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永庆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榆林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脑梗
  • 2篇血性
  • 2篇缺血
  • 2篇缺血性脑卒中
  • 2篇卒中
  • 2篇脑梗死
  • 2篇脑卒中
  • 2篇梗死
  • 1篇蛋白
  • 1篇电生理
  • 1篇电生理改变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同型
  • 1篇血清同型半胱...
  • 1篇血清同型半胱...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机构

  • 5篇榆林市第一医...

作者

  • 5篇朱永庆
  • 3篇李亚军
  • 2篇马亚玲
  • 1篇朱江
  • 1篇赵斌
  • 1篇高见
  • 1篇毛小玲
  • 1篇王玉梅
  • 1篇刘瑞
  • 1篇王润芳
  • 1篇康林娥

传媒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延安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5
  • 1篇2002
  • 2篇200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及颈动脉硬化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脑梗死发生及其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根据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将10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A组)和脑梗死无斑块组(B组),每组50例。另选5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Hcy,比较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脑梗死无斑块组及对照组Hcy水平变化,记录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吸烟、血脂、糖尿病等,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比较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和脑梗死无斑块组内膜中层厚度。结果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的血Hcy水平为(33.80±16.70)μmol/L,高于脑梗死无斑块组(17.39±6.60)μmol/L和对照组(10.74±14.58)μmol/L(P<0.01)。脑梗死无斑块组与对照组Hcy水平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为(0.77mm±0.25mm),较脑梗死无斑块组颈动脉IMT(0.58mm±0.29mm)明显增厚(P<0.01)。结论高Hcy血症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有关。
朱江朱永庆高见刘瑞赵斌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
颅周组织病变与紧张性头痛关系的研究
朱永庆李亚军安凤莲康林娥马亚玲王润芳
该研究从97年起对206例病人进行了临床研究,其中,男90,女116,年龄16-41岁,病程半月-20年,他们多有高枕睡眠、每日长时间读书或低头工作、喜好织毛衣、嗜好打麻将打牌的习惯。辅助检查,通过纠正不良的生活和学习习...
关键词:
关键词:紧张性头痛
慢性幽门螺杆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关系的研究
李亚军王玉梅白纯先安凤莲朱永庆高速中
用酶联免疫法和斑点金渗滤试验对83例脑梗塞患者血清中幽门螺杆菌IgG(HPIgG)和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IgG抗体进行测定并设对照。结果脑梗塞组HP感染率为78.3%,HP-CagA阳性HP感染率为45.8%,而...
关键词: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塞
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被引量:13
2001年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及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 A(Cag A)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 (EL ISA)和斑点金渗滤试验 (DIGFA)对 83例连续住院的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幽门螺杆菌 Ig G抗体 (HP- Ig G)和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 AIg G抗体 (HP- Cag- Ig G)进行测定并设对照组比较。结果 :脑梗死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 78.3% ,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 A阳性 HP感染率为 45 .8% ,而对照组分别为 5 6 .3%和 19.7%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别。结论 :慢性 HP感染尤其是 Cag A阳性 HP菌株感染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关 ,而且可能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李亚军毛小玲朱永庆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脑梗死
格林-巴利综合征电生理改变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电生理改变的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0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均在发病2 w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以及F波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电生理改变特点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远端潜伏期延长及波幅下降,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下降,F波潜伏期延长,出现率下降。发病1 w内F波的阳性率达100%。结论总结得出以传导速度减慢者恢复快,预后好;而以波幅下降者恢复慢,预后差;感觉异常率低于运动,电生理除了可作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同时可作为临床判断疗效和预后的客观指标之一,以及神经康复的动态随访指标。
马亚玲朱永庆张团炜
关键词:格林-巴利综合征电生理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