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学奇

作品数:140 被引量:571H指数:12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1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7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2篇动脉
  • 34篇冠状
  • 30篇冠状动脉
  • 23篇心肌
  • 23篇血管
  • 20篇介入
  • 15篇消融
  • 13篇介入治疗
  • 12篇梗死
  • 11篇心病
  • 11篇心脏
  • 11篇血压
  • 11篇细胞移植
  • 11篇高血压
  • 11篇冠心病
  • 10篇心房
  • 9篇心房颤动
  • 9篇衰竭
  • 9篇冠脉
  • 8篇心血管

机构

  • 106篇哈尔滨医科大...
  • 32篇哈尔滨医科大...
  • 6篇哈尔滨医科大...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牡丹江医学院
  • 3篇黑龙江中医药...
  • 2篇哈尔滨第二四...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池州市第二人...
  • 2篇滋贺医科大学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齐齐哈尔市第...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佳木斯大学附...

作者

  • 136篇李学奇
  • 24篇董玉梅
  • 17篇金丽娟
  • 16篇夏洪远
  • 14篇宋湘
  • 14篇金鹏
  • 13篇杨庆辉
  • 12篇曹雪
  • 12篇金恩泽
  • 11篇李馨
  • 11篇李京秀
  • 10篇王晓云
  • 8篇刘娴
  • 8篇支继新
  • 8篇朱红
  • 7篇闫述钧
  • 7篇刘晓霞
  • 7篇李阳
  • 6篇陈延军
  • 6篇鱼龙浩

传媒

  • 2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2篇心脏杂志
  • 7篇中国介入心脏...
  • 5篇医学综述
  • 5篇心血管康复医...
  • 5篇微循环学杂志
  • 5篇哈尔滨医科大...
  • 5篇中国急救医学
  • 5篇中国心脏起搏...
  • 4篇中国地方病学...
  • 4篇中华心血管病...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黑龙江医学
  • 3篇中华老年心脑...
  • 3篇中国心血管病...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实用心电学杂...
  • 2篇中国血液流变...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国高等医学...

年份

  • 3篇2021
  • 5篇2019
  • 4篇2018
  • 7篇2017
  • 2篇2016
  • 14篇2015
  • 7篇2014
  • 9篇2013
  • 15篇2012
  • 11篇2011
  • 8篇2010
  • 8篇2009
  • 9篇2008
  • 10篇2007
  • 11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1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大动脉炎患者颈总动脉弹性的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大动脉炎患者颈总动脉弹性及功能的变化。方法对14例大动脉炎患者和10例正常受试者,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颈总动脉的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化参数(β)、顺应性(AC)及内中膜厚度。结果大动脉炎组患者的Ep、β、内中膜厚度、收缩期血压、脉压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5),AC较正常组明显减低(P〈0.05)。结论大动脉炎患者颈总动脉僵硬度增高,弹性减低。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是一种敏感、方便、实时、无创的评估血管弹性及功能的新方法。
薛莉王晓云李学奇
关键词:TAKAYASU动脉炎颈动脉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苏木有效成分免疫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2
2007年
目的:探讨苏木提纯物对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的影响及抗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机制。方法:用两种苏木提纯物给小鼠灌胃8d,取脾后应用MTT法测定T、B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建立大鼠腹腔同种异位心脏移植模型。供体雄性Wistar大鼠,受体雄性SD大鼠,分别设模型对照组、环孢素A组和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移植心脏心肌组织FasL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35g/kg组具有较强的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在抑制心脏移植后FasL mRNA相对量表达水平方面,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与环孢素A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金鹏周亚滨宋琦郑佳新李学奇
关键词:淋巴细胞转化同种异位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FASL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心内科住院的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180人。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项(HAMA)评分,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采用非洛地平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平均血压的下降幅度、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焦虑抑郁量表的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较明显,HAMA和HAMD总分降低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伴虑患抑郁焦患者具有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李馨顾金霞史彦丽戴颖楠杨庆辉刘娴李学奇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厄贝沙坦焦虑抑郁
重组人脑利钠肽的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16
2014年
近年来,随着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的病理生理及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使上述疾病在临床药物治疗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其中人脑利钠肽(BNP)作为体内唯一天然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拮抗剂在诊断及治疗心力衰竭等方面均引起了广泛关注,但由于其在心衰状态下降解快且生物活性明显减弱而限制了临床应用。因此,在心力衰竭治疗上补充外源性BNP成为了又一研究热点。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内源性激素,具有扩张血管、排钠利尿、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等作用,能够有效的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障碍。新近研究表明,rhBNP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疗效显著,本文将就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张雪岩李学奇李京秀闫述钧
关键词:重组人脑利钠肽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
AMI患者PCI后心肌灌注水平对心功能及左室重构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TIMI血流III级时的心肌灌注水平及其对心功能与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对36例AMI患者PCI后行经静脉心肌声学造影(MCE)和心脏二维超声检查。①利用心肌声学造影评分(MCS)及室壁运动评分(WMS)分析PCI后心肌灌注情况与室壁运动情况的关系;②根据声学造影积分指数(CSI)将患者分为A、B两组,比较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估心肌灌注水平对心功能的影响;③根据心脏二维超声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左室舒张末直径(LVEDD)及LVEF的变化,进一步评估心肌灌注水平对左室重构的影响。结果:PCI后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均达III级。共152节段与梗死相关血管的再灌注有关。①MCS为0分的18节段中,2个(11.1%)WMS为1~2分;MCS为0.5分的30节段中16个(53.3%)WMS为1~2分;MCS为1分的104节段中,82个(78.8%)WMS为1~2分;统计学分析显示,PCI后心肌灌注水平与室壁运动呈正相关(P<0.05)。②心肌灌注好的A组LVEF显著大于B组[(52.1±3.4)%,(47.2±2.9)%,P<0.05]。③术后6个月A组的LVEF及LVEDD均无明显变化,B组的LVEF较前有所下降[(47.2±2.9)%,(43.8±4.4)%,P<0.05],LVEDD较前有所增加[(50.2±2.9)mm,(56.3±3.1)mm,P<0.05]。结论:AMI患者PCI后心肌灌注水平与心功能及左室重构有一定相关性,良好的心肌灌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左室重构。
马小茹程荣超薛莉田家玮李学奇
关键词:心肌灌注心功能左室重构
心肌能量调控在缺血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前景被引量:1
2015年
本文主要从心肌代谢的生物学基础与代谢药物的临床疗效方面探讨心肌能量调控在缺血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前景。
钟丽华曹雪张翔李学奇白秀萍
关键词:缺血性心脏病代谢治疗心脏代谢
抗凝治疗与出血风险
近二十年来,抗凝治疗已成为心脑血管病临床治疗的标准方案,循证医学的结果表明,抗凝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起到了预防与治疗双重作用,大大地减少了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缺血性脑中风等严重疾病的发生。在心...
李学奇
文献传递
自体骨骼肌成肌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兔心室重构和血管新生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经冠状动脉途径移植自体骨骼肌成肌细胞(SMs)对急性心肌梗死兔心室重构和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取日本大耳白兔45只,随机分为3组:经冠状动脉注射SMs移植组(移植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5只。术后4周,检测各组免左心室质量及左心室质量指数,并以免疫组织化学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各组兔新生血管数目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结果术后4周,与假手术组比较,移植组和对照组左心室质量及左心室质量指数明显增加(P<0.01);与对照组比较,移植组左心室质量及左心室质量指数明显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和移植组新生血管数目、梗死心肌组织中VEGF浓度明显增多,而移植组较对照组增多更明显(P<0.05,P<0.01)。结论经冠状动脉途径自体SMs移植可增加VEGF表达,诱导血管新生,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
朱红宋湘金丽娟金鹏刘娴关锐李学奇
关键词:成肌细胞骨骼肌细胞移植心室复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侧支循环
TBL教学法在本科诊断学心电图临床实习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TBL是国际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但该方法在我国还开展的还不多。为了研究TBL教学对本科生心电图实习教学的影响,我们选择了部分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使用TBL教学法和讲授法,实习结束进行考核。结果发现实验班的心电图考试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班,说明采用TBL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杨茂陈延军石秀敏杨睿朱锦智高宇囡李学奇
关键词:心电图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经冠脉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24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MSCs移植组(n=12)和培养液对照组(n=12)。从兔股骨抽取骨髓,体外培养MSCs。通过结扎左冠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冠脉结扎后7d,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直接经冠脉注入MSCs和培养液。于心肌梗死前、细胞移植前、细胞移植后1、2和4周对兔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移植后4周处死动物,进行BrdU和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移植后2周,MSCs移植组在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收缩末直径(LVESD)方面与移植前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改善(P<0.05);移植4周后,LVEF、LVESD和左室舒张末直径(LVEDD)在MSCs移植组与移植前及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免疫组化检测发现,MSCs移植组BrdU染色阳性,血管计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结论经冠脉移植的MSCs可在梗死区心肌内存活并逐渐分化成心肌样细胞,促进毛细血管生成,显著改善心功能。
金鹏金丽娟朱红宋湘李学奇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移植心肌梗死心功能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