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云
- 作品数:15 被引量:56H指数:5
-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液病贫血患者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与基因重组促人红细胞生成素临床应用研究
-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病贫血患者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及应用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的临床疗效;为rhEPO治疗血液病贫血及其适应症选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08例血液病患者的血清E...
- 陈令松张秋荣陈兴国黄一虹曹若男李兰云宋文伟徐金格张桂华
- 关键词:贫血血液病促红细胞生成素
- 艾力联合氟尿嘧啶及甲酰四氢叶酸钙治疗晚期大肠癌不良反应的护理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艾力联合氟尿嘧啶及甲酰四氢叶酸钙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8例转移性大肠癌患者应用艾力联合氟尿嘧啶及甲酰四氢叶酸钙联合化疗,化疗前给予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焦虑,使其能较好地配合治疗;治疗期间重点做好不良反应的护理,预防及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治疗过程中1例患者出现严重腹泻,2例出现重度胃肠道反应,2例出现Ⅲ度以上中性粒细胞减少,4例发生胆碱能综合征,经处理后好转,其余患者的治疗均顺利进行。结论:恰当的护理措施可预防和减轻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效果。
- 李兰云
- 关键词:大肠癌氟尿嘧啶甲酰四氢叶酸钙
- T-CEM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T-CEM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2例复发难治性MM患者应用T-CEMD方案:沙利度胺100mg,每晚1次;环磷酰胺500mg/m2,第1天;足叶乙甙70mg/m2,第1~2天;米托蒽醌4mg/m2,第1~3天;地塞米松40 mg第1~4天;21d为一个疗程。19例初治MM用T-CEMD与VAD类方案交替(T-CEMD/VAD)治疗;18例初治MM单用VAD类方案治疗。结果 在22例难治性MM患者中,完全缓解(CR)8例(36%)、部分缓解(PR)12例(55%)、无效(NR)2例(9%),总有效率(ORR)91%。T-CEMD/VAD方案治疗的19例中,CR 6例(32%)、PR11例(58%)、NR 2例,总有效率(ORR)90%。单用VAD类方案治疗18例初治MM者中,CR 1例(6%)、PR 8例(44%),ORR50%。T-CEMD方案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结论 T-CEMD方案对复发难治性MM患者中的补救治疗,具有较为理想的疗效。T-CEMD/VAD交替方案治疗初治MM患者,明显优于单用VAD类方案。
- 徐金格陈令松张秋荣张桂华宋文炜李永胜李兰云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药物疗法
- 氯己定醇皮肤消毒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关系的研究
- 目的:系统评价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使用氯己定醇皮肤消毒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效果.
方法:电子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
- 吴晓琴李兰云杜永川
- 关键词:中心静脉置管血流感染发生率皮肤消毒
- 紫杉醇引起的过敏性反应的预防及护理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使护理人员认识并掌握紫杉醇注射液引起的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护理及预防。方法选择我科2012年1至10月56例滴注紫杉醇化疗的患者,观察紫杉醇的过敏反应,并对如何护理及预防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发生15例轻度的过敏性反应,1例过敏性休克。经积极的处理及抢救,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紫杉醇滴注过程中,过敏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严重的过敏反应可导致患者死亡。因此,积极的预防和及时有效急救与护理是降低紫杉醇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关键。
- 李兰云林茹
- 关键词:紫杉醇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护理
- 血液病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含量测定对贫血治疗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血液病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为rhEPO治疗血液病贫血的适应证选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112例血液病贫血患者给予rhEPO治疗,6 000~10 000 IU,每日或隔日1次,皮下注射,10次为1个疗程,连续应用1~3个疗程,评价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rhEPO治疗血液病贫血总有效率为61.6%(69/112),其中血液肿瘤缓解组有效率为100.0%(38/38)、血液肿瘤未缓解组有效率为34.6%(18/52)、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有效率为30.0%(3/10)、慢性病贫血组有效率为83.3%(10/12)。通过血清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sEPO)与疗效关系分析,显示sEPO水平低者疗效[96.0%(48/50)]明显优于sEPO水平高者[33.9%(21/62)],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rhEPO用于治疗sEPO水平偏低的血液肿瘤缓解后及慢性病贫血患者是有效的,而对于sEPO水平显著增高的贫血和其他血液肿瘤未缓解者疗效不理想。
- 陈令松徐金格张秋荣张桂华黄一虹李兰云李永胜宋文炜
-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贫血
- 案例教学法在肿瘤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0年
- 李兰云
-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肿瘤科临床带教护理带教工作临床护理教学临床实习质量
- 基因重组白细胞介素-11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 2006年
- 目的探讨基因重组白细胞介素-11(rhIL-11)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和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RITP和8例AA患者进行rhIL-11治疗,剂量为1.5mg/d,肌肉注射,14d为1个疗程,间隔1周,再用1个疗程。RITP患者配合泼尼松应用,剂量0.5~1.0mg/(kg.d)口服。AA患者同时给予雄性激素及补血益气中药治疗。治疗期间进行外周血小板计数及相关参数、骨髓象等检测。结果随访6个月以上,48例RITP中基本治愈22例,显效16例,进步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8例AA中3例血小板升至100×109/L以上,5例血小板有所升高或减少血小板输入量。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治疗,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rIL-11联合泼尼松治疗难治性ITP有良好的近期疗效。
- 陈令松张秋荣李兰云曹若男宋文伟
-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介素-11
- 集束化护理在白血病患者 PICC 导管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在白血病患者PICC导管的护理中使用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从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就诊的白血病患者,共选取312例。选取条件为:在这些研究对象中,治疗的过程都要进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的处理,即同时也需要进行PICC的导管护理。采用随机的方式对这些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56例患者。第一组设为实验组,对这些患者在进行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应用集束化护理的方式。第二组则设成对照组,即对这些研究对象只采用基础的导管护理,而不额外使用集束化护理。在护理的过程中,观察患者在此期间发生感染的概率,并对两组的概率进行比较和分析。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导管堵塞以及导管断裂和血块栓塞出现的概率。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比较,进而来判断集束化护理的方式是否可以改善在护理过程中不良并发症状的出现概率。结果在护理过程中,实验组的研究对象中出现因PICC导管引起的感染人数是3人,其概率为1.92%;对照组的研究对象中出现因PICC导管引起的感染人数是12人,其概率为7.69%。对照组的患者中出现导管的堵塞以及断裂和血块栓塞的人数分别是3、1、2,其概率分别为1.92%、0.64%、1.28%;实验组的患者中出现导管的堵塞以及断裂和血块栓塞的人数分别是1、0、0,其概率分别为0.64%、0、0。结论通过采用集束化的护理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PICC导管护理过程中出现的相关不良症状,降低其出现的概率。
- 李兰云吴丽平
-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化护理白血病
- 氯己定醇皮肤消毒液在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探讨2%葡萄糖酸氯己定(CHG)醇皮肤消毒液对预防经外周静脉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消毒效果。方法对2013年1-12月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64例PICC置管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34例使用2%CHG醇进行皮肤消毒,对照组30例使用5%聚维酮碘进行皮肤消毒,分别于各组患者进行PICC置管前及置管后48h对置管周围部位的皮肤采样,进行细菌监测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PICC置管前和置管后较对照组48h皮肤菌落数低、干燥时间短(P<0.05),观察组总置管日2 356d,无CRBSI发生;对照组总置管日1 970d,CRBSI 4例,2%CHG醇消毒液能降低CRBSI的发生率(P<0.05)。结论 2%CHG醇皮肤消毒液可降低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并可减少皮肤表面的暂居菌,抑制其生长从而降低CRBSI风险。
- 吴晓琴李兰云郭晶何金李琳徐莉杜永川
- 关键词:皮肤消毒剂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肿瘤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