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旬 作品数:36 被引量:197 H指数:8 供职机构: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苏州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一所综合性医院可手术期乳腺癌患者治疗模式的调研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了解可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现状,评价与我国临床诊疗规范间存在的差距。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1-01-2010-12-31我院治疗的可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乳腺癌诊疗规范》2011版设计临床资料调查表,内容包括患者基本特征、肿瘤情况、诊断和治疗过程等,通过查阅病史资料和电话随访,将所收集的资料分类汇总后与规范相比较。结果:共264例患者入组,确诊时中位年龄49.5(28~83)岁,其中绝经前患者占47.3%(125/264),术前选择乳腺彩超、X射线钼靶和乳腺MR 3种影像学诊断方法的比例分别为84.5%(223/264)、34.5%(91/264)和16.7%(44/264)。研究对象的外科手术方式仍以根治手术为主,保留乳房手术为15.2%(40/264)。整组92.0%(243/264)的患者接受了Ⅰ/Ⅱ水平的腋淋巴结清除,仅1例行前哨淋巴结活检。除5例患者外,本组均接受了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检测,其阳性率分别为42.4%(112/264)和37.5%(99/264)。根据AJCC病理分期0、Ⅰ、Ⅱ、Ⅲ和Ⅳ期分别为6.1%(16/264)、24.2%(64/264)、39.0%(103/264)、26.1%(69/264)和0。根据诊疗规范,应该接受术后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的患者中,实际接受治疗的患者分别为75.2%(109/145)、85.5%(206/241)和86.8%(105/121)。结论:我院可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的诊疗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对照我国乳腺癌的临床实践指南仍有差距,进一步学习和推广乳腺癌的诊疗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姜楠 朱雅群 田野 蒋国勤 朱旬关键词:乳腺肿瘤 诊治模式 不同浓度与容量罗哌卡因用于肋间神经阻滞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2 2014年 周围神经阻滞效果取决于穿刺的精准、局麻药及其浓度和容量。罗哌卡因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长、心脏毒性和中枢神经毒性较轻等优点,常用于肋间神经阻滞。理论上认为,大容量、高浓度的罗哌卡因神经阻滞效果必然会好,但是容量、浓度的增加必然增加局麻药不良反应。 陆玲 谢红 王琛 蒋国勤 朱旬 朱江关键词:肋间神经阻滞 罗哌卡因 中枢神经毒性 药不良反应 周围神经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 明确乳腺癌患者术后2年内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157例初诊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进行随访,采用诺曼问卷和周径测量法分别在术前和术后1、3、6、12、18、24个月评估患者上肢体积变化情况,计算淋巴水肿发病率。并以周径测量法结果为基础行Logrank单因素分析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有效数据141例,术后1、3、6、12、18、24个月诺曼问卷调查的发病率分别为3.5%、9.2%、13.5%、24.8%、28.4%、30.5%,周径测量法结果为1.4%、3.5%、9.2%、20.6%、27.0%、27.7%。术后24个月39例淋巴水肿患者中31例为轻度水肿。腋窝淋巴结清扫(HR=13.58,95% CI∶2.17~85.00)、放疗(HR=3.54,95% CI∶1.13~11.07)、改良根治术(HR=2.19,95% CI∶1.07~4.49)、腋窝淋巴结清扫数目(HR=1.11,95% CI∶1.05~1.16)是危险因素。结论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在术后2年内发病率逐渐上升,尤以第1年为甚。腋窝淋巴结清扫、放疗、改良根治术和腋窝淋巴结清扫数目为危险因素。 刘风华 胡艳 沈培佩 刘晓倩 谢玉环 朱雅群 蒋国勤 朱旬 田野关键词:乳腺肿瘤 淋巴水肿 发病率 乳管镜下置定位针在乳管内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探讨经乳管镜置定位针引导的方法在乳管内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76例采用乳管镜检查发现乳管内肿瘤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8例,分别在美兰标记和置定位针后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除标本重量、切口长度及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结果 定位组手术时间短于美兰组(31±8 min vs.42±9 min) 定位组手术切除标本重量轻于美兰组(1.51±1.36 g vs.2.95±2.07 g) 切口长度小于美兰组(34.4±7.1 mm vs.23.2±7.8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乳管镜下诊断为乳腺癌者,手术后病理诊断均被证实,但定位组诊断符合率高于美兰组(94.7%vs.76.3%).结论 乳管镜下置定位针有助于精确定位病变乳管及肿瘤位置,缩小手术范围,减小手术创伤,可作为术前常规应用于临床. 朱旬 邢春根 金涛 蔡立春关键词:乳腺肿瘤 内窥镜检查 乳头溢液 乳腺定位针 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对乳腺癌DBC2基因7776C〉T突变的快速检测 2012年 目的应用硫化磷酸修饰的碱基特异性引物和高保真DNA聚合酶所构成的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技术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快速检测乳腺癌及乳腺纤维腺瘤中DBC2基因7776C〉T突变频率。方法设计2对分别与DBC2基因7776位点突变碱基(C)和野生碱基(T)配对的硫化磷酸修饰的引物,硫化磷酸修饰等位基因位点特异性引物与组织DNA样本完全配对时,能被高保真聚合酶延伸,而硫化磷酸修饰等位基因位点特异性引物与组织DNA样本不完全配对时,不能被高保真聚合酶延伸。用此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技术对85例乳腺癌组织DNA样本及1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DNA样本进行PCR检测,并利用凝胶成像系统对PCR产物进行分析。结果利用分子开关技术在85例乳腺癌组织DNA样本中检测出DBC2基因7776C〉T突变率为2.4%(2/85),10例乳腺纤维腺瘤未发现该突变。结论该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技术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可快速检测乳腺癌DBC2基因7776C〉T突变。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技术可在单碱基水平对相关基因突变进行特异性检测,提示其在乳腺癌等基因突变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陈营 朱旬 肖莉 李凯 邢春根 邹汉青 金涛关键词:乳腺肿瘤 分子开关 基因突变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伴广泛导管内癌成分对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 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伴广泛导管内癌成分(extensive intraductal components,EI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接受保乳手术的182例早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EIC阳性(n=23)和EIC阴性(n=159)两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结果 在EIC阳性组,同侧乳腺内局部复发率为21.7% (5/23),远处转移率为4.3%(1/23);在EIC阴性组,同侧乳腺局部复发率为1.9% (3/159),远处转移率为3.8% (6/159).EIC阳性组的5年无局部复发率低于EIC阴性组(78.0%比97.7%,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的5年无远处转移率相似(95.7%比96.2%,P=0.8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分析显示EIC是影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保乳手术后局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广泛导管内癌成分会增加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乳腺内局部复发率. 梅玉新 周雅 邹汉青 殷瑞 黄蕾 吴恩昊 汤光圆 朱旬关键词:乳腺肿瘤 预后 保乳手术 经乳管镜置定位针在乳管内乳头状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评价经乳管镜置定位针在乳管内乳头状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16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乳管镜检查,发现33例乳管内乳头状瘤,其中12例经乳管确定病灶的方向、深度及体表标记,镜下放置定位针,根据定位引导进行手术。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找到肿瘤,术后经病理证实。结论乳管镜下定位标记结合定位针有助于精确定位乳管内占位性病变位置,减小周围组织损伤。 朱旬 邢春根 金涛 蔡立春 陈博关键词:乳管镜 乳管内乳头状瘤 乳头溢液 乳腺定位针 甲状腺患者手术中实时喉上神经外侧支监测90例分析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患者手术中实时喉上神经外侧支监测避免神经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2月~2012年11月9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术中使用气管套管式表面电极插管实施神经监测、定位和保护神经。手术前后通过嗓音障碍指数(VHI)量表10评价声音质量变化,喉镜检查观察声带活动情况。结果手术定位喉上神经外侧支124条,所有患者手术后均无发音嘶哑、音调降低表现,喉镜提示声带活动无明显受限,术前、术后VHI-10评分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甲状腺患者手术中喉上神经监测技术有利于定位神经,减少医源性损伤。 朱培培 邹汉青 邢春根 金涛 杨汶士 洪荫 朱旬关键词:甲状腺 姜黄素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及其相关的氧化应激机制 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探讨姜黄素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及其相关的氧化应激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5~40μmol/L)的姜黄素作用于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以MTT法检测在6、12、24、48h的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DCFH-DA染色流式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生成变化,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法检测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结果:低浓度(5、10μmol/L)姜黄素作用后MCF-7细胞增殖受抑制(P<0.01),但无凋亡发生;伴随细胞内ROS短暂升高后随时间逐步下降,SOD、CAT先下降后逐步提高。高浓度(20、40μmol/L)姜黄素作用后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增加(P<0.01),细胞出现大量凋亡;伴随细胞内ROS即刻明显升高,随时间延长无明显下降;SOD、CAT明显下降(P<0.01)。结论:姜黄素具有剂量依赖的抗氧化与促氧化双重作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通过对乳腺癌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的调节参与了其抗肿瘤细胞增殖作用的机制。 霍红梅 张利元 江家贵 朱旬关键词:乳腺癌 姜黄素 活性氧 氧化应激 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技术在检测乳腺癌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α基因突变中的应用 2012年 目的利用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技术检测乳腺癌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仅(PIK3CA)基因A3140G突变频率,以便建立快速检测基因突变的技术方法。方法用高保真DNA聚合酶介导的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技术对62例乳腺癌组织和1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DNA进行检测,并利用凝胶成像系统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62例乳腺癌患者中检测出10例PIK3CA基因A3140G突变(突变率为16.1%),10例乳腺纤维腺瘤中未发现该突变。PIK3CA基因A3140G突变与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状态、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等无相关。结论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技术可快速准确地检测乳腺癌PIK3CA基因A3140G突变。 陈营 朱旬 肖莉 李凯 邢春根 邹汉青关键词:乳腺肿瘤 分子开关 基因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