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易前良

作品数:64 被引量:262H指数:9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艺术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篇文化科学
  • 10篇文学
  • 10篇艺术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4篇电视
  • 7篇电视研究
  • 7篇新闻
  • 7篇文学
  • 7篇媒介
  • 6篇大众
  • 6篇主义
  • 5篇文化研究
  • 5篇媒体
  • 5篇节目
  • 4篇电视批评
  • 4篇电视台
  • 4篇电视文本
  • 4篇电影
  • 4篇学科
  • 4篇学术
  • 4篇中国电视
  • 4篇小说
  • 4篇民生新闻
  • 3篇大众文化

机构

  • 47篇河海大学
  • 10篇南京大学
  • 6篇南京艺术学院
  • 3篇湖南师范大学
  • 3篇加利福尼亚大...
  • 2篇中央财经大学
  • 2篇美国加州大学
  • 1篇湖南人文科技...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作者

  • 56篇易前良
  • 6篇金昌庆
  • 2篇谭云明
  • 1篇周安华
  • 1篇张英进
  • 1篇奚流
  • 1篇陆希
  • 1篇李寄
  • 1篇王向阳
  • 1篇王凌菲
  • 1篇谢刚
  • 1篇刘彦
  • 1篇卢园园
  • 1篇周露
  • 1篇程婕
  • 1篇邓江
  • 1篇赵为学
  • 1篇李凯英
  • 1篇孟婧

传媒

  • 10篇中国电视
  • 3篇现代传播(中...
  • 2篇声屏世界
  • 2篇当代传播
  • 2篇南京社会科学
  • 2篇新闻界
  • 2篇电视研究
  • 2篇河海大学学报...
  • 2篇中国高教学会...
  • 1篇当代电视
  • 1篇广播电视大学...
  • 1篇中国文学研究
  • 1篇青年探索
  • 1篇文艺争鸣
  • 1篇文艺研究
  • 1篇当代电影
  • 1篇新闻爱好者
  • 1篇理论与创作
  • 1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上海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12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10篇2006
  • 1篇2005
  • 7篇2004
  • 1篇2001
  • 1篇2000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民生新闻”的理论阐释被引量:15
2005年
“民生新闻”是对《南京零距离》、《法治现场》等电视栏目最早尝试实践并产生全国性影响的新闻类型的概括,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含义和鲜明时代特色的电视新闻概念。民本主义取向是它最基本的品格,关注当代中国转型期社会中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是它的主要职志。这也就要求民生新闻在以后的实践中要尽量避免流于题材琐碎化、视野狭窄化、叙事道德化等不良倾向。
易前良
关键词:民生新闻电视新闻民本主义
青年御宅族的媒介使用与亚文化取向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御宅族"是指爱好"动画"(Animation)、"漫画"(Comic)和"电子游戏"(Game)的特定人群。本文以媒介与文化的互动为视角来实证考查新媒介环境下青年御宅族的媒介使用和亚文化取向,并进一步探究个人差异、媒介使用行为与亚文化取向之间的关联。研究表明,御宅族群体的网络使用程度普遍偏高,因教育程度呈显著差异,与性别则没有关联;在媒介使用动机方面,御宅族主要倾向于"情感性使用",而非"工具性使用";越是具有二次元情节和耽美向的青年御宅族,愈是重度使用网络。新媒介的广泛应用为亚文化的壮大提供了机会,而亚文化的壮大反过来又为媒介技术的发展创造新的需求。
易前良王凌菲
关键词:青年御宅族媒介使用
异托邦:御宅族群中的互动与交往被引量:2
2013年
ACG粉都的互动与交往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线下"的,大学社团是最普遍的形式;一种是"线上"的,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进行,线上的互动更能体现御宅的亚文化精神。御宅族群通过互动和交往,构建出一个共享的社会空间,它外在于现实,但同时又是文化实践和社会实践的结果,是真实的"异托邦"。在这个世界里,通过资本的拥有和交换以获取地位的逻辑同样存在。
易前良
关键词:异托邦
大众文化研究中的“类型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文学"类型"最初意指文学"文体",在大众文化研究中则指"遵循各种程式的基础上,通过反复实践,得到创作者、观众和社会的广泛认可的生产模式"。本文从分析"类型"概念及其内涵变化入手,梳理"类型研究"如何从文学批评发展成为电影、电视等大众文化研究独特方法的过程,彰显大众文化研究与传统文学批评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金昌庆易前良
关键词:文学大众文化
透析“电视讲坛”现象——关于《百家讲坛》的思考被引量:14
2007年
本期“解析名栏”刊登了易前良博士的文章《透析“电视讲坛”现象》和沈松华、杨彩霞的文章《热闹中的冷思考:〈百家讲坛〉与电视“三化”》。前文阐述了《百家讲坛》引起广泛关注的原因,提出公共文化的传播是电视讲坛类节目品牌的灵魂,须尽心维护,要警惕“知识谬误”和“互搭梯子”的现象;后文从平民化、故事化、主持人明星化三方面,分析了《百家讲坛》的喜忧得失,指出节目过于“三化”,会带来内容狭窄、知识浅薄、缺少理性思考、降低思想含量和文化品位、主讲人的学术形象遭到质疑等问题。两文对知识与学术的维护,对电视讲坛节目的发展与建设均不无裨益。
易前良
关键词:电视批评讲坛系列节目媒介事件
电视类型与节目创新——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的理论透视被引量:5
2006年
电视节目的同质化现象一直遭到严厉的批评,比方说命意老套,题材趋同,风格单一。有批评者甚至抱怨,用遥控器逐—翻开几十个频道,琳琅满目,却无电视可看,没有多少新鲜呒薏。必须承认,电视节目的同质化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究竟如何来看待这—现象?电视是一种现代大众媒介,如果站在精英主义的立场上,要求它艺术上有所创新,或能够凸显自己的风格与个性,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苛责。大众其实并不这么看,所以,尽管批评家们忧心冲忡,但电视依旧热潮滚滚,一浪波及一浪,人们对电视节目的收看热情有增无减。
易前良
关键词:同质化现象电视节目大众媒介精英主义批评者
论当代中国电视剧意识形态“世俗化”的选择——以电视连续剧《红粉》为例被引量:10
2007年
中国电视剧意识形态“世俗化”的要义在于,创作者要在主流意识形态和大众日常生活之间建构一种“相关性”,使之成为大众喜闻乐见、感同身受的影像体验。《亮剑》、《任长霞》等主旋律电视剧为意识形态世俗化开辟了路径:人物形象塑造的平民化,意识形态叙事的当下化。而《红粉》则从题材的把握入手,围绕“改造”这一意识形态母题,沿两条线索展开叙事,渲染出一个关于“爱”的动人故事。显然,在意识形态“世俗化”的路径选择上,《红粉》为以后的电视剧创作又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范例。
周安华易前良
关键词:中国电视剧意识形态《红粉》
新闻与民俗:地面频道新闻节目的本土化——以《法治现场》为例
2007年
《法治现场》对日常纠纷"主持公道"的节目形式,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意味,完全是一种民族的叙事方式。但如果不能自觉地避免祥林嫂式的尴尬情境,就违背了栏目的初衷。辨析得失,可借此探究一条电视新闻本土化的有效途径。
邓江易前良
关键词:民生新闻节目本土化民俗
论苏曼殊、郁达夫的情爱小说
苏曼殊、郁达夫以男女情爱为题材的小说是对中国古典言情小说的继承与超越。自我情感体验的强烈介入,使其情爱小说具有极强的历史感和现实感。全文分五部分,从小说情爱世界(第一部分一第三部分)与抒情文体(第四部分一第五部分)两个方...
易前良
关键词:苏曼殊言情小说艺术风格
文献传递
公共利益与社会问责:检视美国广电改革运动被引量:2
2014年
按照"国家—社会—市场"的认知框架,美国广电改革运动是公民社会针对广电媒体进行的"社会问责",它与政府规制、媒体自律一起构成多元制衡的问责机制。无论政府、媒体还是公民社会,都不是公共利益的唯一监护者,公共利益只有在它们彼此制衡中才能得到维护。媒介问责不能过度依赖政府规制,应该让公民和社会积极参与其间,使之为媒介体制的创新带来活力。
易前良周露
关键词:公共利益社会问责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