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泽
- 作品数:26 被引量:99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慢病毒载体介导的RNAi双敲除ABCG2和UGT1A1的Caco-2细胞模型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构建以Caco-2细胞为研究对象,由慢病毒载体介导ABCG2和UGT1A1基因RNAi干扰的肠道药物吸收和代谢模型。方法:应用慢病毒载体介导的RNAi技术敲除Caco-2细胞的ABCG2和UGT1A1基因,构建双RNAi干扰ABCG2和UGT1A1的Caco-2细胞系。应用RT-PCR,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检测ABCG2和UGT1A1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然后选择干扰高表达细胞株,连续传代监测干扰相应干扰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成功构建了慢病毒载体介导的RNAi双干扰Caco-2细胞模型,慢病毒ABCG2和UGT1A1单基因干扰效率分别为75%和88%;分组先RNAi ABCG2后RNAiUGT1A1的双基因RNAi干扰效率分别为72.3%和85.7%;分组先RNAi UGT1A1后RNAi ABCG2的双基因干扰效率分别为69.7%和88.7%;ABCG2与UGT1A1基因的RNAi干扰先后顺序与最终双干扰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Western blotting方法验证ABCG2与UGT1A1的蛋白水平表达也分别相应地明显减少。结论:第一次应用慢病毒载体在Caco-2细胞上同时干扰ABCG2和UGT1A1基因表达。为研究肠道中ABCG2和UGT1A1对口服药物或外源化合物吸收和代谢的联合作用提供可靠细胞模型。
- 龚淑敏李光明董莉真吴志敏程彬张斌朱泽
- 关键词:慢病毒载体ABCG2UGT1A1CACO-2细胞RNAI
- 辛伐他汀调控klotho蛋白改善高糖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的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高糖环境下辛伐他汀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的影响,klotho蛋白表达变化及相关机制。方法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持续培养6 d后,分为正常对照组(Con)、辛伐他汀组(Sim)、高糖组(HG)、HG+Sim组。Con组采用25 mmol/L葡萄糖培养,Sim组采用25 mmol/L葡萄糖及10 nmol/L辛伐他汀培养,HG组采用50 mmol/L葡萄糖培养,HG+Sim组采用50 mmol/L葡萄糖及10 nmol/L辛伐他汀培养,培养48 h后检测活性氧簇(ROS)、超氧化酶歧化物(SOD)、丙二醛(MDA)、klotho及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结果与Con、Sim组比较,HG、HG+Sim组ROS、MDA、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SOD、klotho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HG组比较,HG+Sim组ROS、MDA、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SOD、klotho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10 nmol/L辛伐他汀延缓高糖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可能与klotho蛋白表达升高相关。
- 窦易铭王红杰白洁朱泽李光明
- 关键词:辛伐他汀KLOTHO氧化应激
- 加亚嘉西科病毒Env基因导致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致瘤信号转导机制
- 2004年
- 人的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BAC)在WHO分类中,将其作为肺腺癌的一个亚型;近30年国内外报道肺腺癌的发病率明显提高,究其主要原因是细支气管肺泡腺癌的发病率的迅速提高.绵羊肺腺瘤病(Ovine pulmonary adenomatosis,OPA)是绵羊的一种慢性、进行性、接触性传染的肺脏肿瘤性疾病.由于绵羊肺腺瘤病与人的细支气管-肺泡癌在临床症状、病理组织学特征及超微病变方面极为相似和二者之间所共有的特征,国际上许多研究者把羊肺腺瘤病的病羊作为是一种理想的、唯一的动物模型,来进一步深入地研究人的细支气管肺泡腺癌.羊肺腺瘤病主要是由一种加亚嘉西科逆转录病毒(jaagsiekte retrovirus)引起的.在绵羊体内的加亚嘉西科逆转录病毒的env基因编码的囊膜蛋白能引起人的细支气管肺泡癌.env基因编码的囊膜蛋白,可以与肺泡上皮细胞表面的受体相互作用,引起肺泡上皮细胞的增生癌变.加亚嘉西科逆转录病毒的受体是由HYAL2基因编码的一种糖基化磷脂酰肌醇相关细胞表面蛋白,位于人的第三染色体上,当细胞发生癌变时,HYAL2基因常发生突变.本文作者通过体外细胞转化实验,发现和阐述加亚嘉西科逆转录病毒致瘤的分子机制模式.……
- 朱泽
- 体外构建合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mRNA及其表达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参照m RNA稳定性理论,设计并体外转录合成具有一定稳定性的FGF1 m RNA,对其表达进行初步验证。方法:在p T7TS载体上加poly A、βglobin 3′、5′UTR,增加GC含量优化设计FGF1序列,并结合m RNA二级结构分析其稳定性,目的序列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测序验证后,体外转录合成FGF1 m RNA,待浓度及片段大小验证后,行动物实验,通过ELISA法检测FGF1 m RNA表达。结果:二级结构分析显示,优化后FGF1序列稳定性更高;双酶切后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p T7TS-FGF1重组载体构建成功,测序验证正确;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合成m RNA大小正确。ELISA检测显示,实验组(92.48 pg/m L)小鼠血清中FGF1蛋白含量较对照组(13.59 pg/m L和15.54 pg/m 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间FGF1蛋白含量接近,二者无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成功构建并体外转录合成稳定的FGF1 m RNA,m RNA与鱼精蛋白结合后回输小鼠在体内成功表达。
- 吴志敏李光明白洁王金鑫贾欣雨杜晓玲朱泽
- 关键词:体外转录MRNA稳定性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对胰岛素抵抗肝细胞葡萄糖摄取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观察体外合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对胰岛素抵抗(IR)肝细胞葡萄糖摄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体外合成具有一定稳定性的荧光标记的FGF21 mRNA。将肝细胞置于含34.4μg/mL重组胰岛素和1μg/mL地塞米松及10%FBS的RPMI-1640培养基中培养72 h,诱导建立IR肝细胞模型,将其分为模型对照组,胰岛素组和FGF21组。模型对照组不添加任何药物,胰岛素组加入1μg/mL重组胰岛素,FGF21组电转入FGF21 mRNA。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3组细胞培养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计算葡萄糖吸收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3组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3组GLUT1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FGF21组葡萄糖吸收量升高,细胞GLUT1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均<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胰岛素组葡萄糖吸收量不明显,细胞GLUT1 mRNA及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体外合成的FGF21 mRNA可以改善IR肝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其机制与增加GLUT1表达有关。
- 白洁王金鑫宋紫暄吴志敏高雁朱泽李光明
-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葡萄糖转运蛋白1葡萄糖摄取胰岛素抵抗肝细胞
- SUZ12过表达及敲减恶性外周神经鞘瘤稳定细胞株的建立及其意义
- 2019年
- 目的:构建SUZ12基因过表达和敲减的恶性外周神经鞘瘤(MPNST)稳定细胞株并探讨其意义。方法:PCR合成SUZ12基因全长并设计合成SUZ12基因的3对特异性sgRNA干扰靶点序列(sgRNA-1、sgRNA-2、sgRNA-3),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转染293T细胞,包装慢病毒颗粒并用荧光法测定其滴度。确定慢病毒感染的最适MOI以及嘌呤霉素筛选的最适剂量,转染ST88-14细胞,构建过表达及敲减的MPNST稳定细胞株。荧光显微镜观察稳定株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RT-qPCR在mRNA水平进行验证,MTT法检测SUZ12过表达和敲减组增殖活性的改变。结果:LV-SUZ12和LV-SUZ12-sgRNA转导入ST88-14细胞并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RT-qPCR结果显示过表达稳定株SUZ12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CRISPR/Cas9敲减稳定株SUZ12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MTT结果显示过表达SUZ12基因抑制MPNST细胞的增殖。结论:SUZ12过表达和敲减的稳定细胞株构建成功,初步验证结果表明过表达SUZ12基因抑制MPNST细胞的增殖,为针对SUZ12在MPNST中的生物学功能、作用机制和疾病诊断治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 张静高雅李新宇朱香熹孙硕遥肖可王静刘嘉岳赵玉龙李光明朱泽
- 关键词:恶性外周神经鞘瘤慢病毒
- 滨海新区婴幼儿血流感染病原菌分析
- 2018年
- 目的:研究婴幼儿血流感染的病原菌组成及阳性报警时间,为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与抗生素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滨海新区疑似血流感染患儿943例,经血培养分析病原菌种类及对临床常用药物的敏感性。结果:非重复菌株共收集到91株,其中位居前3名的是22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14株大肠埃希菌和8株无乳链球菌。未分离到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耐药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替坦、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洛培南和阿米卡星的敏感性为100%。阴沟肠杆菌的TTP[(8.96±2.24)h]最短,光滑假丝酵母菌的TTP[(44.4±16.59)h]最长。结论:滨海新区婴幼儿血流感染主要是革兰阳性菌,病原菌对常用的抗菌药物敏感性较高,临床医生应根据试验结果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
- 张彩红张彩红
- 关键词:婴幼儿血流感染病原菌抗菌药物
- H3K27三甲基化蛋白可作为MPNST的重要诊断标记物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组蛋白3赖氨酸27位点的三甲基化(H3K27me3)在恶性周围神经鞘瘤(MPNST)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恶性周围神经鞘瘤病理组织标本43例,经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后,利用组织芯片技术(TMA)制成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3K27me3等蛋白的表达,根据临床数据和随访信息,运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比较不同H3K27me3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MPNST组织芯片位点完整。H3K27me3表达缺失组约占65.11%,其中完全缺失组占39.53%,部分缺失组约占25.58%,即以H3K27me3表达缺失为诊断依据则MPNST的检出率可达65.11%,且与原诊断一致;在39例散发病例样本中有43.58%完全缺失、28.20%部分缺失,4例NF1相关样本100%保留表达,即在非NF1相关的MPNST中检出率可达71.78%。结论:检测H3K27me3的表达水平对MPNST的诊断具有良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特别是在除外NF1相关临床背景的MPNST前期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有望成为早期诊断散发型MPNST的生物学标记物。
- 宋紫暄李光明张静张卫民杨吉龙朱泽
- 关键词:恶性周围神经鞘瘤NF1组织芯片
- 萋-尼氏抗酸染色法和金胺O荧光染色法在结核分枝杆菌痰涂片检测中的对比被引量:17
- 2018年
- 目的:比较萋-尼氏抗酸染色法(简称Z-N)和金胺O荧光染色法(简称荧光染色)在痰涂片镜检中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效果差异。方法:纳入580份痰标本,挑取相同部位制成两份涂片,分别使用Z-N和荧光染色进行染色镜检,比较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阳性分级标准及读片时间上的差异。将涂片后余下的痰标本采用全自动分枝杆菌检测/药敏系统做液体培养。结果:Z-N法阳性检出率为10.8%,荧光染色法为15.3%,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种方法每一级别的结果进行χ~2检验,结果表明两种染色方法在各个分级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荧光染色法的读片时间要明显短于Z-N。结论:荧光染色阳性检出率略高于Z-N,证明荧光染色法是一种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对肺结核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赵慧赵慧王春花孙蕊谢彤穆成王志锐巨韩芳
-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荧光染色法荧光显微镜
- 天津地区风疹病毒的分子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了解2009年天津地区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RV)的分子特征。方法:采用Vero/SLAM细胞培养法分离出10株风疹病毒,用RT-PCR方法扩增10株风疹病毒E1基因编码的1170个核苷酸,并对该PCR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分离株与WHO各基因型参考株基于E1基因编码的739个核苷酸构建基因亲缘性关系树。结果:10株风疹病毒与1E基因型代表株处于同一分支,属于1E基因型。核苷酸同源性为97.3%~100%,重要抗原位点未发生变异。血凝抑制和中和位点中,只有Tianjin09-06株在E1蛋白第234位氨基酸发生了变化(Trp234→Ser234)。同时所有天津分离的风疹毒株在E1蛋白的第338位氨基酸发生相同突变(Leu338→Phe338),该氨基酸(Phe338)可能是我国1E基因型风疹病毒所特有。结论:天津地区流行的风疹病毒为E1基因型,在基因亲缘性关系树中形成紧密相连的3簇,处于不同的进化链中,显示天津地区存在不同风疹病毒株的传播链。
- 雷玥田宏刘杨丁亚兴朱贞许文波朱泽
- 关键词:风疹病毒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核苷酸类基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