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娟

作品数:13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易激综合征
  • 6篇综合征
  • 6篇肠易激
  • 6篇肠易激综合征
  • 5篇慢性
  • 3篇症状
  • 3篇胃康
  • 3篇胃炎
  • 3篇荆花胃康
  • 3篇荆花胃康胶丸
  • 3篇胶丸
  • 3篇肠道
  • 3篇肠功能紊乱
  • 2篇药物治疗
  • 2篇色胺
  • 2篇替加色罗
  • 2篇浅表性胃炎
  • 2篇重叠群
  • 2篇羟色胺
  • 2篇胃肠

机构

  • 13篇山东大学

作者

  • 13篇李延青
  • 13篇曾娟
  • 11篇左秀丽
  • 5篇郭玉婷
  • 5篇郭敏
  • 4篇魏玮
  • 3篇卢雪峰
  • 3篇赵彤
  • 2篇谢冬萍
  • 2篇吕国苹
  • 2篇卢雪峰
  • 2篇李君曼
  • 1篇于秀娟
  • 1篇宋冬玲
  • 1篇李文捷
  • 1篇王双连
  • 1篇王梦欣
  • 1篇孔庆莲
  • 1篇刘传勇
  • 1篇魏巍

传媒

  • 3篇中华消化杂志
  • 3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急性肠道感染后肠功能紊乱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模仿人类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自然发病过程,建立急性细菌感染后肠功能紊乱的大鼠模型。方法:将60只雌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应用浓度为9×10^8CFU/ml的福氏志贺氏痢疾杆菌1ml灌胃造成急性肠道感染,正常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于感染后观察大便性状,于1,4,7,10,13d行大便培养,远端结肠病理学检查,并于16,19,22,25d行直肠气囊扩张,测定肠道感觉阈值。结果:实验组大鼠于感染后第16~22天出现大便性状改变,肠道感觉阈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而大便福氏志贺氏痢疾杆菌培养(-),组织学恢复正常。结论:大鼠在急性肠道细菌感染后第16~22天,组织学炎症消失后,还存在着内脏高敏感,标志着大鼠急性肠道感染后肠功能紊乱模型建立成功。
郭敏李延青于秀娟孔庆莲郭玉婷左秀丽曾娟
关键词:肠功能紊乱动物模型
免疫调节性T/CD4^+T细胞改变在动物急性感染后肠功能紊乱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免疫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CD4^+T细胞比值改变在动物急性感染后肠功能紊乱发病和预防机制中的作用。方法40只雌性Wistar大鼠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抗生素治疗组、微生态制剂治疗组和抗生素与微生态制剂联合治疗组。应用福氏痢疾杆菌灌胃造成肠道急性感染后,正常组和实验对照组每日0.9%氯化钠溶液1 ml灌胃,连续10 d;抗生素治疗组用庆大霉素8.32 mg·kg^(-1)·d^(-1)灌胃,连续3 d,后7 d 0.9%氯化钠溶液1 ml灌胃;微生态制剂治疗组用多维乳酸菌(美常安)52 mg·kg^(-1)·d^(-1)灌胃,连续7 d,后3 d 0.9%氯化钠溶液1 ml灌胃;联合治疗组前3 d每日应用庆大霉素,后7 d每日用多维乳酸菌灌胃。在感染成功后16~22 d,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和肠系膜淋巴结中Treg细胞比例,并测定肠道感觉阈值和平滑肌张力积分,远端结肠行病理学检查。数据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各组大鼠组织学均无明显变化;实验对照组大鼠肠道感觉阈值明显降低,平滑肌张力积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外周血和肠系膜淋巴结Treg/CD4^+T细胞比值[(4.40±0.43)%,(2.47±1.36)%]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5.15±0.47)%,(4.01±1.12)%,P<0.05];联合应用抗生素和微生态制剂治疗,可使比值上升至正常水平[(4.95±0.41)%,(3.22±1.86)%],肠道感觉阈值和平滑肌张力积分恢复正常。结论Treg/CD4^+T细胞改变在动物急性感染后肠功能紊乱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在急性肠道感染后,联合应用抗生素和微生态制剂治疗可使比值恢复正常,预防肠功能紊乱发生。
郭敏李延青左秀丽曾娟谢冬萍王双连
关键词:TREG细胞急性肠道感染肠功能紊乱
心理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观察心理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入组57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心理治疗加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则只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患者肠易激综合征症状、精神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12周后能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总体症状和除腹胀以外的肠道症状,其中以腹痛症状的改善明显(5.10±0.74 vs 3.10±1.10,P<0.05)。实验组症状自评量表-90、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均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其中以焦虑、抑郁因子下降明显(2.56±0.07 vs 1.46±0.07;2.45±0.03 vs 1.34±0.04,P<0.01)。结论心理治疗能改善肠易激综合征症状,能改善患者伴随的焦虑、抑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宋冬玲王梦欣曾娟李延青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心理治疗焦虑抑郁
替加色罗治疗慢性便秘、消化不良和反流症状重叠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替加色罗治疗慢性便秘、消化不良和反流症状重叠群的疗效。方法慢性便秘与消化不良和(或)反流症状重叠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三组,替加色罗(TEG)组服用替加色罗6 mg,每天2次,餐前30 min服用;质子泵抑制剂(PPI)组服用埃索美拉唑40 mg,每天1次,早餐前30 min服用;联合治疗组服用替加色罗及埃索美拉唑。疗程均为4周。疗效评价指标为:主要症状的完全缓解率及胃肠道症状总积分、胃肠动力和胃感觉改变。结果治疗4周后,三组胃肠道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其中TEG组(7.23±3.13)和联合治疗组(5.13±2.26)的总积分下降较PPI组(13.58±2.26明显.P<0.01)。4周治疗结束时,TEG组上腹痛/不适和烧心症状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9.3%、40.0%,PPI组分别为32.1%、57(?)%,联合治疗组分别为74.1%、84.6%,其中TEG组上腹痛/不适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PPI组(59.3%比32.1%.P=0.043),而烧心症状的完全缓解率明显低于联合治疗组(40.0%比84.6%,P=0.016)。结论替加色罗治疗慢性便秘与消化不良和(或)反流症状重叠群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曾娟左秀丽李延青魏玮吕国苹
关键词:胃肠道疾病替加色罗药物治疗
食物抗原特异性IgG和IgE在功能性胃肠病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8
2008年
背景:许多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于进食某些食物后出现症状加重。目的:测定肠易激综合征(IBS)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血清食物抗原特异性IgG和IgE,探讨食物过敏在功能性胃肠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符合罗马Ⅱ标准的37例IBS患者、28例FD患者以及20例健康志愿者纳入本研究。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受试者血清中14种食物抗原特异性IgG和IgE,同时测定血清总IgE水平。通过问卷调查行症状评分,分析血清食物抗原特异性IgG水平与症状总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BS组血清中螃蟹、鸡蛋、河虾、大豆和小麦抗原特异性IgG水平显著升高(P<0.05),FD组血清中鸡蛋和大豆抗原特异性IgG水平显著升高(P<0.05)。三组间血清总IgE水平和食物抗原特异性IgE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BS组和FD组血清食物抗原特异性IgG水平与症状总评分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IBS和FD患者血清中部分食物抗原特异性IgG水平显著升高,提示IgG介导的食物过敏可能是功能性胃肠病潜在的发病机制之一。
左秀丽李延青李文捷郭玉婷曾娟
关键词:食物过敏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E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功能性胃肠病
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外周血免疫调节性T细胞的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观察外周血免疫调节性T细胞(Treg)在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大鼠模型中的变化.探讨Treg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16只大鼠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用福氏Ⅳ型志贺氏痢疾杆菌和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急性肠道感染16~22d,测定两组大鼠的肠道感觉阈值和平滑肌张力积分,远端结肠行病理学检查,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Treg的比例。结果:模型组肠道感觉阈值明显降低(P〈0.05),肠道平滑肌张力积分明显升高(P〈0.05),而组织学无明显变化,表明PI-IBS大鼠模型建立成功;模型组外周血Treg/CD4^+T比值明显下降(P〈0.05)。结论:大鼠在急性肠道感染消失后.会出现PI-IBS;免疫调节的异常参与了PI-IBS的发病过程。
郭敏李延青刘传勇谢冬萍郭玉婷左秀丽曾娟
关键词:免疫调节性T细胞肠功能紊乱
冷水摄入前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浆5-羟色胺及其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浓度与症状改变的研究
目的许多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进食冷食、冷饮后出现腹部不适、腹痛、腹胀甚至腹泻等症状的发生或加剧,尤其在自幼每日3餐以热食、热饮为主的我国,上述现象十分常见,并成为临床治疗中十分棘手的问题。本研究通过观察冷刺激(摄食...
左秀丽李延青郭敏郭玉婷曾娟卢雪峰李君曼
文献传递
荆花胃康胶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研究被引量:16
2006年
目的观察荆花胃康胶丸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慢性胃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荆花胃康胶丸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分别用荆花胃康胶丸160 mg和80 mg,每天3次口服;对照组采用吗丁啉10 mg,每天3次口服;疗程均为14天。观察3组消化不良症状积分、胃排空率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消化不良症状总积分(分)大剂量组(19.97±1.85)和小剂量组(24.40±1.85)均较治疗前(大小剂量组分别为28.33±1.88、27.70±1.68)降低(P<0.05);3组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荆花胃康胶丸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荆花胃康胶丸治疗消化不良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其中大剂量组疗效优于小剂量组。
曾娟左秀丽魏玮赵彤卢雪峰李延青
关键词:荆花胃康胶丸慢性胃炎
益生菌在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
2008年
曾娟李延青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益生菌药物治疗
荆花胃康胶丸治疗慢性胃炎合并消化不良症状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慢性胃炎是常见病多发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消化不良,如上腹不适或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目前针对慢性胃炎伴有消化不良症的药物治疗方法尚未获得完全满意的疗效。荆花胃康胶丸是将中药土荆芥及水团花中提取的挥发油按一定的比例组成复方制剂,据中医资料记载,土荆芥具有理气、健胃、止痛作用,而水团花有清热利湿、散瘀止痛的作用。本试验使用吗丁啉为对照药物,观察了荆花胃康胶丸对慢性胃炎伴有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评价荆花胃康胶丸治疗慢性胃炎合并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初步探讨其作用的可能机制。
曾娟左秀丽魏巍赵彤卢雪峰李延青
关键词:荆花胃康胶丸慢性胃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