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玉芬

作品数:26 被引量:108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血液流变
  • 9篇血液
  • 9篇血液流变学
  • 7篇血清
  • 5篇血液流变性
  • 4篇综合征
  • 4篇脑血
  • 4篇患者血清
  • 4篇格林-巴利综...
  • 4篇梗死
  • 4篇巴利综合征
  • 3篇血管
  • 3篇血浆
  • 3篇紫外线
  • 3篇细胞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脑脊液
  • 3篇急性
  • 3篇白细胞

机构

  • 26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承德医学院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辽宁省人民医...
  • 1篇沈阳机车车辆...
  • 1篇沈阳市和平区...

作者

  • 26篇李玉芬
  • 25篇戚其学
  • 5篇曹云鹏
  • 3篇赵传胜
  • 3篇沈雪莉
  • 3篇崔黎黎
  • 2篇戚琳
  • 1篇苑秀华
  • 1篇贾志梅
  • 1篇聂莹雪
  • 1篇徐楠
  • 1篇戴茹娟
  • 1篇徐晶
  • 1篇王嗣欣
  • 1篇张晓鹏
  • 1篇李少中
  • 1篇高旭光
  • 1篇李绍英
  • 1篇徐万鹏
  • 1篇许大义

传媒

  • 16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检验...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 4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3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螺内酯对心肌梗死大鼠梗死区和非梗死区醛固酮的影响
2010年
目的观察螺内酯对大鼠心肌梗死后不同阶段梗死区(Iz)和非梗死区(NIz)醛固酮水平(ALD)的影响。方法雌性Wistar大鼠,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肌梗死模型。术后24h、l周、2周及4周随机从各组中各取7~12只大鼠,分别行病理组织学检查,计算左室截面直径,检测Iz和NIZ心肌的ALD含量。结果手术1周后,心梗组左室截面直径增大,用螺内酯4周时,上述指标明显改善(P〈O.05)。心肌ALD水平在Iz于术后1周开始升高(P〈0.05),在NIZ于术后2周开始升高(P〈0.001),均于用螺内酯后2周开始回落(P〈O.05),但仍高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梗死区心肌醛固酮水平上升较早,非梗死区心肌醛固酮水平上升稍晚;螺内酯对梗死区和非梗死区心肌的醛固酮水平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大鼠心梗l周后即发生左心室重构改变,长期使用螺内酯可逆转心室重构。
李玉芬贾志军贾志梅戚其学
关键词:心室重构螺内酯醛固酮
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6水平测定被引量:3
1998年
应用生物学方法检测了26例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显示:GBS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血清中IL-6含量与脑脊液中IL-6含量无相关性;血清中IL-6含量与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无相关性;但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戚其学曹云鹏李玉芬王嗣欣
关键词:G-B综合征血清脑脊液白细胞介素6
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8
2002年
对 10 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 ,结果显示 :高血压病组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增高 ,与同年龄组健康人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主要表现为全血粘度增高 ,其中红细胞压积增高 ,是血液粘度增高的重要因素。
李玉芬陈燕戚其学
关键词:高血压血液流变学
评估旋转粘度计测量剪应力的范围及最低可测剪应力的标准
2012年
目的:判定评估旋转粘度计测量剪应力的范围及最低可测剪应力的标准。方法:我们提出了双5%的方法作为"衡量"标准,即粘度测定误差小于5%、变异系数小于5%。我们采用一种匿名的粘度计、几种不同的粘度油,并把蒸馏水作为低粘度牛顿流体,在切变率分别为200 s-1、180 s-1、10 s-1、5 s-1、3 s-1和1s-1的情况下测量标准油的粘度。我们采用SPSS15.0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我们估算出该设备的最大可测量的剪应力超出4000 mPa,最小剪应力应该是一个在6.92 mpa^9.01 mPa(大致上是7 mpa^9 mPa)之间的值,与该仪器说明书中的描述相符。结论:用"双5%"的标准评估旋转粘度计的剪应力测量范围和最小剪应力值是有实践意义的。采用此标准,并选定合适的标准油,可以很容易地实现对旋转粘度计的关键性能的评估。
李玉芬崔黎黎戚其学
关键词:剪应力测量范围
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含量和纤溶酶原活性的变化被引量:23
2006年
戚其学李玉芬曹云鹏
关键词:血浆纤维蛋白原纤溶酶原活性D-二聚体病人病理生理过程凝血指标变化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神经损害的影响因素及肌电图改变
2013年
目的探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combineddegenerationofspinalcord,SCD)患者神经损害的影响因素及肌电图改变特点。方法收集42例确诊为SC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神经损害程度积分评定,分析血清VitBl2、血红蛋白水平与神经损害程度的相关性,并总结其肌电图特点。结果VitB12水平及血红蛋白浓度与神经损害程度积分均无显著相关(P〉0.05)。18例(42.9%)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远端潜伏期延长,其中8例伴有运动诱发电位波幅降低;24例(57.1%)有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10例伴有体感诱发电位波幅降低。结论SCD神经损害程度与VitBl2水平及贫血程度之间无线性相关;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均可受损,但感觉神经更易累及;损害以神经脱髓鞘改变为主.可伴有轴索损伤。
李玉芬沈雪莉
关键词: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神经损害肌电图改变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浆内皮素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2005年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ET)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U)中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了30例SAH患者及26例健康自愿者ET含量。结果(1)SAH患者血浆ET含量为19.75±10.08pg/mL,正常对照组血浆ET含量为9.69±3.91pg/mL,SAH组ET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蛛网膜下腔出血量越大,血浆中ET含量越高,脑血管痉挛(CVS)的发病率也高。(3)SAH后血浆中ET水平的变化趋势,有可能作为推测疾病发展及予后判定的一个指标。结论ET在SAH疾病的进展,特别是CVS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戚其学李玉芬张晓鹏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内皮素脑血管痉挛放射免疫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L)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92例[CVD患者及86名健康对照者血清中ACL含量。结果ICVD患者ACL阳性率为29.3%(其中IgG型占74.1%、igM型占44.4%、IgA型占25.9%),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ICVD组各型ACL(IgG、IgM、IgA)的平均结合指数均较对照组高(P〈0.01)。ICVD患者中ACL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平均年龄偏小(52.7±9.2岁VS61.8±11.8岁,P〈0.05),年轻患者(50岁以下)中ACL阳性率达47.1%;多发病灶者较多(55.6%VS15.6%,P〈0.01);反复发作情况较多(P〈0.01)。结论ACL与ICVD发病密切相关,ACL阳性者更容易出现中风反复发作,是ICVD发生的危险性增高的标志。
李玉芬崔黎黎戚其学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抗心磷脂抗体抗磷脂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
多发性硬化患者白细胞介素6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多发性硬化(M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以生物学方法检测37例MS患者血清及脑脊液(CSF)中IL6含量。结果MS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IL6含量分别为7267±5246;1750±521U/ml而非炎症性神经病(NIND)组分别为1974±1381和556±225U/ml,正常对照(NC)组血清IL6含量为633±1039U/ml,MS患者血清及脑脊液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MS患者血清与CSFIL6水平不呈线性相关,血清IL6水平随病情稳定而下降。
戚其学李玉芬戴茹娟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症白细胞介素6血清脑脊液
国产长春西汀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国产长春西汀片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并与进口同类药物进行对比。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75)和对照组(n=29)。治疗组应用国产长春西汀片5 mg/次,3次/d口服。对照组应用卡兰片5 mg/次,3次/d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监测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国产长春西汀片对脑梗死恢复期的总有效率为62.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1%,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自觉症状的疗效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国产长春西汀片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有效,可降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改善血液的高凝、高聚状态,且与进口同类药物相比疗效无显著差别。
李玉芬戚其学
关键词:脑梗死血液流变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