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传杰

作品数:207 被引量:725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2篇专利
  • 8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3篇矿业工程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化学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3篇理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29篇瓦斯
  • 60篇煤层
  • 44篇钻孔
  • 44篇抽采
  • 34篇瓦斯爆炸
  • 34篇瓦斯抽采
  • 34篇煤体
  • 29篇煤矿
  • 24篇煤层瓦斯
  • 22篇增透
  • 22篇矿井
  • 17篇低透气性
  • 14篇电脉冲
  • 14篇水力割缝
  • 13篇注水
  • 12篇卸压
  • 12篇高瓦斯
  • 12篇抽采方法
  • 11篇井下
  • 9篇低透气性煤层

机构

  • 207篇中国矿业大学
  • 8篇龙岩学院
  • 7篇四川省煤炭产...
  • 7篇四川广旺能源...
  • 3篇山西潞安集团...
  • 2篇安徽理工大学
  • 2篇西安科技大学
  • 2篇潞安集团
  • 2篇化工研究院
  • 2篇永煤集团股份...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平顶山工业职...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河南煤业化工...
  • 1篇晋煤集团
  • 1篇中国石油
  • 1篇四川煤矿安全...
  • 1篇四川省华蓥山...
  • 1篇山西霍尔辛赫...

作者

  • 207篇朱传杰
  • 159篇林柏泉
  • 49篇刘厅
  • 47篇洪溢都
  • 46篇孔佳
  • 38篇邹全乐
  • 38篇郭畅
  • 38篇闫发志
  • 38篇江丙友
  • 31篇刘谦
  • 31篇张祥良
  • 21篇翟成
  • 21篇孙豫敏
  • 13篇杨威
  • 12篇姚昊
  • 11篇姚浩
  • 10篇杨凯
  • 9篇陆振国
  • 8篇沈春明
  • 8篇孙鑫

传媒

  • 12篇煤炭学报
  • 12篇煤矿安全
  • 11篇煤炭科技
  • 5篇采矿与安全工...
  • 4篇中国煤炭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 4篇消防科学与技...
  • 3篇煤炭技术
  • 3篇煤炭工程
  • 3篇煤炭科学技术
  • 2篇燃烧科学与技...
  • 2篇爆炸与冲击
  • 2篇矿业安全与环...
  • 2篇中国安全科学...
  • 2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金属矿山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中国矿业
  • 1篇煤炭高等教育

年份

  • 6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12篇2021
  • 22篇2020
  • 22篇2019
  • 13篇2018
  • 15篇2017
  • 17篇2016
  • 26篇2015
  • 10篇2014
  • 13篇2013
  • 7篇2012
  • 10篇2011
  • 14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4
2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消波吸能的隔爆抑爆装置
一种消波吸能的隔爆抑爆装置,包括间隔设在煤矿井下易发生瓦斯爆炸巷道凹槽内的多层金属丝网,多层金属丝网之间设有将其固定为一体的连接杆,多层金属丝网的网孔相互交叉排列,或多层金属丝网的孔径由内向外由小逐渐增大。当巷道某处发生...
林柏泉江丙友朱传杰翟成沈春明宁俊
文献传递
杨柳煤矿割缝预抽后煤体孔隙结构变化特征被引量:11
2015年
为了系统分析割缝预抽后钻孔周围煤体孔隙结构变化特征,基于孔隙结构测试方法的敏感性和精确性及液氮吸附法和压汞法测定原理,提出将液氮吸附法和压汞法有机结合来表征煤体孔隙结构。结果表明:①二者的有机结合应满足填充临界孔径所需的实验介质体积相等且结合点平滑过渡;②随取样点与割缝孔距离的减小,小孔(10~100nm)所占比例显著降低,大孔(〉1 000nm)所占比例逐渐提高,中孔(100~1 000nm)和微孔(〈10nm)所占比例变化较小;③割缝预抽后煤体瓦斯放散初速度ΔP受取样点与割缝孔距离的影响。水力割缝与瓦斯抽采协同作用能够弱化煤体对瓦斯的吸附能力并显著提高瓦斯在煤体中的渗流能力。研究结果对于指导高压水射流割缝瓦斯预抽具有重要意义。
刘厅林柏泉邹全乐朱传杰孔佳郭畅
关键词:瓦斯抽采水力割缝孔隙结构
高低压流体自动切换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低压流体自动切换装置,包括通过螺纹连接同轴安装在高压射流割缝器和钻杆之间的高压切换器;高压切换器包括切换器本体、阀芯和阻尼弹簧。本实用新型在进行低压水打钻时,高压射流孔始终处于封堵的关闭状态;当钻孔...
史红邈朱传杰黄勇张永斌叶川周建伟王广帅侯松风杨晓国徐宁李明发郝小刚裴露辉李洁任海涛王赞
文献传递
顺和煤矿机械扩孔快速卸压增透技术研究与应用被引量:3
2021年
为解决顺和煤矿2404工作面煤层透气性低、硬度大、施工工期长、抽采效率低等问题,在2404轨道巷底抽巷开展了机械扩孔快速卸压增透技术研究,优化了瓦斯抽采设计,提高了瓦斯抽采效率。机械扩孔在扩孔煤量上较水力冲孔增加了0.1 m^(3)/m,同时解决了长钻孔及近水平钻孔冲孔煤量不易冲孔的难题;在施工效率上机械扩孔较水力冲孔可节约17 min/m,减少40%。因此,机械扩孔技术可以快速达到卸压增透的目的,可为我国同类煤矿解决此类问题提供参考。
李伟朱传杰胡思佳
关键词:卸压增透瓦斯抽采
循环等离子体击穿受载煤体电学响应及孔隙结构演化规律被引量:2
2023年
煤层增透是提高瓦斯高效抽采效率、降低瓦斯灾害事故的关键,以物理放电为基础的等离子体是煤层增透的有效手段之一。但以往的研究集中在单次击穿煤体孔-裂隙结构的表征,忽略了等离子体对煤体的极化效应,对循环等离子体作用下受载煤体电学性质及孔隙结构的演化特征缺乏深入研究。为此,对多个煤样进行了循环等离子体击穿实验,结合高压衰减棒和罗氏线圈监测了击穿煤体过程中的电压、电流波形,并分析了预击穿周期、等离子体击穿周期、波峰个数、峰值电压、峰值电流及能量转化效率等电学参数的变化规律;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方法测试了击穿1次、5次、10次、15次、20次条件下小孔、中孔、大孔及微小裂隙的演化规律;结合几何分形理论对击穿煤体渗流孔分形维数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预击穿周期仅有首次放电是千微秒级别,之后会“断崖式”下降至几十微秒,而等离子体击穿周期则随着击穿次数的增加呈现出“阶梯式”的增长;能量转化效率维持在28.7%~55.9%,呈现出先快速增加后趋于平稳的趋势,说明等离子体对煤体电学性质的极化效应是有限的;煤体内部中孔、大孔的增长幅度最为明显,部分微小裂隙结构会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表明等离子体对瓦斯的渗流会有显著的改善效果;分形维数在击穿后呈现出降低的趋势,则从孔-裂隙空间维度的角度证实了击穿煤体内原本孤立的孔隙结构会被裂隙沟通;孔隙率与能量转化效率变化趋势的相似性表明等离子体对煤体电学性质产生了影响,煤体电学性质发生改变后又会对等离子体通道的分布产生影响。
张祥良林柏泉申建朱传杰
关键词:瓦斯
高瓦斯厚煤层底抽巷水力割缝有效影响半径测试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为评价水力割缝技术在余吾煤矿高瓦斯厚煤层的可行性,在该矿N2203底抽巷采用压降法测试分析了3号煤层的水力割缝有效影响半径。设计了测试方法和钻孔参数,计算确定了施工完水力割缝孔并封孔抽放后40 d为有效测试时间。现场测试结果分析发现,在孔径为94 mm,抽采负压为13 k Pa时,余吾煤矿3号煤层的瓦斯抽采影响半径在封孔抽放18 d后为2 m,25 d后为4 m,45 d的时候接近6 m。
叶川史红邈朱传杰王志坚张超张咏斌刘超
关键词:高瓦斯厚煤层水力割缝卸压增透瓦斯压力有效影响半径
一种煤样罐
一种煤样罐,适用于煤矿井下对瓦斯含量的测定。煤样罐包括罐体、罐盖、阀门和气嘴四部分。罐体内部有内胆,内胆上有微孔,在内胆高度一半的位置,形成一个向上突起的凹槽,凹槽伸向中心管方向;罐体中心有一根中心管,内胆与中心中间的体...
林柏泉刘谦朱传杰江丙友孙豫敏洪溢都
文献传递
一种煤矿井下压裂密封装置及方法
一种煤矿井下压裂密封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注水管、回浆管、前后聚氨酯封孔段、安全阀、伞式支撑装置总成、注浆管。伞式支撑装置总成由伞形支撑架、支撑管、滑动箍、活塞杆、活塞组成,其中支撑管上设置有导轨槽、安全阀,当伞式密封装置...
林柏泉刘谦朱传杰江丙友于俊洋洪溢都孙豫敏
文献传递
基于区域瓦斯治理的钻割抽一体化技术及装备研究
林柏泉周世宁翟成张建国张连军郝志勇陈家祥吴海进朱传杰杨威张海宾林传兵孟凡伟赵延旭
1.任务来源: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应用领域:矿业安全工程领域、资源与环境工程领域。技术原理:该项目针对高瓦斯低透气性突出煤层区域瓦斯抽采难度大,钻孔密封效...
关键词:
割缝扰动区裂纹扩展模式及能量演化规律被引量:28
2015年
基于颗粒流基本原理,采用PFC2D软件建立数值模型,模拟了割缝钻孔周围裂纹在不同侧压系数λ下的扩展模式。结果表明:当λ<1时,裂纹主要分布在水平方向上;λ=1时,裂纹沿钻孔均匀分布;λ>1时,裂纹集中于垂直方向上。此外,随着λ的增大,裂纹数总体呈增长趋势。通过记录钻孔破坏过程中动能变化发现:不同侧压系数下动能演化呈现出明显的分区特征,可分为动能快速释放区、动能快速衰减区、动能剧烈波动区和平衡区,动能峰值随λ的增大线性增加。当λ较小时,声发射事件分布较为离散;当λ=1时,声发射事件在整个时程中均匀分布;当λ>1时,声发射事件数在经历急速升高后开始下降。
林柏泉刘厅邹全乐朱传杰闫发志
关键词:水力割缝侧压系数微裂纹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