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锦旗

作品数:49 被引量:192H指数:9
供职机构: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8篇科技成果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天文地球
  • 6篇经济管理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建筑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2篇地质
  • 8篇地裂缝
  • 8篇地下水
  • 7篇地面沉降
  • 7篇污染
  • 7篇耕地
  • 6篇旅游
  • 5篇地质灾害
  • 5篇浅层
  • 5篇浅层地下
  • 5篇重金
  • 5篇重金属
  • 5篇旅游地
  • 5篇旅游地学
  • 4篇水文地质
  • 4篇土壤
  • 4篇浅层地下水
  • 3篇地下水开采
  • 3篇灾害
  • 3篇农田

机构

  • 43篇江苏省地质调...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南京大学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江苏省地质环...
  • 1篇国家地质实验...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环境...
  • 1篇南京地质矿产...
  • 1篇国土资源
  • 1篇上海市地质调...
  • 1篇江西省地质矿...
  • 1篇浙江省水文地...

作者

  • 49篇朱锦旗
  • 12篇于军
  • 9篇廖启林
  • 9篇许伟伟
  • 9篇任静华
  • 9篇郝社锋
  • 8篇龚绪龙
  • 8篇范健
  • 7篇朱兴贤
  • 7篇王光亚
  • 6篇王彩会
  • 6篇崔晓丹
  • 5篇卢毅
  • 5篇武健强
  • 4篇汤志云
  • 4篇肖灵
  • 4篇李文博
  • 3篇赵剑畏
  • 3篇陈杰
  • 3篇黄敬军

传媒

  • 7篇水文地质工程...
  • 3篇中国地质灾害...
  • 3篇江苏地矿信息
  • 2篇地质灾害与环...
  • 2篇地质通报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工程勘察
  • 1篇人民长江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江苏地质
  • 1篇灾害学
  • 1篇华东地质
  • 1篇全国第15届...
  • 1篇全国第14届...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08
  • 1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阴市河塘镇地裂缝灾害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被引量:9
1998年
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及地裂缝灾害较为严重,尤其是地裂缝造成的危害较为明显。本文通过对江阴市河塘镇地裂缝分布区的勘查,从地质条件及人为活动两方面剖析了地裂缝的形成原因、发展趋势及相应对策,并对地质灾害的勘查工作提出方向性建议。
朱锦旗朱兴贤
关键词:地裂缝地质灾害
江苏省“十五”期间环境地质工作方向初探
2002年
提出了江苏省急需解决的重大环境地质问题;分析了当前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基础性、公益性环境地质工作的需求.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对江苏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的环境地质工作方向.
朱锦旗伍洲云陈火根
关键词:环境地质可持续发展地下水地面沉降
一种清除农田中残留镉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借助大生物量植物柳树吸收、清除农田中残留镉的方法,属于农用地土壤镉污染修复与治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镉污染农田进行翻耕、碎土和整平;2)将柳树插条插栽至所述镉污染农田中,所述柳树插条的品...
廖启林朱锦旗郝社锋任静华许伟伟范健刘玲崔晓丹葛礼强
文献传递
长江三角洲北翼第一硬土层理化特征及其地质成因
2024年
在长江河口两翼广泛分布第一硬土层(FHSL),研究其形成机制及工程地质特性对工程建设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根据调查资料(钻孔935个,累计进尺42128 m)和试验资料,首次精确确认了长江河口北翼第一硬土层分布界线,研究了第一硬土层的形成年代、粒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工程地质特性等。研究表明:第一硬土层形成年龄为20~11 ka B.P.(多个光释光和14C测年资料);硬土层含水率随深度的增加有增大的趋势,表明气候自下向上逐渐变凉和变干;第一硬土层的颗粒级配、粒度分布频率曲线、C-M沉积图等特征显示,第一硬土层主要由粉砂、极细砂和粘土粒级组成,样品的粒度频率曲线主要呈单峰分布,反映出物质沉积前所受搬运营力性质单一,土体颗粒沉积以均匀悬浮占绝对优势,沉积环境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低能环境。第一硬土层的发育受气候控制,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20~15 ka B.P.)为沉积与成土交替作用时期,且以沉积作用为主,硬土层剖面厚度主要受该阶段控制,至末次盛冰期结束;第2阶段(15~11 ka B.P.)为暴露成土期,这时洪水不能形成越岸沉积,加积作用基本停止,硬土层厚度不再明显增加,已形成的第一硬土区域受到频繁变迁的分合河网的侵蚀切割,形成多条不规则古河道和台地,硬土层逐渐脱水成陆,经历了风化成壤的过程;第3阶段(11 ka B.P.至今)为淹埋期,随着全新世的到来,气候变暖,海平面不断上升,硬土层被其上覆的海相沉积层掩埋,成岩作用开始直到现今。土体易溶盐含量较高,为典型氯盐渍土类型,自下而上具有从低变高的趋势,为海相层覆盖硬土层以后成岩过程造成的。
朱锦旗龚绪龙苟富刚张平张岩杨磊刘源
关键词:古土壤硬土层粒度沉积环境
一种均匀播撒环境修复材料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均匀播撒环境修复材料的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拖拉机与圆盘撒肥机连接,调节圆盘撒肥机离地高度,将环境修复材料放置在圆盘撒肥机载斗中;第二步:调节环境修复材料泄漏流量,启动拖拉机,拖拉机向前...
廖启林朱锦旗郝社锋范健许伟伟任静华汤志云李文博肖灵
文献传递
一种改性凹凸棒石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凹凸棒石修复材料,包括凹凸棒石和白云石;所述凹凸棒石和白云石的质量比为65:35~75:25;所述修复材料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为:Cd≤0.15mg/kg、Pb≤30mg/kg、Zn≤150mg/kg、...
廖启林朱锦旗郝社锋许伟伟任静华范健崔晓丹汤志云葛礼强肖灵
文献传递
开采浅层地下水对地面沉降影响的探讨被引量:13
2004年
苏锡常地区由于长期过量开采深层地下水,已诱发了严重的地面沉降灾害。为此,江苏省政府下达了在2005年全面禁采深层地下水的文件。为解决用水问题,许多专家、学者建议开采利用浅层地下水。在苏锡常地区开采浅层地下水是否会同样诱发严重的地面沉降问题,是目前争议的焦点。文章详述了苏锡常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地面沉降现状,确定了地面沉降的各种影响因素,分析对比了浅层地下水与深层地下水在开采条件下所能引起的地面沉降量,说明采用合理的开采工艺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不会诱发严重的地面沉降。
王彩会陈杰朱锦旗
关键词:浅层地下水地面沉降水文地质条件
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灾害与经济损失分析被引量:15
1997年
朱兴贤朱锦旗
关键词:地面沉降灾害经济损失
基于GA-ANN的苏锡常地裂缝危险性评价被引量:11
2008年
文章以苏锡常地区地裂缝危险性评价为例,利用遗传算法(GA)对人工神经网络(ANN)进行改进,先用GA优化BP网络初始权重,再用BP算法修改网络权重,实现不同尺度的同步调整。选择30点的不同地质条件组成样本对所建模型进行训练,评价指标包括:基岩埋深、基岩起伏度、地下水位、地面沉降梯度、含水层导水系数和粘性土层厚度。经过500次GA迭代,得到苏锡常地区地裂缝ANN模型的最佳权重组合,该耦合模型能对全区地裂缝地质条件进行正确分类,精度接近1‰。
朱锦旗焦珣于军武健强苏小四
关键词:地裂缝地面沉降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
一种大型地裂缝物理模型的实验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大型地裂缝物理模型的实验系统,涉及基于地质学的实验测量技术领域,实现了通过实验模拟,在开采地下水条件下,研究在基岩潜山部位地层差异压缩导致地裂缝发育扩展的物理模型。本发明包括:模型箱由有机玻璃溶接制...
王光亚朱锦旗于军龚绪龙卢毅吕菲菲陈明珠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