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洛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纳洛酮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128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以纳洛酮注射液加常规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及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纳洛酮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显著。
- 邓锋华曾波黄万龙
- 关键词:纳洛酮注射液重型颅脑损伤疗效
-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19例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时间、机理及治疗方法。方法研究分析对象为2000年1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19例患者。对其形成时间、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9例患者均治愈,半年后复查CT血肿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有可能演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所须时间一般存一个月以上,且以年老者居多。
- 邓锋华曾波曾晓华钟富军
- 关键词:外伤硬膜下积液慢性硬膜下血肿
- 大骨瓣减压硬脑膜网状成形术治疗颞额部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
- 2014年
- 目的分析大骨瓣减压硬脑膜网状成形术治疗颞额部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采取大骨瓣减压硬脑膜网状成形术治疗,作为观察组,同期采取传统手术治疗的36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疗效。结果观察组恢复良好率(57.5%),明显高于对照组(25.0%);观察组病死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44.0%);观察组出现长期昏迷、慢性脑积水、脑穿通畸形、硬膜下积液、迟发性癫痫、颅脑损伤后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骨瓣减压硬脑膜网状成形术明显提高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存率,减少了致残机会,并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曾波黄万龙钟富军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安全性
- 颅内压监测仪联合标准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究颅内压监测仪联合标准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医院就诊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信封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标准骨瓣减压术治疗,试验组接受标准骨瓣减压术联合颅内压监测仪治疗。比较两组认知功能[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血清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蛋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6个月,试验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4 d,试验组MMP-9、ICAM-1、S100-β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内压监测仪器联合标准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确切,可促进其术后认知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 曾波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发生率
- 动态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附2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动态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行动态颅内压监测的2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行颅内压监测的时间为5~8d,平均(6.7±1.4)d,未发生颅内感染以及监测导管放置导致的大出血。出院后6个月GOS评分,良好4例,中残11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动态颅内压监测,可早期诊断迟发性颅内血肿,指导药物治疗,减少术后并发征,值得进一步临床应用。
- 曾波黄万龙钟富军邓峰华黄涛熊叶
- 关键词:颅内压监测重型颅脑损伤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分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内科保守治疗,研究组在保守治疗基础上,给予微创治疗。对比两组术后1d、22d的神经功能缺损与近期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远期疗效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有利于提高治愈率,取得良好的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邓锋华沈雄飞曾波
- 关键词:微创术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 可调压式分流管在脑积水分流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3年
- 脑积水为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而脑室-腹腔分流术(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V-P分流)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脑积水的手术方式.该手术虽操作简单,但常常会因引流管阀门压力选择不当而引发分流过度或分流不足等并发症,导致手术失败,需要再次手术或更换分流装置.而可调压式分流管可通过体外非损伤性磁性装置调节设定开放压力,能够根据手术后影像学及病情变化调节患者分流管开放压力,从而避免因为分流过度或分流不足等并发症而再次手术.我院神经外科自2010-10-2012-12应用Codman Hakim可调压分流装置治疗脑积水2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曾晓华沈雄飞揭南辉曾波袁鹏聂艳良钟富军
- 关键词:脑积水可调压式分流管
- 3D-DSA和3D-CTA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3D-DSA和3D-CTA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58例自发性SAH分别进行3DDSA和3D-CTA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颅内动脉瘤的真阳性率、假阴性率,以及动脉瘤瘤颈与载瘤动脉关系。结果 3DDSA检查真阳性率96.9%,高于3D-CTA(87.7%),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DSA检查假阴性率为7.7%,3DCTA为3.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DSA检查动脉瘤瘤颈与载瘤动脉关系为Ⅲ级的比例为92.1%,高于行3D-CTA检查结果(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DSA图像动脉瘤的检出率比3D-CTA高,显示动脉瘤瘤颈与载瘤动脉的关系比3D-CTA更好。
- 曾波黄万龙熊叶梅海英李超平林心润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脑血管造影数字减影
- 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出血微创手术治疗体会
- 2015年
-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出血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34例行微创穿刺治疗的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患者设为治疗组,选取同时期行内科治疗的29例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和治疗有效率。结果对照组共发生并发症17例(58.6%),高于治疗组的11例(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死亡5例(17.2%),高于对照组3例(8.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对照组治疗有效14例(48.3%),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26例(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治疗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出血,并发症少,死亡率低,治疗有效率高,临床治疗效果比行内科治疗好。
- 曾波黄万龙钟富军揭南辉曾晓华熊叶
-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基底节微创手术
- 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观察持续颅内压(ICP)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诊疗过程中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将30例行持续ICP监测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设为观察组,将同时期收治的30例未行ICP监测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设为对照组。对2组因复查头颅CT发现血肿形成或扩大而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比较首次复查时距离入院的时间,以及比较2组住院治疗期间,各种并发症、脑梗死的发生率以及预后等。结果 2组相比,观察组CT复查时距离入院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随访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并发症、脑梗死发生率相比,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治中行持续ICP监测,能早期掌握手术时间,及时改变治疗策略,达到改善患者预后的治疗效果。
- 曾波黄万龙钟富军邓锋华
- 关键词:颅内压重型颅脑损伤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