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超 作品数:9 被引量:30 H指数:4 供职机构: 山东省肿瘤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结直肠癌患者肝转移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对结直肠癌肝转移发生的影响。方法对2010-01-01-2012-12-30山东省肿瘤医院连续收治的303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乙肝五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分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组16例和阴性组287例,比较两组患者中肝转移发生率的差异,并进一步分层比较同时性肝转移与异时性肝转移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慢性乙肝患者结直肠癌肝转移发生率为62.5%(10/16),非乙肝患者结直肠癌肝转移发生率为35.5%(102/2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7,P=0.029。乙肝患者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率为50.0%(8/16),非乙肝患者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率为20.9%(60/2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阳性组中异时性肝转移发生率为12.5%(2/16),HBsAg阴性组中异时性肝转移发生率为14.6%(42/2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伴发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可能增加肝转移的发生率。 李志红 范萍萍 李忠超 张成胜 徐祥 石学涛 赵磊关键词:结直肠癌 肝转移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肝癌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高压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肝癌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高压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高压患者43例,均行肝癌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观察术后1周内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个月评价近期疗效。术后随访3年,统计1、2、3年生存率。结果术后1周内患者出现膈下脓肿、肝肾综合征、消化道出血各2例,胸腔积液、大量腹水、感染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93%(9/43)。术后1个月,患者完全缓解17例、部分缓解12例、稳定4例、进展10例,近期有效率为76.74%(33/43)。术后随访3年,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2.09%(31/43)、48.84%(21/43)、32.56%(14/43)。结论肝癌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高压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均较好,术后3年内的生存率较高。 刘庆拿 孟祥涛 李忠超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门静脉高压症 肝癌切除术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转移性肝癌与髓系细胞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4年 肝脏是实质器官中最常发生恶性肿瘤转移的器官,转移性肝癌发病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列首位,最常见的来源为结直肠癌。随着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的上升,特别是易于发生肝转移的结直肠癌、乳腺癌等的整体发病率的快速上升,转移性肝癌的发病率也相应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在肝肿瘤的构成中占据更为主要的地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在肿瘤转移灶的进展过程中,不同亚群的髓系细胞具有重要而又多样化的作用,通过不同的机制促进肿瘤转移的发生与进展。系统性的研究髓系细胞在转移性肝癌中的意义,有望为深入了解不同来源转移肝癌的共性,进而整体提高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提供新的思路。 李志红 李忠超 石学涛 赵磊关键词:肝肿瘤 肿瘤转移 髓系细胞 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6 2015年 门静脉癌栓是影响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手术治疗、介入治疗、放疗、局部毁损治疗、靶向治疗在门静脉癌栓形成的治疗中各有特点,但效果均不理想.目前国内外学者正在探索采用多种治疗模式治疗门静脉癌栓,以其达到更好的效果.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可以切除肿瘤和癌栓,改善患者肝脏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但手术风险大、创伤大;以非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具有创伤小、风险小,能够提高癌栓的局部控制的优点;但有效率低,不能达到根治,缓解期短,效果不佳.因此,应该根据不同的癌栓分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模式,探索最佳治疗模式组合. 李磊 李忠超 卢红 赵磊 石学涛关键词:肝肿瘤 门静脉 TACE辅助外科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辅助外科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HCC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9例。两组均行常规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TACE治疗。术后3个月,评价两组近期疗效,统计围手术期外科手术和TACE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3年,观察两组复发、转移情况及1、2、3年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为73.47%,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围手术期外科手术和TACE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8.36%,对照组为16.33%,两组比较P>0.05。术后随访3年,观察组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2.24%、16.33%,对照组分别为26.53%、36.73%,两组比较P均<0.05。观察组1、2、3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TACE辅助外科手术治疗HCC可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率,减少肿瘤复发及转移。 刘庆拿 孟祥涛 李忠超 褚夫兵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外科手术 POSSUM评分系统预测肝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的意义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探讨POSSUM评分系统预测肝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9-2014年294例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进行POSSUM及P-POSSUM评分,预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并分别与实际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结果:POSSUM评分系统预测并发症发生率18%(53/294),实际发生率14%(42/2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8),预测病死率5.1%(15/294),实际病死率1.02%(3/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P-POSSUM预测病死率2.4%(7/294),实际病死率1.02%(3/2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9)。结论:POSSUM评分系统能够较准确地预测肝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但高估了术后病死率,P-POSSUM预测术后病死率更为准确。 孙鹏飞 陈亚军 李忠超 赵磊 石学涛关键词:肝细胞癌 术后并发症 病死率 Tip-DCs在肝细胞癌肝内转移中的意义研究 背景及目的:肝细胞癌(HCC)是威胁国人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其根治性切除率低,术后极易复发转移,而肝内转移是最常见的转移形式。肝细胞癌预后差,多数患者最终死于肝内转移,整体预后很差。近年来发现髓系细胞在肿瘤进展中起了重要... 李忠超关键词:肝细胞癌 肝内转移 流式细胞仪 治疗靶点 文献传递 肝细胞癌肝内转移中髓系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 2013年 肝细胞癌(HCC)死亡率高,预后差,肝内复发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在肿瘤进展过程中,不同髓系细胞通过分泌不同的细胞外基质降解酶、趋化因子、生长因子、免疫抑制因子及促血管生成因子等,促进肿瘤细胞的出壁、转移灶的形成与生长、转移灶的血管生成,抑制机体对转移灶的免疫反应,产生促转移的效应。本文就髓系细胞在HCC肝内转移中的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李忠超 李磊 赵磊 石学涛关键词:肝细胞肿瘤 肝内转移 髓系细胞 壶腹部腺肌瘤合并胆囊腺肌病一例 2016年 壶腹部腺肌瘤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良性病变,合并胆囊腺肌病者未见报道。因壶腹部腺肌瘤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且术前诊断困难,常常被误诊为恶性肿瘤,进而过度治疗。山东省肿瘤医院肝胆外科近期收治一例该病患者,现报告如下。 孙鹏飞 陈亚军 李忠超 周武元 石学涛关键词:良性病变 术前诊断 恶性肿瘤 肝胆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