位CT和MRI检查。模型制备后6h,随机选取2只动物分别行脑大体病理、HE染色观察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与T01时间点比较,T0时间点MAP和CPP明显下降,ICP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间点比较,T15、T30和T60时间点的MAP、ICP和CCP无明显变化(P>0.05)。T60时间点SjvO2较T01时间点明显下降(P<0.05)。影像学检查发现,创伤性硬膜下出血,中线偏移,对侧脑室扩张。HE染色观察发现,创伤灶及周围脑组织水肿明显,炎症细胞浸润,毛细血管周隙出血,白质区淤点性出血以及灰质挫裂伤。超微结构观察显示,创伤灶、周围和对侧脑组织表现为严重程度递减的改变,包括神经元坏死、变性,轴索脱髓鞘,线粒体肿胀,内皮细胞水肿等形态改变。结论采用控制性脑皮层冲击、硬膜外球囊及股动脉放血方法建立的小型猪脑外伤急性颅内高压并失血性休克组合模型,可模拟临床多发伤失血性休克并脑外伤急性硬膜外血肿,并能用于CPP和脑氧供需平衡的监测。
罗伟李雪元李甲渠兴乾陈李骏沈伯雄冯东福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颅内高压失血性休克小型猪
大鼠创伤性轴索损伤后脑代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
目的使用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研究大鼠创伤性轴索损伤后组织代谢改变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方法使大鼠头颅发生线加速和角加速运动制作创伤性轴索损伤模型。于伤前和伤后24h,使用多体素MRS方法检测
冯东福李雪元李甲顾磊
弥漫性轴索损伤后早期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与工作记忆障碍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导致工作记忆障碍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分别对10例DAI患者(DAI组)和1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行DTI检查,并对两组DTI图像的钩束、皮质脊髓束、胼胝体和扣带回感兴趣区的部分各向异性(FA)值进行比较分析。DAI后6个月对患者与健康志愿者行认知量表评估,并行对比分析;另外将DAI组FA值与其认知量表评分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AI患者4个感兴趣区的FA值显著降低(P<0.05),恢复期总体认知能力略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工作记忆功能却显著降低(P<0.05)。DAI患者中的钩束和皮质脊髓束的FA值与工作记忆功能呈正相关(r分别为0.898和0.797,P<0.05);胼胝体和扣带回FA值与工作记忆功能无明显相关性(r分别为0.432和0.387,P>0.05)。结论 DTI技术可为DAI导致的工作记忆障碍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顾磊李甲冯东福李建奇王博成朱志安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工作记忆
小动物弥漫性脑损伤致伤装置的设计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临床上高发生率的弥漫性脑损伤多由角加速度和线加速度运动共同导致,目前相关研究中尚缺乏可产生此类复合加速运动的实验装置。笔者设计一种可同时产生角加速度和线加速度运动的实验装置。方法该装置为一个由高气流率气缸驱动的气动转换系统。动力气缸气流出入口经过扩大,且动力气缸高压腔发射前施加预压,而活塞运动经外设弹性塑胶垫缓冲后停止,实现了活塞产生瞬间超大线性加速度运动。借助于运动方式转换器的转换作用,实验装置将活塞直线运动转换为瞬间超大角加速度和线加速度复合运动。通过大鼠致伤实验验证该装置产生小动物脑弥漫性脑损伤的有效性。结果该装置产生了稳定的瞬间超大角加速度和线加速度复合运动,并成功复制了大鼠弥漫性脑损伤模型。结论该设计稳定、可控,使用方便,是一种适用于制作小动物弥漫性脑损伤模型的新型设备。
李雪元戴广辉冯东福李甲顾磊
关键词:弥漫性脑损伤角加速度线加速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