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栋才

作品数:9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理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篇FE
  • 2篇单色
  • 2篇单色性
  • 2篇电导
  • 2篇电导率
  • 2篇研磨
  • 2篇余辉
  • 2篇余辉时间
  • 2篇失重
  • 2篇透氧膜
  • 2篇热失重
  • 2篇热失重分析
  • 2篇微结构
  • 2篇化学特征
  • 2篇固相
  • 2篇固相法
  • 2篇固相反应
  • 2篇钙钛矿
  • 2篇高温固相法
  • 2篇SR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安徽工业大学

作者

  • 9篇李栋才
  • 4篇陈初升
  • 4篇刘卫
  • 3篇檀杰
  • 3篇樊传刚
  • 2篇刘卫
  • 2篇宋春林
  • 2篇黄显怀
  • 2篇江国顺
  • 2篇张国栋
  • 1篇冯绍杰
  • 1篇吴修胜
  • 1篇张华力

传媒

  • 2篇Chines...
  • 1篇物理学报
  • 1篇安徽工业大学...
  • 1篇功能材料
  • 1篇安徽建筑工业...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橙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橙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这种发光材料的化学特征式为:BaZrO<Sub>3</Sub>:Eu<Sub>x</Sub>,Ti<Sub>y</Sub>,其中:x,y为相应掺杂离子相对于BaZrO<Su...
孙东领刘卫李栋才
文献传递
颗粒弥散Ba_(0.5)Sr_(0.5)Co_(0.8)Fe_(0.2)O_(3-δ)基复合透氧膜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通过外加等摩尔分数的ZrO2 和过量BaO,原位生成一定比例的BaZrO3 基第二相颗粒复合的制备法,对具有较高氧渗透率的Ba0. 5Sr0. 5Co0. 8Fe0. 2O3-δ进行了原位引入Ba(Sr)Zr(CoFe)O3 第二相颗粒的改性研究发现引入的第二相颗粒不但具有抑制基相晶粒的生长、细化和均化基相晶粒的作用,同时减小了基相高温氧脱量而起到稳定相结构的作用.引入5%ZrO2 和5%过量BaO复合物的抗弯强度比纯相提高68%;引入10%Zr和10%过量BaO、20%ZrO2 和20%过量BaO的复合物(均为摩尔分数),在850℃以下具有更高的氧渗透率;合物的电导率随第二相颗粒含量的增加而减小;氧脱附量较小的复合物的载流子浓度相对稳定,因而升降温过中电导率热回滞峰较小.
李栋才刘卫宋春林江国顺陈初升
关键词:微结构电导率
Ba_(0.5)Sr_(0.5)Co_(0.8)Fe_(0.2)O_3-δ晶格缺陷、电性能与氧渗透研究被引量:8
2004年
对新型氧渗透材料Ba0 .5 Sr0 .5 Co0 .8Fe0 .2 O3 -δ(BSCF)进行了O2 TPD表征、非化学计量 (δ)测定、电导率 (σ)测量和氧渗透性能测试的研究 .结果表明 ,经纯氧气氛处理后的BSCF ,其O2 TPD谱存在三个失氧峰 :低温峰对应于晶格中V O 位置上的吸附氧 ,高温区两个峰对应于晶格中两种不同位置的晶格氧 ;σ对温度的实验表明 ,不论在升温还是降温过程中 ,σ在 470℃左右均出现极大值 ,可能与BSCF体系的δ值随温度变化相关 ;氧渗透实验表明 ,850℃以上 ,BSCF的氧渗透率JO2 较大 ,达到 1μmol/cm2 s ,活化能较低 ,Ea =63 .1kJ/mol ,而低于 850℃时 。
江国顺宋春林李栋才冯绍杰刘卫陈初升
关键词:电性能
SrCo0.8Fe0.2O3-δ的制备及氧渗透性能表征被引量:2
2004年
介绍了通过固相反应制备SrCo0.8Fe0.2O3-δ(SCF)陶瓷膜的研究,研究发现当选择合成SCF的固相反应温度在950℃以上,参加反应的将主要是一些活性物质,从而使所合成产品中SCF的转化率提高,这样合成的陶瓷膜样品的化学稳定性提高,它可以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而不发生变化,在氧分压梯度下的相组成也较为稳定;当在样品上施加2.1 ×104pa/1.2×103Pa氧分压梯度时,1.24mm厚的SCF样品在1000℃的氧渗透率为1.87×10-6mol·cm-2·s-1,并在819℃上下出现表观氧渗透活化能的变化,这表明在该温度有氧空位的有序无序相变发生.
樊传刚黄显怀檀杰李栋才刘卫陈初升
关键词:固相反应钙钛矿结构热失重分析
混合氧离子导体膜材料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2004年
介绍了混合氧离子导体材料同时具备电子和氧离子导电能力 ,在一些应用领域极具研究价值 ;这类材料构建的致密陶瓷膜可以在中高温的氧梯度条件下 ,实现氧气的选择性分离 ,应用于陶瓷膜分离器从空气中直接获得氧气 ,和膜反应器中使甲烷部分氧化获得合成气 ,以及用作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阴极和阳极材料 ;这类材料的氧分离性能。
樊传刚李栋才张国栋檀杰
关键词:氧分离氧化物燃料电池
SrCo_(0.8)Fe_(0.2)O_(3-δ)的制备及稳定性能表征被引量:1
2004年
介绍了SrCo0.8Fe0.2O3-δ(SCF)陶瓷透氧膜的制备,并采用热失重分析和XRD测试方法对所获得样品的制备条件和稳定性能进行了探索。研究发现当固相反应温度在950℃以上,参加反应的主要是活性物质,使所合成SCF的转化率提高,这样获得的SCF陶瓷膜样品稳定性增加,它可以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不发生变化;在经过长时间的氧分离实验后,样品表面的XRD测试结果表明相组成未发生改变。
樊传刚黄显怀李栋才檀杰张国栋
关键词:固相反应钙钛矿热失重分析
La_2NiO_(4+δ)体系相分离现象的低频内耗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La2 NiO4 +δ体系额外氧δ =0 .0 71,0 .110 ,0 .135 ,0 .14 0样品中存在着一个间隙氧弛豫运动引起的低频内耗峰 ,其内耗峰峰位置随额外氧的增多向高温移动 .而额外氧处于其间位置δ =0 .0 87样品中则出现了两个弛豫型内耗峰 ,分析认为它们源于体系相分离后形成的不同一维有序结构中间隙氧的跳跃 .此外 ,额外氧δ=0 .0 38样品中也观察到两个弛豫型内耗峰 ,其中低温峰性质与上相同 。
张华力刘卫李栋才吴修胜陈初升
关键词:弛豫氧原子中低温
颗粒复合钙钛矿混合导体及NTC材料的制备,微结构与性能研究
该论文结合Ba钙钛矿(YBa<,2>Cu<,3>O<,7-δ>和Ba<,0.5>Sr<,0.5>Co<,0.8>Fe<,0.2>O<,3-δ>)透氧膜材料的组成特点,在保证输运性能的基础上,通过原位引入BaZrO<,3>...
李栋才
关键词:混合导体透氧膜电导率NTC
文献传递
橙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橙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这种发光材料的化学特征式为:BaZrO<Sub>3</Sub>:Eu<Sub>x</Sub>,Ti<Sub>y</Sub>,其中:x,y为相应掺杂离子相对于BaZrO<Su...
孙东领刘卫李栋才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