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占涛

作品数:8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金属学及工艺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8篇非晶
  • 7篇合金
  • 6篇非晶合金
  • 5篇形成能
  • 4篇非晶形成
  • 4篇非晶形成能力
  • 4篇Y
  • 3篇热稳定
  • 3篇热稳定性
  • 3篇晶化
  • 3篇晶化动力学
  • 3篇ZR
  • 2篇晶化激活能
  • 2篇晶态
  • 2篇激活能
  • 2篇非晶态
  • 2篇非晶态合金
  • 2篇AL
  • 2篇玻璃形成
  • 2篇玻璃形成能力

机构

  • 8篇中南大学

作者

  • 8篇李占涛
  • 7篇吴宏
  • 7篇何世文
  • 7篇刘咏
  • 2篇方京华
  • 2篇黄伯云
  • 2篇刘祖铭

传媒

  • 4篇粉末冶金材料...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材料研究与应...
  • 1篇2007年全...

年份

  • 2篇2008
  • 6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大块金属玻璃形成能力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7年
综述了近年来所发现的表征大块金属玻璃形成能力的参数,其中包括基于动力学、液相稳定性和抗晶化能力、物理结构参数、液相稳定性和原子尺寸结构、价电子浓度和有序相与无序相的竞争.指出了大块金属玻璃形成能力研究的复杂性,以及理论基础的重要性.
何世文刘咏李占涛吴宏方京华黄伯云
关键词:大块金属玻璃非晶形成能力
Y_(41)Sc_(15)Al_(24)Co_(20)大块非晶合金的制备及其晶化动力学行为
2008年
利用铜模吸铸法制备直径为5 mm的Y41Sc15Al24Co20大块非晶合金,采用连续加热和等温加热方法对其晶化动力学行为进行研究。利用Kissinger方程得出该合金的晶化激活能为3.02 eV。用Johnson-Mehl-Avrami(JMA)方程描述合金的等温晶化过程,在不同等温温度下计算得出Avrami指数大于3.0,合金的主要晶化过程为三维形核长大过程。在Arrhenius方程的基础上,得到合金的区域Avrami指数和阶段晶化激活能随晶化体积分数变化的关系曲线。
何世文刘咏李占涛吴宏
关键词:晶化动力学晶化激活能
Zr对COFeNbB非晶软磁合金的热稳定性及磁性能的影响
采用熔体快淬法制备 CoFeZrNbB(x=0,2,4,摩尔分数)非晶合金,以 X 射线衍射、差热分析以及振动样品磁强计等手段研究元素 Zr 对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热稳定性、晶化行为以及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少量 ...
何世文刘咏吴宏李占涛黄伯云
关键词:非晶形成能力铸锭组织热稳定性
文献传递
Y基非晶态合金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自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的P.Duwez等人采用熔体快速冷却法首先制得Au-Si非晶合金后,非晶态合金具有的独特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极大的兴趣。寻找非晶形成能力更强的...
李占涛
关键词:非晶形成能力晶化动力学
文献传递
Zr对Y_(56)Al_(24)Co_(20)非晶形成能力和热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以Y56Al24Co20非晶合金为基础合金系,用廉价Zr替代部分高价Y,通过单辊急冷法成功地制备出Y56?x-ZrxAl24Co20(x=5,10,15)非晶合金;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其非晶形成能力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随Zr含量增加,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提高,但当Zr含量超过10%(摩尔分数)时,其非晶形成能力反而降低;Y46Zr10Al24Co20具有最大的非晶形成能力和良好的热稳定性。以上结果均从组元个数、原子半径、混合热和电负性的角度进行了实验论证。
李占涛刘咏何世文吴宏
关键词:非晶形成能力热稳定性
Zr对Co基合金铸态组织和玻璃形成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采用单辊旋淬法制备Co-Fe-Zr-Nb-B多元合金非晶薄带。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样品的微观组织、物相组成及热稳定性进行检测分析,以研究Zr元素含量对其铸态组织和玻璃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金中适量添加Zr元素有利于提高铸态组织的细小均匀化程度,同时,合金具有较强玻璃形成能力和较高热稳定性。Zr元素含量为4%(原子分数)时铸态组织最均匀细小,具有很好的非晶形成能力及热稳定性,其玻璃转变温度Tg,初始晶化温度Tx和过冷液相区(SLR)宽度ΔTx或(Tx?Tg)分别为870.32、936.28和65.96 K。
吴宏刘咏刘祖铭何世文李占涛
关键词:非晶态合金铸态组织玻璃形成能力
Y基非晶合金的形成及晶化动力学被引量:1
2008年
利用单辊急冷法制备Y56-xZrxAl24Co20(x=0,5,10)非晶合金,研究Zr含量对该非晶合金的形成能力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元素Zr可以提高Y56Al24Co20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和热稳定性,而且随着Zr含量增加,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提高。通过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Y56Al24Co20和Y46Zr10Al24Co20的晶化动力学,前者的玻璃转变激活能和晶化激活能分别为366.5kJ/mol和259.7kJ/mol,后者的玻璃转变激活能和晶化激活能分别为415.6kJ/mol和319.5kJ/mol,从理论上说明添加元素Zr可以改善Y56Al24Co20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和热稳定性。
何世文刘咏李占涛吴宏
关键词:晶化动力学晶化激活能热稳定性
机械合金化制备Fe-Co系非晶合金被引量:3
2007年
在高纯氩气保护下采用高能球磨法对原子组成为Fe44Co44Zr3.5Nb3.5B4Cu1的混合粉末进行机械合金化(MA)实验,成功地制取了非晶合金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差热分析(DTA)对其进行测试,结果表明:Fe-Co系的混合粉末在MA过程中,通过原子之间的相互固溶、扩散可形成非晶态。此非晶合金的形成是晶粒细化、球磨过程中的缺陷、应力和致密堆垛结构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与机械合金化的合成机理之一的扩散型机制相吻合。用非晶化的热力学条件判据和动力学条件判据对此合金进行计算,其结果也表明此合金已非晶化。
李占涛刘咏何世文吴宏刘祖铭方京华
关键词:非晶机械合金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