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景峰

作品数:81 被引量:208H指数:7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1篇理学
  • 9篇化学工程
  • 5篇天文地球
  • 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8篇黄河
  • 17篇黄河水
  • 17篇光度
  • 15篇沉积物
  • 14篇光度法
  • 12篇分光光度法
  • 10篇污染
  • 9篇水体
  • 8篇光度法测定
  • 7篇重金
  • 7篇重金属
  • 7篇黄河水体
  • 6篇色谱
  • 6篇树脂
  • 6篇树脂相
  • 6篇相色谱
  • 6篇离子
  • 6篇离子交换率
  • 5篇水质
  • 5篇排液

机构

  • 8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中国人民银行
  • 1篇水利部黄河水...

作者

  • 81篇李景峰
  • 27篇郭博书
  • 27篇刘颖
  • 18篇李改枝
  • 13篇嘎日迪
  • 8篇李北罡
  • 5篇焦小宝
  • 5篇王喜贵
  • 5篇红霞
  • 3篇赵慧
  • 3篇杨宏伟
  • 3篇哈斯其木格
  • 2篇丁鲁刚
  • 2篇乌地
  • 2篇斯钦
  • 2篇嗄日迪
  • 2篇郝向英
  • 2篇冯丽娟
  • 1篇吴红英
  • 1篇萨仁

传媒

  • 9篇内蒙古师范大...
  • 7篇光谱学与光谱...
  • 5篇内蒙古石油化...
  • 3篇化学世界
  • 2篇内蒙古科技与...
  • 2篇内蒙古大学学...
  • 2篇理化检验(化...
  • 2篇分析测试学报
  • 2篇冶金分析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广东微量元素...
  • 2篇广东化工
  • 2篇第三次绿色化...
  • 1篇分析化学
  • 1篇现代科学仪器
  • 1篇黄金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水处理技术

年份

  • 3篇2018
  • 2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11篇2001
  • 10篇2000
  • 19篇1999
  • 2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5-Br-PADAP显色树脂相吸光光度法测定微量Co(Ⅱ)被引量:5
1999年
在PH4.80的弱酸介质中,Co(Ⅱ)与5-Br-PADAP生成有色配合物,酸化后与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吸附可进行树脂吸光光度法测定微量Co(Ⅱ)。最大吸收工为61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6×10^5,Co(Ⅱ)含量在0 ̄6.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用此法测定天然水和维生素B12中Co(Ⅱ)含量在结果满意。
刘颖李景峰郝向英嘎日迪
关键词:树脂相吸光光度法PADAP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在黄河水中的去除行为研究
2000年
本文研究了黄河表层沉积物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吸附作用。当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浓度一定 ,随沉积物的量增加 ,吸附量增大。结果证明 。
李改枝刘颖李景峰郭博书
关键词: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表层沉积物黄河水
板式换热器量子振动波阻垢防腐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式换热器量子振动波阻垢防腐装置;所述量子振动波阻垢防腐装置是由安装于板式换热器前端二级管网回水管处的两个可以合并为圆环状的半环体构成;该装置由具备记忆储存分子振动波、超精微振动波信息特性的高硅铝合金...
李景峰
多功能一体移液控制阀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一体移液控制阀,该移液控制阀的阀体与连接吸球和移液管的接口呈垂直相交的一体结构,接口为圆柱形,圆心处开有孔型通道与阀体相通,控制阀阀体为圆柱形,阀体内装有可旋转的圆柱形阀芯,并开有一条直型通道和两条...
李景峰
文献传递
黄河表层沉积物和镉离子相互作用的离子交换率E(%)-pH曲线的研究(英文)
2000年
研究了黄河水中表层沉积物与镉液 -固界面相互作用的离子交换率E(% ) -pH曲线 ,以及河水中甘氨酸的存在对该曲线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1)镉是以Cd(OH) +形式在沉积物表面进行阳离子交换反应 .pH值是控制Cd 向固相迁移的主要因素 ,离子交换率E(% )随pH升高而增大 ,且在天然河水 pH为 8.0~ 8.5下接近最大值 ;2 )镉离子浓度由8.9× 10 - 7mol·L- 1 增大到 3× 8.9× 10 - 6mol·L- 1 时 ,离子交换率降低 ;3)河水中有2 .7× 10 - 6 mol·L- 1 甘氨酸存在时 ,会提高离子交换率 ;4 )转化沙和未转化沙分别对镉的吸附作用不同 ,后者大于前者 ,与理论推断相一致 .
李北罡郭博书李景峰
关键词:黄河水表层沉积物离子交换率
一种快速漏斗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漏斗,它由内漏斗和外漏斗两部分配合组成,内漏斗的下半部均匀开许多小孔,外漏斗的外颈部设有三条等角度分布的凸棱。内漏斗上口外壁环有凸棱的磨砂面与外漏斗上口内壁环有的磨砂面紧密配合,内外漏斗之间构成排...
李景峰
文献传递
环丙胺生产中控气相色谱分析
本文探索了环丙胺生产中酯化、环合工段的气相色谱中控分析方法,确定了方法的色谱条件,满足了中控分析的基本要求,为生产合格的环丙胺产品提供了一定的质量保障.
李景峰赵云张建军阎建军
关键词:环丙胺气相色谱中控分析
文献传递
环境因素对黄河表层沉积物与铜液-固界面相互作用的影响
1999年
采用离子交换法,研究了黄河中游水体表层沉积物与铜的液 固界面相互作用,并绘出了离子交换率( E% ) —pH 曲线.由此得知,水体pH 值是控制铜离子向固相转移的主要因素,离子交换率( E% ) 随pH 升高而增大;表面沉积物浓度增大,E% 增高,E% —pH 曲线向小的pH 方向移动;而Cu2 + 浓度增大,E% 则降低,使得E% —pH 曲线向大的pH 方向移动。
李北罡郭博书李景峰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液固界面相互作用
4-(5-氯-2-吡啶偶氮)-1,3-二氨基苯显色树脂相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Cu(Ⅱ)被引量:4
1999年
在pH4.7 酸性介质中,Cu(Ⅱ)与4-(5-氧-2-吡啶偶氮)-1,3-二氨基苯生成有色络合物,与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吸附,可进行树脂相分光光度法测定痕Cu(Ⅱ).最大吸收波长λ_max=500m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8=2.8x10~5,Cu(Ⅱ)量在0~9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此法测定水样中痕量Cu(Ⅱ),结果令人满意.
刘颖丁鲁刚红霞李景峰嘎日迪
关键词:树脂相分光光度法显色剂
铜(Ⅱ)与黄河泥沙液——固界面交换反应的研究
2000年
研究了铜 (Ⅱ )与黄河泥沙相互作用的离子交换率E(% )—pH曲线 ,以及各种因素对该曲线的影响。结果为 :(1 )铜以一价络离子形式在泥沙表面进行阳离子交换 ,在天然黄河水 pH值 (8 0— 8 5)下 ,铜的E(% )达到 1 0 0 % ;(2 )当〔Cu2 +〕由 1 57× 1 0 - 5mol·L- 1 增加到 2× 1 57× 1 0 - 5mol·L- 1 时 ,离子交换率降低 ;(3)浓度为 2 7× 1 0 - 6mol·L- 1 甘氨酸对提高E(% )起促进作用 ;(4)交换剂为转化沙的铜离子交换率比未转化沙小 ;(5)泥沙粒度由 1 2 0— 2 0 0目变为 1 0 0— 1 2 0目 ,离子交换率降低。实验说明黄河泥沙对铜有很好的自净能力。
李北罡包迎春郭博书李景峰
关键词:黄河泥沙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