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显

作品数:30 被引量:147H指数:4
供职机构:卫生部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病毒
  • 5篇肠道
  • 5篇肠道病毒
  • 4篇手足
  • 4篇手足口
  • 4篇手足口病
  • 4篇埃希菌
  • 4篇病原
  • 4篇大肠埃希菌
  • 3篇液相芯片
  • 3篇流感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肺炎
  • 3篇SARS病
  • 3篇传染
  • 3篇大肠埃希菌O...
  • 2篇荧光
  • 2篇荧光定量
  • 2篇荧光定量PC...

机构

  • 24篇江苏省疾病预...
  • 3篇卫生部
  • 3篇中国药品生物...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市疾病预...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盐城市疾病预...
  • 1篇苏州市疾病预...
  • 1篇东台市疾病预...

作者

  • 27篇李显
  • 22篇史智扬
  • 21篇汪华
  • 18篇郭喜玲
  • 10篇曾晓燕
  • 8篇崔仑标
  • 7篇葛以跃
  • 7篇顾玲
  • 4篇潘浩
  • 4篇焦永军
  • 4篇李玉青
  • 4篇戚宇华
  • 4篇唐震
  • 4篇单军
  • 3篇庄菱
  • 3篇朱凤才
  • 3篇吴涛
  • 3篇杨正时
  • 2篇单云峰
  • 2篇陈银

传媒

  • 3篇江苏预防医学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江苏卫生保健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病毒学报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液相芯片技术在诊断江苏省首例人禽流感病例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对2007年12月江苏省发生的一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进行液相芯片检测,探讨该技术在不明原因肺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集病例的呼吸道标本,利用液相芯片方法对呼吸道重要致病体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呼吸道标本甲型流感病毒,H5及N1亚型禽流感病毒特异性核酸均为阳性。[结论]应用液相芯片技术,可快速确定该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为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感染,为及时防控和治疗提供依据。
崔仑标唐震曾晓燕史智扬焦永军葛以跃马明单云峰吴涛陈银李显汪华
关键词:不明原因肺炎液相芯片技术人禽流感
一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症暴发疫情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对一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症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以明确诊断,控制疫情。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描述疫情流行特征;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流行因素;患者的咽拭子标本中提取核酸;PCR法检测病毒特异性基因片段;组织培养法(Hep-2细胞)分离病毒;电子显微镜观察病毒形态;型特异血清及型特异引物鉴定分离毒株型别;中和实验检测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结果:疫情报告病例871例,波及10个乡镇,主要为在校中小学及幼儿园学生(占94.37%),具有班级聚集性。病例对照研究显示危险因素为与病人的接触、与鸡接触及家庭内共用毛巾等。35份咽拭子标本分离出15株病毒,分离阳性率42.9%。分离病毒经鉴定为腺病毒3型。PCR法检测腺病毒DNA,112份咽拭子标本中68份阳性,阳性率60.7%。18例双份血清中13例中和效价呈4倍以上增长或转阳,阳性率72.2%。对病毒进行全基因序列测定,确定为腺病毒3型。结论:本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症暴发疫情由腺病毒3型引起,传播途径以呼吸道传播和密切接触为主。
汪华倪大兴姜仁杰史智扬陈胤忠阮凌庭李显鲍倡俊蔡加平沈进进刘东林朱凤才胡晓舒
关键词:腺病毒急性呼吸道感染
应用插入序列PCR进行大肠杆菌O_(157):H_7基因分型的研究
2005年
目的对不同地区、不同宿主大肠杆菌O157H7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方法应用插入序列PCR方法,对反应体系中dNTPs、引物以及镁离子浓度等反应条件进行优化。扩增产物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和分析。结果14株不同来源O157H7分离株根据插入序列PCR图谱可分为A、B、C、D四个基因型。不同地区O157H7菌株存在不同的基因型;同一地区、毒力基因谱相同的O157H7菌株基因型也不相同;不同宿主O157H7菌株也存在相同的基因型。结论插入序列PCR技术用于大肠杆菌O157H7的基因分型,简便、快速、敏感,对大肠杆菌O157H7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郭喜玲史智扬汪华曾晓燕顾玲李显
关键词:大肠杆菌聚合酶链反应
直接电镜法检测临床标本中SARS-CoV被引量:1
2005年
李显汪华史智扬郭喜玲庄菱
关键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NESTPCR
免疫捕获-核酸扩增-微孔杂交检测贝类中甲型肝炎病毒的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建立贝类中甲型肝炎病毒新的检测方法。方法 :先用IgG抗体吸附标本中的HAV ,然后将HAV中的RNA逆转录成cDNA ,用PCR方法扩增。PCR产物与标记特异基因探针孔中分子杂交 ,最后加入与标记物对应的酶配体 ,酶联免疫检测。结果 :采用的两对引物和探针均可用于检测。仅加入HAV的可测出阳性 ,其余病毒测不出。寡核苷酸探针 3 75nmol/L、7 5nmol/L、15nmol/L比较理想 ,杂交时间为 12 0min ,显色 3 0min最佳。免疫捕获 -核酸扩增 -微孔杂交方法比原方法提高 2 5倍以上。推测方法的检测限达到 8pfu/g贝组织。 结论 :免疫捕获 -核酸扩增 -微孔杂交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 ,且可以定量。
俞晓进李显汪华
关键词:贝类甲型肝炎病毒寡核苷酸探针
一种检测手足口病病原的液相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疾病病原的液相芯片,还涉及该液相芯片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医学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原理是:结合液相芯片技术,将5′端加上C<Sub>12</Sub>分子臂和氨基修饰后的、含有病原特征信息的特异性检测探...
葛以跃崔仑标史智扬汪华郭喜玲祁贤戚宇华焦永军李显
文献传递
大肠埃希菌O157∶H7特异基因检测与毒力基因分析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对江苏省 2 0 0 0和 2 0 0 1年分离的经血清玻片凝集试验初筛为大肠埃希菌O15 7∶H7(E .coliO15 7∶H7)的菌株进行O15 7O抗原及H 7抗原特异性基因检测 ,了解 2 0 0 0年监测点宿主动物分离O15 7菌株毒力基因携带率及毒力基因图谱。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O15 7特异基因、H 7特异基因 ,多重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VT1、VT2、eaeA、hly等毒力基因并进行分析。结果 :13 4株血清玻片凝集试验初筛为E .coliO15 7∶H7的菌株经特异基因检测确定为E .coliO15 7的占 72 .4% (97 13 4) ,E .coliO15 7∶H 7的仅为 2 9.1% (3 9 13 4) ;非O15 7菌株占 2 6.9% (3 6 13 4) ,有44 .3 % (5 8 13 4)的O15 7菌株鞭毛抗原不是H7。 2 0 0 0年宿主动物分离菌株 ,经特异基因检测为非O15 7的不携带毒力基因 (0 18) ;为E .coliO15 7∶H ?的菌株 ,毒力基因携带率为 10 .7% (3 2 8) ;确定为E .coliO15 7∶H 7的菌株 ,毒力基因携带率高达 93 .1% (2 7 2 9) ,且毒力基因型以VT2 +eaeA +hly为主。 结论 :特异性基因检测鉴定E .coliO15 7∶H7,可大大减少血清玻片凝集试验的误判 ,结合毒力基因检测 ,可分析E .coliO15 7∶H 7菌株毒力基因型的变化 ,对制定切实有效的防制对策控制E .coliO15
郭喜玲史智扬顾玲曾晓燕李显李玉青汪华
关键词:特异性基因毒力基因大肠埃希菌O157:H7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Ⅱ型志贺毒素的纯化及功能鉴定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亲和层析纯化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O157:H7Ⅱ型志贺毒素,并鉴定其生物学功能。方法用抗-Ⅱ型志贺毒素分子A亚单位的抗体S1D8耦联至柱填料Sepharose 4B,制备亲和层析柱。纯化EHEC O157:H7菌体分泌的毒素分子,分别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Western印迹法鉴定毒素分子纯度和特异度,将纯化毒素倍比稀释,观察其对Vero细胞和小鼠的毒性作用,计算其对细胞半数致死量(CD50)和对小鼠的全数致死量(LD100);观察抗毒素血清对小鼠进行毒素攻击的保护作用。结果通过亲和层析从EHEC O157:H7培养物中成功纯化Ⅱ型志贺毒素。SDS-PAGE显示,其A、B亚单位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2000和7500,纯化的毒素分子可分别与Ⅱ型志贺毒素A、B亚单位特异性的单抗结合;对Vero细胞和小鼠均存在致死作用,其CD50和LD100分别为20ng/L和5ng,小鼠体内抗毒素血清对毒素可有效中和。结论成功纯化Ⅱ型志贺毒素,并证实其在细胞和动物模型中的毒性作用。
焦永军曾晓燕郭喜玲汪华崔仑标李显冯振卿孙慧万佳艺史智扬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O157:H7志贺毒素VERO细胞疾病模型印迹法
大肠杆菌O157∶H7 CVa9株O抗原变异的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研究本实验室保藏的大肠杆菌O15 7:H7(E coliO15 7:H7)日本分离株CVa9O抗原的变异。方法 血清凝集试验检测CVa9菌株O和H抗原 ,区分O抗原变异株与非变异株。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分别检测O15 7和H7特异性基因。生化试验检测生化特性。观察菌株在麦康凯、山梨醇麦康凯、棉子糖麦康凯及ChromagarO15 7显色培养基上菌落形态 ,菌落计数法计算变异率。结果 抗 -O15 7抗血清与CVa9菌株进行玻片凝集试验出现强凝集 (CVa9- 8)和不凝集 (CVa9- 1、CVa9- 15 )两种菌落 ,试管凝集试验结果相同 ,证实不凝集菌落O抗原发生变异。抗 -HT 抗血清分别与变异株和非变异株H抗原进行试管凝集试验 ,均为强凝集。两种菌株O15 7和H7特异性基因均为阳性。变异株与非变异株生化特性基本相同 ,但变异株不发酵棉子糖。两种菌株在麦康凯及山梨醇麦康凯培养基上菌落形态特征没有区别。在ChromagarO15 7显色培养基上培养 4 8h ,变异株为浅紫红色 ,菌落周边呈毛边状 ,非变异株为紫红色 ,菌落边缘整齐。变异株在用棉子糖代替乳糖制备的棉子糖麦康凯培养基上菌落呈粉红色 ,非变异株呈红色。菌落计数显示变异率为 99 80 %。结论 CVa9菌株在保存过程中O抗原发生变异 ,菌落形态及部分生化特征亦有所改变。
顾玲曾晓燕汪华李玉青郭喜玲史智扬李显杨正时
关键词:大肠杆菌
江苏省2008年手足口病病原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CoxA16)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江苏与山东、河南、安徽交界的区域是我国两大手足口病高发地区之一,本文对2008年4月上旬至6月中旬江苏12个市城乡63批次355份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病人的咽拭子标本进行了病原分离,并对全部182个分离毒株进行鉴定,以了解江苏手足口病流行的病原特征.
李显唐震崔仑标单军单云峰葛以跃赵康成郭喜玲吴涛彭海燕陈银史智扬汪华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原分析柯萨奇病毒咽拭子标本高发地区病原分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