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栓文
- 作品数:17 被引量:8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山市博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026例机关干部血脂分布异常现状分析
- 2007年
- 目的探讨中山城区局级干部血脂异常分布现状。方法运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城区局级1026例健康体检干部(排除肝、肾、心功能,血糖异常),男478例,女548例,分成18~、30~、40~、50~、60~69岁5个年龄组段。TC、TG测定采用酶法,HDL-C、LDL-C测定采用直接法,应用日本东芝TBA1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结果男/女各组TC水平分别为5.82/5.83、6.05/5.92、6.54/6.32、6.44/7.06、6.35/7.15mmol/L,TG水平分别为3.06/2.19、3.57/1.73、3.17/2.74、2.95/3.06、2.34/2.75mmol/L,HDL-C水平分别为3.50/2.32、1.96/2.40、2.12/2.35、2.18/2.13、2.17/2.36mmol/L,LDL-C分别为3.80/3.82、4.50/3.90、4.40/4.20、4.80/4.70、4.40/4.90mmol/L。除HDL-C外,其余各项指标均大于中国血脂异常防治标准。血脂异常检出率,男/女各组分别为TC17.57%/14.78%、TG26.78%/13.69%、HDL-C1.26%/0.55%、LDL-C24.69%/18.43%。结论本文血脂异常分布现状分析显示,中山城区干部血脂异常形势严峻,具有一定的流行病学意义。影响本地区机关干部血脂异常的相关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 王冬娥邓坤仪李栓文陈健锋
- 关键词:高脂血症血脂流行病学研究
- 低分子肝素治疗孕晚期产前非显性DIC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有产科并发症的非显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孕晚期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后,观察减少产后出血和DIC的发生情况。方法将D-二聚体(D—D)〉5.0mg/L有产科并发症的40例患者分为2组:低分子肝素组(20例),LMWH0.3ml腹壁皮下注射,12h一次,1~4d;低分子右旋糖酐(低右)组(20例),低右500ml+丹参20ml,静脉滴注1~7d。结果孕晚期D—D较非孕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产科并发症患者应用LMWH后D—D明显下降(P〈0.01),产后出血量和DIC发生率明显减少,与低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MWH可降低D—D、减少产后出血及预防DIC的发生,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 鞠文东万波王冬娥黄峻江陵叶云冯立红周巧云伍建辉李栓文
- 关键词:肝素分娩并发症
- 孕妇高凝状态Pre—DIC/DIC相关检测指标的探讨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孕妇高凝状态Pre-DIC/DIC相关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Clauss法、凝固法、免疫散射比浊法、发色底物法,分别检测孕妇与健康非孕育龄妇女的Fib、Ⅶ、Ⅷ、Ⅹ、AT—Ⅲ和D—D水平并结合DIC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孕妇组(n=40)Fib为(4.41±0.72)g/L;Ⅶ(160.30±29.17)%;Ⅷ(143.87±50.30)%;Ⅹ(120.17±18.47)%;AT—Ⅲ(81.28±10.86)%;D—D为(1.56±0.98)mg/L。对照组(n=20):Fib为(3.05±0.60)g/L;Ⅶ(97.80±11.93)%;Ⅷ(112.00±25.69)%;Ⅹ(93.20±9.31)%;AT—Ⅲ(105.00±7.84)%;D—D为(0.23±0.08)mg/L。孕妇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P〈0.05)。6例产前孕妇Pre—DIC相关指标检测结果,4例PT在正常参考范围内(11.5~14.5s),2例分别为10.8、16.9s;6例APTT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28.0~43.5s);4例Fib分别为5.16、5.13、5.10、5.70g/L,2例分别为3.95、2.86g/L;D-D均〉5.00mg/L。10例DIC产妇PT均延长,平均33.98s(15~120s);APTY平均78.19S(31.6—180S),其中4例在正常参考范围内,分别为40.0、41.0、33.9、31.6s;Fib均〈1.48g/L;D—D平均18.39mg/L(6.24~49.6mg/L)。结论Fib与D—D为孕妇高凝状态Pre-DIC/DIC检测的敏感、实用指标;PT、APTT仅能作DIC检测指标。
- 王冬娥邓坤仪李栓文
- 关键词:高凝状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
- 不同孕期D-二聚体浓度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产前孕妇血浆D 二聚体水平。方法 :排除D 二聚体增高的相关性疾病 ,将孕妇分成早、中、晚孕三组 ,并设非孕育龄妇女对照组 ,用免疫比浊法对检测对象进行D 二聚体水平分析。结果 :对照组D 二聚体为 0 .2 3 μg/ml± 0 .0 8μg/ml;早、中、晚孕组分别为0 .3 3 μg/ml± 0 .0 9μg/ml、0 .76μg/ml± 0 .2 4μg/ml、1.5 1μg/ml± 1.0 7μg/ml。孕妇各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 ,与对照组比较 ,D 二聚体均有明显增高 (P <0 .0 1)。结论 :产前孕妇D 二聚体水平普遍高于健康妇女 3~ 4倍。在进行DIC或静脉血栓临床诊断时 ,不能套用健康人正常参考范围 ,否则会造成临床诊断的错误。必须注意对纤维蛋白原 >5 g/L ,D 二聚体正常或略高于正常 ,或显著高于正常的产前孕妇进行动态观察 。
- 王冬娥万波鞠文东邓坤仪李栓文
- 关键词:孕期D-二聚体纤溶系统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免疫比浊法
- 孕妇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含量测定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0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孕妇血高凝状态相关因子纤维蛋白原 (Fib)、D 二聚体含量的变化及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高危风险可能阈值范围。方法 2 0 0 1年 12月至 2 0 0 3年 3月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和Clauss法分别检测孕妇组 2 672例孕妇和对照组 2 0 4例非孕妇女的D 二聚体和Fib水平 ,并对孕妇组中 2 0 19例晚期孕妇进行DIC追踪研究。结果 孕妇组的D 二聚体、Fib明显高于对照组 ,其中D 二聚体和Fib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早、中、晚孕各组相比 (P <0 0 1) ;晚期孕妇中共 6例发生DIC ,19例D 二聚体和Fib都分别高于 5mg/L和5g/L ,有 4例发生DIC ,2例D 二聚体 >5mg/L ,Fib <1 5g/L ;2例Fib >5g/L ,D 二聚体 <0 5mg/L ,各发生DIC 1例。结论 D 二聚体 >5mg/L和Fib >5g/L同时存在 ,或者两个指标明显失衡呈分离状态 ,可作为孕妇发生DIC高危阈值 。
- 万波王冬娥鞠文东白宝敏江陵霍山邓坤仪李栓文
-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妊娠
- 废血浆制备血凝质控物的探讨
- 2004年
- 王冬娥邓坤仪李栓文
- 关键词:血浆室内质控
- 41例小儿急性细菌感染性疾病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检测相关性分析
- 目的分析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CRP与WBC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41例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分成≤28天、≤2月、<6月、6月岁、4个组份),同一时间采集样品,进行CRP与WBC测定。结果CRP、WBC同时升高6...
- 王冬娥陈健锋邓坤仪黄文强李栓文
- 关键词:细菌感染性疾病C-反应蛋白血细胞白细胞
- 文献传递
- 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检测在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相关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分析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C-反应蛋白(CRP)与白细胞计数(WBC)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41例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分成≤28d、≤2月、<6月、6月至6岁,4个组),同一时间采集样品,进行CRP与WBC测定。结果CRP、WBC同时升高6例,占14.63%;CRP升高、WBC正常27例,占65.85%;CRP、WBC均正常者8例,占19.51%;CRP平均升高59.65mg/L。上述4组WBC平均水平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结论CRP与WBC对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前者敏感,后者不敏感。
- 王冬娥陈健锋李栓文
- 关键词:细菌感染性疾病C-反应蛋白白细胞
- 自制质控品在微量元素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探讨自制质量控制(QC)品在微量元素分析中进行质量控制的可行性。方法收集健康妊娠妇女混合同型血液/血常规标本制成铯(Se)、锰(Mn)、铜(Cu)、锌(Zn)微量元素质控品,并用Bull浮动均值法进行室内质控。结果在连续12周次质控分析中,Se41.79μg/L,标准差(s)1.95,平均容积(CV)4.67%,其中7周次在1S范围内,5周次在2s内;Mn24.16μg/L,s0.50,CV2.07%,其中8周次在1S范围内,4周次在2s范围内;Cu27.21μmol/L,s0.81,CV2.98%,其中8周次在1s范围内,4周次在2s范围内;Zn8.67μmol/L,s0.77,CV8.93%,其中9周次在1s范围内,3周次在2s范围内。结论从健康妊娠妇女血浆标本提取质控品可避免不同基质效应的影响,结果稳定,经济实惠,易于推广应用。
- 王冬娥官燕飞袁斌邓坤仪李栓文
- 关键词:微量元素
- 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学标志与其病毒DNA表达的相关性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免疫学标志(HBVM)与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O-PCR)技术分别对1573例乙型肝炎(下称乙肝)患者血清进行HBVM(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及HBVDNA检测。结果HBsAg(+)、HBeAg(+)、抗-HBc(+)模式,HBVDNA≥10^3copy/ml检测率高达91.84%,其余HBsAg(+)、抗-HBe(+)、抗-HBc(+)为58.13%,抗-HBe(+)、抗-HBc(+)模式为33.33%,抗-HBs(+)、抗-HBe(4-)、抗-HBc(+)为16.28%,抗~HBs(+)模式为10.53%及HBVM全部阴性模式10.00%,并对HBVM各种模式HBVDNA表达的频率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显示HBsAg(+)、HBeAg(+)、抗-HBc(+)模式,HBVDNA拷贝值由低(≥10^3 copy/ml)向高(10^8 eopy/ml),且50.20%乙肝患者在10^7~10^8copy/ml范围内。HBVM其余模式,多数患者集中在较低拷贝值范围内(10^3copy/ml)。分别是HBsAg(+)、抗-HBe(+)、抗-HBc(+)为71.4%,抗-HBs(+)、抗-HBe(+)、抗-HBe(+)为42.86%,抗-HBe(+)、抗-HBe(+)为66.70%。结论血清HBVM阳性患者中72.38%血清HBVDNA≥10^3eopy/ml,且HBsAg(+)、HBeAg(+)、抗-HBe(+)模式的血清中HBVDNA≥10^3 copy/ml检出率及HBVDNA的拷贝值均明显大于其他各种模式(P〈0.05),病毒复制活跃,传染力强,但其余模式仍可能存在病毒复制。
- 郭瑛王冬娥邓坤仪李栓文
- 关键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HBVDNA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