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丽丽

作品数:13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鼻窦
  • 8篇鼻窦炎
  • 6篇病理
  • 6篇病理学
  • 5篇真菌性
  • 4篇真菌
  • 4篇致病
  • 4篇曲霉
  • 4篇临床病理
  • 4篇菌病
  • 3篇真菌性鼻窦炎
  • 3篇致病真菌
  • 3篇临床病理学
  • 3篇临床病理学分...
  • 3篇病理学分析
  • 2篇真菌性鼻-鼻...
  • 2篇侵袭性
  • 2篇曲霉菌
  • 2篇曲霉菌病
  • 2篇霉菌

机构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北京大学第一...

作者

  • 13篇李丽丽
  • 9篇刘红刚
  • 7篇何春燕
  • 7篇朴颖实
  • 5篇赵作涛
  • 5篇李若瑜
  • 5篇万喆
  • 4篇田澄
  • 3篇陈伟
  • 2篇周全
  • 2篇张杨
  • 1篇王晓阳
  • 1篇金玉兰
  • 1篇张盛忠
  • 1篇王爱平
  • 1篇朱平
  • 1篇孙铮

传媒

  • 4篇中华病理学杂...
  • 3篇中国真菌学杂...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4
  • 4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侵袭性曲霉菌及毛霉菌性鼻-鼻窦炎临床病理学分析
目的:观察曲霉菌及毛霉菌侵袭黏膜组织所引起IFRS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的差异,探讨两种真菌感染组织损伤的致病机制。方法:对19例曲霉菌性患者和16例毛霉菌性患者临床和病理学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用HE染色观察两组真菌侵袭组织的方式...
何春燕朴颖实田澄李丽丽刘红刚
关键词:病理机制病原菌
文献传递
真菌性鼻窦炎致病真菌的检测鉴定研究
刘红刚朴颖实李若瑜赵作涛何春燕金玉兰李丽丽田澄张盛忠
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医疗卫生。主要研究内容为:利用免疫组化及PCR/RLB技术对真菌性鼻窦炎(Fungal sinusitis, FS)致病真菌种类进行检测鉴定,以期找到一种快速便捷而又有效的方法。选取12种常引起FS的...
关键词:
关键词:真菌性鼻窦炎致病真菌
HLA-A*0201转基因小鼠侵袭性肺曲霉病模型的建立与鉴定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建立HLA-A*0201转基因小鼠侵袭性肺曲霉病模型,并进行实验室鉴定。【方法】在真菌孢子感染前,给予HLA-A*0201转基因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乙醚麻醉后,小鼠经鼻腔吸入3组不同浓度的(3×106、3×107、3×108mL-1)烟曲霉孢子悬液。阴性对照组小鼠吸入PBS。感染后36 h,处死各组小鼠,取肺组织病理行HE、PAS以及GMS染色分析,以验证感染是否成功并计算肺侵袭性肺烟曲霉感染小鼠模型成模率。肺组织研磨涂皿后行菌落计数,分析小鼠肺烟曲霉负载量。【结果】小鼠肺组织病理检查显示,正常肺组织结构遭到显著破坏,大量菌丝生长并可见菌丝侵犯血管现象,证实侵袭性肺曲霉病模型造模成功。在免疫抑制的方法和条件恒定时,3种孢子浓度由低到高成模率分别为36.7%、76.7%、96.7%。各实验组成模小鼠肺组织研磨液在PDA培养基上均有大量烟曲霉菌落生长,未感染小鼠组未见烟曲霉菌落生长。【结论】成功建立HLA-A*0201转基因小鼠侵袭性肺曲霉病模型,在免疫抑制的方法和条件恒定时,模型成模率与接种孢子悬液的浓度成正比,采用高浓度的孢子悬液(3×108mL-1)时,可以达到较高的成模率。
赵作涛孙铮李丽丽万喆朱平李若瑜
关键词:烟曲霉侵袭性肺曲霉病环磷酰胺
侵袭性曲霉菌及毛霉菌性鼻-鼻窦炎临床病理学分析
目的观察曲霉菌及毛霉菌所致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IFRS)临床病理学特点,探讨两种真菌组织损伤的致病机理。方法分别对1998年至2009年经组织学及培养证实为曲霉菌性IFRS 19例(Aspergillus,A组)、毛...
刘红刚何春燕朴颖实李丽丽
文献传递
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及鼻窦炎的临床和病理学观察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及鼻窦炎(acute invasive fungal rhinosinusitis,AIFRS)的临床与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998~2009年18例AIFR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HE染色、过碘酸-雪夫(periodic acid-Schiff,PAS)染色和环六亚甲基四胺银(gomori methenamine silver,GMS)染色显示组织病变特点及真菌的形态特征。结果 17例有基础疾病(糖尿病7例,恶性肿瘤9例,智齿冠周炎行智齿拔除1例),仅1例无特殊病史。8例表现为急性暴发型。真菌培养检出毛霉目真菌5例,曲霉菌1例,毛霉菌及曲霉菌同时阳性1例。6例死于真菌性脑病,4例死于基础疾病。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组织凝固性坏死、真菌性血管炎及肉芽肿,伴有骨质破坏及神经侵犯。结论 AIFRS主要见于糖尿病和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极少见于无基础疾病者,病死率高。常见致病菌为毛霉目真菌,在以大片坏死为主的组织中找到真菌菌丝并结合临床病程可确诊。
何春燕朴颖实田澄李丽丽刘红刚
关键词:真菌病鼻窦炎病理学
肺隐球菌病1例被引量:1
2012年
报道1例肺隐球菌病。患者男性,35岁,体检发现右肺下叶阴影1个月余。胸腔镜下行右肺下叶切除术,组织病理可见多量大小不一的酵母细胞,PAS、黏蛋白卡红、阿申兰、免疫组化染色均阳性,血清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乳胶凝集试验阳性(++)。术后给予口服氟康唑400 mg/d治疗3个月,停药2个月后化验血清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乳胶凝集试验阴性。
王爱平李丽丽万喆陈伟李若瑜
关键词:肺隐球菌病血清学试验手术氟康唑
真菌性鼻-鼻窦炎致病真菌的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测被引量:3
2010年
真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已知的约有十万余种,但对人类有致病性的真菌仅五十余种。近些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普遍应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传播、糖尿病和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增加,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及病原真菌的数量和种类亦不断增加。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真菌性鼻一鼻窦炎(fungalrhino—sinusitis,FRS)已引起人们极大地关注。
李丽丽刘红刚
关键词:真菌性鼻-鼻窦炎致病真菌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检测广谱抗生素
恶性肿瘤合并头颈部真菌感染的临床与病理学观察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合并头颈部真菌感染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1例恶性肿瘤合并头颈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用HE染色、过碘酸-雪夫(PAS)染色和环六亚甲基四胺银(GMS)染色显示组织病变特点及真菌的形态特征,用黏蛋白5B(MUC5B)抗体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标记真菌;13例组织标本进行了真菌培养.结果患者发病年龄12~72岁(中位年龄48岁),男性17例,女性4例.病理学检查证实合并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IFS)有8例(38.1%),其中波及眶内者6例(28.6%),侵入颅内1例;原发疾病为白血病(7例)及鼻咽癌(1例);病原真菌为接合菌(5例)和曲霉菌(3例),均有化疗或放疗及使用抗生素的病史.其余13例真菌感染发生于鼻腔鼻窦、咽喉及腭部原发肿瘤的坏死组织内,病原真菌主要为曲霉菌(6例)和念珠菌(4例),7例有放疗等治疗史.真菌培养结果9例阳性(9/13).随访病例14例,死亡6例.结论 恶性肿瘤可合并头颈部真菌感染,以IFS最为多见,好发于白血病化疗后,易累及眼眶,预后较差;病原真菌的类别在IFS以接合菌和曲霉菌多见;病理学检查仍然是尽快确定诊断及初步鉴别常见接合菌和曲霉菌类别的一个重要手段.
李丽丽刘红刚朴颖实何春燕周全张杨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真菌
侵袭性曲霉菌及毛霉菌性鼻---鼻窦炎临床病理学分析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观察曲霉菌及毛霉菌侵袭黏膜组织引起侵袭性真菌性鼻一鼻窦炎(IFRS)临床病理学特点的异同,探讨两种真菌组织损伤的致病机制。方法收集经组织学及培养证实为曲霉菌性IFRS19例(Aspergillus,A组)、毛霉菌性IFRS16例(Mucorales,M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病理形态进行观察。用HE染色观察真菌侵袭组织的方式及组织损伤的特点,用六胺银(GMS)、过碘酸一雪夫(PAS)染色显示侵入组织内真菌的形态特征。结果A组临床病程为急性4例,慢性15例;有基础疾病患者13例(糖尿病4例,恶性肿瘤5例,外伤史1例,慢性上颌窦炎行上颌窦根治术后3例),无基础疾病6例。随访13例,死亡7例,死于真菌性脑病4例,死于基础疾病3例。M组临床病程为急性14例,慢性2例;有基础疾病14例(糖尿病8例,恶性肿瘤5例,智齿冠周炎行智齿拔除1例),2例患者无基础疾病。随访14例,死亡7例,4例死于真菌性脑病。两组临床病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基础疾病分布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观察:A组:真菌成团生长,附于黏膜表面,附着处黏膜浅层呈条带状坏死(11/19);类上细胞肉芽肿明显(13/19),单个多核巨细胞少见;黏膜深部坏死、真菌性肉芽肿(3/19)、血管炎及菌栓少见(4/19)。M组:黏膜大片彻底凝固性坏死(13/16),多呈地图状、可累及黏膜深部,其内可见肿胀变形的真菌(散在、成簇);单个多核巨细胞多见,也可聚集形成肉芽肿,其内可见真菌(16/16);血管炎、血栓多见(10/16)。结论IFRS时毛霉菌侵袭力较强,以引起急性侵袭型和组织大片坏死多见;曲霉菌侵袭组织相对较慢,临床多以慢性侵袭型为主,镜下以肉芽肿为多见,但两者长期病死率未见明显差异;其机制�
何春燕朴颖实田澄李丽丽刘红刚
关键词:鼻窦炎曲霉菌病毛霉菌病
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反向线点杂交技术在检测及鉴定真菌性鼻窦炎常见致病曲霉菌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反向线点杂交(PCR/RLB)技术在检测和鉴定真菌性鼻窦炎(FS)常见致病曲霉菌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09年5月至2010年2月住院手术的FS患者活检石蜡包埋组织26例和活检新鲜组织8例,全部病例进行了病理学真菌检查、真菌培养及真菌ITS2区测序;提取各标本中真菌的DNA,用真菌特异性引物行PCR扩增,针对真菌的ITS2区设计曲霉菌种特异性探针,用5根曲霉菌种特异性探针与PCR产物进行反向线点杂交;将PCR/RLB与ITS2区测序、真菌培养及病理学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阳性对照为5株曲霉菌株,阴性对照为真菌培养为非曲霉的石蜡包埋组织。结果活检标本病理学检查均可见菌丝;真菌培养14例阳性(41.2%);测序16例(47.1%)得到结果;PCR/RLB鉴定34例均得出鉴定结果:黄曲霉14例,烟曲霉10例,黑曲霉4例,构巢曲霉1例,黄曲霉和烟曲霉同时阳性3例,烟曲霉与黑曲霉同时阳性2例。结论PCR/RLB技术可以对FS常见致病曲霉菌进行检测及鉴定,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真菌培养及DNA测序方法相比较,具有经济省时、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高通量等优势。
李丽丽赵作涛万喆李若瑜刘红刚
关键词:鼻窦炎曲霉菌病聚合酶链反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