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永红

作品数:28 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专利
  • 1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煤焦
  • 21篇煤焦油
  • 21篇焦油
  • 12篇加氢
  • 9篇低温煤焦油
  • 9篇中低温煤焦油
  • 4篇溶剂油
  • 4篇馏分
  • 4篇催化
  • 3篇石脑油
  • 3篇全馏分
  • 3篇响应面
  • 3篇响应面分析法
  • 3篇煤基
  • 3篇煤焦油加氢
  • 3篇煤油
  • 3篇集总动力学
  • 3篇航空
  • 3篇航空煤油
  • 3篇芳烃

机构

  • 28篇西北大学
  • 2篇西北化工研究...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榆林学院

作者

  • 28篇朱永红
  • 26篇李冬
  • 15篇李稳宏
  • 7篇张琳娜
  • 7篇袁扬
  • 6篇刘杰
  • 6篇黄江流
  • 5篇淡勇
  • 5篇毕瑶
  • 4篇田丰
  • 4篇孙智慧
  • 4篇崔楼伟
  • 4篇王磊
  • 4篇王磊
  • 4篇薛凤凤
  • 3篇范晓勇
  • 2篇田盼盼
  • 2篇刘姣姣
  • 1篇潘柳依
  • 1篇王飞利

传媒

  • 5篇化工进展
  • 2篇石油化工
  • 1篇腐蚀与防护
  • 1篇石油学报(石...
  • 1篇精细化工
  • 1篇煤炭学报
  • 1篇能源化工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煤焦油富环状烃馏分生产航空煤油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煤焦油加氢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煤焦油富环状烃馏分生产航空煤油的方法,以中低温煤焦油为原料,经过常减压蒸馏处理切割出到煤焦油富环状烃初级馏分;采用低分子烷烃萃取分离出富饱和馏分和富环状烃二级馏分;富环状烃二级馏...
朱永红李冬刘介平郭青刘杰田丰杜崇鹏刘姣姣周秋成
文献传递
酚类邻位靶向甲基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酚类邻位靶向甲基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包括:1)制备得到铁系前驱体A;制备得到铬钴晶型前驱体B;3)通过铁系前驱体A、铬钴晶型前驱体B和TiO<Sub>2</Sub>载体,得到...
李冬田佳勇施俊合徐贤崔楼伟刘杰杜崇鹏朱永红
文献传递
中低温煤焦油重馏分中氮的赋存形态及脱除规律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采用酸精制法对中低温煤焦油进行预处理,通过电喷雾电离源(Electrospray Ionization Source,ESI)耦合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高分辨率共振质谱(FT-ICR MS)手段分别对预处理前后360~530℃重馏分(CT-HF)中碱氮(BN)和非碱氮(NBN)进行表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CT-HF预处理前BN的相对丰度(RA)从高到低为N1,N2,N3,N4,NBN的RA从高到低为N4,N2,N1,N3;预处理后BN的RA从高到低为N1,N2,N4,N3,NBN的RA从高到低为N2,N4,N1,N3;预处理前CT-HF中N1类BN主要以吡啶和喹啉类形式存在,NBN中N4类以苯基吡唑并噌啉氮化物形式存在;预处理后CT-HF中N1类BN主要以环烷胺类形式存在,NBN中N2类主要以吲哚类和吡唑类形式存在;经预处理后,CT-HF中喹啉、吡嗪、哌啶硫胺、吡啶-醇和嘧啶类BN以及吲哚、咔唑和吡唑类NBN被大量脱除。预处理工艺导致高氮数的BN和NBN转化为低氮数BN和NBN,氮化物DBE下降。
杨占彪马忠印逯承承朱永红李冬
关键词:中低温煤焦油重馏分
中低温煤焦油加氢脱氧工艺条件的优化被引量:6
2015年
在小型固定床加氢装置上,研究了中低温煤焦油加氢脱氧(HDO)工艺过程各参数(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液态空速和氢油体积比)对HDO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HDO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低于380℃下,中低温煤焦油中酚类化合物的HDO反应主要受动力学规律影响,为了达到较好的HDO效果,HDO反应应在高温、高压和低空速下进行。各因素对加氢脱氧率影响大小的顺序为:液态空速>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优化得到的中低温煤焦油HDO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85.17℃,反应压力13.51 MP a,液态空速0.30 h-1,氢油体积比1 100∶1。在此工艺条件下,加氢脱氧率可达99.6%±0.03%。
朱永红王娜淡勇白霞霞李稳宏李冬
关键词:中低温煤焦油加氢脱氧响应面分析法
中低温煤焦油沥青质的分析表征被引量:22
2016年
采用XPS、XRD、FT-IR、^(13)C-NMR、元素分析等手段分析表征了中低温煤焦油正庚烷沥青质(CT-C7沥青质),系统研究了CT-C7沥青质表面元素的赋存状态、相对含量以及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该沥青质的主要结构为多环稠合芳香烃并富含杂原子,其芳香度(fa)明显大于一般原油沥青质;烷基链间距和芳香片层直径值较小,其芳环上烷基侧链短而少且难以形成堆积结构;表面C主要以sp2和sp3碳的形式存在,二者摩尔分数之和达69.9%,以C=O和COO—基团存在的C较少。该沥青质表面的杂原子以O原子为主,N和S原子较少,其中含氧官能团主要是酚羟基和醚氧基,摩尔分数达61.9%。含氮官能团主要以吡啶氮(N-6)和吡咯氮(N-5)为主,二者摩尔分数之和为80.5%;含硫官能团中,噻吩硫、烷基硫比较多,摩尔分数之和达51.7%。该C7沥青质表面加氢难度较大的N-6、N-5和噻吩硫的摩尔分数低于石油沥青质,这可能是煤焦油加氢工艺中N、S脱除效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朱永红黄江流淡勇王磊李稳宏李冬
关键词:中低温煤焦油XPS
一种高效测定煤焦油四组分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煤化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效测定煤焦油四组分的方法,1)将煤焦油与正庚烷超声混合上清液和残余组分;2)进一步得到滤液、洗液和不溶组分;3)滤液和洗液萃取回流;4)不溶组分用甲苯超声溶解,并与步骤3)连接萃取回流...
李冬田丰朱永红王怡杰田佳勇罗成杜崇鹏范晓勇刘介平郭青刘杰
文献传递
天然气集输管道阴极保护系统的布局优化被引量:1
2013年
埋地的天然气输送管道由于穿越各种类型的土壤、河流、湖泊,腐蚀成为其安全运行的最大隐患。鄂尔多斯某天然气集输管网阴极保护系统是随着气田的发展逐年建设的,采用防腐蚀涂料和强制电流阴极保护的技术对管线进行保护。为了对系统的运行现状进行评价和完善优化,以现运行数据为基础,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符合现状的模型;利用该模型提出了阴极保护的优化方案,并对其进行评估,模拟结果显示管线保护效果良好。
雷宝刚范铮乔玉龙朱永红李振龙潘柳依李稳宏
关键词:ANSYS有限元分析阴极保护集输管道
煤焦油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焦油净化装置,利用液体的自重进行过滤,避免了加压泵对液体的扰动,减少了泡沫的产生,煤焦油通过环形喷嘴流到弧形滤网上,并沿着弧形滤网向下流动,在这个过程中,杂质被弧形滤网过滤,并逐渐积聚在沉淀槽中。过...
李稳宏朱永红袁扬王磊张琳娜李冬毕瑶
文献传递
煤基石脑油萃取脱芳制备溶剂油工艺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以中低温煤焦油加氢生成的石脑油(煤基石脑油)为原料,在萃取温度40℃、萃取剂和原料体积比(剂油比)1.5∶1、萃取时间5 min、分相时间20 min的工艺条件下,探究不同萃取剂对液-液萃取脱芳效果的影响,其中复合萃取剂V(二甲基亚砜,DMSO)∶V(N,N-二甲基甲酰胺,DMF)=9∶1时脱芳效果较好,然后选择此萃取剂研究各工艺过程参数对脱芳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考察和响应面分析得到液-液萃取脱芳的最优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为44.48℃,单级剂油比为1.69∶1,萃取时间为5.30 min,分相时间为1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经5级错流萃取,原料的芳烃脱除率可达(89.51±0.03)%,溶剂油收率为(73.33±0.03)%。
张琳娜李冬朱永红薛凤凤袁扬王磊
关键词:液-液萃取复合萃取剂响应面分析法溶剂油
一种煤焦油制备航空煤油联产清洁燃料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焦油制备航空煤油联产清洁燃料的方法,以中低温煤焦油为原料,选择重质馏分,并复配一定比例的高温煤焦油蒽油或煤炭液化产生的蒽油,采用商用保护剂、精制剂、饱和剂和异构催化剂,通过加氢精制‑深度加氢饱和‑加氢异构...
田育成李冬刘杰田丰范晓勇刘介平董环郭青朱永红周秋成杜崇鹏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