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永旺

作品数:31 被引量:85H指数:6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洁净煤发电及燃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东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电气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7篇燃煤
  • 12篇流化
  • 12篇流化床
  • 12篇磁场
  • 11篇循环流化床
  • 11篇颗粒物
  • 11篇可吸入颗粒
  • 11篇可吸入颗粒物
  • 9篇燃煤可吸入颗...
  • 8篇脱除
  • 8篇PM
  • 6篇梯度磁场
  • 6篇燃烧
  • 6篇捕集
  • 4篇稻壳
  • 4篇循环流化床燃...
  • 4篇石化污泥
  • 4篇脱除效率
  • 4篇污泥
  • 4篇污染

机构

  • 31篇东南大学
  • 1篇无锡华光锅炉...

作者

  • 31篇李永旺
  • 30篇赵长遂
  • 25篇鲁端峰
  • 21篇吴新
  • 12篇韩松
  • 7篇陈晓平
  • 7篇陈惠超
  • 5篇任强强
  • 4篇李英杰
  • 4篇段伦博
  • 4篇朱葛
  • 3篇蒲文灏
  • 3篇鲁端锋
  • 2篇李庆钊
  • 2篇杨林军
  • 1篇丛俊
  • 1篇杨贤平
  • 1篇沈解忠
  • 1篇沈湘林

传媒

  • 4篇热能动力工程
  • 4篇东南大学学报...
  • 3篇中国电机工程...
  • 3篇锅炉技术
  • 2篇化工学报
  • 2篇动力工程
  • 1篇燃烧科学与技...
  • 1篇华东电力
  • 1篇煤炭学报
  • 1篇2006可再...
  • 1篇2007年燃...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江苏省工程热...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8
  • 19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梯度磁场中燃煤PM_(10)聚并动力学数值模拟被引量:1
2007年
提出了求解梯度磁场中燃煤PM_(10)聚并动力学方程的三分区算法,应用该算法模拟了0.023~9.314μm粒径范围内大同煤灰在永磁环梯度磁场中的聚并动力学过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一致,三分区算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中间粒径粒子的聚并脱除效率高于小粒子和大粒子的聚并脱除效率;增大粒子质量高,数目中位直径减小,单粒径聚并脱除效率最大值对应的浓度、延长粒子在磁场中聚并时间,粒子的聚并脱除效率提粒径减小;增大平均气流速度,粒子的聚并脱除效率降低,数目中位直径增大,单粒径聚并脱除效率最大值对应的粒径增大。
李永旺赵长遂吴新鲁端峰韩松
关键词:梯度磁场永磁环
梯度磁场中燃煤PM_(10)聚并实验被引量:3
2007年
在永磁环梯度磁场中对0.023-9.318μm粒径范围内东胜煤灰和大同煤灰进行了聚并实验研究.采用流化床气溶胶发生器对飞灰进行气溶胶化,采用低压电称冲击器在线测量聚并前后飞灰粒子的数目浓度.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磁性较强的东胜煤灰粒子的聚并脱除效率高于磁性较弱的大同煤灰粒子的聚并脱除效率;增大飞灰粒子质量浓度或延长粒子的聚并时间,飞灰粒子的分级聚并脱除效率和整体聚并脱除效率提高,且东胜煤灰比大同煤灰整体脱除效率提高更为迅速;提高气流平均速度,飞灰粒子的分级聚并脱除效率和整体聚并脱除效率降低;中间粒径粒子的聚并脱除效率高于小粒子和大粒子的聚并脱除效率;随整体聚并脱除效率的提高,分级聚并脱除效率最大值对应的粒径减小,粒子数目中位直径减小.
李永旺吴新赵长遂鲁端峰韩松
关键词:永磁环梯度磁场
石化污泥掺煤循环流化床混烧试验研究
在一座密相区截面积为0.23m×0.23m、高度为7m的循环流化床试验装置上进行了石化污泥与煤混烧的系统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二次风率的增加,密相区和稀相区温度都有所下降,燃烧效率呈现上升趋势。随着空气过剩系数的增加...
朱葛赵长遂陈晓平李永旺鲁端锋陈惠超
关键词:石化污泥循环流化床污染物排放燃烧效率
文献传递
高梯度磁场中燃煤PM_(10)的捕集试验被引量:3
2007年
利用高梯度磁场试验装置进行了捕集燃煤可吸入颗粒物的试验研究.采用电称低压冲击器(ELPI)在线实时测量了颗粒浓度的变化,系统研究了颗粒磁性、磁场强度、气溶胶流速和磁介质填充率对颗粒捕集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10μm范围内,颗粒的总捕集效率可以达到25%-36%;较大和较小的颗粒捕集效率相对较高;而粒径在1-3μm的颗粒捕集效率相对较低.磁矩较大的样品,其捕集效率较高.磁场强度和磁介质填充率的增加可以提高颗粒的捕集效率,而气体流速的增大则会导致颗粒捕集效率降低.较低的气体流速有利于小颗粒的捕集,而较高的磁介质填充率对于大颗粒的捕集更为有利于.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高梯度磁分离控制燃煤可吸入颗粒物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方法.
鲁端峰赵长遂吴新李永旺韩松丛俊
关键词:PM10燃煤高梯度磁场捕集效率ELPI
稻壳循环流化床燃烧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在一座循环流化床燃烧试验装置上进行了稻壳的燃烧试验。通过热重分析得到稻壳的着火特性。试验发现:稻壳在流化床燃烧中,飞灰含碳量较高,燃烧效率低于预期值。试验得到了二次风率、空气过剩系数、床温和一次风量等对飞灰含碳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空气过剩系数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二次风率的增加,飞灰含碳量呈下降趋势;随着空气过剩系数的增加,飞灰含碳量先减小后增大,存在一最佳值,使得飞灰含碳量最小;随着床温的增加,飞灰含碳量逐渐减小;随着一次风量的增加,飞灰含碳量呈上升趋势。
任强强赵长遂李英杰段伦博陈惠超李永旺杨贤平陈晓平
关键词:稻壳循环流化床燃烧着火特性飞灰含碳量
超细磁性颗粒聚并系数的数值研究
本文在对磁性粒子间相互磁作用力分析推导的基础上,应用双颗粒碰撞聚并模型,分别对超细磁性颗粒在均匀磁场内和磁场外(粒子有剩磁)的聚并系数进行了数值研究,以期为PM25的聚并脱除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李永旺赵长遂吴新鲁端峰韩松
关键词:除尘磁场
文献传递
循环流化床焚烧固体废弃物床内结焦特性研究
2004年
对循环流化床燃烧过程床内结焦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某台45t/h循环流化床固体废弃物焚烧炉运行初期出现的床内结焦,应用煤结焦判据分析了混合燃料的结焦倾向性,讨论了焚烧炉床内结焦的形成特性,分析了造成床内结焦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消除结焦的技术措施。
李永旺赵长遂陈晓平沈解忠
关键词:结焦固体废弃物循环流化床焚烧炉
新型流化床气溶胶发生装置及其特性被引量:15
2005年
根据气固流态化原理,设计了一种实用新颖的流化床气溶胶发生装置.该气溶胶发生装置可以稳定地输出高粒子数浓度、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10 μm的气溶胶颗粒物.应用该装置对燃煤电站锅炉电除尘器粉煤灰进行了气溶胶化实验.实验表明,通过改变流化气体(氮气)流量、待气溶胶化的粉煤灰和青铜珠床料组成的混合物料的给料速率以及流化床床层物料中飞灰的掺混质量比,可以调节流化床气溶胶发生装置输出的飞灰粒子数浓度.测试结果表明:飞灰粒子数浓度呈双峰分布,2个峰值分别位于空气动力学直径为0.01~0.1 μm和0.1~10 μm的范围内;飞灰质量浓度随着颗粒粒径的增大而增加.
李永旺赵长遂吴新韩松鲁端峰沈湘林
关键词:流化床
燃煤可吸入颗粒物磁力聚并脱除特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采用Fe3O4和Fe2O3 2种磁性物质在均匀磁场中对东胜烟煤燃烧产生的粒径0.023~9.318μm范围内的飞灰粒子进行了聚并实验,研究了飞灰粒子聚并的动力学特征以及不同磁性物质对飞灰粒子聚并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Fe3O4对飞灰粒子的聚并脱除效率高于Fe2O3,且聚并脱除后粒子中间直径高于Fe2O3;中间粒径粒子的脱除效率高于小粒子和大粒子;随磁感应强度、磁性物质添加比例、气流平均速度、粒子在磁场中停留时间等的增加,飞灰粒子的脱除效率提高,中间粒子直径减小,且小粒子脱除效率的增幅高于大粒子;当粒子达到饱和磁化时,磁感应强度的增强对聚并无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飞灰粒子质量浓度为40g/m^3时,Fe3O4和Fe2O3对飞灰粒子的脱除效率分别为84%和62%,粒子中间直径从初始的0.151μm分别降低到0.098μm和0.085μm。
李永旺吴新赵长遂鲁端峰韩松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燃煤可吸入颗粒物
燃煤可吸入颗粒物在磁场中聚并脱除机理被引量:12
2007年
提出了燃煤可吸入颗粒物在均匀磁场中的二元碰撞聚并模型,应用该模型计算了大同烟煤飞灰粒子的聚并系数,在此基础上通过求解聚并动力学方程计算了粒子的聚并脱除效率,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燃煤可吸入颗粒物聚并系数随粒径的增大而增大,粒径差异越大,重力对聚并的加强作用越大;粒径越大,布朗力对聚并的影响越弱;同聚并系数对外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律一样,粒子的聚并脱除效率随外磁场的增强而增大,在粒子饱和磁化后,聚并脱除效率达到最大值;延长粒子在磁场中的停留时间以及增大其质量浓度,都可以提高粒子的聚并脱除效率,在质量浓度和停留时间分别为40g.m-3和1.2s时,粒子聚并脱除效率可达44%;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一致。
李永旺赵长遂吴新鲁端峰韩松
关键词:燃煤可吸入颗粒物脱除效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