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曙光

作品数:65 被引量:271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0篇食管
  • 35篇肿瘤
  • 34篇食管癌
  • 29篇鳞癌
  • 28篇食管肿瘤
  • 27篇食管鳞癌
  • 25篇放疗
  • 21篇术后
  • 18篇预后
  • 17篇化疗
  • 16篇疗法
  • 14篇淋巴
  • 13篇胸段
  • 12篇胸段食管
  • 12篇淋巴结
  • 12篇放化疗
  • 12篇复发
  • 11篇胸段食管鳞癌
  • 10篇放射疗法
  • 8篇手术

机构

  • 65篇河北医科大学...
  • 16篇石家庄市第一...
  • 5篇河北省人民医...
  • 5篇石家庄市第三...
  • 2篇福建省肿瘤医...
  • 2篇河北大学
  • 1篇河北省中医院
  • 1篇绵阳市第三人...
  • 1篇唐山市人民医...

作者

  • 65篇李曙光
  • 64篇祝淑钗
  • 55篇沈文斌
  • 42篇李幼梅
  • 34篇李娟
  • 34篇苏景伟
  • 33篇刘志坤
  • 20篇高红梅
  • 17篇曹彦坤
  • 16篇宋春洋
  • 15篇赵彦
  • 14篇李腾
  • 8篇闫可
  • 3篇温士旺
  • 2篇尤鑫
  • 2篇陈俊强
  • 2篇杨洁
  • 2篇史鸿云
  • 1篇田子强
  • 1篇武彦昭

传媒

  • 24篇中华放射肿瘤...
  • 16篇中华放射医学...
  • 6篇肿瘤防治研究
  • 4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肿瘤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第八届中国肿...
  • 1篇第八届中国肿...

年份

  • 8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12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7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9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1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食管癌根治性放疗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与累及野照射后失败模式分析
:比较食管癌根治性放疗选择性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与累及野照射后局部或/和区域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评估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在食管癌根治性放疗中的价值. 方法: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根治性放疗的245例...
李曙光祝淑钗董晖尤鑫
关键词:食管癌根治性放射治疗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
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变化对食管癌调强放疗预后影响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观察放疗过程中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变化趋势,分析LMR变化与预后及放射性损伤间关系,为准确评估放疗反应和疗效提供预测指标。方法回顾分析2013-2015年符合入组条件患者248例,收集放疗前、放疗期间和结束时每周外周血常规检测结果,详细记录淋巴细胞计数及单核细胞计数并计算LMR,按照每项观察指标的中位数进行分级。采用Kaplan-Meier法、Cox、Logistic模型对病变长度、病变部位、临床分期以及LMR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MR在放疗期间呈指数下降趋势。单因素分析显示LMR平均值为总生存(P=0.011)及无进展生存(P=0.017)的影响因素,LMR平均值对局部控制率的影响也接近有统计学意义(P=0.053),但对食管癌放疗后放射性食管炎及放射性肺炎未见明显影响。多因素分析结果的分层分析仍发现LMR平均值较高者预后较好,Logistic分析发现食管病变长度和照射方式是LMR平均值的影响因素。结论LMR在放疗期间呈指数下降趋势,下降幅度越大提示患者预后不良。照射范围越大,LMR下降幅度越大,对预后影响也越明显。
李黎李曙光闫可宋春洋赵彦王旋史鸿云祝淑钗
关键词:预后
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不同术后辅助治疗模式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比较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不同辅助性治疗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为食管癌术后患者寻找最佳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分析2007-2010年间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治疗并入组的863例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患者资料,其中术后放化疗、术后化疗、术后放疗患者分别为107、635、121例.应用PSM法进行1∶1倾向性匹配后共261例(87例/组).Kaplan-Meier法计算OS、DFS并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分析,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1、3、5年样本量分别为123、589、863例.1、3、5年OS和DFS率分别为89.7%、62.1%、51.7%和76.8%、52.1%、44.2%.PSM配对后术后放化疗,术后化疗,术后放疗患者1、3、5年OS和DFS率分别为956%、73.3%、61.1%和85.6%、61.1%、54.4%,78.9%、38.9%、31.3%和67.8%、27.8%、20.0%,92.2%、55.6%、44.4%和67.8%、44.4%、36.7%(P均=0.00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食管病变炎性黏连程度、pTNM分期和阳性淋巴结个数为PSM法配对后患者OS影响因素(P=0.002、0.000、0.007);饮酒史、pTNM分期和治疗模式为DFS影响因素(P=0.009、0.000、0.012).结论 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患者接受辅助性放(化)疗有较好的疗效,术后辅助性放化疗与术后单纯化疗和放疗相比可明显改善患者的OS和DFS,且为患者DFS的独立影响因素.
沈文斌高红梅祝淑钗李腾李曙光李幼梅刘志坤李娟苏景伟
食管癌累及野照射淋巴结引流区受照剂量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 分析食管癌三维适形累及野照射时相应淋巴结引流区受照剂量.方法 回顾分析2000-2004年间81例食管癌患者资料,依据病变部位分别勾画相应淋巴结引流区,分析各淋巴结引流区PTV的体积剂量学参数.结果 患者VPTV-n30、VP rv-n35、VPTV-n40、VPTV-n45、VPTV-n50中位数分别为73%、70%、67%、64%、58%.处方剂量大小与VPTV-n30、VPTV-n35无关(P=0.215、0.054),与VPTV-n40~50有关(P =0.027、0.002、0.000);照射野数多少与VPTV-n30~45无关(P=0.438、0.535、0.425、0.313)而与VPTV-n50有关(P=0.045);病变食管钡餐造影X线长度及PTV大小与V PTV-n30~50均有关(所有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胸上段的VPTV-nx值均大于胸中段及胸下段,且VPTV-n30~35值的大小因病变部位不同差异有显著性(P=0.028、0.045),而VPTV-n40~50则未见显著性差异(P=0.076、0.173、0.695).VPTV-nx值大小对患者长期生存均无影响(所有P>0.05).结论 食管癌三维适形累及野照射时相应淋巴结引流区受到一定剂量照射,可能对预防区域淋巴结转移有一定作用,这有待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沈文斌高红梅祝淑钗李幼梅曹彦坤李曙光苏景伟刘志坤李娟
关键词:食管肿瘤三维适形放射疗法剂量学
临床无转移食管鳞癌不同放疗方式疗效及失败模式分析
沈文斌高红梅祝淑钗李幼梅刘志坤曹彦坤李曙光苏景伟李娟
临床无转移食管鳞癌肿瘤局部因素对治疗失败模式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临床无转移食管鳞癌(ESCC)患者肿瘤局部因素对区域性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影响。方法对236例符合人组条件的ESC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分析食管造影病变长度、肿瘤最大横径及肿瘤体积对患者生存及治疗失败模式的影响。Kaplan—Meier法计算0S等,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患者1、3、5年0S率,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分别为88.6%、52.4%、30.2%,15.5%、35:6%、45.8%及9.0%、22.2%、30.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近期疗效、肿瘤最大横径为患者0s率的影响因素(P=0.000、0.019);性别、肿瘤最大横径、照射方式、近期疗效为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P=0.039、0.003、0.045、0.000);肿瘤最大横径为患者远处转移的影响因素(P=0.035)。肿瘤最大横径为ENI及IFI组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P=0.008、0.001);病变造影长度、肿瘤最大横径、肿瘤体积为ENI组患者远处转移的影响因素(P=0.009、0.023、0.014)。结论临床无转移ESCC患者肿瘤局部因素对区域性复发和远处转移均有显著影响,其中肿瘤最大横径尤为重要。
沈文斌高红梅祝淑钗李幼梅刘志坤曹彦坤李曙光苏景伟李娟
临床T1~2N0~1M0食管癌放疗长期疗效、治疗失败原因和选择性淋巴结照射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明确和评价临床可手术切除食管癌放射治疗的疗效,分析其治疗失败的原因,同时对选择性淋巴结照射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方法对可能影响入组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生存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其死亡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同时对进行了选择性淋巴结照射的21例患者的生存相关情况与其他102例患者进行了比较研究。疾病治疗失败原因分为复发、远处转移和淋巴结转移。结果全组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及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7.8%、47.2%、36.5%和89.7%、67.7%、49.0%。多因素分析显示病变X线长度、临床N分期及近期疗效是其独立的预后因素。选择性淋巴结照射并未给患者生存及局控率上带来益处,但对纵膈淋巴结转移和(或)远处转移患者有益(χ2=5.778,P=0.016)。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可作为早期食管癌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选择性淋巴结照射可能会降低淋巴结转移率,但需要后续进一步研究证实,是否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沈文斌高红梅祝淑钗李幼梅李娟苏景伟刘志坤李曙光
关键词:食管肿瘤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浸润深度对接受左侧开胸手术的pT1期胸中段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浸润深度对接受左侧开胸手术的pT1期胸中段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例符合入组条件的食管胸中段癌术后pT1N0M0期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首先分析全组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并比较pT1a期和pT1b期患者预后、局部区域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差异,同时分析不同浸润深度对患者预后及治疗失败的影响。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组患者1、3、5年总生存率(OS)和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95.0%、87.8%、82.0%和91.4%、84.2%、77.0%。pT1a和pT1b期患者1、3、5年OS(χ^(2)=7.500,P=0.006)和DFS(χ^(2)=7.354,P=0.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T分期和病理类型为患者OS和DFS的独立性预后影响因素(P<0.05)。pT1a期肿瘤各不同浸润深度的OS(χ^(2)=0.734,P=0.693)和DFS(χ^(2)=0.7690,P=0.68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T1b期肿瘤各不同浸润深度的1、3、5年OS(χ^(2)=15.368,P<0.001)和DFS(χ^(2)=27.470,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T1b期的复发率(23.8%)显著高于pT1a期(5.3%)患者(χ^(2)=5.274,P=0.022);前者的远处转移率(10.9%)亦显著性高于后者(0)(χ^(2)=4.494,P=0.034)。pT1b期患者不同浸润深度之间的局部区域复发率(χ^(2)=17.051,P<0.001)和远处转移率(χ^(2)=15.460,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影响pT1b期患者治疗后失败的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浸润深度为影响其出现局部区域复发的独立性因素(P<0.001);病理类型(P=0.003)和浸润深度(P=0.027)为影响其出现远处转移的独立性因素。结论pT1a期和pT1b期患者的预后及治疗后失败模式不尽相同,且pT1b期患者的不同浸润深度与患者的预后及其治疗后失败模式显著相关,浸润深度为影响pT1b期患者治疗后失败的独立性影响因素,建议临床医师应该重视pT1b期患者的术后辅助治疗。此结论需要大宗病例前瞻性研究结果证实。
李曙光温晶媛温士旺田子强祝淑钗沈文斌
关键词:食管肿瘤手术治疗预后
巩固化疗对接受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的临床Ⅱ~Ⅲ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2023年
背景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后行巩固化疗能否改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预后存在较大争议。临床中缺乏能够稳定、准确判断食管癌患者生存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目的探讨巩固化疗对接受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223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采用的放化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单纯同步放化疗组(87例)和联合巩固化疗组(136例)。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肿瘤部位、肿瘤长度、TNM分期、放疗剂量、照射方式、化疗方案等。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对患者放化疗前营养状况进行评分。患者同步放化疗结束1个月内进行疗效评价,包括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及疾病进展(PD)。患者通过电话(本院随访中心完成)及门诊复查进行随访,收集患者的总生存期(OS)、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期(LRRFS)及无远转生存期(DMFS)情况,随访截至2022-09-30。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OS、LRRFS、DMFS的生存曲线,生存曲线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探讨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单纯同步放化疗组和联合巩固化疗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生存率、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无远转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942、0.743、1.272,P=0.163、0.389、0.259)。治疗前NRS 2002评分<3分患者172例,NRS 2002评分≥3分患者51例,两组总生存率、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无远转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85、4.858、7.814,P=0.010、0.028、0.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NRS 2002评分为患者OS、DMFS的影响因素(P<0.05),照射方�
闫可魏菀怡李曙光么伟楠董静王晓斌张雪原杨洁沈文斌祝淑钗
关键词:化放疗同步放化疗巩固化疗
颈胸上段食管鳞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远期预后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3年
背景颈胸上段食管鳞癌发病率相对较低,治疗难度较大,治疗模式存在争议,缺乏便捷、准确判断预后的生物标志物,总体预后欠佳。目的探讨根治性同步放化疗模式下颈胸上段食管鳞癌患者的长期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的颈胸上段食管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美国东部协作肿瘤组(ECOG)评分、肿瘤部位、肿瘤长度、TNM分期、放疗剂量、照射方式、化疗方案、毒副作用等,计算衍生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dNLR)。依据患者dNLR,将患者分为dNLR<2.15组(64例)和dNLR≥2.15组(42例)。对患者进行随访,放疗1年内每3个月复查1次,2~5年内每半年复查1次,5年后每1年复查1次,计算患者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期(LRRFS)、无远转生存期(DMFS)。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OS、LRRFS、DMFS的生存曲线,OS、PFS、LRRFS、DMFS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多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探讨患者OS、PFS、LRRFS、DMFS的影响因素。结果截至末次随访,患者3、5、7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5.7%、43.0%、37.8%,中位OS为47.5〔95%CI(29.4,65.6)〕个月;3、5、7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45.3%、37.7%、31.1%,中位PFS为30.7〔95%CI(21.1,40.3)〕个月;3、5、7年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50.9%、41.4%、33.5%,中位LRRFS为43.5〔95%CI(21.6,65.4)〕个月;3、5、7年无远转生存率49.1%、38.6%、34.4%,中位DMFS 34.7〔95%CI(20.7,48.7)〕个月。多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照射方式为患者OS、PFS、LRRFS及DMFS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为LRRFS的影响因素(P<0.05),dNLR为PFS及DMFS的影响因素(P<0.05)。患者发生≥2级急性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白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者分别为10例、25例、32例、9例、11例。结�
闫可魏菀怡邓文钊沈文斌李曙光杜星语张雪原杨洁祝淑钗
关键词:放化疗同步放化疗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