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欣 作品数:6 被引量:13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经济管理 理学 更多>>
不同降雨条件下城市路尘中稀土元素流失特征 被引量:2 2020年 通过对包头市路尘中14种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s,REEs)含量的测定分析以及小型人工降雨冲刷模拟,对稀土元素在路尘中的赋存特征及在其降雨径流中的流失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1)路尘中的稀土元素随降雨过程发生迁移并在径流产生"流失浓缩"效应,浓缩强度随雨强增加而增强;相同雨强下,水泥下垫面的聚集效应高于沥青混凝土下垫面。(2)径流中水相稀土元素含量随降雨时间下降。(3)径流流失过程中,固相颗粒态中稀土元素的配分模式与路尘样品基本一致,呈现轻稀土富集的特征,轻重稀土之间的分馏程度较高;而水相中稀土元素的配分模式与原始路尘样品中有一定差异,轻重稀土之间的分馏程度降低。 李致一 李可欣 梁涛关键词:路尘 稀土元素 配分模式 稀土矿城市不同季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稀土含量特征及颗粒物细胞毒性 被引量:4 2017年 为探讨典型稀土矿城市不同季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 particulate matter,PM10)中稀土元素污染特征及其细胞毒性响应,将前期采集于包头市的PM10颗粒物进行提取,检测PM10中的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s,REEs)含量,并将人肺上皮细胞(A549)暴露于不同浓度水平(25,50,100μg·m L-1)的PM10样品和标准颗粒物1649b(standard reference material,SRM1649b)暴露液,用WST-1法测定暴露24 h后的细胞活性,用2’7’二氯荧光素二醋酸盐(2’7’-dichlorofluorescein diacetate,DCFH-DA)荧光探针法和彗星实验分别测定暴露3 h后的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水平和DNA双链损伤程度。结果表明,包头春、夏季大气PM10和SRM1649b均引起A549细胞活性下降,并诱导细胞内ROS生成量增加,造成显著的细胞内DNA损伤,含REEs的大气颗粒物毒性显著高于标准颗粒物。与春季相比,包头夏季PM10对细胞活性的抑制程度更高,造成更多的DNA双链损伤,从而表现出更强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包头PM10呈现明显的轻稀土元素(light rare earth elements,LREEs)富集,铈(Ce)、钷(Pm)、镧(La)和钕(Nd)含量占稀土总量的50%以上。LREEs均与细胞活性和细胞内ROS产生水平呈负相关性,包头春季和夏季PM10中稀土元素含量的差异是导致包头PM10细胞毒性效应不同于标准颗粒物且具有季节性差异的原因之一。 童亚莉 李可欣 李可欣 梁涛关键词:稀土 PM10 A549细胞 遗传毒性 “优质地理产品生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计划纳入联合国粮农组织数字农业创新解决方案与商业模式 被引量:2 2022年 2021年10月,“优质地理产品生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ility,GIES)参加了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和浙江大学联合主办,中国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与拼多多支持的“第二届全球农创客大赛”,并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数字农业创新解决方案与商业模式。 李可欣 付晶莹 王振波 闫实 刘闯关键词:联合国粮农组织 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商业模式 对外经济合作 生境 三种典型纳米颗粒物造成的人体肺细胞氧化应激和炎症效应 被引量:5 2010年 采用体外细胞暴露实验研究了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单层细胞暴露于50和500μg·mL-1两种浓度纳米氧化钛、纳米氧化硅、碳纳米管和晶体石英砂等四种颗粒物后产生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用细胞活度、细胞内活性氧总量和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量表征暴露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钛、纳米氧化硅和碳纳米管在体外暴露实验过程中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聚集;细胞暴露48h后,三种纳米颗粒物均使A549细胞活度下降,诱导细胞产生过量活性氧,同时刺激细胞IL-8表达量增高;三种纳米颗粒物中,纳米氧化钛和纳米氧化硅对细胞活度影响较大,碳纳米管诱发的炎症效应较另两种纳米材料强. 李可欣 曹红英 王斌 张羽中 史科路 陶澍关键词:氧化性损伤 炎症效应 A549细胞株 禹城麦谷两熟房寺引黄灌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案例研究 被引量:1 2021年 禹城市地处鲁西北黄河冲积平原引黄灌区,农业生产历史悠久,是大禹治水功成名就之地,也是中科院盐碱地万亩治理的试验区和样板区。案例区禹城房寺镇地处北纬37度,夏天润而不湿,冬天干而不燥,非常适合冬小麦、夏玉米两熟高品质种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配合科学有效的种植管理技术,让案例区成为了优质专用小麦黄金产区和高淀粉玉米产区,产出了优质地理特色麦谷产品。麦谷两熟是禹城房寺特色农业种植模式,本项研究通过禹城麦谷两熟房寺引黄灌区生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案例研究,重点对案例区自然地理数据、品种特性数据、经营管理数据、自然特点与历史文化传统等多元数据进行梳理与分析,识别案例区地理基因,探讨案例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为禹城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提供科技支撑,为优质地理产品生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做出禹城贡献。该案例数据集包括:(1)禹城房寺镇地理位置数据、县界数据及房寺镇案例地域范围界限数据;(2)禹城自然地理条件数据,包括气候、土壤、水质、植被指数等数据;(3)小麦和玉米的产品品质数据;(4)小麦和玉米的种植、管理数据;(5)小麦加工产品标准与品质分析;(6)小麦加工产品的运营与管理数据;(7)案例生境监测设备和监测内容典型照片。数据集存储为.shp、.xls、.jpg、.pdf和.docx格式,数据量为48.1 MB(压缩后45.9 MB)。 王振波 李可欣 黄耀辉 吕金岭 周蕾 陈霞 李涛 温德慧 倪文涛 邵燕 祝晓光 刘杰 邵杰 陈立娟关键词:引黄灌区 可持续发展 丰县牛蒡古黄河泛区生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案例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丰县牛蒡古黄河泛区生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案例产品种植于江苏省丰县范楼镇,地处黄淮平原,黄泛冲积地带,海拔高度39 m,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5℃左右。土地肥沃,土层深厚,非常适合牛蒡的生长。牛蒡是菊科牛蒡属二年生草本植物,其种子牛蒡子为传统常用中药材,牛蒡肉质根可以药食两用。丰县被誉为“牛蒡之乡”。作为全国最大的牛蒡种植和加工基地,牛蒡产量占全国50%以上,出口日本、韩国等国家。本案例以科学数据为基础,总结了牛蒡古黄河泛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模式。该案例数据集由案例范围、自然地理数据、传统自然特色与历史文化、经营管理数据等4个数据文件包组成,数据集存储为.shp、.tif、.xlsx、.xls格式,由117个数据文件组成,数据量367 MB(压缩为1个文件,354 MB)。 姚凤腾 苏娜 谷昊阳 王振波 常家兵 赵成义 胡传银 李可欣 于伯华 陈文波 土光智子 刘闯关键词:牛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