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博强

作品数:14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盐政
  • 3篇主义
  • 3篇甲午战后
  • 2篇盐业
  • 2篇清季
  • 2篇清季民初
  • 2篇中日关系
  • 2篇晚清
  • 2篇民初
  • 2篇明治
  • 2篇明治时期
  • 2篇考释
  • 2篇城市
  • 1篇档案
  • 1篇东北解放区
  • 1篇盐政改革
  • 1篇诱因
  • 1篇战争
  • 1篇张之洞
  • 1篇殖民

机构

  • 14篇武汉大学
  • 2篇哈尔滨剑桥学...

作者

  • 14篇李博强
  • 2篇邵华

传媒

  • 2篇武汉科技大学...
  • 2篇江南大学学报...
  • 1篇船山学刊
  • 1篇农业考古
  • 1篇盐业史研究
  • 1篇外国问题研究
  • 1篇胜利油田党校...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黑河学院学报
  • 1篇中国国家博物...
  • 1篇台湾历史研究

年份

  • 2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王稼祥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2012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没有止境的曲折历程,王稼祥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在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王稼祥经历了三个实践探索阶段,理论不断升华。在初期探索阶段,王稼祥模块化的学习与运用苏联的革命理论,但是,随着革命实践的深入与理论固有范式的破除,王稼祥不仅进入理论跃升阶段,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理论给予科学阐述,而且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完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国的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李博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
管理、法规与资本体系的重构——甲午战后日本对台湾盐政的殖民化改造
2015年
甲午战后,台湾总督府在建立殖民经济体系的过程中,对台湾盐政进行殖民化改造,其实质则是将清政府时期的盐业专卖制度实现重构。这一重构过程主要包括对原有专卖制度的管理体系进行重建,通过设立台湾盐务局及专卖局盐务课等专门性盐务机构,实现对盐业专卖体制的管理;其次确立新的专卖法规体系,通过颁布一系列新的盐务及盐田章程,推动台湾盐田开发,以法制为名,控制盐业产销过程;再次调整旧有的盐业资本体系,在继续利用台湾本地资本投资盐业的同时,加快日本盐业资本的侵入,形成以日本盐商为主体的资本体系。这些措施毫无疑问地是台湾总督府构建殖民经济体系的重要一环。
李博强
关键词:甲午战后
甲午战后日本对台湾地区的盐业调查
2014年
从1895年日本占据台湾至1905年的十年间,为积极开发台湾盐业,构建"殖民地基础工程",实现"工业日本,农业台湾"的目标,日本政商界及台湾总督府展开了详细而全面的盐业调查活动。此时期的盐业调查通过技手实地调查及利用旧惯调查等手段,使日本政商界对台湾盐业拥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且对其开发产生浓厚兴趣。本文利用日本和中国台湾所藏总督府民政局的调查复命书及相关档案,考察日本对台湾地区的盐业调查活动,阐释调查活动的背景、调查方式、调查内容及此次调查对日本殖民经济政策的影响。
李博强
关键词:甲午战后
据台初期日本政商界对台湾的盐政调查——以台湾总督府民政局调查档案为中心
2014年
甲午战争之后,作为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与丰富资源的台湾被日本强行割占,沦为殖民地。自此开始,台湾在日本的残酷压迫下,逐步走向"日本化"与殖民化,成为日本继续发动侵略战争的后方基地与经济附庸。甲午战后,日本占据台湾初期,日本侵略者相继对台湾盐田进行实地调查并呈报复命书,寻求发展台湾盐业。自1895年至1905年间,台湾总督府对岛内产盐地区共组织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盐业调查。这三次盐业调查使日本政府及台湾总督府对台湾盐政制度及产销关系有了较为完整而明确的认识,从而为其制定相应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李博强
关键词:甲午战后
曾根俊虎的兴亚主义及其对华侵略活动
2014年
明治时期是日本建立近代国家体制、走向海外侵略扩张道路的重要时段。明治维新前后,"兴亚主义"逐步成为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指导思想。以曾根俊虎为代表的日本青年军官承袭"兴亚主义",试图以此理论为指导实现"征韩侵华"的目标。曾根俊虎在"兴亚主义"影响下,进入中国从事军事间谍活动,并以对中国的认知,向日本军政界提出一系列对华政策建言,而后为实现其"兴亚"主张,创立"振亚社"与"兴亚会"。兴亚主义代表人物曾根俊虎的言行体现了明治时期日本人对中国的认识以及政策主张,亦是这一时期日本对华侵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侧面。
李博强
关键词:明治时期中日关系
清季民初时期哈尔滨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
2011年
清季民初时期,由于中东铁路修建等促动因素的影响,哈尔滨开始其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由于哈尔滨位于中国社会转型潮流的边缘地带,所以,所表现的城市发展模式及现代化道路与其他城市具有较大差异。在哈尔滨的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中,工商业的快速成长成为哈尔滨现代化的主要动力,华洋相杂的工商业发展道路使得哈尔滨逐渐成为中国城市社会转型中迥异的现代化样板。随着哈尔滨城市发展的不断深化,新式教育、现代报刊与生活方式的转变成为这座城市社会变迁与转型的内化,形成哈尔滨独具一格的内在精神,而其特有的发展模式则归因于华洋移民的涌入所带来的迥然相异的现代性气息。
李博强邵华
关键词:清季民初城市发展社会变迁
刘坤一与晚清两淮盐政改革被引量:3
2014年
刘坤一是晚清时期两淮盐政改革的重要人物。在两江总督任上,他针对淮盐积弊采取较为积极、谨慎的态度,适时、适度的予以改革和调整,有所为、有所不为,逐步解决淮盐行销问题。刘坤一督江之初,枭私、邻私日炽,派捐、加价严重,淮盐衰落,危机日甚。面对错综的局面,刘坤一从可行的方案出发,咨商川督、鄂督,实行减川配淮,力图实现淮盐入楚;疏销裁捐,反对盲目增引、加价,休养盐商,提高淮盐品质;缉捕枭私、邻私,剿抚并用,查禁私盐。刘坤一的一系列盐政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淮盐的行销提供了相对有利的环境。虽然这些措施并不能解决淮盐疲敝的根本问题,甚或只是形式上的修补而已,但是,他的改革方略仍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李博强
清季民初时期哈尔滨城市现代化的维度及特征
2012年
现代化是传统社会经历经济、政治与文化变迁后向现代社会迈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类通过经济产业化、政治民主化与文化理性化逐渐改变自我,实现社会的现代性。清季民初时期,偏于东北一隅的哈尔滨通过经济层面、政治层面与文化层面三个现代化的维度,逐渐实现由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国际都市的转变。在经济层面的现代化维度中,哈尔滨基于殖民扩张的背景实现国有工商业的崛起与对外贸易的拓展; 在政治层面的现代化维度中,哈尔滨自治机关与工商社团的设立,推动了哈尔滨的社会变革;在文化层面的现代化维度中,新式教育的兴起与城市规划的建立,促动哈尔滨成为浓厚西洋色彩的都市。在历经以三个维度为中心的社会变迁过程中,哈尔滨的现代化表现了基于外生性因素的后发型现代化与殖民色彩浓重的依附型现代化的特征。
李博强邵华
关键词:清季民初
根津一与“兴亚主义”
2013年
明治维新前后,"兴亚主义"逐步成为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指导思想。以根津一为代表的日本青年军官,试图以此实现"征韩侵华"的目标。根津一在"兴亚主义"影响下,进入中国从事军事间谍活动,并以对中国的认知,向日本军政界提出一系列对华政策建言,而后为实现其"兴亚"主张,参与创建东亚同文会与东亚同文书院。"兴亚主义"代表人物根津一的言行,典型地体现了明治时期日本人对中国的认识以及政策主张。
李博强
关键词:明治时期中日关系
刘岳昭致曾国荃三件函札考释被引量:1
2014年
湖南省图书馆现收藏有晚清湖湘名人与当时封疆重臣、宿学名儒的往来书信,全部是以手札原件粘贴而成。这些书信因其存世数量稀少以及内容隐密而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文化生活和历史轨迹具有重要意义。刘岳昭与曾国荃是晚清时期著名的湘军将领与地方疆臣。他们在咸同时期多有书信来往,其中部分涉及刘岳昭为镇压贵州苗乱寻求曾国荃帮助的史实。本文将这些函札标点,并结合相关资料予以考释。
李博强
关键词:考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